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陰發家,死後歸葬江陰的大清首富盛宣懷

2021-03-05 江陰紀事

「江陰紀事」由江陰市史志辦主辦

他,與「紅頂商人」胡雪巖並列清朝末年的巨商,並傳說擊敗胡雪巖成為大清首富,資產無數,被稱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


(作為對手叱吒清末商海的胡雪巖、盛宣懷)

他,因一個自稱是其孫女的「盛毓真」出示一張「慈禧手諭」證明釣魚島是慈禧賞給他的私地,再度被人記起。


(「慈禧手諭」中將釣魚島賜給了盛宣懷作為藥材種植地,至於真假,小編不知道~)

他,就是祖籍江陰的盛宣懷!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祖籍江陰馬鎮。出生於常州武進龍溪(現常州市鐘樓區五星鄉盛家灣村),清末著名官辦商人。


(天津大學11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展示的創辦人——盛宣懷蠟像)

1867年,盛宣懷的祖父盛隆去世,按清代官制,盛宣懷的父親盛康要回原籍居喪,稱為「丁憂」。盛康辭官扶送盛隆的靈柩回到常州。那時太平天國戰爭結束不久,蘇南一帶難民紛紛返鄉重建家業,卻又缺乏資金。而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是盛康的同年,建議盛康回常州後開幾家典當行,定可賺錢。盛康聽取後一回常州就積極籌辦此事。

1870年,27歲的盛宣懷成為李鴻章的幕僚,協助李鴻章辦洋務,受湘軍一系胡林翼、嚴樹森等經世派著名人物的影響,盛宣懷也以匡時濟世作為目標。

也就是在這一年,盛宣懷用辦在青陽的「盛氏愚齋義莊」名義,分別開設江陰城內的西大街濟美典當、南鎖巷源大典當、青陽南街的均大典當,被稱為「盛氏三典」。「盛氏三典」為盛宣懷場賺到了第一桶金,也為盛宣懷叱吒中國商海積累了最初的經驗。

盛家自第一家典當「濟大典」在蘇州開張後不斷擴張,陸續在常州、南京、無錫、常熟等地開設典當行,盛氏旗下的典當達到20多家,所屬的「愚記」資產高達數百萬兩白銀。


光緒三十二年(1906)盛宣懷從上海到江陰的護照

「盛氏三典」規模龐大,原始資金約有20萬銀元,光濟美典當就有房屋數十間,職工40餘人,圍牆堅固,更樓高聳。

1911年9月,時任郵傳部尚書的盛宣懷革職外逃,盛氏三典被查封。1913年12月由張勳發還。1925年齊盧戰爭的戰火燒到江陰,濟美典當遭亂兵掠奪,損失慘重。1929年,源大典當收歇,1930年,均大典當因內部職工舞弊虧盜倒閉。1932年,盛氏愚齋義莊破產,「盛氏三典」中的最後一家濟美典當呈請閉歇,後由江陰地方地方士紳籌資接收。


(耗資30萬兩的盛宣懷上海出殯儀式)

