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的海報設計也是紅紅火火
鄉下的爺爺
城裡的孫子
5分鐘短片《啥是佩奇》摸準了人們過年團圓的情感熱點,因此在網絡上一夜爆紅
金羊網記者 何晶
前晚,短片《啥是佩奇》先在朋友圈刷屏,其後在微博被瘋狂轉發,王思聰、任素汐、朱亞文等人也下場轉發,「啥是佩奇」登上微博熱搜。昨日上午,話題繼續發酵,短片中李大爺的「鼓風機佩奇」成為熱議的焦點,各種版本的「佩奇」相繼出爐:手機殼、環保袋、抱枕……就連演員「小豬」羅志祥和劉佩琦也被組成了「佩奇」CP。「平安北京」和「中國消防」官方微博帳號還蹭了一把熱度,發微博稱嚴禁攜帶裝有汽油的佩奇鼓風機進站上車。
《啥是佩奇》為何一夜之間火了?這部宣傳片對電影正片《小豬佩奇過大年》的票房拉動作用大嗎?「土味營銷」為何成為春節檔最流行的宣發方式?為此,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多方業內人士,聽聽他們怎麼說。
「鼓風機佩奇」意外走紅
現象
「鼓風機佩奇」火了
《啥是佩奇》是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定製宣傳片,導演張大鵬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他此前就是一位優秀的廣告導演,執導過不少在網絡引發熱議的廣告。這支約五分鐘的短片在17日下午4點左右推出,先是在電影圈內被廣泛轉發,晚上7點左右開始突破圈層,在全網被大規模轉發。短片中,在大山裡居住的爺爺李玉寶想送孫子一份新年禮物,但並不了解孫子想要的「佩奇」是啥。於是,爺爺開啟尋找佩奇之旅,先是查字典,但只找到了「佩戴」「配種」……然後問鄰居,結果找到的是佩琪洗潔精、村民張佩琪以及棋牌遊戲「佩棋」……後來,爺爺終於從在北京當過保姆的「老三媳婦」那兒得知,佩琪是一隻粉紅色的小豬。
除夕團圓夜,爺爺迫不及待地給孫子展示禮物,用鼓風機做成的「硬核佩奇」驚呆了孫子,也擊中了無數觀眾的心:「看得淚目又揪心,好在結局是溫暖的。」「平淡無奇的事物一旦融入情感元素就變得很有趣,這個視頻拍得太好了。」「走心的宣傳片,想我爺爺了。」
一夜之間,《啥是佩奇》成為網絡最熱的話題。有從事影視宣發的業內人士稱:「好久沒見過這麼新穎的宣傳物料了。」也有從事宣傳的同行調侃:「這是把宣傳都逼成導演的節奏?」
票房
宣傳片能拉動電影嗎
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定於大年初一上映,如今宣傳短片火遍全網,會不會拉動影片的票房?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的普遍看法是對大年初一的排片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當天的票房成績會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金逸院線總經理助理謝世明認為,這條短片比較走心,情感導向容易讓觀眾對影片產生好感,對潛在的觀眾群體有影響,接下來就有機會促進排片。華南某院線一位排片經理也對記者透露,大年初一的排片目前基本已成定局,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將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有9部,均已開啟預售。預售最火爆的三部影片是《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大多數觀眾在大年初一隻會選擇看一部影片,當天的排片也就成為各片方的爭奪之地。據透露,目前在華南地區,預售成績最好的是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儘管《啥是佩奇》宣傳短片火爆全網,但記者查詢貓眼和淘票票APP後發現,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想看」指數雖有增長,但和短片的爆紅程度並不成正比。
趨勢
「土味營銷」為何成為潮流
「《啥是佩奇》非常精準地抓住了全民熱點話題。春節回家團圓是現在的熱點,尋找佩奇、給孫子做禮物、合家團聚……都是非常動人的情感點。很多70後、80後,小時候會有爺爺奶奶給自己做禮物的童年記憶,現在被這條短片激發出來了。」著名編劇、中央戲劇學院影視系副教授倪駿說。她認為,從農村的角度切入故事這個創意並不新鮮,但這個創意用在春節合家歡的時刻,把舊梗裝到新瓶裡,自然勾起大家的情感記憶。
「《小豬佩奇過大年》原本只是一部動畫片,但這條短片把它變成了一部合家歡電影,這對電影票房一定會有幫助。」倪駿說,「一線城市的市民可能會選擇春節期間出國旅遊,而更多人會從城市回到縣城老家,他們會把平常在城市看電影的習慣帶回家,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營銷重點不斷下放到三四線城市的原因。」
謝世明也稱,相比平常,春節檔三四線城市的票房遠比一線城市厲害。因此,「土味營銷」就成為春節檔電影營銷的重點方式。除此之外,同檔期的《神探蒲松齡》《廉政風雲》也都走起了「土味」路線:「過年必看蒲松齡,日子紅火五福臨。」「成龍大哥電影賀新春,打造美麗新農村。」「《廉政風雲》睇得早,老婆娶得比人好……」類似的刷牆橫幅在網絡上熱傳,還有不少「土味」宣傳小視頻在抖音上傳播。
但是,網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有看了《啥是佩奇》之後感到嚴重不適的嗎?我一點也不感動……」某出版社營銷總監在朋友圈這麼說。而在文章《「佩奇」以城裡人眼光巡視農村,最後把老人也「挾持」走了》中,作者張豐也表達了對這條刷屏短片不同的態度:「(導演)讓『無知的老農民』去尋找英國動畫片中的佩奇……尋找的過程一定是荒唐的,讓人發笑的,而最後的結果,則必然是大團圓的,充滿溫情的按摩,迎合返鄉過年的情緒。」他認為,這種「尋找」,其實就是城市中產價值觀對鄉村田野進行高高在上的審視。
導演張大鵬
導演回應
張大鵬:希望能傳遞愛
昨日,導演張大鵬接受採訪時說,《啥是佩奇》拍攝於去年12月,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花了兩天拍攝而成,「爺爺」的演員就是當地人,之前的確不知道啥是佩奇,也沒有演過戲,當時是穿著自己的服裝來表演的。張大鵬表示,整個創作過程非常放鬆,就是用電影的敘述方式來傳遞春節家人團聚的主題。
「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普及,但確實有小眾群體是不用智慧型手機的,手機能打電話就行。短片裡兒子想給爺爺買個新手機,但爺爺嫌貴,中國是存在這樣一群父母的。」張大鵬說,「其實在大年初一看電影是很簡單的,希望快樂和小感動常在。」
張大鵬本人也沒有想到短片會這麼火,他拍攝的初衷和電影的價值觀一樣,希望傳遞家、團圓和愛的概念。因為他的孩子是小豬佩奇的粉絲,他也跟著孩子看了上百遍動畫片,也正因如此,他才接下了拍攝這部動畫大電影的活兒:「原本這種類型的兒童片並不在我的職業規劃中。從我個人來說,這是我給孩子的禮物。」
張大鵬透露,佩奇的造型原本做了兩個方案,最後鼓風機造型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同:「大家都覺得這個比較像,而且在農村燒灶的時候,本身會用到這個東西,是一種很合理的聯想。」針對網上的部分質疑,張大鵬解釋說,短片並不是在表達對農村的歧視,也沒有刻意強調城鄉差距:「我並不認為農村就不好,大城市也不一定就好,幸福是相對的。如果你心裡帶著歧視和偏見,可能才會放大這些。這部片子還是希望能傳遞愛。」
(何晶)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