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談到出國旅遊的相關事情,我們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就是出國一趟的旅行費用太高了。
特別是歐美、澳新等國家,沒有幾萬元都不太敢去旅遊,報團的話對於年輕人來說又像是走馬觀花,沒有能夠真正體驗到當地文化的感覺。
想要真正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留學才是比較好的途徑,但留學的要求、時間和經費也會讓人望而生卻。普通人的家庭都負擔不起這筆費用。
然而,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既不必花費巨額的旅行費用,也不用做一個來去匆匆的觀光客,而是可以像當地人那樣一邊打工賺錢,一邊瀟灑旅行。
這樣的「打工度假」模式,你會喜歡嗎?
在聊打工度假之前,先和大家聊聊間隔年文化。
間隔年(Gap Year)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這一段時間裡,可以去遊學、當義工,或者只是休息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它不同於短期的近距離旅行又不完全等同工作旅行。還有一種「Career break」的說法,指的是已經有工作的人辭職進行間隔旅行,以調整身心或者利用這段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工作假期籤證(Working Holiday Visa)又稱打工度假籤證,是一種旅行工作許可。它允許籤證持有人在籤證頒發國合法地受僱,從事一些臨時性工作,用於彌補其旅行資金。
打工度假這個事兒,估計知道的國人還不太多。我也是在偶然間,因工作原因和朋友的提醒,接觸到了「打工度假」這種模式。間隔年的文化,原本就是西方引進來的,在我們中方的教育體系中,比較少接觸到這個打工度假看世界的方式。開放籤證的國家也沒有過多的宣傳,媒體也沒有對此過多的曝光。
打工度假,在我國香港和臺灣已經是比較普遍的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有許多的外國國家都對我國香港和臺灣開放打工名額,且大多沒有數量限制,只要條件符合,基本都可以前去申請的國度。
對於我國大陸居民,目前只有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對我國開放了名額,紐西蘭每年1000個名額,澳大利亞5000個名額。這類型的籤證普遍開放給年輕人,要求申請遞交時年滿18歲,但未滿31歲。
申請人也需要有一定的存款,申請籤證時要求2.5萬元的資產證明,意在證明申請人可以負擔得起往返澳洲的機票費用。而對於個人來說,也是需要存款的,去到一個陌生國度,什麼都要花錢。
於我而言,簡單來說即是可以得到一個合法的工作籤證(與旅遊籤證不同),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在澳洲進行為全職帶薪工作或者學習。打工度假著可以在旅行和工作中進行角色的切換。
許多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經過寒暄幾句之後都會感嘆,還是年輕好啊。趁年輕還未成家,想看看世界,說走就走,這是一種自由。但是打工度假這種模式呢,肯定是有利有弊的,個人需要做出取捨。前提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前期語言、經費條件符合,沒有重大人生規劃的話,去走一走也無妨。
這種模式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有的人就是適合留學、有的人適合在國內工作、有的人適合到純旅遊。結合個人經歷以及見過的Working Holiday的同行小夥伴,總結來說,我覺得這種模式適合以下這兩類人:
1、大專或者大學畢業後工作了1-2年,想出去闖蕩一下,看看世界,積累經驗;
2、工作幾年後,暫未選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可以嘗試去進行間隔旅行,以調整身心。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可以去呢?其實是可以的,只是個人建議經歷過職場生活的人比較適合。在外國找工作也會存在許多陷阱,職場小白會更容易落入圈套。比如不了解合法的薪資要求、不了解正常的工作場合及氛圍等等,這些都是經驗。一回生兩回熟,經歷過了國內的職場生活,怎麼說都會比剛畢業的職場小白好,在處理面試、入職等事項中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小。
在陌生的國度打工度假,已不是旅遊這樣簡單。
申請籤證、入境、境外租房、辦理證件等日常事務需要一個人有著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比較堅強和樂觀的心態。
打工度假中的興奮與艱辛,各種心理變化,用一篇文章是講不完的。在我的專欄裡,也有詳細敘述一些細節,目前還在更新,免費給大家分享,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
我是在雪梨找的工作,做的是工廠內的文員工作,還算幸運。不需要到農場勞作,文職工作最好的就是穩定,邊工作邊存錢,在假期的時候去其他各個城市旅遊。
我始終堅信一個觀念,就是年輕人要多走走看看這個世界。當你見過最好的,也見過最差的,便會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會患得患失。當眼界變寬,人也會變得淡然,慢慢懂得什麼是生活。這一年裡,我也經歷了許多。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多看看世界,你的眼界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1.準備材料
2.搶名額
3.遞交材料
4.體檢
5.等待審核和結果
其實打工度假只是其中一種生活方式,有利也有弊,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大家還需要先做個自我鑑定。
網絡上的文章有過得非常好的,也有體驗感比較差的,都取決於個人的能力和追求。有的人追求著去小島上過與世隔絕的生活,有的人只是想賺錢,有的人想體驗不一樣的工作。這些選擇都是千人千面的,我們最好在心中有把尺子,看清楚自己的能力,不盲目跟從,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未來的路。
最後,如果決定了去打工度假,那就上路吧。
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有的人想過了就算做過了;有的人想過了,就朝著目標,一點一滴地開始做起來。
作者:Emilia|90後小女子一枚。旅遊愛好者,有澳洲打工度假經驗。
個人標籤|該走的路總會去走,該看的風景總會看到。用文字記錄下來,我們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