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東莞千餘名學生聽課後,都「吵著」要當記者?

2020-12-26 老林林看社會

哈嘍~冬奧小記者!

12月21日至23日,「我的冬奧夢」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來到了東莞市東城街道的五所學校。東莞資深媒體人王毅向千餘名小學生分享了自己從業十多年的經驗與趣事,併科普了作為一名記者所必備素養。

「我的冬奧夢」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由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旨在向廣大青少年普及冬奧知識,並為2022年冬奧會選拔、培養具有國際語言優勢的青少年,由他們向世界講好中國冬奧故事。今年,該活動來到了廣東東莞,由東莞市東城圖書館和東莞陽光網協辦舉行。

活動受到了東莞市光大新亞外國語學校、東城第五小學、東城第三小學、東城小學、東城虎英小學等五所學校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大家紛紛表示,要從此次小記者徵選活動開始努力,爭取日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

23日下午,東城虎英小學五年級學生全員出動,聆聽了東莞資深媒體人王毅帶來的《體育記者——賽場上的戰地記者》講座。該校五年級一班班主任謝老師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更多了解有關奧林匹克及記者職業方面的相關知識,拓寬孩子們的知識面。同時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解決自己面對的困難。

在講座過程中,學生們與主講嘉賓頻頻互動,積極搶答問題,全身心參與其中。東城虎英小學五年級學生唐詩然表示,「聽了王毅老師的講課之後,我覺得我要學習運動員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遇到事情不退縮,勇敢攻克難關。」她的同學張恩語則認為,成為一名記者不僅需要具有嚴謹的工作態度,還要具備高超的專業素養,「看到王毅老師說的這些事情,我也想成為一名體育記者。從(2022年)冬奧會(小記者)開始,將來出入各大賽場,為大家報導最新的消息。」

講座結束後,主講嘉賓王毅已經成了不少小朋友的偶像,大家紛紛圍著他要籤名,這樣的場景,在五場講座當中,已經是「常規操作」。

東莞市光大新亞外國語學校學生石定濤表示,聽完演講之後,覺得記者很棒,自己以後也想當一名記者,「通過這一次演講,我的感受非常深,當記者其實是不容易的。記者外表上看起來是非常簡單,但他是非常累的,每天都得做非常多的工作,他採訪前後都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知多滴:「我的冬奧夢」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堪稱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在我國舉行的最重磅的體育運動會。為了在中小學生中傳播奧林匹克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普及發展,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攜手,打造面向全國的「我的冬奧夢」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這是北京冬奧組委名下唯一一個青少年奧林匹克教育項目,旨在為2022年冬奧會選拔、培養具有國際語言優勢的實習小記者。

參加的青少年將在評選過程中接受語言、新聞素養、採訪技巧、溝通與表達等多維度的鍛鍊,進入全國評選階段「國際營」的青少年,還能與真正的奧運親歷者面對面交流學習、結伴良師好友,以及體驗真實的冬奧運動項目。

各評選階段的優勝青少年,有機會獲得相應的官方獎勵;全國100強(各組別20強)進入面試環節,將獲得奧組委蓋章的「冬奧小記者」證書;經過面試選出30名「最佳冬奧小記者」,獲得奧組委蓋章的證書、獎盃,並成為認證實習小記者。通過終極選拔的選手,可以在2022年冬奧會舉辦期間,作為實習記者進入到冬奧會主新聞中心進行採訪。

此前,「我的冬奧夢」系列活動從北京一地發展至全國20餘個省市及地區,覆蓋全國1000餘所中小學校,150萬青少年及其背後的家庭。2020年,「我的冬奧夢」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正式成立廣東分站,為廣東地區喜愛外語的中小學生提供歷練的舞臺。

