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網
2018年1月,遊客在攀枝花米易縣市民文化公園曬太陽、賞櫻花 王東 攝
初春時節,街頭巷尾、山坡谷底,高大魁梧的攀枝花樹上,樹葉還未長出,朵如玉蘭形、色如榴花紅的攀枝花已次第開放,遠望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
在祖國大西南川滇交界的金沙江與雅礱江交匯處,有一座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城如其名,花開四季,向陽而盛。
因為釩鈦磁鐵礦富集,它在上個世紀三線建設時期成為毛主席下決心「釘」下的一顆硬釘子——舉全國之力建設的「鋼鐵之城」。如今,隨著資源型城市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攀枝花已在悄然間分櫱出又一碩大枝丫——陽光花城、康養勝地。
從鋼鐵到釩鈦,攀枝花的工業轉型路徑相對清晰。而陽光處處皆有,何以成為攀枝花的優勢?記者走進攀枝花,初步領略了這裡層次豐富、別有味道的陽光發展之路。
古若水邊,陽光走廊,太陽文化
春節前幾天,成都人李文玉專程帶著老婆孩子趕到攀枝花米易縣,和已經在這裡住了兩個月的父母團聚過節。「退休之後,就想找個安逸的地方養老,攀枝花一年四季陽光燦爛,尤其冬季溫暖,空氣乾淨,來這裡正好。」李文玉的父親、68歲的李建國說。
米易縣位於雅礱江支流安寧河下遊河谷開闊地帶,古稱「迷昜」,有「太陽迷戀之地」的說法。1952年改名米易。雖然安寧河谷沃野幾百裡,是四川的第二大糧倉,但米易的縣名卻不關「米」而關「陽」,這裡不僅位於攀西陽光走廊的腹地,而且潛藏著深厚的太陽文化。
《水注經·若水》載,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顓頊於若水之濱若木之野。據水利專家、巴蜀文化研究專家馮廣宏,原攀枝花市政協副主席王文君等多名文史專家考證,黃帝次子昌意降居的若水就在安寧河下遊匯入雅礱江一帶,這一流域開蓮花形大紅花朵的攀枝花樹就是古籍所載的「若木」。為之佐證的是在米易縣白馬鎮何家壩出土的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與顓頊生活的年代——約公元前2450年高度吻合,加上米易境內白馬鎮、撒蓮鎮沿安寧河段有很多以龍命名的地名等民俗旁證,米易成為「顓頊誕生地」最合乎條件的認證地。
顓頊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人們尊稱他為中國太陽文化中的「高陽大帝」。《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崩,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顓頊也。顓頊娶於騰隍氏女而生老童,是為楚之先祖。」
顓頊故裡,龍吟大地。米易縣近年來積極組織編寫有關顓頊的歷史文化及民俗文化書籍,被正式命名為「中國顓頊文化之鄉」,還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準備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項目,如今年春節期間的燈會、廟會、花展、龍獅巡遊,以及書法、攝影、根雕展等系列活動。
奔流不息的安寧河從米易穿城而過,劃出一道滿含冬日暖陽和太陽文化的「微笑弧線」,笑迎全國各地的「候鳥老人」來這裡康養過冬。「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豐富多彩。」已連續6年選擇在米易過冬的李建國說,漫步安寧河邊享受陽光、去田間地頭採摘蔬菜、到附近場鎮訪古探幽,打柔力球、打太極拳、搓麻將、跳舞、唱歌……據了解,近年每個冬季,都有幾萬人追著陽光湧入米易。
與此同時,攀枝花下轄的另外三區一縣也紛紛推出陽光系列康養休閒度假產品,吃喝玩樂遊購娛都和陽光有關。作為首批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城市,攀枝花專業的康養服務場所已經有69個,擁有各類康養床位7.3萬張。服務對象不止瞄準老年人,更以家庭式康養為特點吸引不同年齡段人群來這裡既養身又養心。
