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誘發顧城在激流島殺妻又自殺,渴望精神層次愛情又敗給現實

2021-01-15 史書雲海

說起二十世紀中期的現代詩人,可能首先會浮現在我們腦海裡的的就是北島、三毛、張愛玲、顧城等名氣大的詩人了吧。不過我們可能不知道,其實他們並不是一個派別的。比如張愛玲就是新海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獨特感受,文風既有現代的新潮又兼顧著雅俗共賞;而北島和顧城則是朦朧派的代表人物,他們追求的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通過自己的文字來描繪出一個浪漫美好的世界。

正因為不同流派的百花齊放才有了當今文壇的豐富多彩。而我們可能在佩服這些人的同時,不禁還會聯想到在他們的身上到底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才會寫出那樣激昂、優美的文字,又是什麼樣的經歷才會擁有出那麼多多愁善感的情緒呢。

在現代詩人當中,有一個人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他不僅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還創造出了只有中國古代才會存在的"三個人的激流島"。在坐享齊人之福的同時,最後卻用斧頭砍殺了原配妻子,事後自己又上吊自殺,這樣的結局無疑令人唏噓。而那"三個人"中唯一倖存的"紅顏知己"最後的下場又如何呢?

早期的經歷

1956年,顧城出生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個詩人,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也曾寫過一些知名度非常高的作品。也許是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小小的顧城就在文學上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他特別愛給周圍的小朋友們講故事,但是卻不喜歡和他們扎堆在一起,有的時候甚至為了滿足自己想要講故事的愛好,便在大樹底下同螞蟻講,於是顧城從小就養成了內向的性格。也正是因為這種不愛說話的性格,才有了後來顧城在文學上的積累。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裡,他的父親被下放到農場,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他,年僅十二歲的顧城就越發感到了自己和現實社會的格格不入。後來,顧城就向雜誌社投稿自己寫的詩,令他沒想到的是,作品一經發表便引起了巨大轟動,而顧城也成為了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

幸福的生活

隨著顧城的眼界不斷開闊,他不再像幼時那樣孤僻內向,開始對美好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於是就在1972年,顧城在火車上遇到了他後來的妻子——謝燁。謝燁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在還沒遇到顧城時就很欣賞他的詩句,火車上的巧遇令她就更加對顧城趨之若鶩。尤其是後來顧城對自己百般追求,她便很快掉入了對方的溫柔陷阱裡,很快兩個人便結為了夫妻。

結婚以後的顧城在那段時間裡感受到了快樂與美好,這在他筆下的詩歌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夫妻倆共同孕育一個孩子、不斷創作出更好的文學作品,這也許就會是顧城未來的結局。然而顧城萬萬沒想到,在一個詩會上,一個叫做"英兒"的女人突然強勢地出現在他的生命裡,而他也會因為這個紅顏知己斷送了自己本應該輝煌的未來。

強勢的插足

英兒全名叫做李英,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裡。她從小便熱愛文學,後來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才女。因為李英的畢業論文寫得極好,她的導師便帶著她參加各種文學集會,並且向他介紹了很多詩人。青春靚麗的她很快便在北京的詩人圈子裡如魚得水,也就是在一次詩會上,她結識了顧城和謝燁,而那是的她還是雜誌《詩刊》副主編劉湛秋的秘密情人。

自那次詩會起,李英便成為了謝燁的好朋友,謝燁也把她當作自己的好閨蜜,和丈夫之間的一些甜蜜日常也會積極分享給她。顧城的詩就像童話一樣浪漫美好,李英很快便愛上了顧城,甚至後來還當著妻子謝燁的面向顧城坦白自己的愛意。顧城也被這個熱情洋溢的女孩子吸引了,即使後來他和妻子在紐西蘭窮困潦倒時,也依然接受了李英不遠萬裡地投奔。

