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考行測「數量關係」難題(正確率≤60%的題目)解析

2020-12-18 西瓜公考解題

全文字數|8.9千

閱讀時間|42分鐘

圖片來源|網絡

1.低正確率的送分題

2.注意「年份數字之和」的特殊規律

3.一個月內「求周期」儘量直接數

4.最小公倍數的特點

5.元素較少就要逐個列出

6.簡明的逐個代入法

7.人數不可分,要「向上取整」

8.繁瑣的計算導致正確率變低

9.相似三角形的特點

10.通過選項思考暴力破解的可能性

11.通過特殊值快速解出坐標題

12.遇到工程題不要急著去「設1」

13.把握未知項之間的關鍵聯繫

14.高難度的空間想像題

15.投影定理與球體的特性

2017國考「數量關係」難題(正確率≤60%)解析。

一、低正確率的送分題

【2017國考省級卷61題】麵包房購買一包售價為15元/千克的白糖,取其中的一部分加水溶解形成濃度為20%的糖水12千克,然後將剩餘的白糖全部加入後溶解,糖水濃度變為25%。

購買白糖花了多少錢?

(A)45

(B)48

(C)36

(D)42

購買白糖花了多少錢?

(A)45

(B)48

(C)36

(D)42

正確率58%,易錯項A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白糖15元/kg

②配20%糖水12kg

③加入所有白糖,濃度變為25%

④求購買白糖花費

本題使用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出。

根據②可知20%糖水含糖:

12×20%=2.4kg

設25%糖水中加入的糖設為xkg,則:

(2.4+x)/(12+x)=25%

→9.6+4x=12+x

→3x=2.4,x=0.8

購買白糖總量為:

2.4+0.8=3.2kg

根據①可知總價格為:

15×3.2=48元

需要注意白糖的重量要算入溶液的重量中。這道題理論上是送分題,但一個小陷阱就讓很多考生做錯。

二、注意「年份數字之和」的特殊規律

【2017國考地市級卷62題/ 省級卷62題】某人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某年他發現從當年起連續10年自己的年齡與當年年份數字之和相等(出生當年算0歲)。

此人在以下哪一年時,年齡為9的整數倍?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此人在以下哪一年時,年齡為9的整數倍?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正確率56%,易錯項C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出生於197X年

②某年起連續10年年齡=年份數字之和

③求選項哪年年齡是9的整數倍

本題要從「某年起連續10年年齡=年份數字之和」入手。根據①可知,1970年代生人至今的年份數字之和可分為兩種情況討論,即:

2000年前:1+9+後兩位

2000年後:2+0+後兩位

按此人最晚1979年生算,2000年時他也至少21歲,四位數之和太小,不可能滿足條件,因此「某年」一定在2000年前。

根據②可知,如果「連續10年」跨年代,則必定出現以下情況:

十位數+1(1979→1980,1989→1990)

十位數-9且個位數直接-9(1999→2000由9→0

很明顯兩者均不符合題意,因此這只可能是「19X0-19X9」年,在僅個位數變動的情況下才能發生。共有兩種可能:

「1980-1989」年:

1980年1+9+8=18,1980-18=1962(也可以算1989年的數據,結果同樣為1962),不符合「1970年代生」的描述,排除。

「1990-1999」年:

1990年1+9+9=19,1990-19=1971(也可以算1999年的數據,結果相同)

很明顯C選項「2007年」符合要求,此時此人為2007-1971=36歲,是9的整數倍。

本題解題關鍵就是 「某年他發現從當年起連續10年自己的年齡與當年年份數字之和相等」,可以快速得出這描述的是「1980-1989」或「1990-1999」兩個階段,代入排除「1980-1989」即可。

涉及年齡數字計算的題目,十有八九和年代(世紀)改變有關。

三、一個月內「求周期」儘量直接數

【2017年國考地市級卷61題/ 省級卷63題】為維護辦公環境,某辦公室四人在工作日輪流打掃衛生,每周一打掃衛生的人給植物澆水。7月5日周五輪到小玲打掃衛生。

下一次小玲給植物澆水在哪天?

(A)7月15日

(B)7月22日

(C)7月29日

(D)8月5日

下一次小玲給植物澆水在哪天?

