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一直以來被廣大的文人墨客所喜愛。隨著對聯文化逐漸的發展和普及,已經深入到了民間,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比如我們過春節的時候張貼春聯,結婚的時候有喜聯,向年老的人拜壽需要壽聯等等。
其實對聯文化歷史悠久,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初見興起,到了宋朝已經開始鼎盛。比如宋朝大詞人蘇東坡,對對聯文化一直是情有獨鍾,這裡面就有他的很多小故事。
大才子蘇東坡與佛印兩人是至交好友,兩人住的地方隔了一條河。蘇東坡於是就做了一首詩,上面寫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其實就是蘇東坡顯示才華的一首詩,不僅僅贊了佛,也暗喻自己,他寫好後派一個小牧童送到河的對嗎拿給佛印觀瞧。
可哪知道佛印的回覆讓人大跌眼鏡,只回復了「放屁」兩個字。蘇東坡當然很生氣,就指責佛印和尚,一個出家之人說這樣粗俗的話,實在是有辱斯文。佛印聽到蘇東坡這樣的指責,絲毫沒有慌張,而是慢悠悠地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其實佛印這兩句,就有對聯的影子,讀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對聯文化在明朝時期也十分盛行,在明朝萬曆年間,就有一位林縣令,他膝下有一女兒,從小就教她認書識字,琴棋書畫可謂是樣樣精通。這位林小姐不僅僅多才多藝,長得也是楚楚動人。和許多其他的女子一樣,這位林小姐也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畢竟婚姻是人生的頭等大事,不可馬虎。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林小姐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林縣令多次為女兒挑選夫君,但是由於她心氣比較高,又比較任性,對林縣令所選的男子,一個也沒看得上。其實在宋代,以對聯徵婚的故事佳話比比皆是,而這位林小姐也想效仿此法,看看能否選中稱心如意的郎君。
於是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林縣令,林縣令一開始頗不以為然,認為這都是小孩子做的遊戲,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就一直默不作聲。但是林縣令的夫人卻對女兒的想法百般贊同,認為這是女兒自己的意願,畢竟也老大不小的了,林縣令後來終於同意了。
這一日林縣令在家中舉辦了朋友聚會,同時也在前幾日轉告了鄰裡鄉親女兒徵婚這件事,縣裡的才俊青年紛紛前來碰碰運氣。酒至半酣,閨中的林小姐寫出了一個上聯,管家將其拿到大廳之上,懸掛在高處,眾人觀瞧,看到的是一句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
此對聯一出,眾人紛紛想下聯應該如何應對,有的人抓耳撓腮也想不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有的雖然想到,但是對仗不工整,也是差強人意。其實這副對聯裡的牛在喝水的時候,映射在水中的倒影,正好是兩個牛彼此嘴對嘴的場景,而下聯必須也要有如此的意境才算合適。
這時候在人群之中走出來一個秀才,他看到此對,心中轉念間已經有了注意,於是大筆一揮,寫出了下聯來「攜郎共枕心連心」,這個下聯一出,眾人都紛紛拍手稱快。那秀才的確是胸有點墨,他隨即又揮筆寫了另一副下聯「策馬過灘蹄踩蹄」,這下在場之人無不拍案叫絕,真乃好對。
那閨中的林小姐聽到這兩個下聯,臉上泛起了一道潮紅,林縣令來到閨房之中,問女兒可否看中那個秀才,林小姐紅著臉把頭低了下去,半晌無語。聰明的林縣令知道了女兒的心事,於是擇良辰吉日舉辦大婚,那位秀才憑此奇妙的下聯,成為了才女的如意郎君,真可謂是抱得美人歸。這段故事也傳為一段佳話。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來對這個下聯,能對出來讓人拍案叫絕的絕對嗎?說不定也能抱得美人歸,傳為美談呢!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