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書生妙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2020-12-10 騰訊網

「圖書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僮可笑可笑。 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經典臺詞。

電影之中,唐伯虎同樣有著對穿腸之稱的一個書生展開精彩絕倫的對對子。此二人有來有往,所對之詞不僅整齊,而且押運。一時間,他們所對對子也成為眾多影迷的口頭禪。

然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對子的相關歷史也在中國流傳了千百年。雖然《唐伯虎點秋香》中所對的對子是後世之人杜撰出來的,但不失對對子的精妙之處。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對對子結婚的事情,比如女子出上聯,男子出下聯。如果對聯工整、合適,二人便可結婚。對對子究竟有何魅力?讓古代文人如此痴迷。

一、對聯的出現和發展

如今,我們走在街上,便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家每戶的大門上幾乎都貼有大同小異的對聯。這些對聯,又稱「春聯」,象徵著美好之意,在過年之前,每家每戶張貼到牆上,寓意來年的美好。

通過春聯的展示,我們也可以看到它所表現出來的美好和魅力。對聯通常分為上下兩聯,其實是兩句敘述類型的話,但又要求上下對仗工整,平仄押韻。通過對聯,也可以展示出一個人的文學能力。其實說白了,語文好不好,通過對對子就可以展示出來。

那麼,在古代文人只有「語文」的世界裡,對對子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其實,春聯、對聯都是對對子的一種,它們都是上下照應的兩句話,陳述一個事實。據相關史料記載,對對子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當時雖然天下大亂,但是文人墨客卻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在天下諸侯相互攻伐的過程中,文人墨客大多投奔明主,發揮其才幹。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文人墨客開始尋找樂趣,漸漸的,對對子作為古代最為儒雅的娛樂活動應運而生。古人無以為樂,便以對對子作樂。

可以說,對對子也是古人當時既儒雅又放鬆的一項娛樂活動,而且這項活動也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

然而,對對子的記載雖然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但對對子真正的發展階段卻是後世朝代,尤其是科舉制的出現以後。因為科舉制的出現,天下有才之人越來越多,可以對對子的人也就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對對子也成為一些事情的評判標準,甚至是女子挑選夫婿的標準。

相傳,清朝時期便有一才女通過對對子挑選丈夫的事情。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二、對聯之中覓得一生所愛

清朝時期,因為八股文的出現,導致許多文人墨客失去「創作」的自由。這個時期,也是文人最枯燥乏味的一個階段。但在此時,對對子再一次成為當時文人非常依賴的娛樂活動。畢竟對對子在古人看來有著很大的好處,不僅可以放鬆,更可以展示才華。

當時,江南地區有一個姓王的大戶人家,王家有一個獨女,自小家境殷實,跟隨先生學的滿腹經綸。王小姐家庭條件優厚,加上自身又具備一定的才華,堪稱真正的「白富美」。

就在當時的江南地區,一些世家大族家的公子哥紛紛追求王小姐,怎奈王小姐沒有看上一個。王小姐心裡的擇偶標準非常明確,不要求家境,只要求才華橫溢即可。其實也可以理解,王小姐作為白富美,自然要找一個同樣優秀的另一半。

然而,夢想雖然美好,但現實卻是非常的殘酷。很多富家子弟前來提親,但沒有一個是擁有真才實學的人。每次提親的人來,王小姐都會提出一些文學有關的問題,可是對方的回答總是錢財之類。漸漸的,王小姐也厭惡了一次次考驗。

接著,王小姐提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並承諾可以對出下聯的人就是他的夫婿。就這樣,新一輪的考驗開始了。

雖然前來對對子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對上來的人卻沒有。就在王小姐即將放棄的時候,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對出了下聯。只見書生說到:「日日夜夜,來來往往。」

王小姐聽到對聯後,直接愣住了神,沒過多久,王小姐回過神,並衝著眼前的書生害羞的笑了笑。隨後,王小姐害羞的點了點頭,眾人才明白王小姐的意思。

之後,王小姐和對出下聯的書生進行了一番交談,兩個人聊的非常開心。就這樣,王小姐的婚姻大事算是預定下來。隨後,雙方父母一起確定了婚事。

不得不說,古人的婚姻就是這麼單純和直白,要麼是比武招親,要麼是以文招親。我們不難發現,古人的擇偶標準也是很簡單的,古代女子總是喜歡打得過自己的和說的過自己的。

三、對對子婚姻的深意

江南地區的王小姐出身高貴,又是學富五車的才女,她對婚姻的要求應該是非常高的。然而,在她撒開網挑選夫婿的過程中,卻始終沒有挑選出一個合適的對象。在這之中,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

