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水波蛋、溏心蛋、溫泉蛋,都是半熟不熟的雞蛋,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叫法呢?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寫這個菜譜在科普以上三者區別的同時,給大家介紹水波蛋的做法。學會水波蛋之後,不管是意面還是開放三明治,上面放上一顆水波蛋,撒點黑胡椒,用餐刀劃開的一瞬間,就有柔滑的蛋液流出,非常提升菜品格調哦。
溏心蛋:蛋黃還沒熟的水煮蛋,主要就是控制煮得時長。水開後放雞蛋煮十分鐘會到全熟;七分鐘蛋黃最中間還有一點兒沒有凝結;五分鐘蛋白已經凝結,蛋黃還是液體狀態;三分鐘蛋白剛剛開始凝結,這樣的熟度是剝不出的。煮好的雞蛋馬上放在冷水裡,既防止繼續加熱又方便剝殼。所以想吃溏心蛋,煮5-7分鐘就可以啦,想幾分熟就幾分熟。剛煮好的雞蛋最好馬上浸冷水,這樣一來迅速降低其溫度,避免雞蛋煮過頭,二來浸了冷水的蛋殼會比較容易剝。
溫泉蛋:溫泉蛋也叫日式煮雞蛋,最開始是在溫泉裡製作而成,源於日本豐富的溫泉資源邊泡溫泉邊泡熟雞蛋。溫泉蛋的蛋白偏生,口感嫩滑;蛋黃卻偏熟,處於剛剛凝固的狀態,和溏心蛋剛好相反。溫泉的溫度相對較低,算是低溫慢煮的烹飪方式,家裡沒有低溫慢煮機的話比較難掌握,這個做法等之後再專門寫一篇來說吧。
水波蛋:西餐裡用水波蛋比較多,敲開在水裡煮,現狀像雲朵一樣,蛋黃完全是生的,戳開的瞬間,蛋黃慢慢流出來,超讚。下面來看下水波蛋要怎麼做吧!
水、白醋、雞蛋
先把雞蛋磕在一個小碗裡,待用。另外準備一個小碗,裝涼水。準備一口鍋,口徑小並且深一點的,保溫性好的就更適合了。水要稍微多一點兒,水燒開後倒入白醋,再次開後立即關火。白醋的用量比較重要,加白醋是為了幫助蛋白凝結的,不加白醋的話,蛋白入水之後會有很多絮狀物。標準的白醋量是佔總量的10%,但是第一次操作的建議多加些白醋,可以按照水量1/6的量加白醋,方便感受一下蛋入水後什麼狀態才是對的,會判斷之後再把醋的用量降下來。
用勺子在鍋裡轉圈製造一個漩渦,漩渦不要太急,以免蛋清直接被衝散。順著漩渦、貼著水面滑入碗中雞蛋。倒雞蛋的時候,拿著碗的手也要有隨著漩渦轉圈的動作,這樣雞蛋和水是保持相對靜止,不會被水打到。雞蛋入水後,漩渦會把它匯聚到中間,蛋白太散的,可以用勺子幫助匯聚一下。
蓋上鍋蓋,期間不開火,等待3分鐘。室溫太低的,可以到最後再打小火3秒左右關掉。
用大一點的勺子輕輕地把水波蛋撈出,放入準備好的涼水中。水波蛋就做好啦!
其實水波蛋不難,試幾下就可以熟練掌握了。英式馬芬和水波蛋都已介紹完畢。,英式馬芬可見主頁上一篇文章:不用烤箱,一口平底鍋就能做的麵包,香香軟軟停不下來。接下來會為大家帶來班尼迪克蛋的做法,喜歡菜譜、喜歡panda麻煩評論、轉發、關注哦!你們是我更新的動力,歡迎一起交流喜愛的美食以及美食製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