一場曠日持久的疫情防衛戰,抵擋住了新冠病毒,但拖垮了不少線下實體經濟。在這場防疫戰即將結束之時,五月份上海的線下消費經濟體開始絕地反擊,沒想到拯救它的 「救命稻草」 是曾經視如宿敵的線上電商。
「這次五五購物節,線上流量反哺實體經濟,拉動消費者到線下消費。」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說道。針對這一理念,三四月間,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密集調研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和餓了麼、拼多多、小紅書、B 站、喜馬拉雅、盒馬鮮生等企業負責人交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經濟發展的措施,宣布舉辦 「五五購物節」,旨在通過線上引流帶動實體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在政府的強力號召下,從國內的阿里、上汽,到國外的特斯拉、歐萊雅;從線上的美團點評、拼多多,到線下的百聯集團、月星集團——各路市場主體摩拳擦掌,你追我趕地公布了各自的優惠促銷方案,把 「五五購物節」 變成了一場拉動內需的 「大合唱」。
不負眾望,由中國銀聯、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實時數據顯示,上海 「五五購物節」 自 5 月 4 日晚間 8 時啟動後,支付額 4 分鐘突破 1 億元,約 18 個小時後突破 100 億元。
在這一場針對國民錢包的五五購物節戰役中,網際網路平臺和線下實體空前團結,同仇敵愾,互相配合為上海新消費實踐交上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消費模式。
網際網路公司 「各顯神通」
網際網路電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人造購物節日。
在上海五五購物節中,有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攜程、喜馬拉雅、愛庫存、小紅書等眾多網際網路企業參與。補貼和優惠券是入門級別的玩法,雲直播、雲逛街、雲展覽、雲走秀、私域流量、社群營銷、全鏈路數位化等紛紛上陣。
作為電商屆的第一巨頭,阿里幾乎全業態加入:口碑餓了麼、盒馬、淘寶、天貓、聚划算、天貓超市等板塊均有參與——盒馬請上海人半價吃小龍蝦,5 日起,「湖北加油蝦」 等小龍蝦線上線下 5.5 折,盒馬 X 會員全場 8.8 折,上千款商品買一送一。聚划算將推出 「匯聚上海」 消費活動,為上海品牌商家專設參與渠道,並給予流量扶持,幫助它們獲得新客增長和銷售爆發。天貓超市將為上海消費者下千萬元的專享紅包雨, 並搭建 「上海味道」 專場。上海老字號、米其林餐廳,以及遍布全城的十多萬家小店,都將通過支付寶、餓了麼、口碑等參與購物節,帶來低至 5 折以下的美食。
淘寶直播也定不會缺席,上海的商圈、百貨公司、超市、夜市等悉數走進了淘寶直播間,購物節期間百聯與阿里合作 「雲逛百聯」,高管也體驗了一把直播帶貨。5 月 4 日晚,李佳琦開設上海專場,上海團市委兼職副書記、奧運冠軍吳敏霞也前來助陣。據了解,5 月 1 日到 5 月 5 日,上海淘寶主播開播場次已過萬。
同樣不相上下的還有上海本土企業拼多多,提出了 「兩個 50 億」 的目標,即直接帶動線下消費超過 50 億元,帶動上海消費品網絡銷售額超過 50 億元。4 月 28 日起,拼多多與上海新世界城、國美、百聯集團等各大商場達成合作,發起 「千店聯播」 活動,商場 「櫃姐」 與拼多多的 「小二」 同臺直播,5 月 4 日晚 8 點,上海的各大商場內總計有 1136 家品牌商及商戶開設的拼多多直播間直播。
截至目前,據其數據顯示,通過線上、線下已使用消費券及已售補貼商品,拼多多累計帶動上海線下實體銷售額及上海品牌線上銷售額總計超 32 億元。其中,從 5 月 4 日 20 時 「五五購物節」 正式啟動至 5 月 5 日 16 時,拼多多平臺累計拉動線上線下銷售額達 12 億元。
新零售平臺也同樣不懈怠。達達集團旗下的京東到家作為上海本地即使零售平臺之一,也進行了一系列舉措:聯動平臺上近 10 萬門店,連續舉辦 9 場平臺級大促活動;在全國範圍內發放總面額 12 億元消費券,其中上海地區發放 1 億消費券。叮咚買菜在購物節期間線上優惠超過 2 億元,僅頭 4 天時間銷售額就超過 1.2 億元。
線上電商平臺蓄力完成,線下消費場所也不遺餘力,積極與線上平臺合作,轉型,努力跟上消費崛起的號召。從 5 月 1 日到 5 月 10 日,上汽集團在上海展覽中心啟動 「『五』 與上汽有個約』 惠』」 優惠促銷活動,配合百餘輛汽車五五折、大量新車降價、直播等活動,吸引了大量居民前來看車、購車。
上海百聯集團通過支付寶發放 12 億元的 「百聯消費券」,可以和商場的折扣券疊加使用。用戶逛到百聯旗下購物中心周邊 3 至 5 公裡,就可以在支付寶上收到這份定向優惠。截至 5 月 3 日,百聯集團實現全域成交額 19.2 億元,其中線上 i 百聯成交 2.9 億元,線下超商成交額 6.1 億元,百貨實體實現成交額 9.2 億元。
除此之外,各區為振興消費各自發力,奉賢區推出了 「美谷美購」 跨境購活動、徐匯也借首發首店優勢,帶領上海老字號出圈……在政府的強力號召、線上平臺爭先搶灘、線下實體積極參與的情況下,上海五五購物節成功的薅了一把上海居民的錢包。
五五購物節有何不同?
對於各式各樣的購物節,消費者們屢見不鮮。例如一年一度的淘寶雙十一、京東 618 以及各種年貨節、聖誕禮物季等,但這些狂歡一般只屬於線上電商的熱鬧。線上與線下長期處於競爭、割裂的狀態,而這次上海五五購物節打破了這樣的局面。
疫情雖對消費領域打擊很大,但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商品類網絡購物交易額逆勢增長 19.1%,交易額達 1343 億元,在線新經濟功不可沒按照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講的 「線上反哺線下」,五五購物節就是一場針對上海線下商業的 「基礎設施」 改造、線上技能加 buff,鞏固之前疫情期間形成的新型消費習慣。
作為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上海需要首當其衝拉動線下消費崛起,給予全國人民對於消費經濟的信息。於是,上海跳上了網際網路的列車,努力打通自己的網際網路任督二脈,完成線下消費數字賦能的商業變革。這當然面對著挑戰,例如,直播帶貨的趨勢倒逼上海的領導幹部親自上場,在鏡頭前吆喝起本區的商品和農產品;為了做到一個看似簡單的 「發券」 動作,電商平臺需要以算法計算到店客流,隨時調整發券的人群範圍、在 36 小時內實現與商業體結算系統的對接、確保真實消費者領取,這些都離不開算法和風控的技術支持。線上精準發券、向線下引流消費的模式,也是上海首創的新消費實踐。
這次網際網路風格鮮明的五五購物節,更像上海有意為之的一場城市商業的矩陣革命、頭腦風暴;一個擁抱網際網路、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的起跑儀式。「線上精準發券+線下消費」 打造數位化商圈、商街、商場的轉型升級,標誌著一個數位化購物新模式的誕生。這次成功,給上海經濟帶來一陣春風的同時,也為全國各地經濟振興提供了借鑑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