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邊有哪些古鎮好玩?上海古鎮小吃有哪些推薦?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大上海灘都有哪些美味的古鎮名小吃吧!
南翔古鎮
地址:嘉定區南翔古鎮解放街、南華路、滬宜路一帶為古鎮景區
交通線路:地鐵11號線南翔站下車,南翔2路、南翔5路等到達各個景點;自駕路線:市中心-南北高架-中環路-滬嘉高速公路-南翔古鎮
南翔古鎮位於嘉定區,上海以西,離人民廣場將近30公裡,開車過去加上堵車,起碼要一個多小時。而如果搭乘地鐵11號線,很方便就能抵達離古鎮最近的南翔站。從南翔站的2號口出來,再轉乘南翔五路,四站路就可可輕鬆抵達,打車也是一個起步價的路程。可以說,南翔古鎮是離上海最近的「繁華」古鎮了。
南翔小籠
人均:45元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嘉定區南翔鎮的漢族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歷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滷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的風味小吃之一。揪出的麵團大小均等,還用食用油抹其表面,這樣會使口感更好。要把胚子拉到底,差不多大小,包的時候手要向上拉,它的優勢是皮薄,肉嫩,豐滿。熱騰騰的霧氣直往上冒,小籠包蒸好了,此時的小籠包一個個雪白晶瑩,如玉兔一般,惹人喜愛。戳破麵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來。雪白的麵皮,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餡,誘人到極致。小籠包受歡迎的原因為小巧玲瓏, 皮薄餡多,且湯汁鮮美,一口一個,滿口生津, 若吃時再佐以薑絲、香醋則風味更佳。南翔小籠包味美細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朱家角
地址:青浦區朱家角
交通線路:上海市區到朱家角非常方便,可選擇公交滬朱高速快線或滬朱線全程1小時即到
你也許並不知道,在上海這寸土寸金的繁華之地,卻還有一處一山一湖盡顯江南水鄉特色的古鎮——朱家角。朱家角會讓你有種很奇特的穿越感。明明身在上海,卻仿佛置若江浙一帶的水鄉,類似的石橋石板路,同樣並不怎麼清澈的小河水,賣著全國標準化的旅遊紀念品商鋪,帶著口音的吆喝聲。飯店門口攬客的阿姨突然冒出一句:小姑娘,切飯伐?才突然意識到,這裡也是上海的一部分。原來你忘了,上海除了鋼筋叢林,也有柔波蕩漾。
阿婆粽
人均:10元
朱家角最惹眼的是一面面杏黃色店招旗幡,隨風飄動,古色古香,如同走進「老城隍廟」。最有趣的是那「阿婆粽」旗幡,就有數十幅之多,店堂裡阿婆一坐,阿婆配料阿婆包,阿婆們成了朱家角粽子的「形象代言人」。朱家角阿婆粽在粽子界的名氣不亞於五芳齋、王家沙 等傳統老字號,她們包的蛋黃粽、黃慄肉粽十分搶手,同時賣的黃松糕、筍燒黃豆也透著古鎮的氣氛。而諸如2元一個的扎肉、10元一斤的蜜汁豆腐乾、8元一斤的燻豆和10元一盒的小蝦等,味道都相當不錯。
糖藕
人均:10元
糖熟藕是朱家角獨有的一道甜點,由塘藕及糯米製成,將塘藕中孔填塞糯米,煮透,即做成香甜可口的糖熟藕。香糯糖藕還是一種養生食品,具有壯陽補血之用。軟軟的蓮耦中加入了香香的糯米,口感甜而糯,喜好甜食的朋友不可錯過哦。
扎肉
人均:2元
扎肉是青浦當地著名的小吃,味美可口,垂涎欲滴。色彩青綠,肉質紅潤,粽香濃鬱。紅燒扎肉, 是客人菜桌上一道美味的傳統名菜。紅燒扎肉歷史悠久,流傳民間,明未清初與老街上的特色醬肉齊名,有「色香味美糯如鰻」之美稱。在古時叫:「貴妃肉」。在民間稱清白的稻柴為——金鍊扎玉,盤中芙蓉。其色、味燒法純正、鮮香絕佳,有滋陰、健胃、強身。
召稼樓