(A)7月15日

(B)7月22日

(C)7月29日

(D)8月5日

正確率56%,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4人輪流打掃,周一澆水

②7月5日周五小玲打掃,求下一次澆水時間

本題非常簡單,一眼可發現選項中離7月5日最遠的是8月5日,只有一個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據②的描述直接逐個列出小玲打掃時間即可。

已知「周末2天不澆水,辦公室3人各佔1天」,可得小玲的打掃時間為:

7月5日周五,8、9、10另3人值班

→7月11日周四,12、15、16另3人值班

→7月17日周三,18、19、22另3人值班

→7月23日周二,23、24、25另3人值班

→7月29日周一(C選項正確)。

本題雖然是周期問題,但由於周期非常短,沒有必要找出規律,採取直接列出的方法是最合適的。

如果使用公式,則可知這是一個4日周期,每周7日減去工作日是5日,小玲從第一個周期的第5日開始:

∵小玲每周打掃日期提前一天,

∴第4周在周一打掃(即經過了3個5日周期到第4周周一),

∴7月5日之後即為周末,加上4個周末2天,總共隔了(5×3)+(2×4)=23日,即從7月5日+23+1(隔了23日,要再加1日)=7月29日,C正確。

可發現看出這種方法耗時較長,不推薦。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死板套用公式。

四、最小公倍數的特點

【2017年國考省級卷64題】某超市購入每瓶200毫升和500毫升兩種規格的沐浴露各若干箱,200毫升沐浴露每箱20瓶,500毫升沐浴露每箱12瓶,定價分別為14元/瓶和25元/瓶。貨物賣完後,發現兩種規格沐浴露銷售收入相同。

這批沐浴露中,200毫升的最少有幾箱?

(A)3

(B)8

(C)10

(D)15

這批沐浴露中,200毫升的最少有幾箱?

(A)3

(B)8

(C)10

(D)15

正確率51%,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200mL、500mL兩種規格

②200mL1箱20瓶,14元/瓶;500mL1箱12瓶,25元/瓶

③兩種規格收入相同,求200mL最少幾箱

根據②可知:

200mL規格每箱20×14=280元,

500mL規格每箱25×12=300元。

要求在銷售收入相同的條件下,200mL規格最少,在未給出其他限制條件的前提下,一定是求銷售額的「最小公倍數」。

總銷售額的最小公倍數為:

(280,300)

→(28,30)×10

→(14,15)×2×10

→14×15×2×10=4200元

200mL規格最小銷售箱數為:

4200÷280=15,D選項正確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兩種產品銷售收入相同」。在每箱價格不同的情況下,銷售收入相同的最小值和最小公倍數有關,理解了這一點就很容易解題了。對於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理清題意,確定其屬於極限類還是最小公約/公倍數類

五、元素較少就要逐個列出

【2017國考地市級卷64題/ 省級卷65題】某次知識競猜試卷包括3道每題10分的甲類題,2道每題20分的乙類題以及1道30分的丙類題。參賽者趙某隨機選擇其中的部分試題作答並全部答對,最終得分為70分。

趙某未選擇丙類題的概率為多少?

(A)1/3

(B)1/5

(C)1/7

(D)1/8

趙某未選擇丙類題的概率為多少?

(A)1/3

(B)1/5

(C)1/7

(D)1/8

正確率17%,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甲10分,3道

②乙20分,2道

③丙30分,1道

④全答對共70分,求未選擇丙的概率

本題屬於多種組合下的概率題,難度較高,解題關鍵是理解得分的具體情況。

根據①②③的描述和④的限制,可列出得分公式:

(10×甲)+(20×乙)+(30×丙)=70。

其中甲乙丙都為整數且甲≤3,乙≤2,丙≤1。 那麼可能的情況只有三類:

(1)甲=0,乙=2,丙=1

只有1種情況:甲未選,乙2題必選,丙1題必選。

(2)甲=2,乙=1,丙=1

甲=2有3種情況:C(3,2)=3

乙=1有2種情況:C(2,1)=2

丙=1隻有1種情況:1題必選

總共有3×2×1=6種情況。

(3)甲=3,乙=2,丙=0

只有1種情況:甲3題必選,乙2題必選,丙不選。

因此趙某總共有1+6+1=8種情況,未選擇丙的情況只有(3)中的一種,即丙未選的概率是1/8,D正確。

千萬不要盲目套用和排列、組合、概率有關的公式,因為本題總共只有8種情況。只要逐個列出所有的可能,這道題就很容易做出來。

六、簡明的逐個代入法

【2017國考地市級卷63題/ 省級卷66題】某人租下一店面準備賣服裝,房租每月1萬元,重新裝修花費10萬元。從租下店面到開始營業花費3個月時間。開始營業後第一個月,扣除所有費用後的純利潤為3萬元。

如每月純利潤比上月增加2000元而成本不變,問該店在租下店面後第幾個月收回投資?

