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ael 斯德哥爾摩軌道交通發展的典範

2020-12-16 搜狐網

  --瑞典斯德哥爾摩市副市長Mikael Soderlund演講文字實錄>>

  斯德哥爾摩是城市發展與軌道交通協調發展的典範,市中心與周邊的新城通過放射狀的區域軌道系統相連,Mikael Soderlund先生從政多年,1991年以來便是斯德哥爾摩市議會議員,已經擔任了三屆副市長職務,同時也是城市規劃委員會,交通廢氣排放物委員會主席。

  Mikael Soderlund: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恭喜你們取得的成績,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城市,斯德哥爾摩比這個城市小很多,但是我們想把斯德哥爾摩成為斯堪帝娜維亞的首都。北京取得的成績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ITS方面所作的工作,而且在兩年後9月份我們也將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16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所以我歡迎大家在09年的時候到我們斯德哥爾摩。

  瑞典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在北歐地區,在斯德哥爾摩也是分為北部和南部地區,我們現在的情況還是不錯的,經濟發展很好,雖然經濟的發展沒有北京這麼迅速,但是發展速度也是很快,不僅僅是斯德哥爾摩,當然瑞典的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非常迅速。

  我們這個地區有190萬居民,有782000名城市居民,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瑞典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是我們很自豪我們在這方面取得了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在信息技術方面,我們是世界領先的。

  我們有30億歐元的預算,在給老年人和學生提供教育方面有這麼多的預算。我們城市的工作重點是隨著城市的增長,我們要更多的普及ITS,也就是智能交通技術。因為城市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我們認為智能交通系統能夠給環境和交通提供更多的便利、安全和高效。

  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減少交通擁堵、促進交通的安全,這有很多方面的問題,我只是想給大家總結一下,它包括交通管理、數據收集、交通管理中心。在斯德哥爾摩,我們與方方面面進行很好的活動,同地方政府和國家政府都進行很好的合作,共同應對交通方面面臨的問題。我們也有交通信號燈方面的系統,可以實現更好的管理,給出行者可以提供更好的信息。

  我們擁有很多路邊的智能交通系統技術,我們通過網際網路服務,這個服務現在變得越來越流行,可以快捷的獲取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過手機獲取所需的信息,這都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不過我們看一下在斯德哥爾摩取得的智能信息系統的發展,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重點領域就是減少交通擁堵,第二就是安全,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安全方案,讓大家的出行都變得更加的安全。比如說騎摩託車、騎自行車、坐車等,都可以更加安全的上路。

  我們在各個層面上都在改善我們的工作,比如說交通數據輸入,我們使用了更多的感應器和照相機,而且我們現在有更好的交通管理,因為我們有交管中心。可以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我們有智能速度調整系統,比如說當司機從農村開到城市的時候,他就會被通知車速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

  還有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給殘疾人提供的智能交通技術,可以幫助殘疾人更加適應城市的環境,讓他們在城市能夠安全出行,他們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智能交通系統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還有智能出行規劃,這個規劃可以幫助人們提前做好出行的計劃,更加合理的計劃。

  我們還有當地道路的資料庫,我們正在建立這個新的道路資料庫,這個資料庫涵蓋了所有的道路信息、交通信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這樣可以讓我們採用更加多的新的智能交通系統服務。大家都知道,我們還有一個交通堵塞收費制度,這個制度從08年的時候開始實施。所以從07年1月到7月,我們進行了全面的實驗性的實施,看看這個收費系統是不是有效。

  從07年8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全面實行交通擁堵收費,比如像倫敦這個城市的城區比較小,如果和整個城市面積相比,城區比較小,但是在斯德哥爾摩城區是很大的,所以不僅僅是城市中心,我們還必須要顧及到城市的每個角落,我們的收費標準是1—2歐元,要取決於你是什麼時間來通過城區。

  在倫敦可能一天只需要付一次費,就是可以多次的出入。但是在斯德哥爾摩,我們要多次付費,但是每天有一個最高限度,我們有一些目標,比如說要把道路擁堵率減少到10%—15%,我們要減少二氧化碳和主要汙染物的指標,要改善城市的環境,這都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今天可以說高峰時期的交通擁堵已經被減少了20%,所以在這方面使用這個系統我們取得了一些成功。

  就像我剛才說過的,我們來到北京,看到北京取得的成績,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很好,在斯德哥爾摩情況不太一樣,我40年前出生的時候,我們當時還在探討如何改善基礎設施,但是現在我們由於擁堵收費,我們能擁有更多的資金來改善斯德哥爾摩的基礎設施,來改善市民的生活條件。這樣,人們每天就不用花很多時間來排隊。但是在斯德哥爾摩現在排隊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

  現在想簡單的介紹一下09年我們在斯德哥爾摩將舉辦第16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我說過,我們想要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要發展智能交通系統,這對我們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有一個更加智能的交通運輸系統,我們必須發展技術,減少擁堵,更好的保護環境。

  我們非常相信城市間的合作和地區合作,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就像我們今天的國際大會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合作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好的智能交通系統解決方案。所以,最後,我想再一次歡迎大家在09年9月份到斯德哥爾摩來參加第16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柳鵬)

