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堪比養二哈?父母應掌握男孩「睪丸激素」4個周期,別冤枉他

2020-12-21 蔓德育兒

"養一個兒子,不如養十個女兒。"

閨蜜嘆息著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初生了兒子,在婆婆面前的志得意滿,已經從她的朋友圈消失殆盡,留下的只剩她對"小棉襖"般的女兒,無盡地遐想。

養兒堪比養二哈

養兒子,怎麼讓他早點開竅,這個問題傷透了許多父母的腦筋。因為,許多兒子就像家裡憋久的哈士奇,不知道什麼時候,用怎樣的方法,玩起"拆家"的遊戲。

小陳剛剛買了一隻幾百塊的口紅,作為自己任勞任怨當老媽的獎勵,塗了才兩次,朋友們都說顏色很配。

周末早上趕著出門買菜,6歲的兒子還沒起床,一般孩子都會睡的比較晚,所以她想早去早回,孩子應該沒問題的。

當她回到家,場面沒法看,雪白的牆上,都是鮮豔的紅色,那麼刺目,那麼揪心。

她兒子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醒的早,也不知道從哪裡翻出她的口紅,在她進門的時候,還在開心地塗鴉,就像個天真的小藝術家,把她氣得。

所有人都說,男孩天生好動,充滿冒險精神。所以,我們往往聽說的"熊孩子",大都也是調皮的男孩。

前段時間,一個視頻在網上爆火。

一個武漢的男孩,貪玩好奇,把頭卡進防盜網,父親試了多次拔不出來,只能無奈尋求消防的幫助,這個父親看著消防員施救,毫不著急,反而抱著手在一旁笑。

類似的事情,可真不少:

有意思的是,這些"卡頭娃",大都是男孩,年齡大約在4-8歲之間。

看起來卡頭是件搞笑的事,雞飛狗跳的,但其實背後可能的危險,或許會危及孩子生命。孩子在卡住後,可能會因恐慌胡亂掙扎,造成窒息或者頸部受傷,這可不是玩笑。

除了這些"烏龍",男孩子們總能搞出一些哭笑不得,有時候恨不得要揍他們的事。

養兒子,似乎真的好像養哈士奇,就是不如養女兒讓家長放心,女兒多麼溫順體貼,在家裡玩玩布娃娃,還會幫下班的爸爸拿拖鞋。

而養兒子,他們會給你搗蛋、搗蛋、還是搗蛋。

難怪閨蜜會說養一個兒子,還不如養十個女兒。

男孩難開竅,淘氣堪比二哈?"睪丸激素"家長應了解

1849年,德國哥廷根的Arnold教授,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去掉了一隻公雞的雄激素器官,發現這隻公雞不再好鬥,從此開始了科學研究"睪丸激素"的歷史篇章。

一直到1931年,德國化學家布特南特,從動物睪丸中,分離出一種全新物質,人們才看到"睪丸激素"的真正面貌。

而這種物質,正是男孩子們"野性難馴""富於挑戰""淘氣比二哈"的重要原因。

反過來想,男孩子們需要有點"野性",才是他們發育正常,即將成長為男子漢的特徵。

家長倒是真不需要為此著急煩惱。

並且,"睪丸激素"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有多次高峰期,這個時間段裡的男孩,格外調皮,家長需要多加了解,不要冤枉了他。

01.剛出生

男孩兒剛出生,體內睪丸激素含量與12歲的男孩相當,這是男幼兒向男孩發育的重要階段。所以,許多男嬰動靜比較大,也是這個原因造成。

02.愛打鬧的4歲

從出生到4歲前,睪丸激素在男孩身體的含量不高。一旦進入4歲,生物鐘開始敲響,男孩們就開始各種"作妖"。所以,這個年紀的男孩,喜歡冒險,喜歡探索,喜歡打鬧。

03.繞不開的青春期

11歲開始,許多男孩進入了青春期,體內的睪丸激素再次增加,高峰值可以達到4歲前的8倍。也是在這個時候,男孩們身高開始猛竄,追上同齡女生,變聲和其他的男性特徵,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當然,家長們難以應付的"青春期",也就一起到來了。

04.成年了

男孩子25歲之後,已經相當成熟,這時候的睪丸激素,會再次進入高峰,讓男孩更有闖蕩世界的精神,所以這個年紀的男孩更奮鬥更拼搏,直到40歲,睪丸激素含量下降,趨於成熟。

兒子如何養,才能讓父母不頭疼?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他的父親鯀治水用的是"堵"的法子,哪裡鬧洪水,他就去哪裡堵,結果洪災遍地,還害了自己的性命。

