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奧賽、蓬皮杜、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法蘭西國家軍事博物館..五個如雷貫耳的法國博物館首次官方授權博新社,在這個暑假將推出給孩子看的在線博物館之旅,有直播、也可以無限次回放。
更是請到中西合璧的教育專家黃靜潔女士做主講、寫過很多青少年讀物的旅法作家鄒凡凡執筆,將探索藝術和宇宙的博物館,用小朋友喜歡的視角來呈現:改變一生的博物館之旅。
圖為這幾日的彩排現場
先看一段小小的預覽
第一次國寶級博物館官方授權
一天看一集,25分鐘,在十天的時間裡,孩子們將走進羅浮宮博物館、奧賽博物館、蓬皮杜中心 、法蘭西軍事博物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法國五大國寶級博物館,其實別說孩子,我自己也很有興趣看一看,和走馬觀花的旅途一定有不一樣的深度。
所謂官方授權,不僅僅是這五大博物館的公共教育部門共同參與這個節目的開發製作,更是五大博物館在拍攝時段裡清場讓攝製組進去拍,所以呈現的現場一定身臨其境。
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博物館
歐洲最美博物館:奧賽
從煉油廠到文化工廠:蓬皮杜中心
圖為蓬皮杜中心主席Serges Lasvignes
還有拿破崙和火槍手的法蘭西軍事博物館,以及皇家園林中的科學聖殿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正如羅浮宮博物館公共關係副總監Adel Ziane在推薦裡所說:「很榮幸參與《改變一生的博物館之旅》直播計劃,來羅浮宮的中國遊客數量每年都在逐步上升,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教育項目讓大家濃縮看到羅浮宮的珍貴館藏,感受羅浮宮的無窮魅力。」
看懂理解藝術也好,知曉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也好,了解歷史演變的過程也好,孩子看了這個十集的片子,並不可能變成某個領域的專家,但他們對這世界會有更廣博的認知。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今天仔細講給他們聽過的某幅作品、某個建築、某段歷史,也許會偶爾被想起,更多時候,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美,對美的感知會內化為他們的一部分,影響他們長大後的每個言談舉止。
這就是認真看博物館的意義。
圖為攝製組正在羅浮宮博物館外採訪該館公共關係副總監Adel Ziane
而人類文明數千年來的藝術珍品,被藏在歐洲各大博物館的深宮高牆之中,每天只能接受數量有限的遊客參觀。就算到了現場,很多時候也是匆匆一瞥而過,並不知其詳。
現在我們有網際網路科技,有對博物教育充滿熱情的一群專家,所以就有了這樣十集的視頻教育節目,給孩子一個耳目一新的博物館之旅,坐在屏幕前探訪世界各大頂級博物館。
寫青少年文學的旅法作家寫講稿
中西合璧的教育專家、也是一位媽媽來講
博物館有益,但串詞怎麼寫得、講得入孩子心,就看水平。
這次《改變一生的博物館之旅》的串詞作者是旅法作家鄒凡凡,她是歐中文化交流協會理事,更是多部青少年暢銷讀物的作家。她寫的串詞,我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直觀感受下。
比如講羅浮宮門口的透明金字塔:
站在羅浮宮正前方,最吸引眼球的並不是雕塑、廊柱和拱門的細節,而是——是不是我背後那幾座大大小小的透明金字塔啊?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幾座金字塔和王宮一樣古老,修建王宮的時候還沒有鋼材和玻璃呢,金字塔的年紀要小得多了。那麼,古老的羅浮宮前為什麼會有這樣年輕的金字塔呢?
因為啊,上世紀80年代,羅浮宮已經沒辦法應付絡繹不絕的參觀者了,大量人流像過不了網的魚群一樣被堵在入口;而且,古老的宮殿裡陰暗潮溼,採光成了大問題,白天都黑乎乎的。於是當時的法國總統決定大規模改建羅浮宮。
最終入選的改建方案,來自華裔大建築師貝聿銘先生。這下子可了不得,反對金字塔的巴黎人比當初反對艾菲爾鐵塔的還多,據統計超過90%,就是幾乎沒什麼人同意!反對者們說這個設計會「既毀了羅浮宮,也毀了金字塔」。據貝大師自己回憶,改建羅浮宮的前後13年間,有整整兩年是用來吵架的。
可漸漸的,巴黎人對於金字塔的評價已經從「羅浮宮前的大墳墓!」變成「羅浮宮院內飛來的散發微光的寶石!」因為他們看到,入口與採光問題都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到2002年,參觀者已經比1993年金字塔剛完成時翻了一倍。
講到了金字塔,因為真正的金字塔在埃及,所以這一集羅浮宮就從與金字塔有密切關係的大石頭-粉紅色獅身人面像講起。
在埃及大金字塔群的前方,有一座雄偉的獅身人面像,可是鼻子缺了一大塊,影響了它的美觀。那麼現在,請大家看這裡,原來羅浮宮也有一座獅身人面像啊,而且保存得非常完美!看它的顏色,是微微的粉紅色的,粉紅色的花崗巖。
它有獅子的身體,法老的腦袋,面容威嚴,高度達到1米83,比我還高一個頭呢。它的尾巴盤在這裡,請大家注意,這裡還刻著好幾位法老的名字。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建造獅身人面像?它有著怎樣的秘密?
