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精品酒店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悅榕莊市佔率第一...

2020-12-12 前瞻經濟學人

精品酒店發展勢頭強勁

按產品類型劃分,中國酒店業可大致分為高端酒店、中檔酒店、精品酒店、客棧民宿、經濟型連鎖酒店。目前,不同類型酒店供給分布極不均衡,經濟型連鎖酒店品類佔據市場體量的83.4%,精品酒店最少,只佔到0.1%。

精品酒店是酒店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依託不同的建築風格,以特定的主題為基調,提供獨特的個性化的酒店環境,保證客人的私密空間,在服務中提供管家式的小時貼身服務。可以看出,由於對地理位置以及市場定位的嚴苛要求,精品酒店的出現相對其他細分市場而言,往往需要更長周期,加之定位頂層消費人群,因此市場規模表現尚較小。

不過,近年來精品酒店,以其精準的市場定位、獨特的文化內涵、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和到位的營銷管理在市場中佔據著特殊地位,在發達城市迎來快速發展,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一線城市,精品酒店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事實上,中國有著發展精品酒店的良好市場環境。一方面,國內消費者對酒店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標準化的酒店產品,而是需求精細、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價值。在精品酒店中,消費者可以獲得深層次的酒店產品消費,越來越受青睞。

另一方面,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歷史條件賦予中國眾多極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這些資源為中國發展精品酒店提供了環境和文化主題素材豐富的歷史典故以及中國特色的古建築群等也為主題型精品酒店提供了主題,這是中國發展精品酒店的先天優勢。

除了外部環境,酒店業自身轉型升級,也是精品酒店得以興起的重要原因。具體而言,精品酒店的出現正好填補了經濟性酒店和高星級酒店之間的一個市場空白,滿足了消費群體崇尚高品位,消費水平中高檔的消費需求。

基於此,2008年以來,精品酒店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客房增長率連續多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2017年,精品酒店客房增長率達12.7%,較上一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0%以上;預計2018年進一步放緩至11.8%左右。

從新增酒店數來看,2018年,精品酒店開業熱情持續高漲,新增酒店數增長率達50.00%,大幅高於國際高端酒店新增酒店數5.71%的增長率。

總體而言,中國許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已趨於飽和,市場進一步細分,精品酒店的市場機會將比傳統酒店更大,未來發展前景更佳。

悅榕莊暫處市場領先地位

2017年,國內精品酒店市場佔有率前十品牌分別為悅榕莊、英迪格、蘭博基尼、涵月樓、開元觀堂、木棉花、悅椿、雷迪森莊園、花間堂、隱居。其中,悅榕莊以市佔率11%的優勢排在第一,領先其他精品酒店品牌;緊隨其後的是英迪格,市佔率達8%。

這前十品牌中,國際品牌總體佔有率在30%,國內品牌佔比達29%,就這一維度來說,國際、國內品牌已經做到平分秋色。然而從品牌定位來看,大多數國內精品酒店品牌定位相對單一,與國際品牌仍有較大差距。

從品牌影響力來看,2018年11月,前十的精品酒店品牌分別是安縵、悅榕莊、安達仕、寒舍、英迪格、花間堂、珺唐、開元觀堂、託尼洛·蘭博基尼、涵碧樓。其中,安縵品牌指數最高,為428.79,超過悅榕莊排在首位,環比上月提升5個名次。

最後,區域分布來看,杭州和上海作為國內精品酒店發展的兩個重要代表城市,佔據了精品酒店市場約20%的份額。而黃山則因悅榕莊、涵月樓等品牌的進駐,也催生出更多單體精品酒店落地。從精品酒店規模TOP20地區及城市來看,除個別地區及城市因經濟、政治功能凸顯外,超過60%的地區城市都因旅遊資源或文化底蘊深厚而凝聚了大量精品酒店。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精品酒店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