而大禹總結了父親的經驗,用"疏"的方法,把洪水引流到別的荒地去,反而成功治理洪水,成為古代聖人。

從這個故事裡,家長們可以總結一些育兒經驗。

養育男孩——堵不如疏

第一,撒歡

由於睪丸激素的影響,男孩子們精力超級旺盛,不讓他們探索和瘋鬧,就像讓他們關禁閉一樣難受。

家長可以找一片安全的地方,讓男孩子們盡情撒歡。推薦儘早讓男孩們接觸足球籃球等運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一方面促進孩子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是,消耗掉他們無處發洩的精力,把他們的"電池"耗光,他們就老實了

第二,交流

保持良好的溝通,是做父母的應該完成的事,和這些調皮男孩交流的目的,不是阻止他們搗蛋,而是告訴他們"原則"。有想像力,想要冒險可以,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別人,不要破壞公物和他人財產。能夠遵守這些原則,孩子就像拴在繩子那頭的風箏,出不了大問題。

男孩雖然有時候調皮搗蛋,但同樣也是因為睪丸激素的原因,他們更有挑戰性,他們將會成長為家庭的脊柱。

所以,耐心培養一個好兒子,能讓家庭變得更幸福。

你了解你家的兒子嗎?又了解睪丸激素嗎?

