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醒過後,朋友圈開始被大波浪改編版本的《愛情買賣》刷屏,看了《樂隊的夏天》的朋友樂在其中,沒看的朋友一頭霧水。究竟是什麼魔力,能夠讓這首十一年前爛大街的口水歌,再次爆火網絡?
作為慕容曉曉的成名曲,《愛情買賣》自發布後迅速受到了聽眾的大量喜愛,從編曲來講,《愛情買賣》和鳳凰傳奇的作品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節奏洗腦,朗朗上口,初聽過後便會在腦海中揮散不去。而這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噩夢,當年無論是去理髮,還是去逛商場,幾乎都逃不了《愛情買賣》的洗禮,堪比如今的抖音神曲。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大波浪樂隊選擇改編《愛情買賣》,無疑是個瘋狂又冒險的舉動,對於在聽眾腦中已固化的作品,改好了就是新的神曲,改不好就是翻唱模仿。每一季樂夏都會舉行一場改編賽,而節目組也是費盡心思找來樂隊基本看不上的改編歌曲來製造看點,在改編前大波浪卻很樂觀地表示,希望能夠成為下一首廣場舞阿姨們喜歡的作品。
在大波浪版本的《愛情買賣》中,採取了雙主唱的形式,主唱李劍負責冷峻,副主唱負責瘋癲。開場便是一段迷幻又瘋癲的合成器音效,隱隱約約中有一股梅卡德爾後朋克的味道,在李劍的rap結束後,副主唱又來了一段瘋狂版竇唯《高級動物》的念白,將情緒推至頂點。
在大波浪的版本中,想表達的是一種愛情的荒謬與悲痛,誰在年輕時沒為了愛情做過幾件愚蠢的事情?主唱李劍的個人魅力此次完全分給了樂隊的其他人,對於副歌的經典旋律並無明顯的變動,李劍的存在更多是形成一種對比的音效,乍一聽像是DJ的存在。
對於電子音樂,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可能就是夜店中的土嗨蹦迪曲,和口水歌屬於同一層次的音樂類型,難上大雅之堂。但是在這次大波浪的改編中卻發現,原來電子樂也可以加入很豐富的編曲元素,也可以和搖滾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於是大波浪最終以45分的優勢勝過後海大鯊魚,並成功讓這首《愛情買賣》二次翻紅。
聽完過後可能很多人會懷疑,《愛情買賣》真的土嗎?自從慕容曉曉走紅後,這個問題就未停止過討論。其實音樂並不分土與不土的區別,而是受眾的區別。慕容曉曉當時的受眾就是普通群眾,將歌詞與精神都淺顯易懂地表達出來,極易引起更多人的共鳴。而大波浪的受眾卻是獨立樂迷,大家更想聽一些新的不一樣的作品。
如今評定一首歌俗不俗的標準似乎已成為,只要聽的人多滿大街都在放,那就是一首俗歌。這個標準是沒有道理的,就像曾經《心太軟》、《忘情水》剛剛發行的時候,也被很多人吐槽說太俗。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後,卻統統成為經典。對於音樂作品,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永遠不要用土或俗來形容!
聽過大波浪版本的《愛情買賣》後,你對這首歌有了什麼新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