當時王小姐的情況類似於整天相親,所見到的人包括各行各業的精英。但是這些精英都只一項過人,並非全能人才。王小姐所見到的人可能包括有錢的富家少爺、有文化的窮苦書生、長得醜且有文化的富家少爺。

可以說,並不是這些人不夠優秀,而是他們沒有滿足王小姐的對全能人才的要求。或許,王小姐想要找的是一個有文化、長得帥的富家公子哥。

其實就像今天的女孩子擇偶一樣,大家都想找一個帥氣,多金,有內涵的優秀人才。但是要知道,真正符合這三項要求的男子又是少之又少的。在茫茫人海中,能夠滿足才華橫溢、帥氣多金要求的人又有幾個?

很有可能,王小姐對對子招親就是一個幌子,他想通過這個流程來選擇一個各項條件都比較優秀的對象。畢竟作為白富美的她,普通人又怎麼配得上。所以,才有了對對子成因緣的千古美談。

不得不說,古人在相親方面還是有著一定智慧的。就像王小姐一樣,不動聲色的考察了應聘相親的各位「男嘉賓」,並且挑出如意郎君。既照顧到了對方的面子,又達到自己的目的,實打實的聰明之舉。

結語:

對對子在中國流傳千年,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故事。雖然對子只有簡單的兩句話,但卻能展現出很多內在的東西,尤其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學修養。在古代社會中,文學水平代表一切,而對對子則是最簡單、最快捷的考察方式。