1916年,盛宣懷在上海去世後,歸葬江陰馬鎮老暘岐村盛氏家族墓。


(位於江陰的盛宣懷墓所在地)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相關焦點

  • 歷史:盛宣懷及他家的兩個女傭人
    1916年盛宣懷死後留給子女的錢,可以買2萬多套北京四合院,價值2萬億人民幣。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漢族,祖籍江蘇江陰,出生於江蘇常州,死後歸葬江陰。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 太平天國運動與江陰(4)——收復江陰
    1863年陰曆七月,緩過神的淮軍李鴻章開始了反撲,集中了經過現代化武裝的優勢兵力,開始了收復江陰的戰鬥。東路大軍首先攻打江陰的大鎮,江陰城的犄角楊舍鎮。經過血戰,攻陷了太平軍死守以死亡2000人的代價,堅守了一個星期的楊舍城後,向江陰城發起了總攻。淮軍劉銘傳一路進駐黃山港,一路駐紮長山,而淮揚水師的船隊也駛入了黃田港。守衛江陰城的太平軍是廣王李愷順率領的二萬多太平軍。
  • 歷史名人:盛宣懷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祖籍江陰,出生於中國常州,死後歸葬江陰。舊中國近代化第一階段中創建起來的主要近代工礦交通運輸和金融企業,大半通過盛宣懷之手,也就是說,盛宣懷是舊中國第一代資本主義近代化的奠基人。個人貢獻:出身官僚地主家庭。1866年,應童試,補縣學生。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是清朝的官員,與李鴻章有交。盛是六兄弟之長。1870年(同治9年)盛被李鴻章招入其幕府,受到李的賞識,第二年就已升到知府的官級。
  • 清軍攻打江陰折損3王18將?7.5萬人傷亡,閻應元如何守住江陰81日
    本來江陰縣城已經宣布投降清朝了,清朝的縣令也前來接管這座城市了。可是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剃髮令下達到江陰城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能就這麼剃髮?為此江陰百姓在閻應元的帶領下,堅決反抗剃髮令。而多爾袞的命令十分強硬,他表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 萌芽薈:江陰故事薈03-江陰的浮橋
    江陰故事匯是江陰市文化館為廣大故事愛好者推出的一個故事專欄。欄目於每周三推出一個江陰故事。用普通話和親切熟悉的地方語言同時講述發生在家鄉的故事,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感慨家鄉的改革巨變。本周給大家帶來的是《江陰的浮橋》。難忘家鄉的青山綠水,難捨家鄉的鄉音鄉情,美麗的江陰,可愛的家鄉,這就是我生長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走進江陰故事匯!
  • 伍子胥的江陰猜想(6)
    江陰自古以來只知道延陵古邑、春申舊封,江陰是江南第一先賢季札的封地,是戰國四大君子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所有的史書都沒有一點伍子胥的內容,說到君山黃山黃田港就是黃歇的緣故,說到申港、申浦就是黃歇的來頭,從來也沒有想過伍子胥曾經封在江陰,或者江陰城西地區過去就是申地。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 江陰:南人北相,吳風燕骨
    江陰,隸屬江蘇無錫,因「大江之陰」得名,地處長江南岸,江尾海頭,是歷史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天然良港,江防要塞。許多人認識江陰是因為江陰人有錢!這一點江陰人確實有驕傲的資本!作為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江陰人既延續了吳地平和、細膩的民風,骨子裡也有北方民族剛毅、勇猛的基因。一、作為江陰人文精神始祖的季札早在春秋時期,江陰就已有文字記載。
  • 江陰的文藝與剛勁
    100年後,當江陰最新城市宣傳片裡「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字句縈繞在耳畔,你並不會感到這份浪漫與這座製造之城的突兀。江陰,就是這樣一座兼容著文藝與剛勁的城。10月16日,2020江陰經貿合作洽談會在江陰大劇院順利召開,這次大會不僅客商雲集、高朋滿座,也是硬核出圈、乾貨滿滿,現場籤約了一批重大項目,將為這片澎湃之地注入新的發展力量。
  • 「縣域高質量發展看江陰」——訪江陰市委書記許峰
    奮進「十四五」,勇做「排頭兵」,深刻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江陰將如何實現「十四五」發展首戰告捷,確保現代化建設開局必勝?「更有底氣地喊出『縣域高質量發展看江陰』。」在許峰看來,要義在提升目標追求、探索發展新路,「底氣」則源於在新徵程上體現江陰速度、展現江陰效率、呈現江陰成就、展現江陰作為。最新數據顯示: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江陰主要經濟指標逐月回升,預計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9.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0億元,進出口總額192億美元,經濟發展的基本盤穩健依舊。「江陰好比一列高速列車。」
