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五通碼頭出發大廳內顯示的停航信息 供圖/視覺中國 |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於昨日13時前後在臺灣屏東縣滿州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1級(30米/秒,強熱帶風暴級)。之後「白鹿」移入臺灣海峽,於昨日夜間到今日早晨在福建漳浦到廣東惠來一帶沿海再次登陸。
受其影響,24日至26日,華南沿海一帶將掀起狂風暴雨。此外,自昨日開始,南方多地鐵路、船舶、機場航班已停運或停航,做好颱風應對措施。
六省份迎大到暴雨天氣
據中國氣象網消息,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自臺灣屏東縣滿州鄉沿海登陸後移入臺灣海峽,於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在福建漳浦到廣東惠來一帶沿海再次登陸。
受其影響,南方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湖南東、臺灣等地的部分地區在今日迎來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南部、廣東東部、江西南部、臺灣島東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50-320毫米)。
為應對「白鹿」影響,23日中國氣象局啟動颱風三級應急響應。此外,中國氣象網還提醒,24日至26日,華南沿海一帶將掀起狂風暴雨,粵北山區局地特大暴雨,地質災害風向高,需密切關注。
福建廣東等省份啟動應急響應
截至昨日18時,國家部委及各省市已提早啟動響應機制,交通部門也提前發布了停運或停航信息。
水利部於昨日上午11點啟動水旱災害防禦四級應急響應。目前,水利部已派出3個工作組分赴預報降雨較強的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協助指導地方開展強降雨防禦工作。
為防範「白鹿」帶來的危害,福建省氣象局發布了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將應急響應等級提升至二級。截至昨日上午7時,閩中漁場、閩南漁場和臺灣淺灘漁場的9926艘漁船已全部安全撤離。
此外,廣東省防總也啟動了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相關地市和部門正部署颱風防禦工作。
廈門海上航線全面停航
交通方面,臺北桃園機場、高雄機場24日白天航班起降受到影響;長三角鐵路部分列車調整運行,上海鐵路局昨日停運8趟動車;廈航東航多架航班取消,廈門海上航線全面停航。24日、25日兩天福建平潭赴臺北海上航線停航。「白鹿」也是福建廈門今年首個受到正面影響的颱風。該市昨日上午啟動了防颱風二級應急響應,濱海旅遊景區景點全部關閉、施工工地停工,沿海地區的戶外活動也全部暫停。
小知識
「二手颱風」最愛登陸福建
此次颱風「白鹿」先從臺灣登陸,隨後在福建二次登陸。而縱觀過去70年的颱風大數據,8月登陸臺灣的颱風近九成會二次登陸華南沿海。
據中國氣象網消息,1949年至2018年大數據顯示,8月期間,首次登陸臺灣的颱風有39個,其中34個二次登陸華南沿海,佔到87.2%。從二次登陸地點來看,多數「二手颱風」偏愛福建,有31個二登颱風選擇在福建「上岸」,佔比高達91.2%;另外3個颱風則在廣東沿海和香港二次登陸。
從登陸強度來看,往往颱風首登和二登強度差別很大。中國天氣網大數據顯示,這34個颱風在登陸臺灣時平均風速達39米/秒,為颱風級別,而二登華南時平均風速約25米/秒,僅為強熱帶風暴的下限,強度衰減幅度超1/3。
為什麼「二手颱風」強度會大幅削減?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表示,從地理位置上看,由於臺灣位於福建的東側,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臺灣成為一道天然屏障,颱風往往先登陸臺灣,再登福建等地。臺灣境內的中央山脈最高海拔接近4000米,颱風低空的環流遇到中央山脈,就像是馳騁的馬兒被絆了腿,地表摩擦導致颱風強度減弱。而且,在陸地上,颱風無法得到更溫暖的暖溼空氣供應,強度自然就會減弱。
本組文/本報記者 熊穎琪 統籌/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