直擊現場

未能參與到現場活動的同學們

也可通過線上報名的方式

參與到「我的冬奧夢」

冬奧小記者徵選活動中來

相關焦點

  • 千餘名旗袍佳麗歡聚東莞觀音山 向新年獻禮
    12月22日,2019—2020年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總結表彰大會暨首屆旗袍文化藝術節在東莞觀音山隆重舉行,千餘名旗袍佳麗歡聚觀音山,通過旗袍主題才藝展示、交流的方式,展現東方旗袍的魅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以飽滿的精神風採迎接新年的到來。
  • 復學後,如何讓初中學生從網課散漫進入積極互動的聽課狀態
    返校第一天晚上觀看《開學第一課》第二節召開《此刻在教室該珍惜什麼》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先寫日記後發言,有同學這樣寫到:告別了舒適溫暖的沙發大床、誘人的零食水果;告別了上課隨時可以加餐、可以去洗手間的安逸生活,是多麼的不舍呀。坐到教室裡邊,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真不知到該如何做呢……。可見,這些小神獸精氣神的已失去了戰鬥力,徹底泡成了半生不熟的青蛙了。
  • 學生不認真聽課老師應該怎麼處理,張雪峰說出觀點
    導語:學生不認真聽課老師應該怎麼處理,張雪峰說出觀點。現如今相信很多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學生上課的時候精力都無法聚焦在課堂上。老師對此也非常的苦惱,因為學生的心裏面在想什麼老師也無從得知。我是那種思維比較跳躍的那種學生,聽課聽著聽著就會不由自主的走神,自己想把精力聚焦在課堂上,但是還是很困難。老師講的是那種邏輯推理類的數學題,還有我們做完試卷對答案的時候,更加無聊,就是在那裡對標準答案。課堂本身也很枯燥乏味,而且在此期間,學生和老師幾乎沒有過互動,整堂課都是老師在那裡講。一般一節課只講一道題,一旦你掉隊了你就聽不懂了。
  •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線上開學
    新華社廣州3月3日電(記者徐弘毅)抗疫不停學,東莞臺商子弟學校2日以線上教學的形式開學。身處兩岸的師生通過網絡共聚一堂,以別樣方式開啟新學期。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創立於2000年9月,是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目前有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年齡段共2000多名臺籍學生。
  • 三寰牧場迎來千餘名學生遊學團_大連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 發布時間:2020-12-15 15:40:11 瀏覽次數:130次       12月5日,三寰牧場迎來了大連市長春路小學、九三小學、杏園小學的千餘名學生進行遊學活動
  • 什麼課是一堂好課?聽課、評課,教師可以這樣做
    聽課、評課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一環。隨著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發布和高中課程標準的修訂,核心素養成為深化高中課程改革的關鍵詞,教材和教學都應當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綱。圍繞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改進聽評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導讀,是一種閱讀輔導的行為。
  • 聽課記|從空氣開關到教學按鈕
    江書記報出我聽了32次,這個數字,其實是我到淮技師任職後的總「聽課記」數量,一年零兩個月(虛算三學期)的時間裡,本來基本聽課任務就有二十幾節,32次,算起來其實並不算多。總體感覺,一學期要完成十節聽課任務,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普通老師,自己的上課任務本來就重,再找時間去聽同事的課,可想而知壓力山大。去聽的是電氣系曹雙奇老師的第一堂課。
  • 東莞學生專線首批開通11條,92輛巴士將接送1650名學生
    東莞校園正在逐步迎來同學們的回歸,從5月15日起,東莞巴士公司將啟動今年學生專線接送任務,開通首批學生11條專線,接送東華學校初三年級、光明中學初三年級約1650名學生放學。根據東莞市交通聯席辦、東莞交投集團的部署,東莞巴士公司積極與學校方面進行了對接,首批專線將安排運營車輛92輛(含應急車輛)。早從5月12日起,東莞巴士公司下屬的城巴公司、小巴公司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點,優先挑選技術狀況良好的車輛投入運行,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車輛消毒清潔工作,在接送過程中嚴格落實保持車窗常開,確保車廂內通風透氣,確保學生接送工作安全有序。
  • 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多名學生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
    負責該計劃的廣東省科技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首屆百名優秀生物教師、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教師吳豐介紹,該計劃得到了廣東醫科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旨在摸索拔尖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具體來說,入選的學生將進入中學創新實驗室和大學實驗室開展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記錄實驗結果,查閱專業文獻,撰寫科研論文。從「未來科學家」計劃走出去的孩子,不少在科技領域初綻光芒。