  • 金嘯峰:聽見江陰
    詩以寄情,文以詠懷,紀念詩作創作100周年江陰發布系列美文刊發推出第三十八篇金嘯峰《聽見江陰》。聽見江陰文/金嘯峰聽到江陰的聲音,在遠離江陰的時候。當北京人聽說我來自江蘇南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所在的江陰,開始正襟危坐,渴望了解「資本第一縣」江陰經濟的詳情時,我仿佛聽到了江陰的聲音。這種聲音在北四環尤為明顯。
  • 來到江陰,一定要去江陰要塞看一看
    去到江陰要塞,你可以看到長江、江陰大橋,也可以遊玩鵝鼻嘴公園、黃山湖公園、芙蓉湖公園、江陰要塞森林公園。
  • 江陰故事匯08:武林高手汪才官智奪「江陰碼頭」
    欄目於每周三推出一個江陰故事。用普通話和親切熟悉的地方語言同時講述發生在家鄉的故事,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感慨家鄉的改革巨變。難忘家鄉的青山綠水,難捨家鄉的鄉音鄉情,美麗的江陰,可愛的家鄉,這就是我生長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走進江陰故事匯!
  • 江陰勾勒城建藍圖未來的江陰將更加生態宜居
    摘要:城鄉建設「1310工程」:濱江親水工程、靚山親山工程、江陰綠道工程、文化提升工程、交通暢通工程、城際軌道工程、環境整治工程、五網升級工程、城市管理工程和民生實事工程。考古發現遺址公園項目包括祁頭山遺址公園、佘城遺址公園在內,將結合遺址公園建設,為市民提供感受江陰歷史文化遺存的城市特色文化休閒場所。
  • 帝國首富盛宣懷:李鴻章的馬前卒
    做一個帝國的首富,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但最愛君知道,歷史上很多帝國的巨富和首富們,都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沒辦法。在這方面,晚清首富盛宣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世紀葬禮民國六年,陽曆1917年11月18日,已經去世一年半,曾經擔任清朝郵傳部尚書、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的晚清首富盛宣懷(1844-1916),在上海正式舉行出殯大典,為了這場葬禮,盛宣懷的子孫們共斥資達30萬大洋,出殯儀仗隊長達2500多米,僅抬棺材的槓夫,就達到了64人之多,堪比帝王出殯,為此,整個上海幾乎傾城出動,爭睹這場世紀葬禮。
  • 中國製造第一縣:江陰到底有多強?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歲無水旱的氣候,江陰資源充足,自然環境優美;無數人在這片富饒的江南水鄉,奮鬥向上,實現夢想。為江陰的經濟增添了無盡的活力。如此亮眼的經濟數據,也讓江陰成為「中國資本第一縣」的稱號,實至名歸。【歷史文化】在2500多年前,江陰就已諸文字記載。春秋時期,江陰地屬吳國延陵(延陵東路名由來),曾是吳公子季札的封地。名揚天下的中原延陵季子葬於今江陰申港。
  • 江陰的文亨橋
    作者│呂泳亭作者的話時光荏苒,轉眼間,離開故鄉江陰已十年了!雖說每年亦返鄉小住數日,畢竟來去匆匆。鄉愁一說,恆古有之。思鄉也為人之常情。1993年江陰司馬街 南接鴻漸街,再向南約150米便是母校即原江陰縣中學,我們那時文廟是在學校中的,後文廟作為江陰文物重要景點單獨分出,餘下建築即改為曁陽中學,順便一說。西側為西大街,連西橫街。北首為中山路,我家便在中山路上。
  • 江陰高位增長!
    今年以來,江陰持續唱好項目儲備、招引、推進的「三部曲」,緊緊抓住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牛鼻子」,推動項目引擎持續強勁運轉,工業投資高位增長接近20%,為江陰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強後勁。在華能江陰燃機熱電聯產項目現場,小編看到廠區建設工作已經基本完畢。
  • 江陰要塞
    1937年「7·7」事變,江陰要塞劃入國防第二線,配備包括德制克虜伯火炮在內的60門,最大射程22000米,射高6000米,均為當時最先進武器。「江陰要塞是我們的家!」「江陰要塞是我們的墳墓 !」「我們一定要與江陰要塞共存亡!」觸目可見的標語,記錄著昔日戰況的慘烈,也彰顯著中華兒男守土抗戰的血性。
  • 江陰有個武林高手!汪才官智奪「江陰碼頭」
    在我們江陰也有一個武林高手,他叫汪才官,他有多厲害,他是怎麼幫助江陰「搶」碼頭的?讓我們從故事中,了解他……武林高手汪才官智奪「江陰碼頭」講述:劉洋過去常州有個「江陰碼頭」,是常州的一個重要碼頭,平時轉運貨物,冬夏兩季,常州府屬各縣漕糧規定在這裡起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