三人激流島

或許是從成為劉湛秋的地下情人起,李英就已經沒有所謂的禮義廉恥了。逃離了國內的情人身份,李英來到了激流島上,在這裡她開始了和顧城夫妻三個人的畸形生活。可是令李英沒有想到的是,在她心中無限崇拜的大才子顧城其實在現實生活裡是偏激固執的。在激流島上,三個人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只能依靠領政府的救濟金過日子,就連住的房子也是破的,這樣的生活根本就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於是她逃離了激流島。

後來顧城發現了李英的離開,馬上就在島上展開了尋找,可是當他得知李英居然為了綠卡跟一個英國老人結婚了,他感到無比痛苦,他認為自己一手創造的三個人的美好生活不復存在了。就在顧城無限感慨時,謝燁也終於對偏執的丈夫和這種畸形的感情感到厭倦,正好那時她遇到了一個真正懂得她的外國小夥,於是謝燁就決定和顧城離婚,去過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生活。

悲慘的結局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顧城接受不了妻子和情人的接連"背叛",他堅決不同意和謝燁離婚,就在情緒失控之時,顧城拿起了一旁的斧頭向謝燁砍去,而自己也匆匆寫下了幾封情書便上吊自縊,謝燁最後也沒搶救過來,夫妻二人的生命就以這樣悲慘的方式永遠留在了激流島上。

遠在雪梨的李英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十分難過,她並沒有想到自己的離開會釀成這樣的慘劇,而顧城生前寫的《英兒》一書也再次把她帶回了大眾視野裡。外界的輿論和內心的自責使她陷入了精神恍惚中,於是很快她便和那個英國的老男人離了婚。後來的李英獨自一人在國外度過了她的青春年華,人到中年的她在異國他鄉竟然又遇到了自己的老情人劉湛秋,彼時的兩個人都孑然一身,於是他們便決定攜手走過生命最後的旅程。後來年僅五十歲的李英因為患了鼻咽癌離世,生前和顧城夫妻的糾葛也隨著她的離開煙消雲散。