(A)7

(B)8

(C)9

(D)10

如每月純利潤比上月增加2000元而成本不變,問該店在租下店面後第幾個月收回投資?

(A)7

(B)8

(C)9

(D)10

正確率36%,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房租1萬/月,裝修10萬

②3個月後營業

③營業後純利潤3萬,隨後每月+2000

根據①②可知,總成本為:

1萬×3+10萬=13萬

根據③直接列出、公式:

13≤ 3+3.2+3.4+3.6……(單位:萬元)

其中,左邊為總支出,右邊為總收入,「3」為第4個月,「3.2」為第5個月,以此類推。

可知在第4個數3.6,也就是第7個月的時候,後面的總收入達到了13.2,超過總支出收回了投資,A選項正確。

需要注意「開始營業後」就要「扣除所有費用」,房租當然也包括在費用中。

在考試中,推薦在選項不是很大(如本題最大的D選項只有10)的前提下,採取逐個帶入這種超級簡明的解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解題速度。本題涉及條件較多,需要計算的步驟較長,難度較高。

七、人數不可分,要「向上取整」

【2017國考地市級卷65題/ 省級卷67題】某抗洪指揮部的所有人員中,有2/3的人在前線指揮搶險。由於汛情緊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時在前線指揮搶險的人數佔總人數的75%。

如該抗洪指揮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員在應急指揮中心,那麼最多還能再派多少人去前線?

(A)8

(B)9

(C)10

(D)11

如該抗洪指揮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員在應急指揮中心,那麼最多還能再派多少人去前線?

(A)8

(B)9

(C)10

(D)11

正確率39%,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2/3人在前線

②增派6人,變為75%

③至少保留10%在中心,求最多再增派多少人

本題為送分題,用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輕鬆解出。設總人數為x,根據①②可知:

2/3x+6=75%x

→(75%-2/3)x=6

→x=6÷(9/12-8/12)

→x=6÷1/12=72

10%的總人數就是7.2人,由於人數必須為整數,所以向上取整為8人,最多再派出:

72-8-(72×75%)

=64-54=10人,C選項正確。

本題部分考生誤選B,主要原因是沒有注意到人數不可分,把「向上取整」做成了「四捨五入」。此類題一定要保證拿下分數,因為其難度很低,避開陷阱即可。

八、繁瑣的計算導致正確率變低

【2017國考地市級卷66題/ 省級卷68題】小張需要在5個長度分別為15秒、53秒、22秒、47秒、23秒的視頻片段中選取若干個,合成為一個長度在80~90秒之間的宣傳視頻。要求每個片段均需完整使用且最多使用一次,並且片段間沒有空閒時段。

小張最多可能做出多少個不同的視頻?

(A)6

(B)12

(C)18

(D)24

小張最多可能做出多少個不同的視頻?

(A)6

(B)12

(C)18

(D)24

正確率50%,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5片段長度為15、53、22、47、23

②合成視頻長度80~90

③片段完整、無空閒、最多使用一次,求視頻種類數量

由①②可知,小張需要選擇幾個視頻片段,找出時間相加在80~90之間的組合。

把幾個數從大到小排列:53、47、23、22、15,首先從最大數53開始羅列所有的可能:

53+47=100>90,排除

53+23=76,76+(最小的)15=91>90,排除

53+22+15=90,符合情況

然後從47開始數:

47+23=70,70+22=92>90,排除

47+23+15=85,符合情況

47+22+15=84,符合情況

可以看出,符合情況的共三類,分別為:

53+22+15=90

47+23+15=85

47+22+15=84

根據③可知,每個視頻片段放在不同的位置都是不同的視頻,即本題適用排列公式(A),不適用組合公式(C),可得視頻數為:

A(3,3)+A(3,3)+A(3,3)

=6+6+6=18個,C選項正確。

此類計算量大的題目一定要有耐心才能解得正確答案,需要注意本題適用於排列公式。雖然這道題的計算略不是很大,但計算較為繁瑣,因此正確率不高。

九、相似三角形的特點

【2017國考地市級卷67題/ 省級卷69題】一塊種植花卉的矩形土地如下圖所示:AD邊長是AB的2倍,E是CD的中點,甲、乙、丙、丁、戊區域分別種植白花、紅花、黃花、紫花、白花。

種植白花的面積佔矩形土地面積的比例為( )

