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8年的冬奧會開始,花樣滑冰就成為了冬奧會的特色項目,它有五種形式:女子單人滑(women’s singles)、男子單人滑(men’s singles)、雙人滑(pairs)、冰舞(ice dancing),自2014年冬奧會開始又加入了混合團隊接力滑(mixed team skating)。以下是10個您需要知道的與花樣滑冰運動相關的術語:
axel(阿克塞爾跳,名詞)——從前外刃蹬冰到後外刃助滑的起跳,在空中旋轉一周/兩周/三周半。
以挪威花樣滑冰選手阿克塞爾·保爾森(Axel Paulsen)而命名,這種跳躍技巧被認為是最難的一種。目前還沒有滑冰選手在比賽中做出四周半跳。
chassé(並步,名詞)——冰上舞蹈中的一種滑翔步,兩腳交替滑行。
來自芭蕾舞術語,冰上舞蹈的並步有三種形式:簡單並步、交叉並步以及滑行並步。
compulsory(規定舞,名詞)——花樣滑冰比賽中的一場比賽,由一組必須完成的動作或元素組成。
也被稱為短節目(或冰上舞蹈中的圖形舞),在單人滑和雙人滑中這組動作持續2分50秒,並且它的要求跟著音樂表演一系列的跳躍、旋轉,以及腳步動作。
free skate(自由滑,名詞)——花樣滑冰比賽中的一場比賽,跟著音樂自由的做動作並無任何要求。
又叫長節目, 這種節目在女子比賽中持續4分鐘,在男子及雙人滑比賽持續4分半。運動員可以選擇最能表現自己能力的跳躍和其他動作,並會根據藝術和技巧的優勢來評判選手們的表現。
kilian(並立背後握手姿勢,名詞)——由一對並排站立的滑冰運動員表演的一種快速的冰上舞蹈。
1909年第一次表演,並立背後握手姿勢是一種非常難的舞蹈形式。
lutz(盧茨跳,名詞)——是以後外滑行腿為支撐腿,用浮足在體後點地起跳,用右腳後外刃滑出,在空中完成一次或多次轉體。
此種跳躍以奧地利滑冰運動員阿洛斯·盧茨(Alois Lutz)的名字而命名,他在1913年第一次表演這個動作。
quad(四周跳,名詞)——(也稱後內結環四周跳)滑冰跳躍中轉體四次。
男子滑冰運動員中第一個完成四周跳的是科特·布朗寧(Kurt Browning;1988年;後外點冰跳)。女子滑冰運動員中第一個完成四周跳的是安藤美姬(Miki Ando;2002年; 後內結環跳)。
salchow(沙霍夫跳,後內結環跳,名詞)——花滑跳躍動作之一,是用後內刃起跳,在空中完成轉體後用另一隻腳後外刃落地的一種跳躍動作。
此種跳躍動作是以奧裡徹·沙霍夫(Ulrich Salchow)的名字命名的,他是發明這種動作的瑞典花樣滑冰運動員。
toe loop(後外點冰跳,名詞)——一種跳躍動作,藉助支撐腳的幫助起跳,滑冰運動員在空中完成轉體,同腳外刃滑行起跳並著地。
因為後外點冰跳是表演最簡單的一種跳躍,許多滑冰運動員試圖使用這種方法完成他們的第一個四周跳。
toe pick(冰刀齒輪,名詞)——(又叫趾耙)冰刀刀尖處的一排齒輪。
齒輪通常用來協助滑冰運動員跳躍或轉體。
twizzle(捻轉步,名詞)——單足在滑行中完成扭轉或旋轉動作。
這種動作在冰上舞蹈中必須完成的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