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木棉村: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名片

2020-09-05 金臺資訊

人民網-廣西頻道 原創稿

沿著幽靜小道,走進茂盛的竹林裡,竹影婆娑下,圖書館、陶藝手工坊、南獅手工坊等錯落分布,一步一風景,人行其中,猶如在畫中遊。

北流市西埌鎮木棉村近年來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將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打造出來的竹林田園人居典範,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髒臭竹林,變身美麗景點

竹林小道別有一番韻味。廖源攝

木棉村村民還記得,這片面積2公頃的竹林改造前的髒臭模樣:村民的豬圈、牛欄多集於此,牲畜糞便橫流,蚊子成群,臭氣燻天,路人往往掩鼻而過,不想多作逗留。

「那片老竹林應好好利用,村裡決定因地制宜開展景點建設。」負責木棉村改造所有項目建設運營的木棉書館館長李言歡說。

去年6月開始,木棉村在北流市鄉村振興相關項目資金支持下,拉開了大改造的序幕,邀請國內鄉村建設的優秀設計團隊規劃,開展了「三清三拆」,將豬圈、牛圈層全部拆除,在竹林各個方位建起了木棉書社、圭江陶館及手工坊、南獅印象手工坊、村中廣場等,竹林的顏值迅速提升,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項目改造完成後,昔日村民不願涉足之地成為娛樂休閒的好去處,村外遊客也紛至沓來。

傳承文化,把藝術還給鄉村

圭江陶館手工社吸引了眾多家長帶小孩體驗。廖源攝

竹林掩映下的圭江陶社手工坊,工藝大師正在手把手教來自北流城區的小朋友,將泥團捏塑成型,他們將體驗手工製作陶器的整個全過程。北流傳統的陶器手工製作技藝在這裡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傳承。

「設立手工坊旨在傳承北流陶藝,體現了『把藝術還給鄉村』的理念,讓遊客在觀賞的同時接受傳統工藝文化的薰陶。」李言歡介紹,除了圭江陶社手工坊,還設立了南獅印象手工坊,邀請來自廣州的南獅製作大師在此傳授南獅手工製作知識。傳授茶道文化的茶館以及玉雕大師工作室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不久即可對公眾開放。

木棉村將傳統文化融入旅遊業中這一做法很受歡迎。「作為北流人,來木棉村學習體驗北流傳統的陶瓷文化,孩子收穫很大。」北流市民馮家源說。

自帶文雅氣質的木棉書館可謂「鎮村之館」。書館裡有近三萬冊的各類藏書,閱讀室配有空調,環境優雅安靜,數張圓桌一字排開,不少來看書的讀者,一待就是一天。「書館每天來的人很多,在這裡工作,自己更愛讀書了。」木棉書館管理員楊海萍對記者說。

木棉書館藏書豐富。廖源攝

發展旅遊,把商機帶給村民

來村裡遊玩的人多了,帶來的商機自然就多了。木棉村廣場旁,有一家名為「緣來冰爽」的冷飲店,逛累了的遊客都愛來這歇個腳喝杯冷飲,生意不錯。其實,幾個月前,冷飲店經營者鄒清還在北流城區一家幼兒園工作,當她看到老家經過改造後,村容村貌有了顯著改善,遊客不斷增多,便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回村經營冷飲店。

「平常店裡一般都有四五十名顧客,節假日更多。」鄒清對未來信心滿滿,隨著村裡設施和景點不斷完善,一定能引來更多遊客。

越來越多像鄒清一樣的村民看準了村裡的美好前景,紛紛念起了「生意經」。陸秀華是土長土生的的木棉村人,在北流市一家保險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她發現,組織客戶到木棉村體驗生活既能宣傳自己的家鄉,又能加強與客戶的聯繫、拓展業務,可謂一舉兩得。於是,她經常在節假日組織客戶攜家帶口到木棉村遊玩。「客戶很滿意,我也找到了與客戶溝通的好方式。」陸秀華高興地說。

木棉村把創業留在村裡的同時,也把商機帶給了村民。在木棉村大飯堂「又見炊煙」裡,從管理人員到廚師、服務員,全部來自木棉村村民,米、肉類、蔬菜等食材,來自木棉村及附近村子,村裡的瓜果蔬菜和土特產列入了木棉村大食堂的購買清單,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未來,木棉村計劃將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為鄉村旅遊示範點,將圭江陶社、愛國教育拓展基地、扶貧車間等基地作為村民創業增收的項目,把更多商機帶給村民,實現鄉村振興。

(溫駟昌)

