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人」遺址出土的「靈井鳥雕」 將此雕塑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2020-12-25 騰訊網

「別小看這只不到2釐米長的鳥,它是東亞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雕塑品,距今已有13500年。」

6月12日,記者連線採訪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李佔揚時,他說,「許昌人」遺址出土的「靈井鳥雕」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李佔揚教授是「許昌市榮譽市民」。2007年,他在「靈井遺址」發現的距今10.5萬年至12.5萬年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填補了中國古人類進化的空白,對研究東亞古人類演化和中國現代人起源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靈井鳥雕」是2009年在靈井「許昌人」遺址後續發掘中被發現的。

「靈井鳥雕」出土後,李佔揚教授和來自中國、法國、以色列等國的研究人員一直孜孜不倦地對其進行探索。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貝塔碳十四測年實驗室對與「靈井鳥雕」同層出土的燒骨與半成品進行測年,32個樣品的年齡平均值為距今13500年。這說明「靈井鳥雕」是目前東亞唯一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時期的鳥類雕塑藝術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向前推進了8000多年。此前所知中國鳥類雕塑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其絕對年代距今6000年至5000年。

李佔揚介紹,「靈井鳥雕」用中等大小哺乳動物的一塊肢骨殘片雕刻而成,長19.2毫米、寬5.1毫米、高12.5毫米。鳥的一側呈黑褐色,另一側呈古銅色,形體粗壯,短頭,有圓形的喙及長尾,很可能屬於雀形目。史前藝術家沒有刻意雕刻這隻鳥的雙腿,而是將其安放在底座上。這件鳥雕具有超大的尾巴,是為了防止被置於平面上時向前傾斜。古人在較小的物體上實現了驚人的平衡和美感。研究人員通過顯微鏡和顯微斷層掃描分析,發現「靈井鳥雕」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等4種雕刻技術,在物體表面留下了68個微小界面。

6月11日,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發表了李佔揚團隊的這一重大研究成果。「靈井鳥雕」是東亞地區迄今所知唯一的動物站立在基座上的舊石器時代雕塑作品,在雕刻技術和藝術風格上不同於在西歐和西伯利亞發現的其他文物。這填補了東亞雕塑起源舊石器時代所缺失的證據鏈條,並確定了一個長期未知的原始藝術傳統的源頭。

來源:許昌晨報

閱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因為一隻13500歲的「小鳥」,「許昌人」遺址再成焦點!
    6月11日,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曾擔任「許昌人」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的李佔揚和其研究團隊以《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像藝術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推8000多年 山大團隊解密我國最古老雕塑藝術品
    中國雕塑藝術向前推進了8000多年。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佔揚教授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歷史文化學院方輝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弗郎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魯可(Luc Dayon)同為本篇論文作者之一。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靈井鳥雕本報資料圖片 鳥身線條簡潔流暢,形態完美,靜中富有動感……12月6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這個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栩栩如生的微型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悉,這個評選結果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Archaeology》雜誌公布,稱靈井鳥雕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河南考古再次以昂揚自信的姿態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今年6月11日,一個來自中國、法國等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公布了靈井鳥雕這項重大考古成果。這個鳥雕具有1.35萬年歷史。研究者認為,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曾主持西峽盆地恐龍蛋化石發掘與研究,獲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聞;主持靈井許昌人遺址考古發掘,獲評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7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2017-2018年,率領中國第一支現代人起源考古隊,赴肯亞考古發掘。    談到自己的考古生涯,李佔揚的自豪溢於言表。
  •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鄭州日報 | 2020-12-08 08:55:43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於河南靈井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  這隻靈井鳥雕像具有13500年歷史。 研究者認為,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許昌人」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 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其中, 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
  • 山大團隊解密我國最古老的雕塑藝術品
    )」的論文,公布了一項在中國河南的重大發現——一件具有13500年歷史的微型鳥雕塑,即靈井鳥雕,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國雕塑品。鳥雕像各個側面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貝塔碳十四測年實驗室對與靈井鳥雕同層出土的燒骨與半成品進行測年,32個樣品的年齡平均值為距今13500年。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像藝術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河南13500歲的"靈井鳥雕"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河南「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被評為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12月6日,記者獲悉,今年3月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河南「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記者了解到,這隻距今13500年的微型鳥雕像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
  • 小布播報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在線...
    小布播報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在線辦,就近辦,河南政務服務地圖幫… 2020-12-07 0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3500歲的「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    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隻距今13500年的「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後,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
    河南出土史前頭骨化石,距今將近10萬年,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大家都知道,關於人類的起源,我們國家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而在西方也以神話當中亞當夏娃為先祖。當然這都只是神話故事而已,而在現在的科學考察來看,學術界一般比較認同的就是"非洲起源說",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起源於非洲,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也是非洲人,但是直到2005年,在河南許昌出土了史人類的頭骨化石,讓我們發現了"許昌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中國人非洲起源說的看法。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稱為中國最早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這隻距今13500年的「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後,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 許昌人遺址驚現上古靈井鳥雕像,精美絕倫,改寫了東方雕刻的歷史
    他們在河南靈井的許昌人遺址,發現了一個極其精妙的微型鳥雕像,並將其命名為靈井鳥雕像。如下圖所示,直接看上去,就像一隻眺望遠方的小麻雀,栩栩如生,十分的傳神。靈井鳥雕像據相關研究結果,靈井鳥雕像的雕刻時間大約距今13500年,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為古老的雕塑,它比世界各國公認的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時間早了8500多年,這一發現為東亞的雕塑藝術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 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將寧波地區人文起源的歷史向前推進1000年
    如今,已經完成基坑內主要探方的大部分發掘工作量,發現灰坑、橡子儲藏坑處理坑、燒土堆、燒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處理點等遺蹟十多處,出土各類可登記遺物數百件,以及海量的先民食用後廢棄的貝殼遺存和其他動植物遺存,較清晰地復原出8000多年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部分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態和自然環境的特徵。
  • 中國人起源非洲?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寶貝」,打破非洲起源說
    一直都有一些證據在挑戰非洲起源說,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寶貝",也在打破非洲起源說。許昌人的頭蓋骨是在河南省許昌市的靈井舊石器遺址被發現的,這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發現,許昌人頭蓋骨的發現填補了人類起源的空缺,也是一個打破非洲起源說的重大證據。
  • 許昌人化石能否解開中國人來源之謎?
    否則,即使「許昌人」真的和非洲「夏娃」的時代重疊,甚至在中國的遠古大地上直面相逢,也不過是現代人類祖先的流,而非源。  文章摘錄如下:   近日,在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了較完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專家認為,這是一次嚴謹和符合科學意義的科學發掘。據十餘位權威專家鑑定後一致認為,「許昌人」頭蓋骨化石時代為距今8萬至10萬年。
  • 杭州最古老的地方,有超過8000年的遺址,出土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所以在我們國家很多適宜人居住的地方,都留有不少的遺址,像最出名的就是河姆渡遺址。但事實上, 除了河姆渡遺址外,在杭州還有這樣一個遺址。這就是位於杭州湘湖遍的跨湖橋遺址,目前在這裡建造了一個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個綜合反應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
  • 東北挖出一條「真龍」,距今8000多年,中國龍真的不存在?
    後來,經過專家確認,這件玉龍距今7000多年,屬於紅山文化的遺存。顯然,黃帝距今只有5000餘年,而玉龍歷史卻超過了7000年。儘管當時稱之為「中華第一龍」,但在隨後考古挖掘中,又有了重大發現,將中國龍的歷史再度向前推進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