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昔日「製毒村」,差點成為《破冰行動》的藍本

2021-01-07 看莆田

編輯:聞道 圖:破冰行動

最近,電視劇《破冰行動》備受熱捧,這部講述緝毒的現實感和真實性,牢牢抓住人心,引發熱議!可你知道嗎?在莆田,曾經有一個小漁村--衝沁村,差點成為劇裡的「製毒村」,20多年前,這片毒雲籠罩的地方,陷入毒魔的泥淖不可自拔,如今,這裡已根除「毒瘤」,成了遠近聞名的「黃金村」。

1 、偏遠漁村,急於脫貧,走上「不歸路」

在莆田北高鎮,這裡有個偏遠的沿海漁村——衝沁村。

與《破冰行動》中的製毒第一村「塔寨村」一樣,這裡的村民從事販毒活動,也是因為急於脫貧,受巨額利潤誘惑,走上了不歸路。

請點擊輸入圖衝沁村航拍圖,圖:莆仙小

「地少人稠厝又密,地瓜片哪能填肚皮。闖社會誤入歧途,受法辦阿嬤傷透心……」這首老歌謠,道出了衝沁人過往的辛酸史。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衝沁青壯年外出討生活,受不法分子蠱惑走上了吸販毒的犯罪道路。

2 、「販毒村」的神秘販毒之路

莆田沿海十景之一「衝沁晚煙」,如今已消失;圖:莆仙小誠

那麼販毒之路是什麼樣的呢?據悉,衝沁村的販毒團夥運送毒品的線路相對固定,但過程卻是變化無常。

他們販賣的毒品大多從緬甸班傘地區購得,為了確保往返途中毒品的安全,他們有嚴密的地下運輸路線。前往路線一般為,從莆田起點,過雲南昆明,穿昆明思茅,經孟連抵孟阿後,轉車在緬甸班傘地區下車。而買完毒品返回莆田的路線為,在班傘購得毒品後,通過「馬仔」把毒品攜帶到思茅,而後把毒品裝進打金模具內,乘昆明至莆田的直達客車到達莆田,然後尋找機會送到福州市區或者福清等地進行販賣。

圖:莆仙小誠

為了確保毒品運送途中的安全,販毒分子一般會在重要城鎮設立一個地下毒品的聯絡點。聯絡點的負責人由團夥的主要成員擔任,負責毒品運送的安全、交接、周轉等工作,形成了購買、運輸、銷售一條龍的地下通道。

衝沁村的販毒團夥主要成員往往由本家族成員或家庭成員組成,他們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又相互合作,分別負責購買、運輸、銷售,若某一環節出事,其他環節立即收兵潛逃,避免全軍覆滅。此外,每個販毒團夥都會籌資設立公司,其他成員以股份的形式參加販毒或者直接參股,獲利後按照股份多少進行分贓。這使得販毒成員更加可靠、信任,也更加保密。

衝沁村販毒分子僱用的「馬仔」,大多來自湖北、河南、四川、雲南等地的無業人員,一般通過臨時招募,然後進行遙控指揮。毒販們是先指揮一名較為固定的「馬仔」在邊境地區大量僱用貧困、愚昧或存有僥倖心理的人員進行販毒,招募者與運送毒品的「馬仔」單線聯繫,一旦運輸毒品的「馬仔」被抓,聯繫隨即中斷,主犯很難抓獲。而販毒分子之間往往也保持著密切聯繫,他們之間聯繫的主要方式一般是通訊工具,但電話號碼卻經常變化,而且有不斷變化的聯絡代號。

販毒分子非常隱蔽,而那些販毒的人之間又多是親戚朋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知道村裡有人販毒。

3、根除「毒瘤」,公安要下狠手

衝沁媽祖廟

1989年到1991年,是衝沁村販毒行為最泛濫的時候。一時間,衝沁村成了惡名遠揚的「毒品村」。

自村裡人碰上毒品,村裡籠罩著「毒雲」,販毒不僅沒能讓這些人致富,反而讓他們的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淵。

