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人民網關注衢州——鄉村振興講堂讓主題...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連日來,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人民網等上級媒體紛紛聚焦衢州的鄉村振興講堂,關注其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走鄉入村深化「三服務」、破解鄉村振興難題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認為鄉村振興講堂精準地填補了衢州在鄉村振興中的短板。

新華每日電訊:

「收指成拳」驅動振興循環

日前,新華每日電訊5版刊登新聞《「收指成拳」驅動振興循環浙江衢州鄉村振興講堂建設觀察》。

清泉村鄉村振興講堂

「網上賣農產品,包裝很講究,村裡要有專人設計;重量上,2斤裝、5斤裝、10斤裝都得有,運輸包裹要聯繫快遞公司定製」……在浙江衢州鄉村振興講堂上,電商培訓師手把手教村民把山裡的好貨搬上淘寶店鋪。

浙江衢州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是下山搬遷安置村,4000多位村民來自13個鄉鎮的78個行政村。考慮村民缺土地、缺資源、缺技能,鄉村振興講堂請來職業學校、電商企業、鄉村工匠等師資力量,開設電商、月嫂、麵點師、縫紉工、砌築工等職業技能培訓課程,3個月直接帶動120多位村民增收30多萬元。

今年6月試點、9月全面推廣以來,衢州市已開設鄉村振興講堂1388個,開課4900餘場次,聽課黨員17.8萬餘人次、群眾21.4萬餘人次。尤其是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鄉村振興講堂成為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的主要平臺。

「鄉村振興講堂,正成為主題教育主陣地、鄉村振興主平臺、基層治理主載體。」衢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林曉峰表示,鄉村振興講堂聚攏各條線資源,收指成拳,驅動鄉村振興良性循環。

據了解,衢州市委組織部門牽頭,把原本分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風文明傳習培訓、市農業農村局農村技能人才培訓、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農民學院」、鄉鎮一級「農函大」等資源整合,歸集到鄉村振興講堂,鄉村發展最缺什麼,講堂就先講什麼。

記者了解到,以產業培育為基礎,衢州市縣鄉村四級已經整合各類教材11大類1200餘種,整合各級各類師資1497人,整合培訓資金336項3520萬元,在鄉村鋪設實打實的發展路子。

振心講堂、農民畫講堂、運動村文體講堂、環保興村講堂……從產業興旺到鄉風文明,講堂百花齊放,精準填補鄉村振興短板。

為了讓村民願意來、坐得住、用得好,講堂送教送學到村民家門口,適應村民作息規律,採取「固定+流動」「線上+線下」等靈活教學安排,力爭群眾知曉率達到100%,突出課堂實用性、便捷性、趣味性。

據介紹,衢州鄉村振興講堂與各級黨校、衢州農民學院、衢州中專等聯合辦學,授課老師以本土幹部、能工巧匠、鄉賢達人以及「土專家」「田秀才」為主,講群眾語言,帶村民發展。

「山有魂,水有源,初心如從前;來時路,不能忘,薪火永相傳;愛相守,情相牽,江山如畫卷」……一曲村歌《你好,江山》,加上村民自編自演的紅色實景劇演,讓衢州江山市大陳村成為「明星村」,日均客流量超過1500人次。

「讓村民有參與感、獲得感,講堂才會有生命力。」大陳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說,大陳村的明星村研學講堂,突出村民主體,開發實景劇演、美食製作、民宿管家、鄉村導遊等「1+N」辦學模式,既促進增收致富,又涵養基層治理。

光明日報:

推動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

《光明日報》以《學深悟透築根基凝心聚力解難題——福建、浙江全面啟動、紮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為題,報導了福建、浙江部分地區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相關情況和成果。在報導中,記者用近一半的篇幅,介紹了衢州將鄉村振興講堂所發揮的作用。

浙江衢州將鄉村振興講堂作為推動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的主陣地,突出「大農民」「大培訓」「大融合」,讓老百姓來得了、坐得住、聽得懂、用得好。中科院院士王穎來了,清華大學博士黃峰來了,身藏功名的老英雄胡兆富也來了……

