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又名山茶花,屬山茶科山茶屬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可達9米,四季常綠。在中國的三國時期茶花已有人工栽培,在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茶花的花瓣可分為單瓣和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的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茶花的花語:
可愛、謙遜、謹慎、美德、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
白茶花:純真無邪、可愛,完美之魅力、真情、理想之戀、清雅。
紅茶花:天生麗質、謙遜之美德、謙讓、高潔的理性。
粉紅茶花:克服困難。
茶花的傳說: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派吳三桂鎮守山海關,後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見形勢不好,吳三桂投降清軍,並充當先鋒,將清軍引進城,鎮壓農民起義軍。清軍進關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自此吳三桂便在雲南橫行霸道,處處欺壓百姓,他在五華山建宮殿,造阿香園,並讓雲南各地人民敬獻奇花異草。
陸涼縣境內普濟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餘,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珍品。陸涼縣令見到旨諭,使到普濟寺,迫令寺旁居民挖茶樹。村民不服,直到天黑,無人動手下鍬。
這天夜裡,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見一位美麗姑娘走來,手裡拿著一枝盛開的茶花,對老人說:「村民愛我,培育我,我的花只向鄉親們開放,吳三桂別想看到我一眼。你們留我留不住,執意抗命會使百姓吃苦。還是讓那縣令送我去吧,我自有辦法對付他們,定能勝利歸來。」老人伸手去握姑娘的手,一驚醒來,原來是一個夢。
第二天老人將夢中的情形告訴了村民,大家聽了都認為這是茶花仙子託夢,於是決定按照仙子的意思辦,將山茶花挖出來。縣令親自押送茶樹到吳三桂的阿香園,誰知茶樹剛放下,便聽到"譁"的一聲,樹的葉子全部掉光了。吳三桂大怒,責怪縣令一路保護不周。謀臣進言:「一路日曬,常有此情況,栽下去是仍然可活的。」
到了春天,茶樹長了一身葉,就是不開花。吳三桂向茶樹抽了一鞭,留下一道傷痕。第二年春天,見茶花只有幾朵瘦小的花,吳三桂憤怒地說:「這是什麼舉世名花!」舉鞭又抽去,茶樹幹上留下第二道傷痕。第三個春天,吳三桂見園中一片凋零,什麼花也不開,茶樹上蹲著一隻烏鴉,向他直叫。吳三桂怒火直冒,揮鞭又向茶樹抽去,第二道傷痕上滲出鮮血。吳三桂下令把花匠抓起來辦罪。
茶花仙子為搭救花匠,不顧自已傷痛,來到吳三桂夢中唱道:三桂三桂,休得沉醉; 不怨花王,怨你昏憒。 我本民女,不求富貴, 只想回鄉,度我窮歲。 吳三桂舉起寶劍,向茶花仙子砍去,咔嚓一聲,寶劍劈在九龍椅上,砍下一顆血淋淋的龍頭。茶花仙子冷笑一聲,又唱道: 靈魂賤卑,聲名很臭。賣主求榮,狐群狗類! 枉築宮苑,血染王位。 天怒人怨,必降禍祟。 吳三桂聽罷,嚇得一身冷汗,便找來一個圓夢的謀臣,詢問吉兇。謀臣說:「古人有言,福為禍所依,禍為福所伏。茶樹賤種,入宮為禍,出宮為福。不如貶回原籍,脫禍為福。」吳三桂認為有理,便把茶樹送回陸涼縣。
茶樹回鄉,村裡男女老少都出來迎接。大家摸著樹幹鞭痕,悲喜交加,流下了激動的眼淚。這夜,村民們做了一個大家相同的夢,茶花仙子對大家說:「與敵人作鬥爭,要耐心、要韌性,我雖傷痕累累,但我終於回來了,我是勝利者。」從此,在雲南都稱山茶花為勝利花,山茶花開,總是顯示了人們戰鬥勝利的喜悅。
茶花的養殖方法:
光照:喜半陰的環境,冬季可以給與充足的光照。
溫度:適合生長溫度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晝夜要有一定溫差,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
水份:喜溼潤的環境,如果空氣過於乾燥,要在葉面及周邊噴灑水霧,盆土澆水只要做到見幹見溼即可,不可積水。
土壤:茶花喜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可以用腐殖土、紅土和沙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換盆:在春季花後或9—10月份時換盆,茶花是淺根系植物,用盆不可過深,如果用深盆,底部可用陶粒或石子墊高。
肥料:在春季要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到了秋季要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夏冬兩季最好不要施肥。用肥要薄肥勤施,不可過多,以免燒苗。
修剪:茶花一般在春季花後長新枝條時修剪,修剪時需要將徒長的長枝、孱弱的病枝、過密的枝條以及凋謝的花蕾通通剪掉,可以將剪下的枝條進行扦插,獲得新苗。注意修剪時不要下手過重,否則難以恢復。茶花長花苞時,要進行疏蕾,每個枝頭只留一個花苞即可。
繁殖:一般以扦插和嫁接兩種方法繁殖為主。扦插時間一年四季均可,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進行,而在6月份前後梅雨季扦插,成活率更高,因此時高溫、高溼,有利插枝生根和萌芽生長。取半木化枝條,保留頂端2—3片葉子,插入紅土和河沙混合而成的土壤中,大概2個月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