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與眾不同的人,都有一個離奇的身世。
陸羽便是如此。
開元二十三年,西湖旁,竟陵龍蓋寺住持僧智積禪師撿到了一個孩子。
他不會想到這個孩子將給後世產生多大影響,不過一個善念,可憐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便將他帶回去交給好友儒士李公撫養,李公為人寬厚,同親生孩子一般對待他,並取名季疵。
七八年的光景轉瞬即逝,棄嬰回到龍蓋寺煮茶奉水侍奉恩人。
禪師有意栽培,為他卜了一卦,得卦意「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季疵又改名「陸羽」,得字「鴻漸」。
誰也不知道陸羽被遺棄的三年遭遇了什麼,但那不重要了,就從這時開始他站到了歷史的舞臺前,用隨後六十年的人生演了一場精彩至極的劇目。
在火門山受業七年,還只有19歲的陸羽已經確定了人生的方向—茶藝。他在《六羨歌》中寫道:「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不羨榮華富貴貫徹了他的人生。
適逢「安史之亂」,動蕩的局勢,不安的朝政,這些都沒能影響到陸羽。他一路考察茶事,輾轉來到江南的舒州(今安慶境內)、湖州,最終定居於此,每日只專心於茶事,進行實地考察,為《茶經》的撰寫奠定了基礎。
《茶經》的影響之大不必贅述,可謂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
全書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
其中第五節講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品第,也是今天的重點。
有關水質我在之前的推送裡已經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解釋了,但談到陸羽又談到水質,不得不說一說陸羽眼中的十大名泉了。
陸羽在遊歷大江南北後,訪遍天下名泉根據所品泉水特色,評選出天下十大名泉,分別是:谷簾泉,惠山石泉,蘭溪石下水,陸羽泉,大明寺泉,招隱泉,白乳泉,洪崖瀑布,淮水源,龍池水。
谷簾泉是陸羽認為的天下第一泉,他在《谷簾泉序》中寫道:「其味不敗,取茶煮之,浮雲散雪之狀, 與井泉絕殊。」
比起天下第一泉,惠山石泉就文化氣息的多,北宋文豪蘇東坡曾多次品泉,並吟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宋徽宗還欽令二泉水為貢品,命人」月進百壇」。
蘭溪石下泉則泉如其名,它身處一峭壁石下,形如石穴大如米甕,深約三尺。穴中湧著泉水,甘冽芳香。
陸羽泉據《上饒縣誌》載:「陸鴻漸宅在府城西北茶山廣教寺。昔唐陸羽嘗居此,號東岡子……陸羽泉一勺為茶山寺。」
揚州大明寺泉西園山亭前有一石隙,石隙中又有井。據記載明僧智滄溟於此掘地得泉,即是此井。泉井側勒「第五泉」石刻三字,為明御史徐九皋所書。
招隱泉為裂隙泉。泉水自基巖裂隙中流出,色清味甘,長流不竭。泉的四周砌石成井,以免水質遭受汙染。
白乳泉原名「白龜泉「,蘇東坡因為此泉作詩紀念,詩中道:「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為此泉留下了千古佳句。後人據以將泉名改稱「白乳泉」。
後幾位泉水或已消失無跡,或存疑,便不展開介紹。
陸羽眼中的千古名泉其實並不客觀,因為他所遊歷的地方有局限,但是無論如何,他和他的名泉為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今天的科普到這裡啦~歡迎大家點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