  • 遇到了「神仙老師」:有顏值又有才華,學生聽課還會「走神」嗎?
    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學生在每一個讀書階段,都有很重要的「任務」。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環節,學生要取得好成績,首先要學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在課堂上遇到一位漂亮負責的「神仙」老師,學生聽課還會「走神」嗎?
  • 吵著吵著就餓了……
    吵著吵著就餓了…… 「民以食為天」 廣州人對食物的執著 可能超乎你想像 就連吵架都充滿了火藥味
  • 500名「學生記者」記錄大美時代
    董小龍宣布陝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代表全體師生,向前來交大參加陝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的全體人員表示歡迎。他說,陝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活動, 是在校大中小學生接觸社會的非常難得的機會。
  • 東莞報業小記者走進步步高小天才研發中心,體驗「東莞智造」
    7月31日,東莞報業小記者俱樂部攜手步步高小天才研發中心,來了一場研學之旅。30多名小記者走進小天才,參觀科研人員辦公樓、體驗小天才產品與益智遊戲,感受「東莞智造」的強大。「媽媽給我買的電話手錶就是小天才的。」「我的也是呀。」……走進小天才研發中心,小記者們很是興奮。
  • 東莞巴士公司開通首批學生專線
    昨天,工作人員給即將開通的學生專線車輛消毒。(東莞巴士公司供圖)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幸端)東莞巴士公司今日開通首批學生專線。學生專線共有11條,安排運營車輛92輛(含應急車輛),主要任務是接送東華學校初三年級、光明中學初三年級約1650名學生放學。  每車載人不多於座位數此前,城巴公司、小巴公司工作人員已在學生專線上車區域地面上每隔1米設置了醒目標識,並擺放「請自覺排隊,保持1米距離」警示牌。
  • 幾十名考研學生遭遇訂房漲價 與中介發生爭執
    本報記者 吳金彪 翻拍本報96706熱線消息(記者 吳金彪) 「說好的中低檔房,怎麼要交高檔房的房款?」22日上午,省城某高校幾十名考研學生因考研訂房問題與代理機構發生爭執,學生們一度報警。學生小劉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明年1月份要考研的學生,按照往年考試的經驗,他們一個月前與社會上一家訂房機構籤訂了協議,每名學生繳納了50元的訂金。
  • 在寶島聽課
    在臺幾天,我通過親朋介紹,著重去了幾間重點學校參觀聽課,接觸了一大批老師和學生,對他們的管理和教與學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應該說臺灣學校的管理是嚴密的,行政領導人員非常精簡。有個某市立中學,全校7000多學生,400多教工,只有一個校長,一個秘書,下設教務處、總務處、訓育處,各有主任一人。行政人員除校長一人不擔課以外,其餘都擔任了一定的課程。
  • 東莞高埗:679名考生,衝啊!
    今日上午7:30,市第五高級中學裡14輛大巴車載著679名高埗考生,準時從學校出發,前往東莞中學高考考場,拉開了今年高考大幕。高埗鎮派出公安、交警、鐵騎、特警等近百人為高考考生一路護航。 高三(7)班班主任楊露春特意穿了一身紅色衣服,並戴上學生家長送來的紅色口罩,祝福考生們「高考必勝」。 今年高考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因此,更多了幾分守護和關懷。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350名研發人才齊聚一堂,東莞引智靠的是什麼?
    東莞引智在路上。12月9日,2020年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開幕,一年一度的人才盛會是觀察東莞引智的最佳窗口。在活動周研發人才交流洽談會的現場,記者看到三百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發人才齊聚一堂,他們戴著口罩、拿著簡歷,與意向企事業單位展開面聊。「我認為,東莞的人才政策很完善,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也很高。
  • 7名四川小學女生被誘東莞打工 最小隻11歲
    南都訊 記者饒德宏 張鵬四川涼山昭覺縣有7名小學在讀女生被誘至東莞打工,此事經微博披露發酵後引發廣泛關注。當地政府昨日回應證實這一消息,稱該事件系涼山本地的外出務工人員私自組織未成年人到外地一些非法用工企業打工。昭覺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昨日表示,7名女生目前在東莞一玩具廠上班,生活良好處境安全。該縣工作組現正前往東莞,力爭儘快找到這些女生,並把她們帶回昭覺返校就讀。
  • 東莞學校要求「錯峰吃飯」 學生到食堂常遇剩菜
    學校回應稱:「錯峰吃飯」只為保持食堂就餐秩序,不存在吃不到菜的情況,下周該規定將被廢除  下課後,上千學生齊刷刷從教室出來,奔向食堂排隊打飯的壯觀景象,在很多學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而最近東莞紡織服裝學校出臺了「錯峰吃飯」的規定。對於錯峰吃飯,學生有贊有彈。有學生表示,錯峰就餐對於後到的人很不公平,如飯桌不及時清潔,只要是後來的學生來晚了一點,就很難吃到和前面的人相同的飯菜。也有學生表示,錯峰吃飯的規定出臺以後,就不用排長龍吃飯了。東莞紡織服裝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錯峰吃飯的安排是這學期的新規定,為的是不想讓同學們在飯堂太過擁擠,維持食堂良好的就餐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