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秦雲老太婆攤攤面,在重慶可謂無人不知。它曾被重慶商報和天涯社區評選重慶小面50強第1名,更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以及出鏡《嘿!小面》紀錄片。
實際上,一開始這家小麵店其實連名字都沒有。20多年前,一位老太婆在楊家坪建設廠家屬區內支了個攤攤煮麵,由於味道非常不錯,漸漸被大家喊成了老太婆攤攤面。而現在,這家一開始沒名字的小店,已經在全國各地開滿了加盟店。在位於謝家灣華潤二十四城萬象城美食街的秦雲老太婆攤攤面總店,老闆秦雲正在忙碌著。關於老太婆攤攤面背後的故事,或許能從這個男人身上,找到些許答案。
在重慶秦雲老太婆攤攤麵館可以看到,一碗碗調料碗次第排開,廚師夾著長長的筷子將面挑到碗裡,動作乾淨利落有幅度,店內人潮擁擠,叫號聲此起彼伏,店外排起長龍,人聲鼎沸。這是秦雲老太婆攤攤面,每日承接早、中午兩餐,6個小時的營運最高可接待顧客2000人。
說到是怎樣決定要做餐飲這一行的?在秦雲的印象中,一定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外曾祖父。他在1908年就開始在九龍坡陶家鎮擺小麵攤,後來外祖父把產業交給秦雲的外公,這個西南大學的高材生通過知識,提高了小面的配方和工藝,把自家產業做到了頂峰,坐擁半個陶家鎮。後來外公把技藝傳給女兒,也就是秦雲的母親(也就是老太婆攤攤面的老太婆)。作為兒子的秦雲自然從小就對餐飲這一行耳濡目染,所以也傳承了家族的事業。
人紅是非多。自從老太婆攤攤面出了名,也伴隨著很多不同的聲音。很多網友對老太婆攤攤面成為小面50強第1名表示存疑,憑什麼就是它成為第1名?對此,秦雲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說:「肯定沒辦法保證人人都喜歡我家的面,只要100個人裡面有3個人喜歡,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所以我更看重喜歡我們這碗面的食客的看法。」
重慶好吃的麵館確實太多,如果說誰家比誰家好很多也談不上,成為第1名確實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可能是把我砸到了吧。不過店內所用的原材料確實是貨真價實,沒有用添加劑,菜籽油、辣椒、花椒都是選用的最好的,辣椒必須用石臼手工舂,這些都是我最堅持的地方。
榮獲了「重慶小面50強第一名」,成為《舌尖2》重慶小面唯一拍攝店,如今的老太婆攤攤面如日中天,從一個棚子、幾張桌子的攤攤面發展成為全國800多家加盟店和3000多名學徒。
2014年5月30日,央視一套《舌尖2》第七集播放,作為重慶小面的唯一拍攝點,老太婆攤攤面有2分鐘的鏡頭,打調料、挑麵條……「秦雲老太婆攤攤面」 也是重慶第一家小面推出了官方網站,很多重慶本土媒體爭相報導,就連重慶本土最出名的電視節目《天天630》用這樣一句形容它「一個賣小面的居然建立一個官方網站。」
事實上,令人震驚的事情不僅這些,讓人更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秦雲在幾年之內,先後買了3部豪車,一部瑪莎拉蒂、一部保時捷和一部寶馬。顯然,老太婆攤攤面讓秦雲真正實現了很多人嚮往中的財務自由。
現在老太婆攤攤面已經很知名,加盟店也在全國開了很多家。秦雲作為企業老闆,日常工作內容是什麼樣的?
秦雲告訴記者,他很喜歡喝茶,每天都喝。他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閒暇時光,正是來自於自己獨有的商業見解。他認為一個企業成熟,做到一定高度的老闆,自己都不會很累,如果作為一個老闆還要每天親力親為做一些瑣碎的事,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老闆。
比如麵館裡面的每個員工,只要是在店幹了1年以上,就會有資格持有店內的股份。他們都已經是企業的主人了,會有歸屬感,也不需要秦雲多說什麼,都會幹得很好。秦雲還說,他手下的員工,他都要求他們只把一件事情做好,比如店內打調料的師傅,他已經打了8年調料了,秦雲告訴他,一輩子把這件事情做好就行。對員工的信任,也可以讓身為老闆的秦雲變得更輕鬆,可以有時間去想一些店內大方向的發展問題。現在整個企業都運營得非常成熟了,甚至秦雲覺得一兩年不管店, 店內可以照常運營。
回顧歷程,秦雲覺得一路走來都是比較一帆順風的。雖然前期比較辛苦,完全要自己的勤勞。以前不管天晴落雨,甚至是半夜,只要有人打電話來說要吃麵,秦雲即使睡得迷迷糊糊的都要起來煮完面,送到麻將館給客人。即使一碗小面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這樣辛苦的付出食客都是看在眼裡,得到他們的認可都會讓秦雲開心不已。
「即使辛苦,倒也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可以賺錢,還是比較幸福的。」秦雲如是說。
現在8090後創業的餐飲年輕人非常多,秦雲認為,拜一個好的師傅特別重要,師傅的思維以及經驗對徒弟會影響很大,而自己憑感覺創業,經驗不足很容易失敗。
綜合自百家號、重慶購物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