相關焦點

  • 爭創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北流推進旅遊產業大發展
    北流努力把「突出品牌特色」作為發展旅遊業的重點,大力整合旅遊資源,形成旅遊產業發展的「六大特色品牌」,打造了一批旅遊品牌、旅遊精品。   打造自然景物特色品牌   充分利用自然美景,北流發展了以桂東南第一峰著稱的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風景區,以及天堂山、萬丈灑、龍虎寨、水月巖、偉人山、中國海相泥盆紀標準剖面等自然景觀;利用好作為廣西重點硒(一種微量元素)含量區域,重點發展帶狀高硒區富硒農作物產品種植區,發展「富硒養生」健康旅遊。
  • 太和鎮北村華麗變身,打造市級旅遊文化特色村!
    去年,北村被納入廣州市創建旅遊文化特色村,該村還根據自身特色制定了三年規劃。如今,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北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善,文化特色日益突出,文化旅遊地圖正在逐步形成。經過多代人600多年的建設,北村聚集了嶺南水鄉農村的文化特色,並一直完好地保存到現在。北村總面積2.3平方公裡,村域範圍內嶺南水鄉特色鮮明,村前有風水塘、荷花塘,經過整治,已經成為了村民最愛的休閒場所之一。
  • 溧水晶橋鎮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遊名片
    芮家村史館 張福敏攝「我們村綜合社將把我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等革命歷史遺址,進行深入挖掘和傳承,打造紅色旅遊名片。」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黨總支書記李其軍說。芝山村是一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美麗村落,村內有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蘇南反頑銅山戰鬥等革命歷史遺址。該村綜合社結合全鎮健康產業發展和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現代休閒觀光農業園區和紅色旅遊線路,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晶橋鎮作為革命老區,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歷史遺蹟。
  • 長春冰雪旅遊升級 打造冰雪文化特色名片
    原標題:長春冰雪旅遊升級 打造冰雪文化特色名片   近日,記者從長春市旅遊局召開的長春冰雪旅遊產品推介會上獲悉,長春市積極打造冰雪文化的特色城市名片,推動冰雪旅遊產業化發展,今冬長春市冰雪旅遊產品的規模和質量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 讓方孝孺精神代代相傳,航頭打造文化新名片「正學文化村」
    12月21日,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年會暨「求忠書院」創建410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方孝孺紀念館舉行,上海史志界近40名專家出席會議,會上提出:計劃把方孝孺紀念館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以「正學」為主題,以鄉村振興為目標,打造具有航頭品質的文化新名片「正學文化村」。
  • 丹鳳打造「龍駒古寨」文化旅遊名片
    ,將「旅遊業」與「歷史文化」相聯姻,用「歷史文化」包裝「旅遊產業」,依託「旅遊產業」彰顯「文化特色」,以「龍駒古寨」為中心,整合挖掘各旅遊景點的文化內涵,並以此吸引遊客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強力打造「龍駒古寨」文化旅遊新名片。
  • 【琿春新聞】打造特色名片 助推旅遊業向好發展
    作為琿春市旅遊業的特色名片,自5月1日有序恢復營業以來,琿春市防川民俗村成為省內外遊客消夏度假的首選之地,僅6-8月份,共接待遊客近1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防川民俗村是琿春市重點旅遊產業項目,佔地1.5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該項目立足防川村特色優勢,致力於打造民俗風情的傳統村落。琿春市智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會強表示,6月25日起,防川民俗村推出了防川消夏季系列活動。
  • 廣西北流六靖鎮銅鼓王之鄉,社垌謝氏文化名祠所在地,美麗小城鎮
    是桂東南通向廣東的門戶,是北流市南部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經濟實力排在北流市鄉鎮前列,素有北流南大門之稱。同時,六靖鎮還是世界銅鼓王之鄉,是廣西北流謝氏投資600多萬興建的社垌謝氏文化名祠所在地。北流謝樹安宗長迎接北京大學教授謝冕蒞臨社垌謝氏宗祠參觀 ▲北流社垌謝氏宗祠已經被定為北流市歷史文化旅遊名景▲北流社垌謝氏宗祠定為國學文化教育基地據了解,為抓好樣板村創建,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實施方案》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
  • 北流旅遊商品特色街今晚正式開街,大家一起去逛街咯!
    北流眾多土特產、小吃、食品、旅遊工藝品琳琅滿目,屆時有三十多家地方特色企業,產品大優惠大促銷活動!各商家的折扣和促銷活動絕對讓您流連忘返!北流小夥伴,小編就問你今晚約不約!北流特色街區開街啦既然是旅遊商品特色街區那麼都有什麼特色商品呢讓小編為你特別介紹~恆興腊味:百年老字號,所經營產品有臘腸、臘鴨、臘肉等,其產品色香味俱全,從門口經過都能聞到濃濃的腊味
