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李敖是臺灣一面讓「亂臣賊子懼」的「照妖鏡」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臺灣作家王豐。

中國臺灣網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李敖在昨(18日)上離世,結束傳奇的一生。同為臺灣作家的王豐感嘆,李敖不愧是臺灣的一面照妖鏡,以後再也不會有第二面讓「亂臣賊子懼」了!

王豐在昨(18日)晚發文,從自己與李敖的君子之交,追憶這位傳奇人物。他表示,與李敖的相識起源於雜誌社的採訪工作,後來因為《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一書出版,兩人開始有許多交集,漸漸結成忘年交。

後來,也許是志趣不同或其他說不上的原因,二十年非常緊密的交情,到最近這十年突然歸於平淡,「相忘於江湖」。然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看到前輩一個個離去,不免令人有悵然若失之感。

王豐感嘆地說,「李敖走了,亂臣賊子們開心了,這世上少了一面照妖鏡,無恥政客們樂和了。」雖然不免讓人為之憂惶不安起來,但感染過李敖精神的文人墨客仍在,還要在這塊朔風野大的南方孤島上,奮戰不懈。

王豐強調,「緬懷李先生,自今爾後,我們也必須成為島嶼的照妖鏡!」(完)

編輯:圈兒

相關焦點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書中,李敖用幽默詼諧的筆調,記取了自己一生中的點滴片段,從中既能了解李敖八十年人生歲月的主要經歷,也能體會他在特立獨行、嬉笑怒罵、桀驁不馴和愛憎分明之外,還有勤奮、仗義、深情和勇敢的一面。  李敖在北京生活了12年,1949年舉家赴臺,斯時他14歲。
  • 臺作家王豐:臺灣不必「武統」就被自己給「捅死」了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任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和其他新興市場的成長趨勢持續,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的表決結構相應改革,10年後總部可能移到北京。
  • 王豐稱臺灣真正的悲哀是有很多「李登輝」網友叫好
    海外網2月2日電 美國海軍前作戰部長羅福賀今日(2日)叫囂,「臺灣必須具備防衛能力,可以考慮跟美日整合兼容」。對此言論,臺灣作家王豐認為,臺灣人應該要有骨氣,向美日說不,他還感慨道,臺灣人的悲哀是有眾多的「李登輝們」,甘心為外國賣命。
  • 原「立法院」助理:李敖曾對臺灣「國防部長」說過一句名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趙志勳】3月18日,李敖去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敖大師一生精彩,寫過書、從過政、坐過牢,其中有不少故事令人欽佩。作為一個曾經在臺灣地區立法部門工作過十年的資深助理,筆者猶記得當年與李敖在「立法院」中興大樓初次相遇的畫面,雖然李敖大師只擔任了一屆「立委」(任期四年),但筆者辦公室卻有幸與李敖層樓,因此時常會巧遇李敖大師,雖然只是簡短問好交流,卻完全可以感受到智者的風範。
  • 這兩天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
    這兩天人金門成了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蔡英文的敗類嘴臉。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今日到金門參加相關追思活動,報導引述臺「國安」幕僚聲稱,AIT首次有處長層級出席,具有一定意義,該人士還宣稱,「美方釋放的信息,仍是美國與臺灣是『真朋友、真進展』」。這一說法,隨即引起島內網友嘲諷,「能當墊背卻沾沾自喜的朋友還真難找啊!」
  • 臺軍被慫恿與美日兼容 王豐:臺灣人真正的悲哀是有太多「李登輝們」
    王豐在臉書發文呼籲臺灣人骨頭應該硬起來【環球網綜合報導】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羅福賀今日(2日)宣稱,臺灣必須具備防衛能力,可以考慮跟美日整合兼容。對此,島內知名作家王豐怒轟臺灣人應該要有骨氣,向美日說「不」;王豐也感慨表示,臺灣人的悲哀是有眾多的「李登輝們」,甘心為外國賣命,重演歷史悲劇。
  • 臺灣作家李敖去世 還記得他那段重返大陸的日子嗎?
    李敖還表示,「希望我這一次去大陸,使大陸見識見識臺灣有李敖這種貨色。當然,臺灣的確需要高人到大陸去,減少臺灣和大陸因為誤會而造成的不愉快,需要這種人,而我應該是最理想的人。」李敖說道:「臺灣的故宮可能是因為太熟了,所以倒不常去。大陸和臺灣應該統一,兩個故宮也該統一。」虛心求教 難解珍妃井口小李敖首先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季和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朱賽虹的陪同下,參觀在武英殿展出的《盛世文治———清宮典籍文化展》。
  • 川普派駐聯合國大使來臺,臺灣作家諷:擺明是在「撩妹」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將在1月13日至15日訪臺,並會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拜會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並預定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發表談話。島內資深作家王豐認為,川普派駐聯合國大使來臺,擺明就是在「撩妹」,主要是要臺灣多買一點煤炭、萊豬及軍火。
  • 紀念李敖先生|李敖談李敖
    2018年3月18日,作家李敖在臺灣逝世,享年八十三歲。2008年年底,《可凡傾聽》電視欄目組專程赴臺北採訪李敖。李敖以他一貫的直言不諱、放言不忌,大談平生快意恩仇、師友舊事、獄中生活、多情善愛……訪談文字版刊載於2009年3月1日出版的第三十二期《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現重刊,紀念李敖先生。
