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又稱對偶、對子、楹聯等,是一種對偶文學,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去年年底,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句「觀音山上觀山水」70萬懸賞徵集下聯活動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和眾多網友參與的熱情,徵聯組委會把獎金從「一字萬金」到「一字十萬」,70萬重金懸賞徵集七個字掀起了一場楹聯文化推崇熱潮。
有專家稱,觀音山景區和對聯文化,景區和對聯的碰撞融合就形成了徵聯活動的宗旨和目的,運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對聯挖掘、充實觀音山文化內涵,提升觀音山景區的文化魅力,更突出了景區天然山水與楹聯的結合點。
據介紹,在2015年首屆東莞觀音山書畫論壇上,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觀音山書畫院院長鄒繼海在會上提出一則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書畫論壇現場不少人即興應對下聯,在網絡上也引來千百萬人應對,一時熱鬧非凡,對者眾多。歷經幾年,獎金從一開始的5000元提升到20000元,依然沒有徵集合適下聯,2019年中秋節,東莞觀音山景區懸賞7萬元求下聯,仍未徵得滿意的下聯。為彌補遺憾,誓尋最佳下聯,經徵聯組委會慎重考慮,織全國名家一起共同評定,一經採納,觀音山景區將給予獲獎者70萬元(含稅)的現金獎勵。若在規定時間內仍徵不到最佳下聯,將從來稿中選取優秀下聯20句,每句給予作者2000元獎勵,並頒發優秀下聯獎證書。
鄒繼海表示:「觀音山上觀山水」非常淺白,一看就分明,一讀就懂,但要對好這7字上聯難度非常大。他認為,不少對句者未認真看徵對啟事就盲目應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出的下聯是不符合要求的,而且還出現了個別娛樂性的對句,如「送子觀音送子來」「觀音山上觀觀音」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鄒繼海進一步解釋稱,目前徵到大量的對句未能達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未認真審閱徵稿啟事,或是只看到出句就應對,對出的句子離題很遠;二是未掌握對聯知識,應對的句子不符合聯律要求;三是未弄清出句的機關所在,未能有針對性地攻克機關;四是忘記用觀音山的景觀作對的要求,對非所求了。
據了解,該啟事發布後,不少網友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和撥打徵聯組委會的電話諮詢,激發了社會各級人士對楹聯文化的熱情和參與。主辦方稱,2020年1月11日,「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投稿郵箱共收到郵件近10萬件,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其中廣東地區投稿比例佔54%,湖北、河南、江西、四川為27%,北京、東北等地區為19%,在網際網路上也吸引了眾多網友的探討和應對。
這次的徵聯活動引起了廣大楹聯愛好者的支持與關注,掀起了一波對對聯的熱潮,弘揚了中國傳統楹聯文化。觀音山徵聯活動在網上的閱讀點擊量超過近10億。這說明傳統文化在群眾中有基礎,熱愛傳統文化的人依然不少,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衝著獎金,但不管怎麼樣,都宣傳了楹聯文化。
鄒繼海進一步解釋:「中國對聯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講究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楹聯文化是傳統文化裡很接地氣,很有群眾基礎的一種。」
「沒有想到這對聯有這麼火爆,想不到有這麼多人來關心觀音山,而且是長達4年長期關注。這說明對聯文化在群眾中很有基礎,群眾基礎深厚。」鄒繼海說。
據了解,觀音山在徵聯啟事中提出了四點基本要求:第一,聯句要符合《聯律通則》,以平水韻入句;第二,對仗工整,具有韻味且詞性相當;第三,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專有名詞的運用;第四,對句要以觀音山的景點應對,且具有詩意。同時還給出了6個對句要點,這些要求合起來,對應徵者要求很高。有網友就指出,森林公園的景點中,以觀音山為絕對的「主角」,要想讓下聯以「配角」之力與「主角」並駕齊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句「觀音山上觀山水」會不會到了最新的截止日期(2020年12月31日)也沒有最佳下聯?觀音山森林公園負責人稱,如果對不出來,可以在網絡上集思廣益徵集網友的想法,大家來定最後怎麼辦,未來就遵循大家的意見。
據悉,觀音山建園20年來,堅持打造文化之山。每年堅持花費數百萬元,舉辦各種大型文化活動。70萬元看起來是很大一筆錢,但對於觀音山每年舉辦的活動,這並不算特別大的投入,因此觀音山公園絕不會吝嗇這筆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