地址:閔行區沈杜公路召稼樓古鎮興東街25號
交通線路:地鐵8號線沈杜公路下,換乘175路召稼樓酒廠下車;自駕路線:市中心-浦東濟陽路-浦星公路-沈杜公路-召稼樓
這裡不僅有荷花牆、騎馬牆、青磚黛瓦等充滿明清文化韻味的建築,也不僅有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風貌特徵,更打動人的是這裡承載著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
下沙燒麥
人均:16元
下沙燒賣是上海特色小吃,燒賣皮用特殊擀麵杖手工擀制,鹹味燒賣以當季新鮮的春筍、鮮肉和秘制熬成的豬皮凍為餡料,甜味燒賣用豆沙、核桃肉、瓜子肉和陳皮橘制餡。這其中,筍肉燒賣最受歡迎。2011年,下沙燒賣製作技藝被列入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古鎮鹹蹄
人均:34元
浦東人醃鹹蹄用的是青鹽(粗鹽),每缸醃十八隻,故從前做媒成功者有請吃十八隻蹄膀之說。召稼樓古鎮的蹄膀大,醃得適中。熱氣騰騰出爐的鹹蹄膀,在日光下,皮色自然,精肉鮮亮,醃得適中。開價每隻四十元,也有實價每隻三十五元。煮得爛熟,上秤一稱,一隻重達2斤左右。買來進冰箱冷藏,吃時切片投入湯鍋內或蒸直接吃,霎時酥爛噴香。既沒有有些旅遊點紅燒蹄膀那麼油膩咬不動,甚至於回去再加工,也不是鹹肉那麼鹹而硬。皮薄肉精比熟食店的雞鴨好吃多了!
老八樣本幫菜
人均:49元
老八樣是指上湯扣三絲、老甜肉、三鮮大蛋餃、金針木耳魚、蒸三鮮、桂花肉、水筍扣鹹肉、肉皮湯。召稼樓的老八樣飯店是蠻有名氣的地方。上下兩層,樓下八仙桌、長條凳,應了老八樣的景。樓上包房,牆紙斑駁帶上了濃厚的歷史味道。「老八樣」全是上海本地菜,濃油赤醬,味道甜甜的,以前小時候住弄堂裡,逢年過節或者誰家辦喜事都會燒。其他家常菜也很親民。服務還行,上菜特別快。
七寶古鎮
地址: 閔行區七寶鎮南大街26號
交通線路:地鐵1號線錦江樂園站下,到西南汽車站乘「楓梅線」直接到達楓涇下車;自駕路線:滬杭高速走A8段,楓涇出口收費站下來沿指示牌開2分鐘即可到達,車停至古鎮入口處的停車場。
走進七寶,一個袖珍版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酒旗臨風,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一條條小街,九曲迴腸,曲徑通幽;一排排老店,兩邊分列,錯落有致。他們大都是經營各種特色小吃,有的賣七寶方糕,有的賣田螺嵌 ,還有的賣滷味扎 ,香風四溢,滿街飄香,真有點「暖風燻得遊醉」的意思。
「市聲百年唱金雞,飛紗十裡接浦溪。」這就是七寶老街的牌聯。幾百年的磨損使它留下歲月滄桑的痕跡。在靜靜地述說著人間的變遷。小街的兩邊全是門面不大的小店,店與店之間全是木板來相隔,很少見到用磚牆來相隔,這也許也可以算得上古了。如拾階而上,踏著木樓梯,聽著木梯發出輕微響聲,就猶如聽到歷史呼著沉重的喘息聲。
老街湯糰
人均:10元
它的名氣早已響噹噹,位於老街的中段,南大街26號。兩個大鍋裡熱氣騰騰地浮著一水面的圓溜湯糰,再加上絡繹不絕的食客進進出出,一看就是名店的架勢了。這裡的湯糰有鮮肉、豆沙、芝麻和棗泥四種口味,六角一隻。食客們規矩地在大鍋前排好隊,湯糰是早就在鍋裡煮著備著的,這樣的客流,不用擔心湯糰煮爛到賣不出去。
師傅熟練地拿勺挨個一點,糰子打了個滾,就可辨識出是什麼餡兒的,一撈一個準!鮮肉的湯糰,咬一口淌出一包湯,一邊喊燙一邊還趕緊啜嘴去接,生怕流失了這最鮮美的湯汁。軟軟的糯米皮子,牙齒不用費力,肉蓉則細膩鮮嫩,咬過便松成細小的顆粒狀,顯然沒有澱粉的痕跡。棗泥的湯糰,用嘴一抿便覺察到了那股特殊的棗香,只在上下兩瓣糯米糰中看到中間一線的棗泥痕跡,麵皮真不是一般的糯!棗泥的餡是用幹棗去核後切碎加糖蒸爛做成,吃口幼滑,細膩掠過舌尖之後,棗香猶在。
海棠糕
人均:2元
