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鄭創彬 )1月3日上午,鹽田區五屆五次黨代會召開。鹽田區委書記陳清代表區委向大會作報告。大會系統回顧了鹽田區在過去一年裡取得的成績,精心繪就未來發展藍圖,為2020年重點工作謀篇布局。
2020年是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關鍵的一年裡,鹽田各項工作將如何布局?報告指出,新的一年,鹽田區將全面開啟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新徵程,重點做好6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設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
將完成中英街關口改造和第二通道建設
報告提出,鹽田區將充分釋放「雙區驅動」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實現重大平臺建設全面突破,為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鹽田貢獻。
在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方面,鹽田區將完成中英街關口改造和第二通道建設,啟動沙頭角口岸升級改造,推動中英街紫線調整、通關時間延長、購物限額提升、「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政策落地,激活發展潛能,重塑中英街品牌。探索開展深港離岸科技研發合作,加快合作區建設取得標誌性進展。逐步推進香港居民在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全面享有「市民待遇」,打造標準互認、規則互聯、政策互通、產業互融的深港合作區域範例。
在鞏固提升國際航運樞紐地位方面,將實施港口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和提質擴容工程,啟動鹽田港東港區3個20萬噸級超大型深水泊位建設,布局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港口。積極培育貨物保險、航運金融等高端航運服務業,支持鹽田港推廣惠鹽組合港發展模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合作發展,加快實現港航政策、標準全面對接和港口通關、物流服務一體化,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航運樞紐。
鹽田區將積極探索建立自由貿易組合港。完成鹽田綜保區(二期)封關驗收,實現沙保片區整體退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快產業規劃研究、重點項目遴選,打造深圳灣科技園2.0版。全面借鑑新加坡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先進經驗,探索擇優「引入」香港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推動深港共建自由貿易組合港。
加快建設特色科技產業創新區
引進註冊資本過億企業10家以上
報告提出,鹽田區將堅定不移把產業興鹽作為首要任務、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導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強產業、優經濟、興城區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招商引資是加快產業轉型、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報告提出,鹽田區將堅持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赴北京、香港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引進註冊資本過億企業10家以上,努力將壹海國際中心、鹽田科技大廈、現代產業服務中心等打造成為超十億級總部經濟集群。全面落實招商引資項目跟蹤責任制,開工建設新華聯光儲一體化智慧能源產業園等重點產業項目,保障百果園等企業用地,推動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等區域總部和優質項目落戶,完成與騰訊、華為、平安集團戰略合作籤約,挖掘推進相關產業項目落地。
2020年,鹽田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託鹽田河臨港新興產業集聚區、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等載體,深耕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專精特新」和「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全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完善支持企業與高校共建合作平臺等扶持政策,正式運轉南開大學深圳研究院等創新載體,積極引進智能化吊運、脊柱手術機器人等研究項目,全年新增眾創空間、孵化器2家,新設各類實驗室8家。
在推動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鹽田區將加快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建設,實現太平洋工業區一期等項目主體結構封頂,開工建設小梅沙片區、金鬥嶺工業區等一批項目,完成田心工業區、沙保片區等更新單元規劃審批,啟動創智核心區計劃立項。加快推進舊墟鎮、海濤花園等項目,統籌布局學校、社康中心等公共配套設施和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打造功能完備的片區組團。同時,持續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流程、手續、證明,讓企業、居民辦事不折騰、少跑腿。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持續助力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加快建設全域全季旅遊示範區
將完成大梅沙海濱公園、海濱棧道重建
報告提出,鹽田區將堅持跳出旅遊抓旅遊,科學整合優化旅遊景點、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資源,著力提升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全季化、旅遊服務精細化水平,加快打造山海港城皆可觀光、春夏秋冬皆可暢玩的全域全季旅遊示範區。
2020年,鹽田區將完成大梅沙海濱公園、海濱棧道升級重建主體施工,5月1日全面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小梅沙新海洋世界等項目,完成半山公園帶建設,實現3處瀑布景觀、4個水庫景觀、6個公園、9個山海觀景平臺有機串聯,形成具有鹽田特色的生態翡翠項鍊。新建10公裡親水碧道、1萬平方米立體綠化、5個口袋花園,完成深鹽路、海山路一橫一縱景觀通廊,海景二路一橫七縱慢行交通品質景觀綠化提升等工程。
同時,鹽田區將全速推進梅沙旅遊客運碼頭、東部華僑城整體升級改造、東部濱海旅遊觀光公路(省道S360)改造等項目,謀劃中小運量軌道交通建設,促進景點景區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加強與香港、惠州、汕尾等城市的戰略合作,探索開發鹽田至香港等地的海島旅遊航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色海島旅遊新品牌。用好鹽田港、周大福、凱悅等企業資源,推動工業旅遊、會展旅遊、生態旅遊等一體化融合發展,催生一批具有鹽田特色的新景點、新業態、新產品,構建「春可賞花、夏可踏浪、秋可登高、冬可觀展」的全季旅遊新格局。
加快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先進區