相關焦點

  • 被物質「窮養」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樣?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儘管「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經被流傳至今,可是多數父母依舊搞不清楚「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 被物質「窮養」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樣?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儘管「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經被流傳至今,可是多數父母依舊搞不清楚「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 真正懂得「富養」的父母,都有這四個好習慣,最後一個很重要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黃磊對女兒的教育方式,讓很多家長更加堅信了「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觀。有些家長認為:即使自己物質條件優越,也應該苛刻地對待男孩。事實上,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僅僅從物質上判斷是「窮養」還是「富養」,是缺乏思考的,因為孩子是否有前途並不完全取決於物質條件。真正懂得「富養」的家長,會對男孩和女孩一視同仁,並且會特別注意這些領域的富養。
  • 別以為生了女兒就「得意」,未來會有4個煩惱,過來人卻扎心了
    文/胡胡育兒日記以前老一輩的思想認為「養兒為防老」,一家一定要有個男孩才算是完整,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也逐漸的得到了改觀,越來越多的家庭更傾向於生女孩,畢竟在經濟問題上生了看女兒還是比生男孩有優勢的
  • 《我的莫格利男孩》楊紫的犬系男友,拆家堪比二哈,還會「護主」
    《我的莫格利男孩》是楊紫和馬天宇主演的都市愛情劇。這不同於以往的小清新偶像劇,更像是「美女與野獸」。凌熙(楊紫飾演)不小心把從小在野外生活的莫格利(馬天宇飾演)帶回家。不適應城市生活的莫格利,一開始就像一隻動物,凌熙需要慢慢讓他適應城市生活。
  • 家裡有男孩的,這三方面一定要「富養」,孩子將來器宇不凡
    「窮養」男孩的真正含義:我們這裡所說的「窮養」男孩,並非是指男孩要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而是要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讓男孩多一些磨練,培養他們自立自強、勇於承擔責任,面對困難不氣餒,長大後才會成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 兒子買百萬手辦卻不贍養父母,稱:養兒為防老,別提母愛偉大!
    元英母親:養兒防老,沒想到養出來的親生兒子,要去拔自己老子的氧氣管子。丁元英:媽,如果您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等不等價還兩說著呢。碰上我這麼個不孝順的,您就算是賠了。
  • 李玫瑾:養兒子的4個禁忌,父母早知曉,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1、無原則「放養」:有人說養育兒子,在兒子小的時候就要敢於放手,於是有的父母就以為養兒子要「放養」,卻不知無原則「放養」正是養兒子的第一大禁忌。有的父母,以為是為了兒子好,就太早對兒子放手,卻不知讓兒子早早就獨立,可能兒子在某方面會讓你很驕傲,但是這卻會給他們的身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這份傷害甚至是後期父母做多少努力都換不來的,而父母操的心也會更多。
  • 父母關注:養兒要防微杜漸,擇婿要見微知著
    豹子哥有一子一女,這些惡性案件發生,引發了我對養兒和擇婿問題的認真思考,並將思考結果整理成了一系列文章。本文本來是就上海「殺妻焚屍案」的有感而發,沒想到,網上又爆出了雲南「姐妹倆被妹妹前夫刀刺身亡案」,令人心痛不已。「養兒要防微杜漸,擇婿要見微知著」,這句話是豹子哥總結的至理名言。
  • 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啥意思?下一句更說出老人的無奈
    //墨雲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啥意思?不僅父母會感到壓力十分之大,那些已經成家的子女們也會感覺到壓力十分之大,他們除了要顧及自己的工作,還要去考慮父母的養老問題。為了去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會去跟其他的兄弟姐們商量著讓父母輪流到每人家中住一段時間,就比如說老人有兩兒子,這月住在老大的家裡,下個月住在老二的家裡。
  • 李玫瑾教授:男孩6歲前,父母要教給孩子4個能力,能讓他受益良多
    李玫瑾教授就有過表示:孩子6歲之前,尤其是家裡養了男孩的,父母一定要教會他4個技能,能讓他受益良多。 家長該教育哪四個能力? 父親和母親是如同教師一樣的教育者,他們不亞於教師,是富有智慧的人類創造者,因為兒子的智慧在他還未降生到人間的時候,就從父母的根上伸展出來。——蘇霍姆林斯基 第一:情緒管理能力 一個人倘若沒有情緒管理能力,那麼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則會因為沮喪而一蹶不振。
  • 買了兩隻二哈,一隻送給奶奶養,一個月之後兩隻狗形成鮮明對比
    有一位剛上大學的男孩,因為高中畢業,時間空閒不少,所以父親給他買了兩隻哈士奇陪伴他。男孩的學校離家不遠,所以可以經常回家。一回家就和狗玩,男孩的父親有忠告。男孩不在的時候,自己必須給他照顧兩隻狗。各方面不僅父親自己操作刀子,這兩隻哈士奇也不不安。拆卸房子是一點也不留手,男孩的父親也不付錢買新東西。生氣地一直贈送哈士奇給母親撫養。
  • 同樣是「養二哈」,自己養vs爸媽養,看到奶奶:怎麼給豬染色?
    同樣是「養二哈」,自己養vs爸媽養,看到奶奶:怎麼給豬染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自己養的這一隻二哈了,此時此刻正在洗手間裡給他洗澡,看他的樣子就覺得非常傻呢,而且當時撒到了她身上之後,她的毛髮就貼住了,自己的身體看起來非常的瘦,有一種小狐狸的感覺,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張照片之後,是不是覺得很好笑?
  • 《父母愛情》衛民啃老誰之過?四句話教你養男孩的秘籍
    《父母愛情》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劇,每當播放時,都會激起大家的觀看熱情。故事細膩,演員演技在線,真實反應了那個年代人民的生活。劇中江德福和安傑一生恩愛,育有五個子女。虎父無犬子,子女們個個成才。4、時代造就按照亞菲的話說,就是你命不好。可能是衛民覺得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愛,所以他不願意在島上當兵,第二年又想當了,結果沒有機會了。只能接受上山下鄉再教育,又去做了拖拉機工人,後來又下崗。下崗以後沒有辦法,就回來啃老了。
  • 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是啥意思?成官馬的老人太可憐了
    文/寒秋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是啥意思?成官馬的老人太可憐了我國的傳統中孝道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長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關於關於養育的事情,眾多孝子的故事令人動容,但也有一些不管父母死活的子孫臭名昭著。先人們通過對自己經歷的總結,形成了許多相關俗語。今天我們講述的便是一句關於古代養老孝道的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
  • 家有男孩,父母再生氣也別和孩子說這幾句話,小心一語成讖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生娃也一樣,生娃容易,養娃難,教育孩子更難,教育好孩子是一門學問,很多人都只會紙上談兵,實際情況確是雞飛狗跳。
  • 4個月女嬰兩次被扔下5樓,父親拒絕治療:有些人,配不上「父母」二字
    這兩天有個新聞再次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11月30日,石家莊一僅僅4個月大的女嬰掉下五樓,還好孩子命大沒摔死,但是腦部、腎臟和肺部已多處受傷 都說父母為了孩子可以掏心掏肺,可有的父母,卻把孩子像垃圾一樣隨手一丟,甚至還要榨乾他們的骨血。 想起另一個堪比恐怖故事的真實案件。 11月25日,日本川口市兒童醫院向警方報告,一直未能與今年7月在當地出生的男嬰及其父母取得聯繫,不知孩子是否安全。
  • 養兒有「4忌」,家長要避開這些事,男孩日後會少走很多彎路
    美國著名演說家艾格裡奇博士在養育男孩方面很有自己的觀點,他總結到想要養育出色的男孩要圍繞這6個詞彙,徵服、權威、等級、智慧、情誼、兩性。男孩天生有征服欲,希望有成就感,他們希望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保護自己身邊的人,擁有良好的友誼。
  • 古人為啥說「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這裡的「三」又指什麼?
    記得前幾天回老家,院子裡的一位大爺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這裡的「三」又是指什麼?,養三沒有家從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生養了超過三個以上的子女,老了很容易淪落到無人贍養的局面。
  • 養女或需面對這4個問題,父母也無可奈何
    但是隨著女兒小優的長大,李先生逐漸發現,其實養育女兒所要付出的心力和財力也並不比養育男孩少。受"窮養兒富養女"的思想影響,李先生和妻子在對女兒的培養上十分用心,不惜財力從小就給女兒很優渥的生長環境,為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更是報了許多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