(A)3/4

(B)2/3

(C)7/12

(D)1/2

種植白花的面積佔矩形土地面積的比例為( )

(A)3/4

(B)2/3

(C)7/12

(D)1/2

正確率56%,易錯項B

本題最簡潔的解題思路是賦值。給DE賦值後,便可以很快求出⊿BEC的面積為與矩形土地的面積,得出解題重點為求⊿ABO的面積。

在已知⊿ABO 和⊿DEO相似的情況下,通過AB:DE的長度為2:1,得出以AB和DE為底邊,以O向兩者做垂線段的長度為高也具有2:1的對應關係,根據矩形邊長即可得出O點到AB的長度,從而算出⊿ABO的面積。

設DE和EC長度為1,則:

DC=AB=2,AD=BC=4。

種植白花的為甲和戊,即⊿ABO和⊿BEC,可得:

⊿BEC=1×4÷2=2,矩形=4×2=8

所佔比例=(⊿BEC+⊿ABO)/矩形

=(2+⊿ABO)/8

⊿ABO和⊿DEO中,由於BD為矩形ABCD的對角線,可得∠ABO=∠ODE,同時∠AOB=∠DOE,

→⊿ABO和⊿DEO三個角角度相等,兩個三角形相似

已知AB:DE=2:1,相似三角形三邊比例相同,即:

由O點到AB和到DE兩點的垂線(即三角形的高)之比也是2:1

由於兩者之和=矩形的邊長=4,且O點到AB的垂線長度佔3份中的2份,可得:

⊿ABO的高=4×2/3=8/3

→⊿ABO的面積為2×8/3÷2=8/3,

→甲和戊之和為2+8/3=14/3

所佔比例=(2+8/3)/8=14/3÷8=7/12,C選項正確。

本題主要考察了「相似三角形」這個考點。相似三角形是三角分別相等,三邊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即本題中的⊿ABO和⊿DEO,通過比例關係可算出對應的面積。如果沒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原理,那麼這道題基本沒有辦法解出。

十、通過選項思考暴力破解的可能性

【2017國考省級卷70題】某集團企業5個分公司分別派出1人去集團總部參加培訓,培訓後再將5人隨機分配到這5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只分配1人。

5個參加培訓的人中,有且僅有1人在培訓後返回原分公司的概率為( )

(A)低於20%

(B)在20%~30%之間

(C)在30%~35%之間

(D)大於35%

5個參加培訓的人中,有且僅有1人在培訓後返回原分公司的概率為( )

(A)低於20%

(B)在20%~30%之間

(C)在30%~35%之間

(D)大於35%

正確率15%,易錯項B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5公司分別派1人

②重新分配,每公司分配1人

③求有且僅有1人返回原公司的概率

列出計算公式:

有且僅有1人返回原公司的概率=有且僅有1人返回原公司的情況/全部分配情況

根據②可知,5個人分到不同的公司屬於不同的分配情況,符合排列公式(A),即:

全部分配情況=A(5,5)=120

本題的難點是「只有1人返回原公司的分配情況」。設5家公司為ABCDE,5名員工也為ABCDE,字母一一對應。以員工A為例,該描述可以分解為兩句話:

(1)員工A返回了A公司;

(2)其他4名員工沒有回到自己的公司,即B可以去CDE不能去B,C可以去BDE不能去C……

分析之後可得出,(2)是個典型的4個元素的錯位排列問題,即D4=9。

錯位排列公式:D3=2,D4=9,D5=44,D6=265,更複雜的一般不會去考察。

BCDE員工返回原公司的概率和A員工相同,共有9×5=45種分配情況。因此,所求概率為:

45/120=37.5%>35%,D選項正確。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考生不熟悉錯位排列的公式,或者不熟悉錯位排列的適用場景,應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國考的精髓之處。相對於排列組合公式,錯位排列是一個較為冷門的考點,但本題並不要求考生一定要掌握,其解題奧秘,就在原文中。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全部的分配情況為A(5,5)=120,而ABCDE公司的ABCDE員工沒有特殊要求,因此:

120=5×「員工A返回A公司,其他4名員工沒有回到自己的公司」的分配情況(即員工A返回A公司這一情況沒有特殊性,BCDE公司和員工也符合)

可知「員工A返回A公司,其他4名員工沒有回到自己的公司」的分配情況=24

觀察選項可知,本題數值最大選項D也只有35%,而24的35%約比8大一點(35%比33.33%大一點,24×33.33%=8),即:

「最多只需要數出9種情況就能得到正確答案」

也就是說,本題可以暴力破解,一個個數所有的分配可能即可,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那麼,以上文說的那個情況為例:A員工返回了A公司,其他4名員工沒有回到自己的公司,即B可以去CDE不能去B,C可以去BDE不能去C……

在這種情況下,以員工B去C公司為例,C只能去BDE。如果C去B,那麼D只能去E,E只能去D;如果C去D,那麼D只能去E,E只能去B;如果C去E,那麼D只能去B,E只能去D。也就是說,B去C的前提下,只有3種情形。同樣,B去D、E也是各有3種情形,也就是共有9種。

以B去C,C去B為例簡單列圖就能明白這個關係了(紅箭頭代表B去C,藍箭頭代表其他所有可能)。

可能性一:

可能性二:

可能性三:

雖然上述內容文字描述看上去很複雜,但在草稿紙上列表就是半分鐘的事情。這種解法也可得出正確答案。

之所以把這個「不知道、不會用錯位排列」的解題方法寫了這麼多,是因為要給各位小夥伴提供另一種一個思考角度,通過選項思考暴力破解的可能性。本題正確率只有15%,如果做對就戰勝了絕大多數考生,因此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十一、通過特殊值快速解出坐標題

【2017國考地市級卷69題/ 省級卷73題】一正三角形小路如下圖所示:

甲、乙兩人同時從A點出發,朝不同方向沿小路散步,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問以下哪個坐標圖能準確描述兩人之間的直線距離與時間的關係(橫軸為時間,縱軸為直線距離)?

正確答案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確率38%,易錯項B

已知「等邊三角形」和「甲的速度是乙的兩倍」,由於等邊三角形邊長相同,因此:

甲走了兩條邊的距離時,乙走了一條邊,兩人同時到達右邊的頂點。

可設該三角形邊長為4,乙速度為1,甲速度為2,甲向斜上方的B點出發,乙向右方的C點出發,實心和空心點分別為甲和乙的位置,取甲走到另外兩個頂點,以及兩個邊的中點這四個點時的位置,得下圖(黑點為甲,白點為乙):

其中,甲在AB中點、B點、BC中點、C點4個點時走的距離分別為2、4、6、8;乙對應的到達了AC中點的中點、AC中點、AC中點的中點和C點4個點,走的距離分別為1、2、3、4。根據勾股定理簡單算出兩者的距離:

時間=0,甲乙距離為0

時間=1,甲乙距離為√3

時間=2,甲乙距離為2√3

時間=3,甲乙距離為√3

時間=4,甲乙距離為0

由此可看出,每1個時間甲乙距離變化1個√3,且先上升到2√3再下降到0,所以這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係,在時間——直線距離坐標軸上,應當呈先上升的直線,然後呈下降的直線,且起始點和最低點為0,D選項正確。

所有坐標題都推薦通過找特殊點然後看對應關係的方式去解題。公考的數量關係題不是高等數學,沒有必要去深究坐標圖背後的定理,只要找出正確答案即可。一定要根據描述來賦值代入,尋找規律。

十二、遇到工程題不要急著去「設1」

【2017國考地市級卷68題/ 省級卷71題】某商鋪甲、乙兩組員工利用包裝禮品的邊角料製作一批花朵裝飾門店。甲組單獨製作需要10小時,乙組單獨製作需要15小時,現兩組一起做,期間乙組休息了1小時40分,完成時甲組比乙組多做300朵。

這批花有多少朵?

(A)600

(B)900

(C)1350

(D)1500

這批花有多少朵?

(A)600

(B)900

(C)1350

(D)1500

正確率44%,易錯項C

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甲10小時、乙15小時可做完

②一起做,乙休息1小時40分,完成時甲比乙多300朵

③求這批花多少朵

一般來說工程類題目通用的方法為「設1」,而本題也可根據條件①進行最直觀的賦值。

解法一:最直觀賦值

根據①可直接賦值:

甲組每小時製作15朵

乙組每小時製作10朵

則這批花有15×10=150朵

甲乙合作每小時能做出15+10=25朵。

根據②可知,乙組休息5/3小時(即1小時40分)期間,甲組工作量為:

15×5/3=25朵

隨後兩組合作做了:

(150-25)÷25=5小時。

最終結果為:

甲組共做了15×5+25=100朵

乙組共做了10×5=50朵

甲比乙多做了100-50=50朵

也就是說,兩組合作「150朵」時,甲比乙多做了50朵。

而原題中甲比乙多做了300朵,因此按比例關係,這批花共有150×(300÷50)=150×6=900朵,B選項正確。

解法二:設「1」法

設「1」法,是此類題目比較標準、通用的解法。

設總工作量為1,那麼甲組每小時工作量為1/10,乙組為1/15。

兩組一起工作前:甲組做了1/10×5/3=1/6 工作量還剩:1-1/6=5/6

甲乙兩組一小時工作量為:

1/10+1/15=1/6

甲乙一共工作時間為:

5/6÷1/6=5小時

因此,甲比乙多的工作量為:

1/6+(1/10-1/15)×5=1/3=300朵

即總工作量=300÷1/3=900朵,B選項正確。

本題兩種方法都是可以的,方法一較為快捷實用,方法二更加嚴密準確。

對此類題比較熟悉的考生推薦儘量使用方法一的解法,因為看到「10小時」和「15小時」工作完成的條件,可以馬上想起在總數150朵的前提下,甲乙組每小時分別做出15、10朵。在總數150朵基礎上快速算出甲比乙多做50朵,按照比例求出150×(300÷50)=900。

能憑直接快速接近正確答案,就不要盲目地在遇到「工程量」就去「設1」。

本題有「1小時40分」這種不太整的數,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因此設值非常重要。

十三、把握未知項之間的關鍵聯繫

【2017國考省級卷72題】工廠有5條效率不同的生產線。某個生產項目如果任選3條生產線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條生產線一起加工,則需要5天整。

如果所有生產線的產能都擴大一倍,任選2條生產線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A)11

(B)13

(C)15

(D)30

如果所有生產線的產能都擴大一倍,任選2條生產線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A)11

(B)13

(C)15

(D)30

正確率50%,易錯項B

本題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量,且涉及未知數據太多,有一定難度。

由於是求「工程量」的題,因此可以先設總工作量為1,5條生產線為ABCDE,生產效率由低到高,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A+B+C=1/12

②C+D+E=1/6

③A+B+C+D+E=1/5

所有生產線的產能都擴大一倍→生產線的產能變為2A、2B、2C、2D、2E。

任選2條生產線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產能最低的2條線完成時間,即(2A+2B)×天數=1,求天數的值。

也就是說只要知道A+B的值,用1÷(2A+2B)即可求得結果。根據②③的生產線關係可得:

A+B=(A+B+C+D+E)-(C+D+E)=1/5-1/6=1/30,

最多需要天數為:

1÷2(A+B)=1÷1/15=15,C選項正確。

對於未知項較多的題目一定要先列出所有題幹給出所有的條件,再尋找其中的關鍵關係。例如本題不需要知道ABCDE的具體工作效率,只要知道A+B=1/30就可以了。

本題有的公考機構用「秒殺法」直接這樣分析:

6(C+D+E)=5(A+B+C+D+E),解得(C+D+E)=5(A+B),即(C+D+E)要用6天時間,(A+B)要用30天,效率提高一倍,只需要15天。

這種解題思路顯然是沒有道理的。試問在沒列出各生產線關係之前,這個人是怎麼直接判定條件①A+B+C=1/12沒有用的?另外,6(C+D+E)=5(A+B+C+D+E)這個關係和題幹思路相比,寫的是簡潔了,但實際做起來反而更不好想,這麼思考一定會額外增加大腦的負擔。簡單來說,這個「秒殺法」是根據答案寫一個最簡潔的過程,但是在不知道答案之前,考生並不能確認這個過程是正確的,所以這種方法是不實用的。如果題目中有多個未知項,一定要準確把握未知項之間的關鍵聯繫。

十四、高難度的空間想像題

【2017國考省級卷74題】將一個稜長為整數的正方體零件切掉一個角,得到的截面是面積為的三角形,其稜長最小為( )

(A)15

(B)10

(C)8

(D)6

其稜長最小為( )

(A)15

(B)10

(C)8

(D)6

正確率19%,易錯項B

已知要求的是「稜長最小」,也就是說切掉的角截面三角形「面積最大」。那麼,在正方體上怎麼切能切出截面最大來呢?

