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訊 1月7日,記者從息烽縣獲悉,該縣圍繞「紅色息烽、氡泉之城」形象定位,通過打造「紅色、溫泉、森林、鄉村」四張名片,持續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大健康消費品牌集散地、山地康養運動基地、避暑養生品牌聚集地「四地」建設。
工作中,該縣以「紅色」為核心,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按照「一園一線一廊」建設規劃,制定《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息烽建設區工作實施方案》,推進保護傳承工程、研究發掘工程、文旅融合工程、環境配套工程、數字再現工程、人才提升工程建設。優化長徵文化研學線,做亮「紅色文化+旅遊」品牌,開發紅色烏江畫廊,大力推進烏江峽60公裡水域及沿岸區域建設,打造集紅色主題教育、研學拓展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精品線路。
以「溫泉」為特色,打造大健康消費品牌集散地。布局南部溫泉產業組團,突出避暑休閒功能,以永靖南山溫泉為核心,聯動打造美麗南山4A級景區;布局中部溫泉產業組團,突出商貿會展功能,以林豐溫泉等為核心,聯動開發西望山;布局東部溫泉產業組團,突出療養度假功能,以小寨壩溫泉為核心,聯動開發「半邊天」文化;布局北部溫泉產業組團,突出山地養生功能,以羅家山溫泉為核心,聯動開發烏江峽等。
以「森林」為依託,打造山地康養運動基地。以西望山、南望山、天台山等原始叢林為基礎,發展山地旅遊和山地運動。構建「森林+運動」模式,發展以低空培訓為主的新興體育培訓業和以運動裝備製造及消費為主的體育服務業;構建「森林+賽事」模式,持續辦好西望山滑翔傘邀請賽、越野挑戰賽,探索舉辦美麗南山汽車拉力賽等賽事;構建「森林+康養」模式,依託豐富的山地森林、含氡溫泉等資源,打造集山地森林度假、避暑、養生於一體的旅遊集聚區。
以「鄉村」為主體,打造避暑養生品牌聚集地。以永靖鎮美麗南山、小寨壩鎮紅壤碧珠、西山鎮歸田園居等12個田園綜合體為示範引領,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戶,有效盤活農村閒置的農房、農田資源,推動農家旅遊經營向規範化、規模化、品質化方向邁進,實現旅遊業與手工業、民族文化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詹燕)
編輯:徐冰婭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