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侶之間必做的100件事在某音、某手等短視頻刷屏了,後又有很多年輕情侶紛紛加入,不得不說,情侶之間多一些這樣的小互動確實能增進兩個人的感情,也能讓彼此更加了解。
但是有些人並不願意在這些事上浪費時間,因為這些事中的有些是已經或者說經常會做的,再重複做一邊顯然是浪費時間,其次還有那些平時不太會做的,像是為了完成任務似的做了一遍,只是為了證明你們做過,之後就不再提及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顯然無論做與不做都是不無道理的,縱使不做也沒關係,只是小語想提醒讀者朋友們,即使你願意一一嘗試,也不要錯過這三件事!
一起做飯。
比起一起做戒指那樣看起來有意義的事,一起做飯顯然更實際,更貼近生活,試想兩個人結婚之後還用的到戒指嗎?,而做飯確實我們每天都會經歷的事,雖然一起做飯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可兩個人終究是要面對生活的,而不是活在虛無縹緲的浪漫中,或許戀愛期一起做一次飯能改變你們對於做飯的態度,以後也不會因為做飯的事而發生爭執。
情侶身份互換。
首先,身份互換就意味著地位互換,戀愛中不要總是有哪一方強勢,因為這也是一種不公平,跟陌生人都能平等的對待,為什麼心愛的TA沒有這種待遇?其次,情侶身份互換,以對方的身份做一些對方做過的過分的事,更能平衡兩個人的感情,這樣你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的錯了,而互相「針對」的歡笑聲也把自己心中的那一絲絲不滿淨化了,何樂而不為呢?
去見彼此的父母。
見家長的好處真的不要太多,將女(男)朋友以未來結婚對象的身份引薦給父母,傳達給父母自己的意願,希望獲得父母的祝福。(至於父母的看法,那是事後需要溝通交流的環節), 帶女(男)朋友了解自己家庭情況和成長環境,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她的認可和誠懇,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這就意味著安全感。
結語:
情侶之間沒有什麼通用的「必須做」、「一 定要做」的事情,各種不同版本的列表,都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你不必像強迫症一樣照著它一個一個完成打鉤。也千萬不要拿著這些列表質問你的伴侶:「你看,我們連這裡面的好多事我們都沒有做過,還算什麼情侶。」這些條目可以作為關係的調味劑,但不要拿它當成檢驗關係的標準。
與其搜羅各種「情侶之間一定要做的XX件事情」,不如多去了解你的另一半最喜歡什麼,找機會一起去體驗一下對方最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