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好生態建廁牌。在旅遊廁所建設取材上充分利用當地的石、木、竹等材料,如九寨山景區就地利用青石、黃泥土等材料,讓廁所與周圍環境山水相融,被遊客稱為「石頭廁所」,成為網紅「打卡點」;在裝修上推行使用節能環保材料和節能、節水等設施;在汙物處理上,因地制宜,採取生態化、乾濕分離、溼地利用處理等新技術,對無汙水管網的地方,鼓勵採取溼地利用處理技術,與農業種植用肥和灌溉用水有機結合。(2)打好市場養廁牌。積極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新模式,諾水河、佛頭山等景區,採取政府(景區)投資建設、委託營運單位具體管理維護。在景區、鄉村旅遊區,推行「景村共建共享」「景民共建共享」等模式,配套建設商業網點,實現以商養廁。(3)打好文旅融合牌。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原則,將巴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民俗文化等巴中特色文化適度植入旅遊廁所,讓廁所成為遊客了解、傳播巴中文化的窗口。如經開區九寨山將植物科普文化、非物質文化、漁文化等植入旅遊廁所,南江縣將說春非遺文化、全域旅遊全景圖等植入旅遊廁所,提升了旅遊廁所文化內涵。(4)打好試點示範牌。與省文化和旅遊廳籤訂了共同創建「旅遊廁所」革命和標示標牌示範市協議,南江縣承擔了文化和旅遊部「旅遊廁所」革命改革試點任務,平昌縣入選「一廁一碼」全省試點工作縣,光霧山「藤蔓」主題生態旅遊廁所被評為全省旅遊廁所優秀案例,我市旅遊廁所建設管理示範引領作用不斷發揮。(審核:陳斌)
【來源:局公共服務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