圖:網絡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之後邊防公安,大刀闊斧,重點打擊。衝沁村被列入全國重點禁毒整治專項鬥爭示範點之一,販毒人員一個接一個地被捕歸案,據統計:全村有40多人因從事毒品犯罪活動被查處,其中3人被判死刑,23人被判重刑,還有3人批捕在逃。至今還有人在監獄裡服刑。

值得慶幸的是,莆田公安及時嚴打,否則可能會成為今天《破冰行動》的藍本。

4 、摘掉「毒村帽」,披上「黃金衣」

經過多年的嚴打整治,至今,禁毒宣傳的「固定動作」,始終都沒有放鬆過。村裡成立了婦女禁毒隊,安裝「全球眼」監控等等,自2012年到現在,村中再未發生一起吸販毒的案例。

「毒品記憶」在衝沁村漸漸消失,如今衝沁人的發家致富靠什麼呢?

北高鎮是傳統的「金匠之鄉」,毒品曾讓一批人丟下打金夥計,捧著金飯碗過苦日子。歪路行不通,他們才恍然明白手裡的小錘子才是真正脫貧的獨門絕技。

在政府引導下,從沿街挑擔吆喝到固定租鋪開店,一家家由北高衝沁人經營的金銀飾店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抱團外出經營金銀首飾、玉石珠寶生意,村民們開的金店在全國遍地開花,保守估計經營金銀店鋪1000家,總產值約100億,打出了「愛戀」「華昌」「六六福」等一大批響噹噹的金銀珠寶加盟品牌。過去的「毒品村」,漸漸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黃金村」。

