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上):水城文脈

2021-01-10 澎湃新聞

【編者按】2021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寧波將迎來三江口城址落成1200周年。作為中國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寧波三江口城址不僅是寧波、浙東區域發展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座城市,其之於古代王朝東南經略,對千餘年來東亞乃至更大範圍世界秩序的整合,以及對於中國海洋文明的生成生長均影響深遠。公元821年,在甬江、餘姚江、奉化江交匯處,這座以日月為名的「明州」城厚積薄發,聽運河船櫓,揚海舶叢帆,興四明文脈,榮膺「東南鄒魯」,得譽「天下港城」。值此重要之際,讓我們一同回望寧波城走過的1200年光輝歲月。

寧波地區有確證可考的文明史,目前已可上推至距今8000多年的井頭山遺址。因而從體量看,1200年在寧波文明史上不過是幾頁篇幅而已。不過要論持續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廣,三江口城址在寧波城市史上的意義無可替代。

今日三江口 中國寧波網 圖寧波河汊縱橫的地理環境,使得古代寧波城鎮營建、發展無法撇開「水」這一決定性要素。最近,考古學家在寧波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內發掘出大量臨河護岸等瀕水遺存,證明寧波先民在「水城營建」方面得心應手,可以說是世代相承。1200年間,四明大地先後被冠以「明州」、「慶元」等地名。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朝廷借「海定則波寧」的吉言,確立了「寧波」之稱,迄今七百年未有改變。寧波這一地名帶「水」而來,恰如三江口畔這座城市,一千二百年間與水相依,城水共榮。

三江口城址的「水緣」

明成化《寧波郡志》凝練地概括了三江口時代寧波的地理骨架:「濱海、枕山、臂江」。對寧波城而言,山海是遠處「憑依」,而江水,實是內化於城市形塑過程的「臂膀」。倘若繼續這一比喻,滔滔三江好似骨架,支撐起了三江口城址的基本空間。這座城從踏足三江口的第一秒起,便結下了深深的「水緣」。

寧郡地輿圖 資料圖1200年前,明州治所的搬遷因「水」而起。唐長慶元年(841),時任明州刺史韓察以州城臨近鄞江,「地形卑隘」為由,將明州治搬遷到三江口片區,並徵發民夫修築了羅城。近年考古工作證明:在841年「升格」之前許久的漢晉時期,三江口片區已是寧波重要居民區所在,房屋林立,人口叢密。這些今天看來足以「構成城市」的「城鎮化」推力,最終還是因「水患之急」而得以施展。可見「水」在寧波三江口城勃興間何等重要。

1997年,文物部門對建城初期的寧波子城遺址進行了系統考古調查。結果表明,早在三江口城市建設起點,寧波城已然鋪設了完善排澇系統,窨井、明溝、暗渠隨處可見。

先民依風水勘定寧波城址有「三江交匯,一水入海」之勢,實屬絕佳「中」地。古代寧波「三江」所謂,與今日有所不同。今餘姚江舊稱慈谿江,今日甬江在鎮海大浹江段以上的水道被稱作「鄞江」。而幾百年前,「三江口」也曾不以「江」為名,而是寫作「三港口」。

在寧波方言裡,「江」與「港」異字同音,「港」在古漢語裡亦可指水道。由此,「三港」與「三江」間,或許也留存著一段趣聞。

宋元時期寧波方志尤為關注三江對寧波城市的空間塑造意義。志書內一段記載形象地描繪到:「奉化江自南來限其東,慈谿江自南來限其北,西與南環以它山之水。」在冷兵器時代,環城江水形成天然屏障,守護著寧波城的一方太平,守望著這座城市的千載繁榮。

寧波城外得大江環合,內有水網密織。府東河、平橋河、天封塔西河等十餘條內河蜿蜒曲折,串聯起古城角角落落。

上世紀初平橋河水則碑,美國社會學家白克令(Harold.S.Bucklin)1924年指導滬江大學師生開展社會調查時所攝。本圖來自網友「廿條橋」新浪博客這些內河往往「伴路而行」,肩負疏導洪流、供給淡水的重任,也負擔著城內船運交通。寧波城的內部水系與城外水體間留有多個通道,其中「水喉」、「食喉」、「氣喉」這三處尤為關鍵——清人有贊道「三喉出水,最宜暢通」。南宋文豪陸遊曾作《明州》一詩,詩中描繪了寧波城內繁忙水上交通景象:「村步有船銜尾舶,江橋無柱架空橫」,河埠頭後船緊接著前船,東門外東津浮橋連結起寧波城與商貿繁華的江東岸,好一派熱鬧水城景象!

陸遊詩中提及的東津浮橋始建於唐長慶三年(823),可以說是緊隨三江口建城而設。這座浮橋雖屢次換名,卻一直橫亙寧波城東,千年不斷。直至1930年代,寧波本地及寧波幫紳商集資將浮橋改作三軸鋼筋環橋,靈橋由此獲得新生。

今日靈橋 鄒賾韜 圖1936年6月27日,鋼結構靈橋順利通車,成為中國首座鋼梁單孔環行橋。至今它依舊承載著寧波老城兩岸交通,以「元老」之姿,迎接著來往過客的注目禮。從「辛勤求水」到「水潤文脈」

絕大多數人難以想像,寧波這座因水而興的城市竟然嚴重結構性缺水——雖毗鄰三江,但潮汐攜來海水,使寧波的江水不適飲用。與此同時,由於地處山海之間,寧波地表儲水整體不佳,多數時間要「靠天給水」。