答案是儘可能往大切,一直切到「再大就超出一個角的範疇」為止,如下圖所示:

截面三角形的三個點都位於正方體的三個頂點時,面積最大。再往下切,切掉的就不只是「角」,而是「角+一部分邊」了。

該三角形的三個邊為正方體三個面的對角線,由正方體的特性可知三邊相等。設其邊長為a,根據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積公式可得:

a×(√3/2)a÷2=100√3,

→a=100×4

→a=20

又由於正方體的每個面都為正方形,已知正方形對角線長為20,根據勾股定理求得正方形邊長為:

10√2≈10×1.41=14.1。

已知正方體邊長為整數,所以其最小值為比14.1大的最小整數15,A選項正確。

雖然本題要素極為簡單,後半部分計算也不難,但錯題率超過八成,其原因就是很多考生難以想像出截面三角形「面積最大」時的情形。可見,公考在數量關係題上並非以純粹的難度拉開差距,而是對考生包括空間想像能力在內的各方面能力進行綜合考察,看似簡單的題也能難倒很多考生。本題難度非常高,考生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想像力。

十五、投影定理與球體的特性

【2017國考地市級卷70題/ 省級卷75題】某次軍事演習中,一架無人機停在空中對三個地面目標點進行偵察。已知三個目標點在地面上的連線構成直角三角形,兩個點之間的最遠距離為600米。

無人機與三個點同時保持500米距離時,其飛行高度為多少米?

(A)300

(B)400

(C)500

(D)600

無人機與三個點同時保持500米距離時,其飛行高度為多少米?

(A)300

(B)400

(C)500

(D)600

正確率40%,易錯項A

設地面3點為ABC,列出題幹數據關係:

①地面ABC連線為直角三角形,∠ABC為直角

②AC之間距離為600m

③空中無人機距ABC均為500m,求無人機高度

由①③可知,飛機是一個點,地面是一個面,點到面上三個點的距離相同。

如果對投影知識有了解的同學,可以快速判斷出該點到平面的投影距離三個點相同,設飛機投影為O點,可得:

根據「圓上任意一點到圓直徑兩點所成的角都是直角」的定理可知,該投影點就在以AC為直徑的圓上,即:

O為AC中點。

OA=OC=600÷2=300m。

根據③可知和勾股定理可知,飛機到O點的投影距離(也就是飛機的高度)為:√500-300=400m,B選項正確。

那麼問題來了:忘記投影定理(畢竟該定理比較冷門)的小夥伴們要怎麼辦呢?有一種輔助的解法,即利用球體的特性。

還是設一個直角三角形ABC,設飛機為D,由於D點距離ABC三點相同,所以可以設一個以D為球心的球,ABC即為球上三點,形成一個截面。

飛機的高度即為D點到截面的垂直距離。由上文解析可推得ABC可以形成一個以AC為直徑的圓,而球心到截面圓心的線段必然垂直於該圓,即為飛機高度。

圓的半徑為600÷2=300m,球的半徑為500m,根據勾股定理可求得球心到截面圓心的線段為400m,B選項正確。

本題數據看似簡單,但涉及到數量關係題的「大殺器」——空間想像。空間想像題在「數量關係」中的地位和抒情散文題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差不多,基本上一出馬就能把大半考生殺的人仰馬翻,所以這種「大殺器」一般來說一次考試也不會出太多……