其實,在王小姐通過對對子選夫婿的事情上,也向世人說明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有文化的高富帥都是極其受歡迎的。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帥我們自身無法控制外,文化和富貴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說,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儘可能的提升自己。只有提升自己,才能遇到更加優秀的人。正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那句話:「你若優秀,自然有人與你並肩前行。」很簡單直白的一個道理,只有無比優秀,才能遇到更加優秀的人。自己另一半的標準,其實更大程度上在於自己的優秀程度。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富家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書生妙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對對子結婚的事情,比如女子出上聯,男子出下聯。如果對聯工整、合適,二人便可結婚。對對子究竟有何魅力?讓古代文人如此痴迷。一、對聯的出現和發展如今,我們走在街上,便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家每戶的大門上幾乎都貼有大同小異的對聯。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才子巧對下聯實在經典
    就算是富家的千金,也是只有少數的女子才能決定自己要嫁給誰。古人用對聯來選拔人才,也有用對聯抒發自己心事的,還有的人以對聯來招親。在我國宋代,女子以對聯來招親的故事有很多。對聯招親可以直接看出一個人的才華,而且比扔繡球招親來說,可控性更大。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她用了個對聯決定自己嫁給誰。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書生對出下聯讓才女紅了臉
    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除了喜歡吟誦詩詞歌賦之外,還喜歡與人對對聯,你出上聯,我對下聯,能對出好對對子的人,說明其文化底子還不錯,也必然會受到旁人的青睞和讚揚。當然了,如果對聯對得好,在遇到大戶人家舉行的「比文招親」上還可以抱得美人歸呢!怎麼說呢?
  • 女子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妙對
    比如上聯是天,下聯是地,但是用英文來對,上聯是「sky」,下聯是「ground」,很顯然字母不對稱。這樣來看,也只有漢字才能駕馭得了對聯。對聯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而且在平仄方面也有嚴格的規定。平仄其實就是一種音律,比如現代的漢語言文字分為四個讀音,一聲和二聲為平,三聲和四聲為仄。平仄對的押韻,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
  • 千古絕對: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的下聯太驚豔
    千古絕對: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的下聯太驚豔 歷史上有關對聯的名人也有很多,比如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蘇東坡、蘇小妹,明代的唐伯虎、解縉,清代的鄭板橋、紀曉嵐等等。
  • 才女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書生妙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二、女子冰雪聰慧,8字尋得良人歸 有這麼一個知識淵博的窮困書生,因對上了一個女子的上聯,最終抱得美人歸,實現愛情事業雙豐收。女子所出上聯是什麼?二人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富家女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秀才妙對下聯俘獲芳心
    :石墨一枝春,問山僧梅子熟未;下聯:梵鍾數杵曉,喚世人塵夢醒來' 、' 上聯:紅花紅豆紅娘子;下聯:白梅白果白頭翁'、'  上聯:同人同過銅駝嶺 ;下聯:今上今開金馬關'等等。 古代也常有人通過對聯招親,傳聞鄉間有個員外,其妻早逝留下一女,終生未娶,員外年輕時也是飽讀詩書之士並不迂腐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下聯一出,成就一樁姻緣
    不過這一代的王家老爺膝下只有一女,王家老爺自小便請了名師來教導她,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家小姐琴棋書畫樣樣都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大才女,加上她容貌生得端正,仰慕者也很多。思來想去,王家小姐想出了一計。 隨後,她揮毫潑墨,寫出了一則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
  • 富家女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秀才妙對下聯俘獲芳心
    古代也常有人通過對聯招親,傳聞鄉間有個員外,其妻早逝留下一女,終生未娶,員外年輕時也是飽讀詩書之士並不迂腐,對於常言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認同將及笄之年,那年桃花開得格外燦爛,如同員外第一次遇到十五年前的那個女子,溫柔美好,他感嘆時光的流逝也憂愁女兒託付何人
  • 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下聯不僅對仗工整,意思還完全一樣
    上聯和下聯對仗十分工整,而且表達的意思非常明顯,顯示出了出聯者的豁達,還有對出下聯者的豪邁。 在這其中,對聯無疑成為了最好的選擇,通常是大小姐們出上聯,前來競爭的才子們對下聯。然後由大小姐來選擇,最中意的一位便是人生的伴侶。 其中在乾隆年間,江南地區有一大戶人家就開啟了一場比文招親。出的上聯便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大家閨秀出此上聯,乞丐巧對下聯:日日夜夜,進進出出,無奈出嫁
    我們的詩詞歌賦獨具藝術風範,不論是先秦《詩經》的唯美動人、《離騷》的磅礴大氣,還是《唐詩》、《宋詞》的典雅莊重,或是《現代詩》的那與時俱進的思想境界,都與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漢字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對聯還是古代人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那時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娛樂方式,因此對聯成為了人們重要的娛樂方式,古人稱作對對子,你出上聯我對下聯,內容可陽春白雪也可下裡巴人。
  • 少女上聯:日為陽,月為陰,日月並明!書生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古時候,女子能夠覓得良人,尋得佳緣,便是人生一大幸事。而在某些時候,對聯會成為才子與佳人之間的那根紅線。對聯出現的時間很早,它的雛形是桃符,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有了自己的要求與特點,在明清時期,對聯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在這時,很多文人墨客閒來無事都會對對聯,這已然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個樂趣,而且,很多才子都是通過對對聯而虜獲了佳人的芳心,由此抱得美人歸。
  • 小姐出上聯:兔子不吃窩邊草,秀才巧對下聯真絕配,終抱得美人歸
    小姐出上聯:兔子不吃窩邊草,秀才巧對>下聯真絕配,終抱得美人歸作者:納蘭唐兒喜歡文學的朋友一定知道,窮酸小子司馬相如琴挑文君,最後是二人雙雙私奔了。但是,一些極度開明的富貴人家父母,還是採取了女兒的建議,比武招親或者是出對聯招親。這樣一來,有些大小姐就可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有一個富豪,晚年得女,就這麼一個獨生女,所以特別寵愛,珍貴得如同稀世珍寶,由她騎馬射劍,教她讀書練字。都20歲了,還未出嫁。古代20歲未婚,是相當老了。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才女出一上聯:鐵錘打鐵鏟,鐵打鐵!木匠對出下聯抱得美人歸
    北宋仁宗時期,開封府有一位打鐵匠,其世代打鐵,技藝高超,在當地可謂是遠近聞名,因此,他收了3個徒弟,用自身的經驗傳授他們打鐵的技巧,生意也異常的火爆;而打鐵匠生有一女,自幼出落的水靈,楚楚動人,且轉眼到了出閣的年紀,老話常說
  • 才女1上聯招親:洞中泉水流不盡,男子對出絕妙下聯,抱得美人歸
    像接下來要說的這一個,就是大戶人家的才女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誰對的下聯最好就嫁給誰,有三個男子對出了下聯,其中一名男子的下聯尤為絕妙,該男子因此抱得美人歸。才女到了該出嫁的年紀了,由於家財萬貫,人長得漂亮,又有才華,所以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為了求得如意郎君,聰明的才女想出了對聯招親的法子,便出了「洞中泉水流不盡」這樣一個上聯,誰若是對得最好,就嫁給誰。
  • 佳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爭相對下聯,哪個抱得美人歸?
    佳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爭相對下聯,哪個抱得美人歸?泱泱中華幾千年文明,薪火相傳時至今日,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對聯文化有著言簡意賅,雅俗共賞,簡單易學等特點,因此廣受各級階層人群的普遍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