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新高度

2020-12-24 華龍網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近日,時速250公裡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即將在杭深、連鎮、貴廣、南廣、南昆、成貴、鄭太、銀西、石濟、海南東環等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時速250公裡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見證了中國高鐵的科技創新發展,讓中國高鐵「金名片」越擦越亮。

鐵路發展看成績,鐵路建設看裡程,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串起了中國的大城小鎮,讓「流動的中國」生機勃勃。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高鐵運營裡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運營動車組最多、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和新時代的中國地標。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裡程超過2.2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位。

 呼嘯前進的中國高鐵正在廣闊的神州大地上一路歡歌,不斷壓縮時空距離、放大人民幸福。復興號系列動車組速度等級覆蓋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牽引動力包括分散動力式和集中動力式,編組包括8至18輛多種編組型式,可適應零下40攝氏度高寒地區等各種運用環境。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安全性、經濟性、節能環保等性能大幅提升,列車容量更大,座位寬敞,採光好,視野開闊,旅客乘坐更加舒適。配置了無線WI-FI、輪椅存放區、嬰兒護理桌、大件行李存放處等服務設施,旅客體驗更加美好。感受到了中國高鐵發展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鐵路的巨變。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新高度,成為推動中國高鐵高質量發展強動能。2016年7月,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成功開展時速420公裡交會和重聯綜合試驗;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復興號」並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2017年9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樹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新標杆;2019年12月,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京張高鐵上線運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2020年5月,復興號動車組研發創新團隊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描繪了一幅美麗繽紛的中國高鐵新畫卷。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讓中國高鐵持續領跑世界,讓中國高鐵「金名片」越擦越亮,書寫了波瀾壯闊的中國故事。

(王培鋒)

相關焦點

  •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
    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國鐵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國鐵集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建設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復興號品牌戰略,牽頭組織國內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創新團隊,根據旅客和市場需求,採取正向設計的原則,在高鐵關鍵裝備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中國鐵路用科技創新描繪高質量發展騰飛畫卷
    從林海雪原到熱帶叢林,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中國高速鐵路發展迅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破許多世界性工程難題。跨越田野阡陌,一列列復興號駛向四面八方,這背後離不開鐵路科技創新的力量。  聚焦民生需與求,鐵路科技矢志不渝自強不息。
  • 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
    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這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持續領跑世界,成為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高鐵動車經歷兩個階段近30年的發展歷程,已形成系列化產品墨綠色的車身和座椅、白色的標牌、車廂頂部的一部排風扇……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綠皮火車是中國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 【地評線】中安時評:勇於追夢,刷新中國科技創新新高度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意味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標註中國科技創新新高度。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猶如一顆搏動的「心」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印發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能力,到2035年技術裝備和科技創新能力世界領先,這為持續深化鐵路科技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強大動力。
  •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面向鐵路行業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 原標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對於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來說,亦如是。 回望過去,矢志不渝堅持改革創新推動了中國高鐵「領跑」世界。
  • 國家鐵路局公布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名單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國家鐵路局官網12月18日消息,按照《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國家鐵路局組織開展了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申報和認定工作,並於近日公布結果。  國家鐵路局要求,各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和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及依託單位、共建單位,要牢固樹立創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自主創新,明確職責,強化管理,加強協同,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與發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鐵路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工程應用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全面提升鐵路行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
  • 國家鐵路局局長劉振芳:三方面著手深入推進鐵路科技創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國家鐵路局官網12月17日消息,12月15日,國家鐵路局在北京召開2020年鐵路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國家鐵路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振芳出席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安路生和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分別主持會議。
  • 中國科技又火了,火車造出新高度,不用鐵軌也能跑得快?
    中國科技又火了,火車造出新高度,不用鐵軌也能跑得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文章,說到火車,必不可少的就是火車的軌道了,因為只有火車軌道才可以保證火車的正常運行,不過對於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研製出了一項又一項的成就。
  • 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正式成立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將直接服務於中國北鬥和中國高鐵兩張「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再賦新能。
  • 堅定科技自立自強 邁出高質量發展鏗鏘步伐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發展道路上各種風險與挑戰更為嚴峻複雜,只有堅定科技自立自強,才能突破我國「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瓶頸,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實現2035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遠景目標。
  • 湖南鐵路科技職院舉行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
    湖南鐵路科技職院舉行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 積極推進創新成果轉化 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實施16號,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出席並講話。
  • 湖南鐵路科技職院舉行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 積極推進創新成果...
    株洲日報記者 胡文潔 通訊員/伏晶麟12月16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出席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王建華、彭濤、譚立剛出席並講話,市領導楊勝躍、柳懷德參加。近年來,湖南鐵路科技職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打造了10個科技創新平臺,組建了4個省級以上「專兼結合」教學科研創新團隊,推出了233個技術創新項目和專利成果,持續推進創新成果轉化。
  • 中國高鐵鋪展科技創新宏圖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依託京張高鐵、京雄高鐵、浩吉鐵路等重大項目大力開展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推動鐵路智能化,已經成為世界智能鐵路發展的重要引領者。  高鐵,這項中國奇蹟在中華大地上鋪展宏圖,讓世人驚嘆、讓國人驕傲!
  •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系列「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
    12月22日,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國家鐵道試驗中心開幕,一大批中國自主研發的先進鐵路技術裝備集中展出,時速350公裡17輛長編組、時速250公裡8輛編組、時速160公裡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 17輛編組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全長439.9米,載客定員1283人,載客能力較16輛編組提升了7.5%。
  • 單杏花代表:深化科技創新 不斷增強鐵路旅客出行的獲得感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趙晶)單杏花,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所副總工程師兼12306技術部主任。報告為鐵路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鐵路科技創新指明了道路。」單杏花告訴記者。
  • 多款動車首次公開亮相 展示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組圖]
    據鐵路總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副主任齊延輝介紹,該型超長列車可以在不增加站臺等車站服務設施的情況下投入使用。據了解,該車將於2019年1月5日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時,安排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可進一步提升京滬高鐵等繁忙幹線的運輸能力。
  • [聽黨代表講十九大] 單杏花:勇擔鐵路科技創新使命
    22日,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兼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來到海澱區北下關街道進行十九大精神宣講。圖為宣講中的單杏花。22日,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兼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來到海澱區北下關街道進行十九大精神宣講。提及單杏花,可能並未被人們熟知,但她帶領團隊研發的12306網際網路售票系統,極大地方便了旅客購票出行,廣受好評,已經發展成為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高鐵的品質。
  • 盧耀如院士:珠峰新高程彰顯我國科技發展新高度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周晶、方經綸)我國科技水平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奮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創新邁上了新臺階。今後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尤其是增強顛覆性原始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