優化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工作機制體制
2020年,鹽田區將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設水平,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加快法治中國示範城區建設,不斷鞏固團結和諧的良好局面。
在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方面,鹽田區將支持和保證區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積極推動中英街、綜保區等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法規訴求落地落實。出臺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支持區政協依章程履行職能,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鹽田區將堅持大統戰工作格局,做好區各民主黨派和知聯會換屆工作,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履行職能,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不斷擴大統戰覆蓋面。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將聚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各項任務,加強科技產業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社會管理治理等重點領域制度機制建設,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優化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工作機制體制,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升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質效,制定行政執法合規性指引,進一步推動依法行政工作。
加快建設可持續發展先鋒區
打造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智慧城區典範
報告指出,鹽田區將堅持以山海港城融合發展為主線,加快建設SUC國際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全面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助力深圳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為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示範模板。
鹽田區將堅持科學規劃,提升城區內涵品質。落實鹽田河臨港產業帶等重點地區總設計師制度,緊密對接《深圳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編制完成轄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高質量做好洲仔島開發詳細規劃、西港區空間發展規劃,以空間再造推動城區形象蝶變。推動軌道交通18號線鹽田段及延長線納入五期建設計劃,明確深鹽第三通道線位並爭取納入全市路網規劃,謀劃軌道交通31號線接入鹽田,統籌規劃交通路網建設與城區長遠發展,完善城區功能,提升城區品質。
在城市集約管理方面,鹽田區將有效發揮華為、平安、騰訊在5G、區塊鏈、大數據等領域的突出優勢,啟動智慧城市指揮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逐步構建「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體系,打造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智慧城區典範。如期實現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通車運營,全速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強化軌道站點與公交站點、慢行系統的高效銜接,推動沿線地下空間和上蓋物業綜合開發利用,實現軌道交通效應最大化。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鹽田區將編制完成城市GEP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率先構建自然資源分級託管制度,重點提升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近海岸線等核心區域的生態資源利用效率,爭取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政策試點。完善以碳幣平臺為核心的全民參與機制,一體推進鹽田港區、綜保區省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建設,實施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確保新建項目100%按綠色建築標準設計、施工,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加快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引領區
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110個、中小學學位450個
2020年,鹽田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瞄準「七個有」目標,採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方面,鹽田區將安排民生支出57.38億元,高標準辦好年度重點民生實事和民生微實事。深入實施「三個一」名校崛起工程,建成開辦鹽港、教科院等3所幼兒園,開工建設海心幼兒園、海心小學、山海小學等5所學校,加快推進田心小學、中山紀念學校等改擴建項目,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110個、中小學學位450個。完成省級健康促進區創建,開工建設區人民醫院醫療綜合樓,積極謀劃新建區婦幼保健院,加強與南方科技大學、湘雅醫院等機構的合作,加快創建三甲醫院,做強做優社康中心、家庭醫生服務,推進醫防融合發展,努力為轄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6月底前完成廣北、田心等6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讓轄區居民買得開心吃得放心。新開工籌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3000套以上。
2020年,鹽田區將培育厚植現代城市文明,大力實施鑄魂立德工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繼續開展文明微行動、「文明司機」等活動,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養。不斷增強社會治理能力,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示範街區創建,形成一批典型經驗,打造更多特色社會治理品牌。全力保障城區公共安全,全面升級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完善「雪亮工程」,加大電信詐騙、跨省販毒等重大案件專項偵辦力度,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建成平安建設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