仁和區都喜公主普達養生度假村就是一例。「11棟聯排別墅和170套度假房開盤沒多久就賣光了,去年開業以來冬季入住率達到90%以上,常住的康養客人來自北京、上海、成都的比較多。」攀枝花陽城金海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郭楊介紹說。
春節長假則成為攀枝花「販賣」陽光的最高峰,從大年初一開始,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康養遊客的身影,各星級賓館和商務酒店的入住率達到100%,出現一床難求的火爆場面,當地不得不安排學校宿舍作為臨時接待點。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攀枝花接待遊客總量從853萬人增加至2317萬人,年均增長22%,旅遊總收入從67億元增加至279億元,年均增長33%。而從外地入攀過冬的「候鳥老人」則由2013年的3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5萬人次。2018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攀枝花共接待遊客174.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7.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超10%和25%。
六度稟賦,陽光的味道如此香甜
這麼多人嚮往的攀枝花陽光,有什麼不一樣?專家用六度稟賦解釋了其中的奧秘。
北緯26度和煦的陽光、適中的海拔、峽谷避寒地形的組合,在攀枝花形成鮮明的熱帶、南亞熱帶氣候特點。城區海拔1100米左右,紫外線適量;年日照數2700小時,平均氣溫20.3℃,冬暖夏涼;年均溼度在55%至60%間,常年舒適乾爽;森林覆蓋率達60.1%,PM2.5值常年低於32微克/立方米;一年四季鮮花繁茂、鮮果不斷;加上98%的城鎮人口由全國各地匯集而來形成的熱情、開放、包容,呈現出海拔高度、溫度、溼度、潔淨度、優產度、和諧度「六度」的完美融合。
尤其是冬春季節晴天多、日照足,空氣乾淨清潔、雲雨稀少,被稱為「東方太陽穀」的攀枝花進入豐收時節。晚熟芒果、早春枇杷、以及蓮霧、火龍果、鳳梨、釋迦等熱帶珍稀水果和大批早春蔬菜輪番錯季上市,享譽成都、重慶及周邊城市,遠銷北上廣等大城市。
從攀枝花市區出發,只需20分鐘車程就能到達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幾年前,這個大山腰上的彝族聚居村寨還是無人知曉的窮鄉僻壤,如今卻是遠近聞名的康養新村。剛一進村,一排排獨具民族特色的新居在滿山鮮花掩映下熠熠生輝,在陽光下散步、喝茶、打牌的遊客絡繹不絕。
村民餘文群正忙的不可開交,她家種了10多畝芒果。「以前要等著批發商來收購,今年自家超市和微信上就賣光了。」性格爽朗的餘文群笑著說,來村裡的遊客都誇這裡的芒果肉質細膩、味道濃鬱,有的一買就是幾十斤。去年政府統一打造「攀枝花芒果」品牌,現在網上訂單也很多。數據顯示,目前攀枝花芒果的種植面積已達51萬畝,掛果23萬畝,年產量20萬噸。
從日本留學歸來的村主任鮑進芝信心滿滿地說,陽光經濟讓山裡人過上了「務工不進城、就業不出村、家家開旅店、人人當老闆」的香甜生活。
「早春蔬菜」是攀枝花獨特光熱資源造就的又一富民產業。2月8日,一條「早春蔬菜出國」的新聞刷爆了攀枝花人的朋友圈。當天下午,「攀枝花早春蔬菜出口俄羅斯首發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15個冷鏈貨櫃共搭載了160餘噸產自攀枝花地區的彩椒、西紅柿等當季有機、綠色蔬菜,預計在12天後抵達莫斯科。據了解,目前攀枝花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21.9萬畝、總產量74萬噸,在「陽光攀枝花」蔬菜品牌的整合下,蔬菜產業拉動農民人均增收超過1000元。
挖掘陽光資源的領域並不止於此。「原來是就農業發展農業,現在是要創新模式,農康融合發展。」攀枝花農牧局副局長楊鎮華解釋說,一是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推動「產區變景區」;二是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推動「田園變公園」;三是開發康養功能產品,推動「產品變商品」。
花開五瓣,陽光產業闖出新天地