鵝山媽祖文化園,圖:莆田小魚網

在衝沁村圍墾邊上,新建了一座媽祖像,媽祖庇佑的這方土地,如今嫋嫋炊煙,這才是衝沁村的人間煙火,而那首傳承多年的古老歌謠,衝沁人都不會忘。

關於莆田的衝沁村,我們下期有另一篇的報導,講述公安在此緝毒的20年經歷和一些驚天案件,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破冰行動》李維民直言塔寨是迷宮,真實的「製毒第一村」啥樣?
    雖然調查任務結束,但是督導組有著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端掉東山地區的製毒販毒集團。督導組沒有撤回廣州,而且策劃了一場掃毒行動,東山的禁毒模範村塔寨被列入重點對象。但是東山市陳市長出於政績考慮(也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極力阻撓掃毒行動波及到塔寨。
  • 破冰行動一:「製毒第一村」博社村,製毒歷史和毒品帝國的緣由
    震驚海內外的「製毒第一村」博社村,由一個原本十分普通的沿海小漁村,在村支書蔡東家的帶領下,短短幾年成為了「毒品帝國」,更是把控著全國所有毒品交易的價格,而這一切的由來,皆因一場「雷霆掃毒」行動而打破。
  • 《破冰行動》完美復刻廣東製毒第一村,林耀東的原型比劇中更厲害
    全網熱播劇《破冰行動》可謂掀起了收視的熱潮,該劇播出後收穫的好評不斷,無論是老戲骨,新演員們優秀的演技擔當,還是劇情設計緊湊,經得起推敲的邏輯博弈過程,都引得觀眾一致好評,更有很多觀眾將《破冰行動》與一度火遍全國的《人民的名義》放在一起比對,可見該劇的獲得的評價之高。
  • 《破冰行動》裡最大製毒村——塔寨村被「一窩端」,你知道原因嗎
    《破冰行動》已經引來了大結局,但是看完電視的大傢伙估計現在回味無群,這部電視劇是公安部宣傳局、廣東省公安廳、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拍攝,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和馬渝捷等聯袂主演。
  • 《破冰行動》:五大原因,剖析為何塔寨村敢如此猖狂製毒?
    《破冰行動》就是以現實緝毒案件為題材的影視劇,該劇主要圍繞東山市塔寨村這個龐大並且牢固的製毒窩點展開劇情,塔寨村因宗親關係,整個村子所有村民的命運都捆綁在了一起,是一條船上的螞蚱。這種牢不可破的複雜根結,讓東山市以李飛為首的緝毒警察想要實行取證、抓捕等行動難上加難,緝毒大隊對塔寨村這個毒瘤可謂是束手無策。
  • 破冰行動大結局劇情劇透!破冰行動原型是什麼真實事件 破冰行動...
    《破冰行動》還有最後四集即將迎來大結局,距離整個最後收網行動越來越近了。《破冰行動》這部由真實案件改編的緝毒劇,自打開播就備受人們的關注,超燃的劇情加上一眾老戲骨的表現,使得這部劇的口碑一直維持挺好;特別是隨著劇情的播出,很多人都在猜測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燒腦的劇情無疑更讓這部劇平添幾分好評!
  • 《破冰行動》最難演的是吳剛的角色
    正在網臺同步播出的《破冰行動》以「中國特大緝毒案件」——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真實案件為創作藍本,以劇中的李飛(黃景瑜飾)和李維民(吳剛飾)這對緝毒警父子挖開東山市毒網為主線,再現了這一中國特大緝毒案件的偵破過程,並對「第一製毒村」背後複雜的毒品形勢進行深描。
  • 破冰行動塔寨村真名原型在哪裡 林氏宗族的人物關係詳解
    破冰行動塔寨村真名原型在哪裡  塔寨村的真實名字其實是廣東省的博社村,也就是傳說中中國製毒第一村。林耀東原型是誰?電視劇《破冰行動》主要取材自2013年廣東省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案件。
  • 見證「破冰行動」,現實遠比電視劇殘酷!
    《破冰行動》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拼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毒網,衝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而這部電視劇的名字,正是取自《南粵警視》播出的節目《破冰》。
  • 《破冰行動》中的三房指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
    《破冰行動》中出現了大房、二房、三房的房頭,是什麼意思呢?昨天晚上三房的房頭林宗輝在房頭會議上逼宮這場戲看得人是驚心動魄。看來房頭還是有很大的權利的。那麼今天咱們就說一下這個房頭的來歷和權利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破冰行動》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而這個真實故事的發生地則是在博社村。博社村中蔡姓人居首,據說有2萬人之眾。而全部的蔡姓人都是來自一個老祖。而蔡登瀛是博社鄉蔡氏始祖,他有四個兒子成人之後分開了家,就各自成為了一支。這四人就是孟、仲、叔、季四大房的房主。綿延幾百年就形成了今天博社村的蔡姓規模。
  • 《破冰行動》原型是什麼真實事件?村主任「林耀東」是誰?
    《破冰行動》的熱播,讓更多的觀眾開始有興趣了解這部電視劇背後的故事:該部劇的故事根據什麼真實事件改編的呢?「塔寨村」的原型是廣東省的哪個村子?劇中村主任「林耀東」又是何許人也呢?都成為了這部劇的劇迷們關注和感興趣的內容,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劇迷們答疑解惑!
