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5A級風景名勝區,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雲稱「齊雲山」。位於城市北郊又稱「北山」,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中興於唐代,宋元時期最為鼎盛。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現存完好的有宋、元時期石雕造像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兩代花崗巖仿木結構的石室多處。最負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國最大的、藝術價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風石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海外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
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泉州市沿海的突出部、泉州灣和湄州灣之間、惠安縣境東南24公裡的崇武半島南端,瀕臨臺灣海峽,亦稱「蓮島」,始建於1387年,是中國現存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好的明代石頭城,也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德化九仙山風景區位於中國古瓷都德化縣西北部的赤水、上湧、大銘三鄉鎮交界處,距縣城35公裡,海拔1,658 米。據縣誌載,昔有道士九人居此修道仙去,故得名。山上奇巖兀立,怪石遍布,峰巒競秀。著名的有永安巖、龍池、靈鷲巖、仙棋枰。原為道教場所,後為佛教所據。明代在永安巖、靈鷲巖建有廟宇,今僅存木構殿宇殘跡和彌勒造像一尊。另有許多富於神話色彩的古蹟和40 多處詩刻、題刻。另有山東日照九仙山風景名勝區,與五蓮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石牛山景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的東北部,地處戴雲山脈中段,主峰位於水口鎮,海拔1782米,總面積86.82平方千米,由石牛山、岱仙、滻溪3個景區組成。公園以極具科學性、稀有性的地質遺蹟,優美的地貌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為其特色,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研及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2003年石牛山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國家森林公園」稱號,2005年9月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國家地質公園」稱號,是我國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五店市傳統文化旅遊區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的核心區,佔地126畝,共有特色建築132棟。走在斑駁滄桑的石板路上,舉目所見,既有獨具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還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樓」;耳畔響起的是千年雅樂南音的遺韻,是高甲戲、木偶戲各路主角熱鬧的旁白;囫圇吞下外酥內嫩的安海菜粿、爽口彈牙的土筍凍、再來一碗冒著熱氣的「拳頭母」,然後坐下來,點一段清香,在氤氳的香氣中品茶論道……這就是五店市所展現的閩南版「慢生活」畫面。
福建規模最大的佛教寺廟——泉州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後來還改名為興教寺、龍興寺,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開元寺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西街,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開元寺規模宏大,佔地面積78000 平方米,全寺南北長200米,東西寬300米。泉州開元寺布局嚴謹,建築宏偉,僅房舍就有500餘間,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戒壇、藏經閣、水陸寺、檀越祠、準提禪林。泉州開元寺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安平橋是國家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晉江市的安海鎮,安海古稱安平,因此,此橋又稱:「安平橋」,由於橋長有五華裡人們便稱它為「五裡橋」;位於安海鎮西畔,俗稱「西橋」。2016年12月,福建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批准泉州安平橋等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安平橋成為晉江第二個、南安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清水巖位於安溪縣蓬萊鎮蓬萊山,古稱張巖山,山清水秀,風景幽潔,主峰高海拔767米,巖宇在500米處依山而建,背靠獅形龍脈,三峰文筆拱峙,面臨深壑,遠處蓬萊盆山環合,登巔遠眺,殿宇崔嵬,山水廳秀,風景幽雅,常在茫茫霧海行雲之中,美如「蓬萊仙境」而蜚聲海內外。普足禪師時錄楊道、周明為徒,居巖十九年間「造成通泉、谷口、汰口諸橋、砌洋中亭路,糜費巨萬,資於施者」,又建造洋中亭,作為治病救人的義診之所。
永春牛姆林生態旅遊區,又稱「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它位於永春縣下洋鎮境內。1958年劃為森林禁伐區,1984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規劃建設生態旅遊區,面積1000公頃。牛姆林是在閩南地區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牛姆林位於福建省永春縣西部。是閩南地區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有「牛姆林歸來不看林」之美譽,因「雄、奇、野、曠、秀、幽」被譽為閩南西雙版納。
北溪文苑旅遊風景區位於永春縣岵山鎮北溪村,是泉州首家生態旅遊自然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傍依泉三高速,距泉州市區、晉江機場60分鐘車程,距廈門市、廈門國際機場90分鐘車程,交通極為便利。北溪文苑旅遊景區佔地方圓3.4平方公裡,建築面積20000平米,內有三大壯觀瀑布:九疊泉瀑布、石門溪瀑布、雙溪瀑布,其形如仙人解佩,如白練垂天,亦似玉龍飲澗。激石泉響,吼聲如雷,銀注幽潭,飛珠似玉,如煙似霧;三大瀑布鬼斧神工,各具特色,蔚為壯觀。山間石徑、沿山木棧道,曲折通幽,景色醉人。
泉州博物館位於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佔地面積80餘畝,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舉辦有「泉州歷史文化」、「泉州南音,戲曲藝術」等基本陳列、以及「泉州古代書法」、「泉州民間收藏」等展覽。泉州博物館不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再現,而且是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旅遊休閒的理想場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民終生教育場所。
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座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佔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採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築「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先後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是一個集創意空間、藝術廣場、時尚街區、商務辦公與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創意園區。位於泉州鯉城區新門街610號,毗鄰名門時尚休閒街區,盡享便捷交通和繁華人潮。園區前身為享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字號「源和堂」蜜餞廠。2015年12月經福建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景區成為國家4A級景區。「源和堂」是泉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廠房的代表,是泉州重要的工業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