「短視頻的優勢是播放時間短、內容易被接受,通過短視頻的精彩呈現,目標客戶更易將心動轉化為實際購買行動……」9月26日,衢州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鄉村振興講堂上,如何以短視頻促進農特產品銷售的電商課程正在火熱進行。

清泉村結合已有的產業優勢和村民實際,在鄉村振興講堂建設中,打造淘寶村數字講堂,邀請高校教授、電商企業的專家等,為村民進行專業培訓。目前已帶動32名村民電商創業,29人在電商企業就業,村電商淘寶交易額已破億元。

「鄉村振興講堂就是為農民傳經送寶,實現讓百姓富起來的初心和使命。」衢州市主題教育辦宣傳組組長蘭小芳告訴記者,目前,衢州正圍繞「主題教育主陣地、鄉村振興主平臺、基層治理主載體」的定位,全力打造鄉村振興講堂、鄉村振興學院和鄉村振興全媒體智慧平臺,提升群眾的文明素養、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真正讓「小課堂」迸發出「大能量」。

人民網:

讓主題教育走近群眾身邊

近日,人民網以《衢州柯城:「鄉村振興講堂」讓主題教育走近群眾身邊》為題報導了鄉村振興講堂在柯城的實踐。

「美麗庭院要讓遊客看得到才會有收益,你們說庭院造大圍牆合適嗎?」日前,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直力村第一書記豐峰峰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來到村黨員金冬鳳家的庭院中,圍繞打造美麗庭院上了一堂特別的「庭院講堂」。

「針對有打造美麗庭院強烈意願的農戶,我們把『鄉村振興講堂』搬進他們家的庭院,在講具體問題的同時宣講中央的有關精神,這樣的教育方式接地氣、有成效。」豐峰峰說,黨員家的「庭院講堂」吸引了眾多村民,在帶動全村打造美麗庭院風潮的同時,也讓主題教育在村裡不斷深入。

這樣的「庭院講堂」在溝溪鄉並不鮮見。「我們按照『一網格一紅色庭院』標準,將黨課送到家門口,解決基層黨員集中學習難、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溝溪鄉組織委員管軍說,目前鄉裡已組織開展一刻鐘晨學、時政夜談、周日講堂等黨課及支部活動近30場,形成了互動式、案例式、問題式的「三式學習法」。

在萬田鄉餘家山頭村,村黨支部結合本土實際,開闢多元化「鄉村振興講堂」,邀請省級非遺剪紙傳承人鄭志輝為村民上剪紙培訓課,在村民黨員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剪紙活動。7月底至9月中旬,該村已開設剪紙培訓12課時,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的同時,進一步弘揚了剪紙文化。「我平常在家忙農活,基本沒啥文化生活。因為剪紙,不但生活越來越有滋味了,還增強了對黨的認識。」參加培訓的餘家山頭村村民姜水英高興地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剪紙講堂還為餘家山頭村村民提供了一條增收途徑。「村裡開設『餘家山頭村手工剪紙坊』淘寶店一周時間,就成交200多單,金額達1萬多元。」餘家山頭村第一書記、講堂教務主任吳建雲介紹,該村將把剪紙培訓作為「鄉村振興講堂」的打造重點,實行常態化教學。

「庭院講堂」、剪紙講堂,只是柯城區推進「鄉村振興講堂」建設的一個片段。柯城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需求導向、分類施教、注重實效」導向,以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為主線,全力推進「鄉村振興講堂」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舉辦各類「鄉村振興講堂」500餘場。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人民網關注!衢州鄉村振興講堂讓主題教育更接地氣》。編輯趙璐潔)