  • 李敖一生寫的100多本書中,這7本書最值得一看!
    臺灣作家李敖先生去世以後,關於他生前的很多都被大家再次想起,這個被稱為「怪才」、「情場高手」的老頭,人生軌跡裡入過獄,踏足教育業,涉足過政界,但他曾說過自己的最終歸宿始終是寫作,他一生著書100多本,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等100多本著作
  • 臺作家王豐:臺灣政客若沒這些要件 就別出來誤盡蒼生!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訊 為何臺灣的政策,往往拙於言辭,個個像木頭人?臺灣作家王豐認為,政治家應該具備四個基本要件,否則最好趁早選別的職業,別出來誤盡天下蒼生。王豐綜觀近代世界史上的領袖,以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講演的煽動性,最令人印象深刻。詞句優雅、令人動容。原因在於他年輕時代當過戰地記者,後來開始筆耕生涯。他既是作家,寫過好幾本書,也愛畫畫,多才多藝。戰地記者這項資歷也培養了邱吉爾的觀察力及軍事素養。
  • 陳其南喊臺北故宮「臺灣化」 王豐:笑死人不償命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新任院長陳其南16日上任,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願景喊出「臺北故宮臺灣化」口號,聲稱要重新賦予臺北故宮文物的意義,讓參觀者可以重新解碼。對此,臺灣作家王豐指出,「臺北故宮臺灣化」,笑死人不償命嗎?
  • 連線萬靜波:李敖開朗頑皮但謙虛 特性讓人難忘
    無論是臺灣當局,還是金庸、龍應臺、楊振寧等名人,都被他品頭論足。也有人說,沒有李敖不敢回答的問題。他可以坦承自己的戀愛史,也可以玩笑自己的性能力。您覺得這種作秀還是本性使然?  萬靜波:可能我想兩方面的,都會有。
  • 陳其南喊故宮臺灣化 臺作家王豐:笑死人不償命嗎?
    中國臺灣網7月18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新任院長陳其南16日上任,對故宮未來願景喊出「故宮臺灣化」的口號,重新賦予故宮文物的意義,讓參觀者可以重新解碼。對此,作家王豐指出,「故宮臺灣化,笑死人不償命嗎?」
  • 有名又有故事的李敖
    昨日17時左右,一位名叫李敖的中國人,乘飛機跨越淺淺而又深深的臺灣海峽,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了他為期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是今年從臺灣抵達大陸的眾多中國人中的一個,但是他的抵達無論對於臺灣的中國人、還是對於大陸的中國人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震撼力。
  • 李敖談台歷史教科書:臺灣沒有文字,哪來歷史?
    環球網4月1日消息,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李敖1日在前「立委」、臺「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馮滬祥陪同下,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評論時政。李敖說,臺灣歷史教科書要修改,「臺灣沒有文字,哪來歷史?在教科書裡面花這麼多時間,幹什麼?」要承認現實,陳水扁過去用的審查委員重新改組,這些人都不用。
  • 李敖已去,臺灣文壇無人再能執鐵板銅琶高唱:「大江東去」
    2018年3月18日,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的臺灣文壇「老頑童「--李敖先生西去。此生他罵盡生平不如意之人,之事。只是今日一去,仇敵之間再無相會之日。若有來世,不知先生是否願意同今生一般再與他們為敵呢?
  • 王豐:臺灣政論節目為何常常讓人「智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豐】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豐,歡迎收看《誰與爭豐》。今天《誰與爭豐》要聚焦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臺灣名嘴的亂象怪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陸跟臺灣的朋友經常跟我微信或發麥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臺灣名嘴所講出的一些怪事情。
  • 李敖稱馬英九將把臺灣由亞洲四小龍變一條蛇
    批判人一向不留情面的李敖就說,「陸委會主委」可以選連戰、宋楚瑜,但因為馬英九不夠聰明,所以選賴幸媛這種「爛咖」,將來一定在「陸委會」上下其手,而臺灣在馬英九維持現狀的政策下,李敖斷言,會從亞洲四小龍變成亞洲一條蛇!據臺媒報導,李敖直言,「改朝換代以後會變好?我不這樣看」。李大師的第一句話就否定了民眾對「馬上」的所有期待,他認為,馬英九找了深綠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像是下了一盤爛棋。
  • 李敖長女: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卻不適合做先生和父親!
    昨天,據臺灣地區媒體消息稱,臺灣地區作家李敖因罹患腦瘤於今日(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病逝,享年83歲。對於李敖的逝世,李敖家人也做出了書面說明,隨後並在今天下午2點召開了說明會。據臺灣東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腦癌,於2018年3月18日在臺北過世,享年83歲。他一生桀驁不馴,曾多次因文章言論大膽批評臺灣國民黨當局而入獄,卻並不改弦更張,筆耕不輟,一生著作約3000餘萬字。據家屬公開聲明,李敖於2016年被診斷為腦幹腫瘤,今年1月,標靶藥效漸失,病況急速惡化,並發肺部感染,終於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