  • 《破冰行動》中,民風彪悍的塔寨村是個怎樣的存在?
    【《破冰行動》:可怕的塔寨村是個怎樣的存在?】沒有意外,號稱緝毒版《人民的名義》的現代懸疑刑偵劇《破冰行動》,成為近期的第一熱播大劇。一部劇要熱播必須要有話題,《破冰行動》的話題點非常多,比如男主角黃景瑜又高又帥,吳剛、任達華、王勁松等一眾老戲骨的演技對飆等等,最大話題當然是《破冰行動》劇情故事的真實性和大尺度,這絕對是讓觀眾大開眼界。
  • 百萬懸賞捉拿製毒逃犯,其窩點被稱為「亞洲第一製毒村」
    看到最近網傳「懸賞100萬抓拿重大製毒逃犯」,有誰注意到該逃犯正是廣東省陸豐市博社村的一員,或許有些人還不清楚該地方,但去年熱播的《破冰行動》,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者聽說過。該劇改編自2013年真實緝毒案件,2013年12月29日凌晨四點,廣東警方出動公安、武警、邊防等3000多警力,對汕尾陸豐的博社村展開清剿收網行動,繳獲冰毒近3噸,製毒原料23噸,毒資400多萬元,抓獲製毒成員180多名,其中就包括博社村黨支部書記蔡東家,一起製毒「開山元老」蔡良火,值得一提的是,蔡東家因犯販賣製造毒品罪,以及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數罪併罰,於2019年1月17日判處死刑。
  • 破冰行動林燦的結局是什麼揭秘 林燦最後死了嗎
    根據真實案例改變的電視劇《破冰行動》中,東山市塔寨村表面上是一個禁毒模範村,實際上卻以大房房頭林耀東為首,以宗族為單位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販毒組織。在這個組織內,林耀東、林耀華、林宗輝三個骨幹,帶領著各自房下的村民分工製毒販毒。劇中,林燦是二房房頭林耀華的兒子,算是制團夥的高層,做了不少的違法勾當。那麼,林燦的結局如何?他最後死了嗎?
  • 破冰行動塔寨村原型是哪個地方?塔寨村拍攝地是哪裡
    破冰行動塔寨村原型是哪個地方《破冰行動》中,塔寨村的原型就是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隨著劇情的深入,這個塔寨村的真實面目漸漸浮出水面,讓觀眾見識了粵東民風的彪悍,和這個亞洲第一製毒村的神奇。整個塔寨村看上去像一個家族企業,其實是一個家族製毒集團,如果按照他們生產冰毒的產量和供貨能力來算,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型跨國企業。塔寨村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
  • 廣東破冰往事:「冰王」之死和被粉碎的「第一製毒村」
    2013年博社村,緝毒警察逮捕製毒人員這個夜晚,博社村無眠。天亮之後,這場名為「雷霆掃毒」的行動,一舉剿滅了博社村18個特大製販毒團夥,抓捕成員182名。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破冰行動」,就是改編自這起真實事件。然而在破冰行動中大獲全勝的緝毒警察,如今面臨著來自更多新型毒品的挑戰。這些新型毒品,正在吞噬著中國的青少年。
  • 爆款劇《破冰行動》做對了什麼?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作者 | 張藍予編輯 | 趙力5月的劇王,非《破冰行動》莫屬。自開播以來,懸疑緝毒片《破冰行動》相關話題霸佔微博、抖音、知乎、豆瓣等APP的熱門話題榜,如今愛奇藝熱度值超過8800,穩居同時期劇集第一,央視播出收視率奪冠,豆瓣評分8.2分,微博#破冰行動#話題近20億閱讀。
  • 《破冰行動》林宗輝成就了公磊,公磊也成就了林宗輝
    破冰行動 林宗輝兩部劇取材都是真實事件,《人民的名義》火在尺度比較大,劇情內容很符合當今高壓反腐的社會形勢,而《破冰行動》同樣如此,題材取自2013年廣東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事件,毒品絕對是人類公敵,不僅危害人民身心健康,還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威脅,所以《破冰行動》的播出就表示我們的緝毒行動從未停止,也註定了該劇將獲得極大的社會關注。
  • 破冰行動:三房頭林宗輝交出製毒名單,立下大功,為何要以死謝罪
    在《人民的名義》這部劇中,林宗輝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在林耀東和林耀華眼裡,林宗輝是外人,但是在警察的眼裡,林宗輝又是塔寨製毒集團的核心人物。那麼林宗輝作為三房的房頭,在交出製毒名單後,為何選擇在祠堂以死謝罪呢?
  • 《破冰行動》林耀東的原型,三千警力犁庭掃穴,抓獲冰毒教父
    最近《破冰行動》大火,似乎勝過之前播出的《人民的名義》,該劇在播出時有一行醒目提示——「本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誰能想到如此觸目驚心的緝毒案就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作為劇中最大的毒梟林耀東,他一呼百應把整個村子變成了地下製毒「王國」,其真實原型是蔡東家,林耀東和蔡東家幾乎是一一對應的原型,真實的地點在廣東陸豐市博社村。劇中的林家兄弟在現實中則是蔡家兄弟,以蔡東家為主的同村同姓人一起製毒販毒,其主要成員有蔡廣創、蔡昭桂等人,他們把博社村變成了「毒品村」,行為異常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