如今獲評「全國呼吸環境十佳城市」的攀枝花,10多年前曾被通報為全國十大空氣汙染城市之一,其後投入100多億元開展科技治汙和結構調整,空氣重新清新起來,陽光的層次愈加豐富。
攀枝花狀如蓮花,花開五瓣,攀枝花以陽光為媒串起的康養產業,也正在康養「+」農業、工業、醫療、旅遊、運動等五個方面下功夫、開新局。
在攀枝花鹽邊縣紅格鎮,臺灣屏東人李賢治經營的「逸品敲冰巧克力莊園」成為遊客新寵。「一些在臺灣最南端才能種出的水果,竟然在這裡也長得很好。」李賢治說,自己2014年來攀旅遊後,萌生了打造一個精緻休閒農業主題莊園的想法。
這一項目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從考察、選址到建設一路順暢。走進莊園,本地紅梨、臍橙、軟籽石榴等特色水果和臺灣引種的玫瑰茄、釋迦、蓮霧等相映成趣,還間種了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等名貴樹種,種類上百種,成為遊客最愛的「百花園」「百果園」。李賢治還與當地農戶合作,幫助他們種植高品質臺灣水果,初步嘗到了精緻農業的「甜頭」。
另一家來自臺灣的企業敏盛長輩照護中心正在攀枝花專注發展「康養+醫療」。這家新型專業養老機構主要為不能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日照、長照、臨託三種服務,醫療與養老床位已發展到188張。為鼓勵行業發展,攀枝花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建設補貼和運營補助,加上市場需求旺盛,出現了醫院辦康養,醫康聯合打造集醫、養、護、樂功能為一體的融合服務體系。
對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宗貴升博士來說,與攀枝花結緣也是因為康養。作為中國粉末冶金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D列印專委會主任,他於2017年領銜科研團隊在攀枝花開設機構,致力於3D列印醫療康復輔具的研發、設計、製造、臨床應用及服務。
「康復器具是一個新興的高科技領域,行業發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材料配套鏈條。」2017年12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上,宗貴升告訴記者,中國的康復醫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攀枝花基礎條件好,具有先發優勢。
下肢康復機器人、智能自理康復機器人、鈦合金人體關節……在這個論壇上,還有江蘇的錢璟康復、上海的邦邦機器人、臺北德林股份等多家康復企業帶著新產品來尋求合作意向。攀枝花西區投資促進局局長羅曉瑰說,當地的「康養+工業」已經籤約10多個項目,正加快形成產業集群。
攀枝花還加快發展「康養+運動」產業,目前已建成國家級皮划艇激流迴旋競訓基地等四大冬季競訓基地,平均每年吸引30餘支國家、省、市和外籍運動隊來攀競賽、訓練。同時在城鄉地區集中打造休閒健身場所,康養運動新生活成為市民時尚。
目前,攀枝花已出臺系列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組建了50億元的康養產業發展基金,發布了「康養產業地方標準體系」。攀枝花市委書記李建勤說,必須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用好獨特的陽光資源,堅持綠色發展,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品質、豐富內涵,讓陽光成為攀枝花創新發展路上的新標誌。
2017年,攀枝花陽光轉型發展戰略初顯成效,全市經濟總量突破1100億,以鋼鐵為代表的二次產業佔比從2011年的75.5%下降到65.2%,而以陽光康養為代表的服務業佔比則從20.7%增長到31.6%。
攀枝花,這種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形高大魁梧,樹冠總是高出周圍的樹群。當下,攀枝花這座城市,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一年四季,努力向陽,爭先向上。(記者 惠小勇 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