相關焦點

  • 藝術感十足的斯德哥爾摩城市軌道交通值得一去
    斯德哥爾摩有兩套軌道交通系統,地鐵T(Tunnelbanan)和小火車J(pendetg),小火車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但是冬天小火車的準點率較低。每條地鐵線的首末班的時間都不同,在地鐵站的公告欄都有詳細 的車次時間表。
  • 【世界地鐵之旅】——斯德哥爾摩地鐵
    在總線網中公共藝術站點的比重總計約為71%,其中藍線公共藝術站點比率為100%,在整體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脈絡中,可將其站點公共藝術建設大致分為5個階段:城市化發展,居民交通需求上升在1941年,斯德哥爾摩市決定建造軌道交通,有些線路以類似軌道交通的標準建成
  •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促智慧軌道交通發展
    儀式上,京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燕友表示,推動北京軌道交通數字轉型和創新發展對全國有示範意義,協同創新研究院的成立順應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是打通北京軌道交通行業「政、產、學、研、用」多環節壁壘、提升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 「2018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論壇暨《城市軌道交通研究》創刊20周年...
    本屆論壇由同濟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雜誌社、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上海市磁浮與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      常務副校長伍江為大會致辭,認為《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雜誌已成為我國軌道交通領域內享有較高聲譽的專業媒體,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健康發展獻計獻策。
  • ...軌道交通未來「發展、安全、智慧」 , 長沙軌道榮獲大會「2020...
    但是我們軌道交通人依然用堅韌、專業、勇氣推動著行業向前發展。本次大會聚焦「未來城軌鐵路如何發展、裝備技術如何保障安全、供電技術如何彰顯智慧」,同期舉行「2020第十七屆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年會」、「2020軌道交通裝備與安全論壇」和「第十屆中國鐵路電氣化技術與裝備交流大會」。
  • 徐宗祥會見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總經理王伯芝
    ,雙方就發展安全可靠、綠色智能的軌道交通產業,發揮中國通號技術優勢,助力濟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促進地方軌道交通和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徐宗祥對王伯芝一行到訪表示歡迎,感謝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對中國通號的信賴和支持,介紹了中國通號發展歷程、行業地位和中國通號在軌道交通通信信號領域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和工程服務三位一體的整體優勢。
  • 院士專家共話軌道交通綠色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0日訊(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劉天勝)12月6日,2019年中國軌道交通車輛綠色與環保論壇在株洲舉行。與會的20餘名院士、專家及200餘名業內代表普遍認為,將綠色理念貫徹產業鏈全過程,將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體現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才能真正實現軌道交通產業轉型升級。 論壇由省工信廳、株洲市政府指導,中車株機公司主辦,以「綠色、節能、環保、創新」為主題展開。
  • 河北省助推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快發展
    原標題: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助推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快發展  範照兵在加快「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強調  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助推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快發展    12月1日至3日
  • 河北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集群化發展
    原標題:河北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集群化發展   為促進河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集群化發展,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河北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集群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以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核心,充分利用河北製造的產業資源優勢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地域優勢,強化產業聚集
  • 央視點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預計到今年年底,內地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數量將達到44個,在建城市將達到60個。「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額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2.6萬億元,完成客運總量約為960億人次。  央視《新聞聯播》11月25日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為題,用3分30秒黃金時間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點讚。
  • 大咖雲集共議軌道交通未來「發展、安全、智慧」,長沙軌道榮獲大會...
    但是我們軌道交通人依然用堅韌、專業、勇氣推動著行業向前發展。本次大會聚焦「未來城軌鐵路如何發展、裝備技術如何保障安全、供電技術如何彰顯智慧」,同期舉行「2020第十七屆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年會」、「2020軌道交通裝備與安全論壇」和「第十屆中國鐵路電氣化技術與裝備交流大會」。
  • 【世界地鐵之旅】——斯德哥爾摩地鐵
    在總線網中公共藝術站點的比重總計約為71%,其中藍線公共藝術站點比率為100%,在整體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脈絡中,可將其站點公共藝術建設大致分為5個階段:城市化發展,居民交通需求上升在1941年,斯德哥爾摩市決定建造軌道交通,有些線路以類似軌道交通的標準建成,但卻以電車營運。
  • 德陽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
    在《四川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明確將德陽市定位為協作區之一,著重發展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鋼軌等產品。」的發展理念,旨在建設特色優勢突出的國內一流軌道交通裝備協作生產示範基地。
  • 從巴黎軌道交通看我國軌道交通的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在國外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世界主要大城市大多有比較成熟與完整的軌道交通。法國位於歐洲的西部,大西洋沿岸,國土面積為54.4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的1/17,有36000個城市,城市人口6000萬,國內生產總值12.68億美元,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 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公司應邀出席2020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10月21日—23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行,會展論壇以「擁有軌道,擁有未來」為主題,公司作為會員單位應邀出席。10月21日下午,在城市軌道交通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佔英與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就「城市軌道交通雲平臺創新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轉化達成合作意向。
  • 2020上海國際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展,良信助推軌道交通智能運營
    12月9日,2020上海國際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企業參展。軌道交通是國家公共運輸和大宗運輸的主要載體,屬高端裝備製造業,也是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重要代表。
  • 城市軌道交通: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
    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情況時指出:「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綠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徑」。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運能大、節能環保、準點舒適等突出優點,既是大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骨幹,也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頂級智囊團」匯聚青島,擘畫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新藍圖
    12月11日中國中車「十四五」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及軌道交通技術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青島召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等31位院士匯聚一堂,與來自中國中車以及國內知名高校的教授、專家共同組成「頂級智囊團」,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科技創新出謀劃策,共同擘畫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發展美好明天。
  • 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是現代化大城市公共運輸的骨幹,主要承擔城市內部中短距離的客運任務。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運營規模、客運量、在建線路長度、規劃線路長度均屢創歷史新高,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日漸網絡化、差異化,制式結構多元化,網絡化運營逐步實現。
  •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促智慧軌道交通發展
    儀式上,京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燕友表示,推動北京軌道交通數字轉型和創新發展對全國有示範意義,協同創新研究院的成立順應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是打通北京軌道交通行業「政、產、學、研、用」多環節壁壘、提升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