相關焦點

  • 《新華每日電訊》整版報導開平塘口鎮鄉村「活化」故事 90後建築師...
    江門日報訊 (記者/翁丹萍) 7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用整版篇幅刊登了《90後建築師如何「活化」梁思成的故鄉》,報導了90後建築師李繼津在開平市塘口鎮將「沉睡
  • 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新華每日電訊
    20日,《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了有關廣西的報導《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 廣西壯鄉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見聞》,從一張小小明信片開始,介紹了廣西推廣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助力鄉村脫貧致富的做法。現在發展鄉村旅遊後,村子逐漸恢復了生機,我也看到了創業的希望。」陳武侃說,他從小喜歡繪畫,經常研究各種繪畫書籍,如今學習繪畫已有20多年。2013年他辭去外面的工作返回家鄉,借著鄉村振興的契機,開啟了村落明信片的創業之路。他喜歡把村裡不同的景色畫到明信片上,各種建築的素描畫像記錄著村裡的歷史,也見證著鄉村的變化。
  • 開化這些示範鄉村振興綜合體、鄉村振興講堂和實訓基地受到...
    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講堂「五位一體」平臺建設,激勵先進,衢州市委組織部近日公布了一批示範鄉村振興綜合體、3A鄉村振興講堂和市級實訓基地。   大家快來看看,開化縣有哪些講堂和基地上榜啦~   01   示範鄉村振興綜合體   池淮鎮阿土伯鄉村振興綜合體
  • 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新華每日電訊
    20日,《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了有關廣西的報導《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 廣西壯鄉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見聞》,從一張小小明信片開始,介紹了廣西推廣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助力鄉村脫貧致富的做法。現在發展鄉村旅遊後,村子逐漸恢復了生機,我也看到了創業的希望。」陳武侃說,他從小喜歡繪畫,經常研究各種繪畫書籍,如今學習繪畫已有20多年。2013年他辭去外面的工作返回家鄉,借著鄉村振興的契機,開啟了村落明信片的創業之路。他喜歡把村裡不同的景色畫到明信片上,各種建築的素描畫像記錄著村裡的歷史,也見證著鄉村的變化。
  • 衢州:凝心聚力建設鄉村振興大花園
    衢州市委七屆六次全會召開,再次吹響了「黨建治理大花園」的集結號,發出了探索具有衢州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動員令。每一位黨員幹部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爭當先鋒戰士,擔當作為,苦幹實幹,共建「大花園」。三衢大地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黨建治理大花園」紮實挺進。
  • 《新華每日電訊》點讚台州黃巖布袋山的「饅頭經濟」
    說的是饅頭   講的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   8月16日   《新華每日電訊》一版   《青山綠水美,山裡饅頭香》   點讚黃巖布袋山的「饅頭經濟」   ▼   十餘年來,隨著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五水共治」等工程深入推進,布袋山村溪水清了,鄉村美了,客人來了,鄉村振興奏起新樂章。   過去村民上山砍毛竹運去城裡賣,現在村民守著竹林等著城裡人來看。青山綠水首先旺了旅遊業。來山上的城裡人多了,村民們順勢辦起民宿和農家樂。   黃官軍看農家樂的餐桌上缺點心,便想到請在山下賣早餐的村民戴華彩回村。
  • 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五朵金花」讓五蓮文明實踐「山花爛漫」
    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五朵金花」讓五蓮文明實踐「山花爛漫」 2020-11-2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2020年6月27日活動區域全國活動詳情1、活動期間通過中國郵政在線訂閱渠道(中國郵政微郵局微信、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中國郵政APP)成功訂閱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184期)《新華每日電訊
  • 「晏陽初講堂」的鄉村振興實踐
    「晏陽初是巴中人,建立講堂的目的不僅讓老百姓知道晏陽初,更重要的是傳播他在鄉村實驗中留下的平民教育思想。」巴州區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巴州區114個「晏陽初講堂」突出「四治」主題,圍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和「守法紀、明事理、促脫貧、懂感恩」等內容,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評選、教育活動,培養和發揚農民「四力」,即知識力、生產力、健康力和團結力,決勝脫貧攻堅。