結語

人生在於選擇,也許正是李英當時作出的錯誤選擇,才導致了她最後結局的寥寥收場吧。

相關焦點

  • 李英:誘發顧城在激流島殺妻又自殺,渴望精神層次愛情又敗給現實
    在坐享齊人之福的同時,最後卻用斧頭砍殺了原配妻子,事後自己又上吊自殺,這樣的結局無疑令人唏噓。而那"三個人"中唯一倖存的"紅顏知己"最後的下場又如何呢?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裡,他的父親被下放到農場,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他,年僅十二歲的顧城就越發感到了自己和現實社會的格格不入。後來,顧城就向雜誌社投稿自己寫的詩,令他沒想到的是,作品一經發表便引起了巨大轟動,而顧城也成為了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
  • 三個人的激流島:誘發顧城殺妻又自殺的北京女孩兒,後來去哪了?
    由顧城到劉湛秋,戀人李英從一場愛情奔波到另一場愛情。但是最終,她還是獨自流亡在激流島上,這位北京女孩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反而是失去了自己的人格,魂斷了激流島。「黑夜給了我一雙黑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是顧城在中國朦朧詩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誰也沒有想到,想要拯救世界的天才詩人顧城竟落得一個殺妻後自縊的下場。
  • 三個人的激流島:誘發顧城殺妻又自殺的北京女孩兒,後來去哪了?
    其中興起的朦朧詩在年輕人中風靡,它以內在精神世界為表現對象,詩文在自我與隱藏自我間轉換,詩意朦朧,隱約含蓄。朦朧詩的作者往往都是有經歷的年輕人,比如就有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選擇臥軌自殺的25歲海子,還有今天介紹的另一位朦朧詩的代表人物--顧城。
  • 英兒:天才詩人顧城「激流島殺妻自殺」事件的罪魁禍首?
    後世一般把李英叫做英兒,之所以會這麼叫她,是因為顧城寫了一本回憶兩人愛情經歷的小說《英兒》,顧城在裡面稱她為英兒,於是就流傳下來了。英兒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麥琪,這個名字是她的筆名。她本人也是一位詩人、寫作者,代表作品《魂斷激流島》等。
  • 英兒:天才詩人顧城「激流島殺妻自殺」事件的罪魁禍首?
    後世一般把李英叫做英兒,之所以會這麼叫她,是因為顧城寫了一本回憶兩人愛情經歷的小說《英兒》,顧城在裡面稱她為英兒,於是就流傳下來了。英兒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麥琪,這個名字是她的筆名。她本人也是一位詩人、寫作者,代表作品《魂斷激流島》等。
  • 顧城生前情人"英兒"被曝病逝 生前飽受非議(圖)
    因顧謝悲劇飽受非議 曾表示「渴望過正常的生活」  麥琪,本名李英,亦是因詩人顧城而為公眾熟知的「英兒」,曾插足顧城謝燁婚姻多年,在紐西蘭與顧城公開以情人身份相處,並得到謝燁默許。三人長期在這種「三角畸戀」關係下共同生活,顧城與謝燁甚至還合寫了一部反映三人情愛生活的長篇小說《英兒》。後來英兒離開顧城投奔他人。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未讀過父母詩句,不知他們死亡真相
    伴隨婚姻的支離破碎,顧城包裹的「皮囊」和天真也開始支離破碎。想必大部分人都有所耳聞顧城殺妻事件,不管放在面容醜陋,行為難堪的前科犯人身上,還是放在溫潤如玉、談吐不凡的顧城身上,殺妻這樣的罪名和新聞,以足夠讓人聞風喪膽,並且顧城心硬如石,手段讓人不寒而慄,直到如今也是茶前飯後會偶爾議論起的話題。
  • 激流島殺妻後自殺的童話詩人——上帝與魔鬼的結合體顧城!
    顧城原籍上海,出生在北京,1969年隨父親顧工下放山東農村,1974年回到北京,80年代以後生活在紐西蘭等國。他有很多的著名詩集,如《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等,他是天才的詩人,是朦朧詩的領軍人物。
  • 詩人顧城在紐西蘭實現三人愛情,情人妻子相繼離開他憤而殺妻!
    」1979年,年僅23歲的顧城因為這首《一代人》的詩,在詩壇名聲鵲起,成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但是現實中的顧城並沒有用他的眼睛尋找光明,他的雙眼被他自私、幼稚的思維蒙蔽,他殘忍地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然後上吊自殺。
  • 北大才女李英破壞顧城婚姻,謝燁死後患上癌症,是報應還是命運?
    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激流島,這時正是南半球的春天。白雲、藍天、綠植,一切如詩,如畫。但是,有一個家庭面臨的卻是恐怖童話。詩人顧城重傷妻子謝燁,留些遺書之後自殺。謝燁於數小時後身亡,夫妻倆前後喪命。而處於漩渦中的另一個主角,這個家庭的第三者——李英,離開了紐西蘭。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怎麼樣了?