做題時一定要運動起自己的大腦,思索一切可能的解題方法,不要輕易放棄。

相關焦點

  • 公考行測「類比推理」難題解析(一)2018~2014年國考
    高難度的「錯位空」題8. 精心設置的陷阱9. 一個詞的兩個反義詞不一定是近義詞10.注意不同詞語間的對應關係本文為2018-2014年國考「定義判斷」難題(正確率≤60%的題目)解析。(D)茶︰白茶︰烏龍茶本題正確率60%,易錯項為B—————————————————————————————————————————根據「洋蔥層剝」法,優先考慮題幹3詞之間的關係。
  • 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數量關係試題及答案解析11.17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國考行測題庫:中公國考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國考行測每日一練、數量關係題庫、國考模擬題,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每日一練數量關係模擬題及答案11月17日。
  • 『國考行測試題答案解析』2021國考行測省級試卷整體解讀:選材凸顯...
    2021國考招錄專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信息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匯總2021國考行測答案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解讀匯總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行測於
  •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解析:80%考察和差倍比題
    今年國考和差倍比類問題佔比高達80%以上,足以彰顯其重要性。多數題目的難度並不大,只要考生能靜下心來,分析並找到題幹各量之間的和差倍比關係,即可快速求解。可能很多考生在高壓狀態下,對於題幹稍長的題目沒有耐心去讀、不仔細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細細探索其中的奧妙,或是因為自以為很難,就不戰而降,那實在是可惜至極了。例:小張連續4天為獨居老人採買生活必需品,已知前三天,共採買65次,其中第二天採買次數比第一天多50%,第三天採買次數比前兩天採買次數的和少15次,第四天採買次數比第一天的2倍少5次。
  • 2019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流水行船」流水解法
    推薦閱讀>>>2019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全年匯總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2019國考行測答題技巧,包括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答題技巧。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公共邊在摺紙盒題目中的使用
    推薦閱讀>>>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全年匯總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提供2021國考行測判斷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解題方法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公共邊在摺紙盒題目中的使用。 推薦查看>>>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
  •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行程問題中的「異類」牛吃草問題
    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本文整理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概率問題中的定位法。很多考生對於行測考試比較頭疼的是數量關係,今天中公教育就帶著大家用固定的解題模型解決一類比較特殊的題型—牛吃草問題。
  • 國考行測數量關係衝刺要點梳理,重要知識點都在這裡!
    備考2021年國考的各位考生們,是否了解最新的考情及政策變化?是否制定合理的備考計劃?是否掌握了各個部分的複習要點?數量關係可謂是國考行測中相對較難的一部分,很多考生在備考階段會直接選擇放棄,這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畢竟還是有一些題型還是相對比較簡單,能夠拿下來的。對於數量關係的複習,建議大家要從整體進行布局分析,才能穩中取勝。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幫大家對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的衝刺要點進行梳理。
  • 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國考行測答題順序有什麼講究嗎?
    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國考行測答題順序有什麼講究嗎?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各位考生帶來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相關文章,2021國考筆試時間:11月29日。
  • 2015國考行測備考:運用特值法巧解利潤問題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當中,利潤問題較為常見。利潤問題涉及的概念與我們平時日常生活聯繫緊密,例如:成本、售價、打折、利潤等詞彙。這種問題是比較好掌握的題型,常用到的方法是方程法和特值法。方程法一般是題幹中出現了一些具體的金額或者問題問的是具體的金額時去採用,因為列方程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在解題中也最好應用。
  •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學會流水行船,助你乘風破浪
    2021國考行測數量關係:學會流水行船,助你乘風破浪 2020-10-22 17:42:13|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20國考行測備考:數量關係之雞兔同籠模型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備考:數量關係之雞兔同籠模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根據等量關係可以得到x+y=35;2x+4y=94.   這樣可以得到x=23, y=12   2.盈虧思想(雞兔同籠):   解:可將籠中動物全部看成雞(兔亦可),這樣35隻雞有35個頭和70隻腳,會發現腳的數量還差24隻。
  • 彆氣餒,2021江蘇省考行測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可兼得
    很多同學在行測刷題時都遇到過這樣的苦惱:不限時間正確率挺高的,到了考試就歇菜,不是不會做,是時間不夠用,好多題來不及做。為什麼呢?做題太慢唄。好,那我們就練速度!可是有意做快的時候,正確率就慘了!   正確率和解題速度就像魚和熊掌一樣,真的不能兼得嗎?
  •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圖形推理考點大集合
    2021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技巧:圖形推理考點大集合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道考生是否已經著手複習。
  • 【數量】2019數量關係行船流水問題基本公式列舉
    【數量】2019數量關係行船流水問題基本公式列舉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17福建國考公安職位行測答題技巧:利潤問題的特值解法
    2017福建國考公安職位行測答題技巧:利潤問題的特值解法 福建招警考試網提供2017福建招警考試技巧,包括2017福建招警考試報名時間/入口、招警考試條件、招警考試科目、
  • 2020國考行測數量關係:行程問題之時鐘問題解題技巧
    眾所周知,數量關係在國考、省考、事業單位及一些企業招聘考試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很多考生對這一模塊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在最後一分鐘用「塗卡答題法」解決。但是,總結分析歷年行測考試中得分較高的試卷,其數量關係部分往往得分率也高。
  • 對答案_2021國考行測試卷解析
    對答案_2021國考行測試卷解析由天津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華圖教育,更多關於2021國考估分,國考答案解析,國考解析的內容,請關注天津人事考試網!★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點擊進入:2021國考估分入口
  • 『2021山東省考行測答案解析』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試題解讀:考...
    2021山東省考公務員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信息匯總2021山東省考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作為山東省歷史上開考最早的一次公務員招錄考試在今日落下帷幕。考場上,考生們奮筆疾書,各展才華;走出考場,中公教育專家為您解讀考試特點。
  • ​2019國考行測每日一練(7月30日)
    2019公職考試成公協議課程2019國考暑期集訓營2019「國考」+「選調優選」全程定製協議課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732117486------------------------------------------------------------------------------------2019國考行測每日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