  • 《新華每日電訊》關注鎮雄扶貧 |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
    《新華每日電訊》關注鎮雄扶貧 |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關注鎮雄扶貧 |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
  • 浙江傳媒學院:紅色舞劇賦能鄉村振興
    該舞劇將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與鄉土特色元素通過舞蹈形式匯聚於鄉村文化禮堂尚屬國內首創,是藝術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生動體現。目前,該舞劇先後走進「中國書畫小鎮」淳安縣梓桐鎮胡江村、「中國農民畫之鄉」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被人民網、浙江新聞客戶端、中國藍新聞、杭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導,並在「杭+直播」等多家平臺進行了全程直播。
  • 賈平凹接受新華每日電訊專訪:非常時期,應該發聲
    3月5日,著名作家賈平凹接受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副刊專訪時表示,此次邀請全國知名作家撰稿參與《共同戰「疫」》,就是要用作家的視角,以記錄的形式「抒寫抗擊疫情中平凡人的不平凡,以及引發的深刻思考」。 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副刊:疫情面前,您認為當代作家最應該做些什麼? 賈平凹:作家的主要精力是去完成自己重要作品,但大的災難到來,非常時期,應該發聲,這是為文的責任和做人的良知。
  • 回眸——2020年鄉村振興大花園裡的100個精彩鏡頭
    6月10日,黨建治理大花園一周年之際,《衢州日報》重磅推出《積蓄起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富美鄉村入畫來——「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巡禮》系列文章。6月11日,浙江省民族鄉村產業振興聯盟成立暨民族鄉村旅遊資源對接成果發布會在龍遊舉行。6月16日,全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視頻會在衢江區召開。湯飛帆、王通林等領導出席。市農業農村局作經驗交流發言。
  • 3月6日 《新華每日電訊》 兩會特刊6-7版
    3月6日 《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新聞獎報紙新聞版面參評作品推薦表報紙名稱新華每日電訊> 參評作品簡介 這個版面是新華每日電訊在
  • 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風活動走進柯城
    7月18日,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走進衢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求是雜誌社、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10多家中央媒體的50餘名記者,聚焦鄉村小康生活走進柯城,開展全方位、多視角的集中採訪。市領導錢偉剛、林曉峰,區領導朱素芳、李純浩、邱雪萍參加。
  • 新華每日電訊|詩畫裡的湘江「流」回來了
    新華每日電訊|詩畫裡的湘江「流」回來了 2020-12-09 20:35: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蘇曉洲 史衛燕] [編輯:周澤中
  • 河南沈丘: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肖飛  道德講堂、農家書屋、廣播室、文化室……各種文化設施覆蓋所有鄉村,村民們或在道德講堂聽課,或在圖書室學習種植養殖技術,或在善行義舉榜前感受榜樣的力量……新春伊始,行走在河南省沈丘縣,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文明鄉風。
  • 鄉村振興大花園解讀—— 鄉村振興的「開化故事」
    今年以來,開化縣通過做好黨建、農房、集聚、資源、改革、產業、治理「七篇文章」,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同步振興,重點謀劃打造「衢州有禮」金溪畫廊詩畫風光帶,全力建設開化美麗經濟幸福產業帶、鄉村振興核心示範區。鄉村展新貌。一篇富有時代新意的「開化故事」,正在熱力演繹中!
  • 「央媒關注」溫嶺石塘的美麗被寫進《新華每日電訊》的報導裡!
    「央媒關注」融媒矩陣(一凡 編輯整理)4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在「浙」裡看見美麗中國》一文提到了溫嶺石塘。後續:中經新聞「央媒關注」融媒矩陣將繼續關注最新發展動態,把各地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的新成績、新亮點、新經驗進行宣傳報導。向全球推介:影視、旅遊、房產、電子、IT、非遺項目、地方特產特色、養殖、商業團體、健康等多個行業,為地方品牌走向世界注入強勁動力!
  • 浙江衢州「一米菜園」風貌:凸顯鄉村振興「她力量」
    浙江衢州「一米菜園」風貌:凸顯鄉村振興「她力量」 2020-12-16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