    李英後來稱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上殺妻時,如果她在場,也會命喪斧下。在她看來,事發前顧城已陷入到極端的神經質中,他宗教性的「精神王國」已經顯示出嚴重的偏執和暴戾。當巨大的傷害無法避免時,他走向的是一條雙雙毀滅之路。
  • 才女李英愛上顧城:激流島上三人行,自己輸了人格,顧城輸了人生
    秘密情人自然是不好當的,不僅在工作中要把愛情放在地下,就連出去吃飯,也要劉湛秋先進去看看是否有熟人,然後再讓李英進去。而身處戀愛中的李英想把自己甜蜜的愛情感受分享給親朋好友,可這樣這樣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愛情自然得不到祝福,當最初的甜蜜刺激褪去剩下的尷尬和辛酸只能自己默默咀嚼。
  • 顧城生前情人"英兒"被曝病逝 生前飽受非議(圖)
    因顧謝悲劇飽受非議 曾表示「渴望過正常的生活」  麥琪,本名李英,亦是因詩人顧城而為公眾熟知的「英兒」,曾插足顧城謝燁婚姻多年,在紐西蘭與顧城公開以情人身份相處,並得到謝燁默許。三人長期在這種「三角畸戀」關係下共同生活,顧城與謝燁甚至還合寫了一部反映三人情愛生活的長篇小說《英兒》。後來英兒離開顧城投奔他人。
  • 詩人顧城生前情人"英兒"病逝 曠世三角戀畫上句號
    1993年,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殺妻自殺,作為顧謝悲劇唯一的當事人,英兒飽受輿論譴責與非議,被指是激流島事件的「罪魁禍首」。之後她與大自己28歲的詩人劉湛秋結合,定居澳大利亞,並改名麥琪,自此淡出公眾視野。   英兒曾用麥琪署名推出過兩部作品,一部是出版於1995年的《魂斷激流島》,一部是出版於2002年的《愛情伊妹兒》。
  • 激流島恩怨隨著顧城的英兒埋葬(組圖)
    1993年10月8日,朦朧詩的代表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殺死其妻子謝燁,隨後上吊自殺。其生前最後一部作品《英兒》的出版將李英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位在顧城筆下與他傾心相戀的女人被直指是顧謝家庭的介入者,並導致了悲劇。  三個人的生活  李英,1963年出生於北京,許多認識她的朋友對學生時代的她評價都是「單純、可愛,像小妹妹一樣」。
  • 著名詩人顧城為什麼殺妻?顧城殺妻之謎?
    1990年7月,謝燁為李英已經辦理了手續和機票,把她接到了激流島。李英到了激流島之後,謝對她很好,顧城曾經和好友文心聊起過這件事,你知道李英在島上謝燁對她有多好嗎?就是她來月事內衣謝燁都會用手去給他洗,儘管自己同時擁有兩個女人,但是顧城對自己伴侶的感情卻容不得一點沙子,他無法容忍,謝燁的眼裡有別的男人存在,就算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 李英的到來,讓顧城建起了「女兒國」,謝燁卻成了「大度的人」
    ——顧城 《錯過》他因詩作名震四方,也因殺妻自刎讓人不寒而慄,他就是當代朦朧派詩人——顧城。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而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他希望身處光明,盡善盡美,但現實總是不如人意,他贏了文壇,卻失了生活。
  • 明知顧城和李英相愛,謝燁為何還出資把她弄到紐西蘭一起生活?
    很多人說李英就是害得顧城殺妻自刎的罪魁禍首。可是也有人覺得,謝燁只不過想把顧城這口過於沉重的鍋甩給李英。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解讀,那麼謝燁從始至終對李英的態度就很好解釋了。首先,是謝燁自己主動跟李英講述自己與顧城的爛漫愛情故事,極大地調動起了李英對顧城的崇拜之情。謝燁喜歡跟李英分享自己和顧城傳奇般的戀愛經歷。李英總是非常認真的聽。聽的很入戲。遇到的是她感動的情節,她就用被子蒙上頭,悄悄的流淚。從謝燁純情的眼神裡秘密第一次知道了那個在童話中的顧城。
  • 天才詩人顧城:以死相逼求婚,婚後與妻子情人同住,最終揮斧殺妻
    、謝燁當一切趨於平靜後,愛情的幻象還是要向現實低頭。在一次赴美交流中,顧城和李英相遇。當顧城所創作的詩歌受到現實批判時,正是李英站出來聲援。這讓顧城深受感動。隨後顧城突然決定離開城市,和謝燁一同去激流島生活,在沒有任何現代化設施的島上,二人生活真正回歸到原始環境。終日只能以養雞、寫生、作畫打打發日子。在顧城才氣的吸引下,李英為愛前行,也到了激流島上。
  • 顧城:以死相逼求娶謝燁,婚後出軌揮斧殺妻,大文豪成殺人狂
    此時的謝燁被顧城的性格和才學迷了眼,她不知道的是,她正在一步一步走向魔鬼的深淵。02 讓人崩潰的控制欲當一切趨於平靜後,愛情的幻象還是要向現實低頭。顧城的大部分生活來源是他的稿費,雖然看似每次稿費都較為豐厚,可這種不確定的經濟來源讓剛剛組建的家庭蒙上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