原來,在古埃及,獅子是人們崇拜的動物,是力量的象徵,人的智慧和獅子的勇敢結合在一起,象徵著法老的權威不可侵犯。因此,獅身人面像通常會放在金字塔或者神廟附近,起到一種守護的作用。
這尊粉紅花崗巖獅身人面像呢,是埃及以外最大的獅身人面像,它來自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塔尼,是阿蒙雷神廟的守護者,修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埃及古王國時期——掐指一算,距今已經4600多年啦!
講到另一塊大石頭漢謨拉比法典時,她是這麼寫的:
大家看,石碑上方是不是刻著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太陽王和漢謨拉比本人,漢謨拉比是古巴比倫的一位國王。坐著的太陽神正在把權力交給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的漢謨拉比。
往下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叫做楔形文字——它們長得像把木頭劈開的小工具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
石碑上一共有三千多行文字,寫的是什麼呢?原來是近三百條法規和司法判決!也就是說,這就是古巴比倫的法律,古巴比倫的法律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刻在石頭上的!比如:偷東西會受到怎樣的懲罰,欠債又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其中有些懲罰措施聽起來有些殘暴呢。請大家記住哦,這塊石碑,就是古代社會最全面的司法典籍,距今已經快4000年了。法律條文前後還有序言與結語,把古巴比倫的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展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我們說漢謨拉比法典,既是藝術品,也是了不起的歷史與文學作品。
穿行在羅浮宮裡,有點像乘坐時間機器。
每一集直播的開始,老師都會提出一個問題,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看這一集的博物館之旅,而介紹的藝術藏品會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答案。
再比如說,講到奧賽博物館裡的名畫《羅納河上的星空》,
介紹梵谷,講到他的貧窮、孤獨、傷心、不自信,最後他用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講回這幅畫,因為這是梵谷比較晚期的作品,那時候他的精神狀態已經很不好,大家都覺得他瘋了,可是在這幅《羅納河上的星空》裡我卻看到寧靜。所以我想請您介紹一下它所表現出來那股特別的力量。
深藍色夜空中的星星,河岸的燈光,河中的倒影,還有近處挽著手行走的兩個人,一切都那麼寧靜,像一個微笑,像一首很溫柔的歌。
這一刻,梵谷的內心一定像這星空一樣,也是寧靜溫柔的。梵谷的一生,從不被理解,經常被嘲笑,可是他還給人類的這件作品,卻沒有一點抱怨,反而充滿了撫慰。站在這幅畫前,真的很想給梵谷一個大大的擁抱。
聽完關於印象派的故事,老師會給孩子們留一個問題:Quelle coulour du ciel? 天空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
老師引導的答案是:天空的顏色是隨著天氣、季節、時間而變化的,同時也是隨著我們的心情變化的,你快樂的時候和你哀傷的時候,天空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所以印象派大師們告訴我們一個秘密:無論天空是什麼顏色的,我們要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因為景物在我們心靈上的那一份投影,就是那一刻獨一無二的印象和記憶。
主講人是黃靜潔,媽咪Jane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中西合璧的教育學家。她和先生譚盾一起,參加過很多面向青少年的藝術、音樂等項目。
《改變一生的博物館之旅》具體學習方案:
2018年8月16日-25日每晚19:00在Cctalk官方微信平臺以直播形式播出。節目過程中嘉賓主持將帶領小朋友和家長一一探訪介紹每座博物館內最經典的10件作品。家長和小朋友還可以在節目播出過程中以彈幕的方式與主持人互動。家長和孩子可在課程結束後繼續永久觀看節目。
本課程3人團購價為39.9元/人全套課程,單人購買價為99元全套課程。
每集25分鐘,共十集
中文講解
直播期間學習時間為每天固定19:00-19:25,家長可在課程結束後繼續永久觀看節目
本課程購買後可以繼續永久觀看
本課程購買後不支持退款
海明威有句名言: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在巴黎居住過,那麼無論以後你去哪裡,巴黎都會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這流動的盛宴裡,一定有部分是屬於這些國寶級的博物館。
那麼,這個暑假也給孩子來一場博物盛宴吧!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達cctalk39.9元團購購買課程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