糖水澆灌著剛剛出爐的海棠糕,其貌不揚,焦焦黃黃,香味卻絕對勾人食慾,1元一個,雖然是排隊購買,但還是需要「搶」的,手伸得老高,才接過一個滾燙的紙袋,趁熱著咬一口,先是脆脆的焦糖,而後是鬆軟麵餅,不粘牙,還透著股奇異的香。再咬下去,就是細膩的豆沙,新鮮得發紫。在熱著的時候,豆沙有流質的感覺,不知不覺一個下肚,雖然聽說卡路裡蠻高,但這樣的美味小吃錯過會抱憾一輩子的。專賣海棠糕的店鋪有南大街1號和25號。
鴨腳寶
人均:4元
喜歡鹹味的朋友不妨再試試這個鴨腳寶,鴨腳外面包了一層繩狀物,吃來有點像腐皮做的,有人對我說是細細的鴨腸。鴨爪沒啥特別,新奇之處在於當中還包裹著幾塊臘鴨肉,挺有嚼頭,鮮味都被外層的豆製品吸收了過去,是道自然的美味。
楓涇古鎮
地址:金山區亭楓公路8588弄
交通線路:從莘莊進高速-直走滬杭高速(A8)-直開到楓涇出口下(出來向右)-亭楓公路(G320)-楓涇
江南的古鎮都離不開水,水是古鎮的靈魂,給古鎮增添了幾份靈動和生機。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水流急湍,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楓涇古鎮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為「芙蓉鎮」。踩著青石板的小路,穿梭遊走於古街長巷,一間間木樓花窗的舊居,一盞盞高掛的燈籠,一爿爿質樸陳設的商店。
狀元糕
人均:6元
原名楓涇元糕。明末清初,鎮上已有不少製作元糕的店鋪和作坊。相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裡人蔡以臺得中狀元,紳商將蔡狀元平時愛吃的元糕改名為「狀元糕」。因「糕」、「高」音相諧,既含慶賀蔡以臺高中狀元之意,又穩喻此糕為糕中「狀元」之義。清鹹三十年(1860年),裡人戚學莊開設戚協興元糕店,專制「狀元糕」,並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揚名四方。其製作方法沿用至今。
品種有:蛋黃、椒鹽、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紙裝、盒裝兩種。其中最熱銷的為桂花狀元糕。素有「生病人吃不壞,健康人吃不厭」、「老幼皆喜」的讚譽。
金楓黃酒
楓涇是目前上海地區唯一的優質黃酒產地。1939年,上海浦東的蘋源、康記。福記三家酒坊合併遷來楓涇,成立了蘋康福酒廠(坊)。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66年改為國營上海工農酒廠。1979年定名為上海楓涇酒廠。60多年來,楓涇一直是黃酒的重要產地。黃酒,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麥、玉米等為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劑發酵釀製而成,是中國特有的酒種。
天香豆腐乾
傳說楓涇鎮北柵有一座橋,叫北柵橋。北柵橋是石橋,用石頭一塊一塊堆起來的。堆到橋中央最後一塊大方石時,怎麼也擺不平。東頭翹,墊塊石片,西頭又不平了;西頭翹,墊塊石片,東頭又不平了。造橋石匠們傷透了腦筋,想盡辦法屢屢不成功。於是傳出話來,誰能解決這一問題就重獎誰。一時竟無人有辦法。一天傍晚,來了一個白髮老頭,鎮上人誰都不認識他,說是有辦法。造橋匠上前請教,老頭說:很簡單,只要拿鎮上土特產豆腐乾來墊就平了。
起初聽的人都不相信,但反正沒好辦法,權且試試吧。沒料到,用豆腐乾來一試,果然石板就平整不動了。待大家噴噴稱奇,要找老頭時,早已不見人影。後來人就傳得更奇了,硼老頭是八仙之一呂洞賓呢!這當然只是傳說。據有考證的史料記載,天香豆腐乾作為楓徑特產有100多年的歷史。
我們的帳號是:攜程親子遊
不知道大家都是否關注:攜程親子遊?
專給大家推薦親子項目、酒店等好玩的專屬親子帳號:攜程親子遊
最暖心的親子出遊,最棒的親子目的地推薦,快來關注:攜程親子遊。
(文章來內容自:微上海,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