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在同裡古鎮的古宅:有連升三級美好寓意,但門前錯字匾額亮了
蘇州同裡古鎮,自古至今都以小橋、亦或者是流水人家,等這樣的美麗景象聞名,同時也是六大古鎮之一,在同裡古鎮景點當中,很多網友都愛去崇本堂打卡,雖然這裡的面積比較小,但是卻是很有看點的。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其崇本堂的主人前錢琴所建造的,整座建築,它是依照水的走勢而建築,總共有5進,其中的軸線依次建設為正廳、以及門廳,前庭、還有後樓、廚房等一些建築,這些建築的布局,可以說結構緊湊很有個性。
一直走,走到正廳之後,就會看到院子中央栽種的天竹、還有紅楓,崇本堂建築最大特色是從門廳到後樓,然後依次升高,其寓意則是「節節高」這樣美好的用意。它的設計可以說是通風、採光,在當地則是有著連升三級等這樣美好的寓意。
另外崇本堂它最大的看點,則是磚雕、還有木雕,堂內到處都能夠見到一些戲劇故事為題材的木雕製作,其中這些雕刻的構圖,很逼真、給人很活潑,凡是看到的人對它的雕刻手法都會感覺到驚訝。
在進入正廳之後,就能夠看到一座有氣勢的磚雕門樓,這門樓有一塊匾額,傳聞是外地富商嫁女兒的時候所贈與的,在出嫁那天,富商曾經告訴女兒:「你既然已經嫁人了,就要盡到從夫教子的職責,不要太過於思念在家鄉的父母。」
崇本堂的主人原本是商人,它在匾額上有題寫「商賢遺澤」這樣的句子,從而提醒後代,一定不要忘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商人中間的筆畫原本有八,它卻寫成了十,有人猜測其用意是要警告後人,做生意的時候要實心實意,不要缺斤短兩,不過目前看來這是最好的解釋,具體也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蘇州的地區夏季多梅雨,所以蘇州人在建房的過程都會有在兩道紛紛是設置「蟹眼天井」,它的作用主要是採光、或者是通風、以及排水,大戶人家有的還會準備備弄。別小看這備弄,據說有防禦侵犯的作用。
不過,崇本堂的一樓,目前已經被改造成了具備江南風格的一家婚俗館,在展廳內,我們能夠看到這裡陳列著的是清至民國時期的結婚旗袍、以及那時候的結婚證書等一些罕見的藏品,遊客在這裡遊玩也能夠了解到一些古時候的成婚習俗,以及婚娶等情況。這麼有意思的崇本堂,朋友,你有來過嗎?歡迎您互動留言。
蘇州有一座的古宅,院主人曾是當地富商,如今門前錯字匾額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