  • 福清小南洋村:挖掘區域特色資源,推動鄉村文化旅遊
    ,發展休閒農業,著力打造一張鄉村特色文化旅遊的新名片。桂園美術館玉融之光主題館投入20餘萬元,在一棟兩層的老房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以書畫藝術品展覽的形式,重點打造福清書畫藝術的名人堂,使之成為小南洋村書畫文化的一個窗口。
  • 密雲區將打造特色文化旅遊休閒示範區
    近年來,密雲區持續推進旅遊「十百千」工程,多舉措提檔升級鄉村旅遊,促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十四五」期間,密雲區將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冬季是旅遊的淡季,密雲區旅遊市場逆勢上揚,各景區、民俗村以冰雪運動為媒介,推出豐富多彩的冰雪文旅體驗項目,遊人可以滑雪、攀冰,聽風鈴、賞冰瀑,參加戲雪嘉年華,盡情享受冰雪帶來的無窮樂趣。
  • 「千人腰鼓」文化村,「東方畢卡索」繪畫村……文化旅遊成為安塞「新名片」
    9月22日,安塞區舉行「旅遊之家」百家鄉村旅遊聯盟活動,活動中進行了安塞文化旅遊營銷推介會暨旅遊合作籤約儀式。安塞區委、區政府希望省旅遊協會、「旅遊之家」百家鄉村旅遊聯盟本著「深化合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潛力,在區域內旅遊經濟轉型升級、全域旅遊和旅遊新業態發展、文旅扶貧、鄉村振興等領域廣泛合作,共同開發和推廣旅遊精品線路,積極開展多領域、多層面的交流合作,打造旅遊行業協會與地方鄉村旅遊合作發展新模式,推動形成建立跨行業、跨區域的旅遊合作機制。
  • ​輝煌十三五|擦亮桂平特色旅遊名片
    ,以「歷史文化宗教名勝」為主要特色,以「太平天國•福地桂平」為城市旅遊形象及宣傳口號,打造桂平旅遊特色名片,摘取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地質公園」、「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等榮譽稱號。,不斷加大旅遊投入,擦亮特色旅遊名片,讓旅遊產業作為全市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顯現。
  • 潘利國:打造瀋陽商業文化旅遊名片
    瀋陽豫瓏城項目是由復星地產旗下星豫資本整合復星集團和上海豫園商城優勢資源,在東北地區打造的首座大型商業旅遊文化綜合體。項目地處瀋河區中街核心商圈,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2萬平方米,其「文化+商業」的業態形式獨樹一幟,總體建築融合明清風格和現代時尚元素,與中街建築形態實現融合統一,展現了瀋陽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
  • 佛光花海音樂節 打造樂山文化旅遊新名片
    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文化」與「旅遊」一直是樂山對外交往發展的兩大名片。作為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樂山,如何在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長、旅遊體驗不斷豐富的今天,實現文化、旅遊的雙重效應?樂山正在探索,以音樂為「媒」, 打造文化旅遊嶄新名片。
  • 貴陽將打造5張名片 實施5條路徑構建特色創新文化
    貴陽「學文化」 定出「時間表」 「十三五」期間將通過打造5張名片,實施5條路徑構建特色創新文化    10月9日,貴陽市首次召開全市文化大會,總結「十二五」的文化工作,安排部署「十三五」文化發展任務,並出臺《關於推動文化創新發展的意見》,定出「時間表」和「作戰書」
  • 「人人都是旅遊名片」 日喀則全力打造西藏旅遊文化示範區
    圖為5月12日,外籍遊客在日喀則現場觀看「2019·珠峰旅遊名片」——珠峰旅遊追夢人頒獎晚會。 張偉 攝中新網拉薩5月14日電 (張偉)「發動全市各行各業的廣大市民共同參與,共同宣傳,共同發展壯大日喀則旅遊事業」,12日晚在西藏日喀則舉行的「2019·珠峰旅遊名片」——珠峰旅遊追夢人頒獎晚會上,日喀則市旅遊發展局局長吳煥民如是說。
  • 廣西北流實施四個提升 致力打造旅遊產業升級版
    中國網1月30日訊 近年來,北流市以建設廣西旅遊強市、爭創「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市)」為目標,按照「培育特色、打造亮點、塑造品牌」的創建思路,立足實際,堅持把發展旅遊產業與改善生態環境同規劃、同推進,突出創建重點,切實抓好「四個提升」,不斷提升旅遊產品、配套設施、生態環境、旅遊服務,全力構築以重點旅遊項目為支撐的旅遊產業體系。
  • 北流旅遊商品特色街又有活動了,大家一起去逛街咯!
    北流的發展是所有人都關注的問題,而目前北流創建旅遊名縣更是備受矚目~這幾年,北流的發展小夥伴們都看在眼裡,也在心裡為家鄉感到驕傲~現在好消息又來了北流特色商品街區又有活動了,北流市旅遊商品特色街區(新芝路十字街路口起到街頂往大興路水浸社路口止)又有活動了,北流眾多土特產、小吃、食品、旅遊工藝品琳琅滿目,屆時有三十多家地方特色企業,產品大優惠大促銷活動!
  • 大芬油畫村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
    近日,根據《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認定深圳特色文化街區的通知》,大芬油畫村成功評獲「深圳特色文化街區」。大芬油畫村在完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在整體規劃、提升改造、文化氛圍、文產融合的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建設,突出街區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