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旌德「十四五」規劃獻一策
旌德市民 姚斌
我為「十四五」規劃獻一策,打造我縣全域旅遊靚麗名片和閃光點――建議建一座旌德博物館,將國安木雕館作為主題納入其內。
我縣在現、歷屆縣委和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使我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藍了,水綠了,山青了,整體社會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百姓生活水平和人居環境都得到很大提高。我縣縣域經濟發展、第一二三產業指數增長、民生問題、「三農問題」、法治建設、社會治安治理、市政建設、人文科技創新發展、電子商務發展、脫貧攻堅及全域旅遊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發展並取得了相當成就!
但是,橫向與兄弟縣相比,我縣還是個小弟弟。為使我縣迎頭趕超兄弟縣的發展勢頭,結合我縣實際情況,針對痛點、難點及優勢制定好我縣「十四五」規劃非常重要!只有將「十四五」規劃好,規劃的切實可行,才能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奠定堅實基礎與可靠保障。
我雖不生於旌德,但我是吃旌德的糧,喝徽水河的水長大的,雖已是年邁古稀奔八人,但我很希望我的餘生在旌德過的更好些,更希望旌德子孫們將來在旌德比我們生活的更甜美、幸福!這種美好願望都必須寄於旌德將來的經濟等各方面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方略,制定好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十四五」規劃,只有這樣才能使旌德經濟發展趕超兄弟縣,屆時,民生得到更大改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旌德的美譽度再次得到提升,讓百姓子民更好地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紅利。只有這樣,所有為官者才不枉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為響應我縣我為「十四五」規劃獻一策之號召,為此我鬥膽來獻上一策:強烈建議在編制「十四五」規劃內容和實施中,將建設「旌德博物館」納入規化中,並儘早儘快設施。我深知縣財力單薄,家底不厚,設施此項目缺乏資金,但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無非是資金與場地問題。
關於場地問題:縣旅遊公司從業人員不多,攤子不大,可將其遷出其它地方辦公,將該場地可改建成縣博物館。老縣委會場地大,樓房多,環境好,停車位多,將空地重新規化設計,綠化的新穎漂亮點,對於樓房能利用的儘量利用,需改造十裝璜的就改造裝璜。這樣可做到一樓一品一內容,可提高覌賞品味和博物館檔次。
博物館展示內容:國安木雕館,旌德民俗館,木活字十體驗館,旌德歷史館,旌德烈士、英雄、歷史名人館,旌德農耕館,遊客接待廳,旅遊商品購物十旌德土特產品銷售商店,公廁改造,茶水房等等。博物館要特別圍繞國安木雕館作為重點打造,這樣可以解決國安館因現場地小,尚有諸多珍品無法對外展示,至今堆積在庫房內的困擾問題。同時國安館現展廳面積小,往往因參覌者眾多,經常發生擁擠現象,長此下去來訪者會越來越多,屆時容易造成無法接待或人多擁擠給展品帶來損傷或丟失,而場地小,也沒有修損間,沒有接待室,沒有辦公場地等,這些都是急待解決之事。國安館現已名聲大燥,美名遠揚,好多遊客、收藏行家大家和不少省部級領導及退離休高幹都不遠千裡特抵該館參覌欣賞。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口碑相傳,信息傳播,該館定會招來全國八方乃至國外遊客紛至沓來!屆時,會給旌德帶動相關產業之發展,也會給相關產業帶來商機,從而提升旌德的經濟發展和美譽度,百姓生活質量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你們可以去浙江開化縣考察一下,開化縣並不富裕,可該縣就以現代的手法製作根雕,就這根雕該縣專門建了座根雕博物館。他們的根雕能與國安木雕館那麼眾多工藝藝術品比的了嗎?!姚國安館長耗盡錢財,憑一己之力跑遍全國各地收藏了那麼多珍貴的藝術珍品十極品,它不僅是木雕藝術和文物,它更是我大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融入其中,是我國大國工匠的精神和讓人嘆為觀止大國工匠精湛手藝結晶的具體體現!
因姚國安館長收藏的太多太多,象他收藏這麼多珍品十極品展現給世人,業內名家都感嘆地稱其為國內第一家。據我了解有外省好幾家邀請姚館長將其所有展品搬到他們那兒去,他們給他提供足夠大的場地展出,物品產權仍是姚館長的,每年給他不菲的收入。因姚館長太有家鄉情結,都一一謝絕了,旌德有這麼一位懷有赤子之心的子民,縣委、縣政府應該感到榮興和驕傲!縣委、縣政府應將該項目及早立項,將它打造成旌德全域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和閃光點,從而帶動旌德旅遊業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
關於建設旌德縣博物館的資金問題,我提點想法:(一)作為我縣「十四五」規化重大項目重點招商引資;(二)由縣國投公司擔保,面向社會融資;(三)由縣有關部門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十幕捐;(四)實行股份制投資。
關於投入資金的回報:A,按方案一建設,採取收門票的方式按年逐年回收,為三方享有,〈1〉投資方,〈2〉國安館,〈3〉縣國資委。至於每年每方收回比例由三方商定進行分配。
B,按方案二建設,由縣政府和國安館享有門票收入權,作為回報投入資金,雙方由資產評估公司進行評估,再按評估價值的比例進行分配收入。
C,按方案三建設,比照B方案進行分配。
按方案四建設:設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國安館展品進行評估,以評估總價值作為股分參股,投資各方按股份分紅和承擔相關責任。
獻策人:姚斌2020年10月27日
【圖】老縣委大院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