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8歲的師大附中高三學生楊明威,在父母、老師等的見證下完成了自己的傳統成人禮。 黃小麗攝
楊明威加冠後,準備給父母行禮。
上衣下裳,大袖寬衣。華美的漢服襯託著男兒氣概,清遠的琴聲撥動古意幽幽。昨日上午,在湖南師大附中校史館,湖南省首屆漢民族男子成人禮舉行,1名男子以傳統的「冠禮」,宣告自己長大成人。
「我是非主流90後,摩羯座,剛滿18歲,這可是真正的成人禮!」這位剛剛禮成的「成年人」,是來自湖南師大附中高三的楊明威。聽見有人說這場冠禮是「作秀」,他立刻「嚴肅」地糾正說,「大家都說我們90後普遍缺乏責任感,我覺得通過這種傳統的儀式,可以讓我們正視自己肩上的責任,完成角色的轉變。」
用傳統方式宣告長大成人
「我的同學們聽說我可以舉行成人禮,都非常羨慕!」剛剛結束「冠禮」的楊明威,語氣裡難掩興奮。他告訴記者,在他同齡的朋友和同學間,比較「傳統」的慶祝生日的方式不外乎大家聚餐,然後一起去KTV唱歌之類。相對之下,能夠用這樣特殊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長大成人,楊明威覺得非常有意義。
而之所以選擇舉行「冠禮」,則是因為一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楊明威說,他受母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國學。「現在傳統文化正在漸漸流失,有外國漢學家甚至說,看唐朝文化去日本,看明朝文化去韓國,對於歷史的無奈,我們不能只是一聲嘆息。我們90後,也必須用積極的態度去復興我們的傳統文化。」
楊明威的母親莫女士,對兒子選擇這種方式非常支持。「這種方式,可以喚醒孩子的成長意識,相信他一定終身難忘。」莫女士在湘潭市旅遊部門工作,她還說,這種「成人禮」還完全可以開發成一個旅遊體驗項目,向更多的人推廣。
三次「加冠」象徵不斷成長
湖南師大附中漢學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華夏民族自古就有傳統的成人禮儀,男孩子的叫做「冠禮」,女孩子的叫做「笄禮」。
在冠禮中,男孩子要先後帶上三頂不同的「冠」。在「主賓」為「冠者」梳頭完畢後,第一次加的冠為緇布冠。緇布冠為太古之冠,相傳太古時代以白布為冠,若逢祭祀,就將其染成黑色,所以稱為緇布冠。「這是為了教育年輕人不忘本初。」該負責人說,第二次加的冠為皮弁。皮弁古時是用白鹿皮縫製,比緇布冠尊貴,隱喻冠者的德行可以與日俱增。第三次加的冠為爵弁。爵弁為僅次于冕的尊貴首服,用於莊嚴的國家祭祀場合。
「三加的服飾,層層遞進,分別有不同的蘊義,象徵著男孩子的成長過程。」在「三加」之後,受冠者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其賜詞。完成後受冠者向親友及父母行拜禮,聆聽主人訓誡。
你也可以體驗傳統成人禮
「復興民族服飾只是一個開端,保護傳承民族文化不能只在衣冠上。」這次成人禮,是由一個叫做「大漢湖南」的漢文化論壇承辦的。站長「月魂」介紹,「大漢湖南」是由來自各行各業的漢文化愛好者自費創辦的,成員們平時身體力行,講禮儀、重傳統,不遺餘力的傳揚漢文化。不但穿著民族服飾行傳統禮儀,舉行傳統婚禮,「大漢湖南」還經常在傳統節日舉行各種活動。
「月魂」說,歡迎所有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加入他們論壇。如果你也想體驗成人禮或其他傳統禮儀,或是為傳揚漢文化盡一份力,都可以通過QQ群37295577加入「大漢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