乾隆《寧波府志》輿圖所見寧波城與三江口資料圖對寧波城市水利頗為關心的宋人舒亶有言:「明為州濱江而帶海,其水善洩而易旱,稍有不雨,居民至飲江水。」 舒亶還提到,唐宋時期寧波城居民一旦遭逢夏秋連旱,甚至會無奈取用泥坑裡的髒水,過濾雜質後勉強飲用。直至清代,寧波城市供水穩定仍是一大考驗,乾隆年間《寧波府志》總結稱寧波這座城「唯淡水是利」。因而,寧波植根三江口,必須首先解決嚴峻的供水難題。於是乎,在寧波城遷址三江口後的第12年,也即太和七年(833),它山堰應運而生。

它山堰wikiand圖它山堰位於四明山與平原交接的鄞江上,「下阻鹹潮,上承清溪」。堰體用條石砌築,總計有36級攔河溢流壩,全長134.4米,寬4.8米。主持修築它山堰的縣令王元暐,是琅琊(今山東臨沂人)。這位「異鄉客」憑藉「它山之功」入祀寧波城隍廟,成為了寧波城的「守護神」,足見它山堰「御鹹保淡」功能對寧波城的巨大意義。

它山堰水經南塘河在城南甬水門流入寧波城,匯集於日、月二湖,旋即由二湖通向城內各方:「暢為支渠,脈絡城市」,寧波由此「闔境取給,始無旱晘之憂」。2015年10月,它山堰入選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寧波這座水城還激勵先民創造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水利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宋人曾鞏在《廣徳湖記》裡明確提出,乃是寧波人創新成果:「鄞人累石陻水,闕其間而扃以木,視水之小大而閉縱之,謂之。」1200年間,寧波城北門外的保豐,以及南塘河上的烏金、積瀆、行春,就曾起過重要的調水作用。

「辛勤求水」不僅使寧波城「安瀾」立足三江口,也「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滋養起寧波城廂文脈,自然之湖漸成人文名湖。

月湖 arrivelguide圖宋時,本是儲水湖的月湖被有心文人整飭,形成湖光佳境。學者黃文杰認為書香月湖的形成有三個標誌:「書院林立,學術播揚」、「科舉興盛,世家代出」、「藏書守道,蔚成風氣」,此言不虛。說學術,宋代大儒楊簡、袁燮、呂祖儉皆曾於月湖畔講學,數望族,宋代以來寧波樓、史、豐、鄭、袁、馬等人文世家紛紛環湖定居,論藏書,東亞古代桂冠藏書樓天一閣就坐落在湖邊。當寧波環城河不再具有防禦、供水功能,那些碧波照舊為城市注入著生機活力。1936年,寧波城西的北鬥河因「河水清潔,面積亦廣」,被闢為「鄞縣遊泳池」,成為民國年間寧波市民重要的水上娛樂場所。

南塘河 資料圖曾經南塘河上的甬水橋守望無數船棹來往,而今甬水橋下船聲不再,卻成為特色臨水商業街區南塘老街,小吃叫賣與遊客嬉笑不絕於耳。水潤的寧波文脈,就如此親和地傳承著,述說著,滿足著寧波城每一代居民的理想生活。參考資料:

1.《鼓樓鐘聲:寧波老城的生命印記》,周東旭 著,寧波出版社,2017年10月

2.《書香月湖:江南士人的精神構建與歷史流變》,黃文杰 著,寧波文化出版社,2016年6月

3.《寧波舊影》,哲夫 編,寧波出版社,2004年7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寧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下):通江達海
    寧波的波,是海波,也是江波。三江口寧波城是中國大運河南端,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東南重鎮。1200年間,在這座城畔,無數海舶揚帆遠渡,無數河船搖櫓北上。這座傳奇城市的「水緣」,通江達海、潤澤千秋。港在城中,千載港城對比現代地圖推算,三江口城址離甬江出海口不過20公裡左右水路。
  • 芙蓉洲讀城|水與城,是寧波的「一體兩面」
    今年是寧波建城1200周年,亦是寧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的35周年。
  • 寧波將建泛三江口核心商圈!2019年13個商業項目開張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發展,寧波已形成了多商圈的格局。 進入2019年,寧波商業市場會不會變得更多元、更有看點?有多少新的商業項目會亮相?誰的潛力最被看好?
  • 新世界廣場亮相上海「寧波周」 三江口迎來新地標
    寧波新世界廣場效果圖。  浙江在線05月26日訊 在寧波城市整體布局「一城兩心」中,三江口迎來重新「定義」。在昨天舉行的2016上海「寧波周」寧波市高端服務業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上,寧波新世界廣場進行了重點推介。由新世界中國地產投資開發的這塊區域,將規劃建設高端商業、高端住宅、城市中央公園等項目,總建築面積約80萬平方米,有望成為寧波的新「名片」。  自2013年拿地以來,寧波新世界廣場受到寧波市民的熱切關注。「三江口作為歷代商賈雲集之地,從古至今都是寧波的中心,也是寧波的城市象徵。」
  • 建城1200周年,看看寧波百年來的城市變遷|長圖
    1949年6月24日,寧波市人民政府成立,下轄海曙、鎮明、江東、江北四個區,海曙鎮明兩區都以寧波老城區為基礎。這樣,在1949年下半年,幾乎同時設立了兩個以「寧波」為名的行政建制,一個是管轄整個寧波區域的「寧波專區」,另一個是作為寧波城市的「寧波市」,其空間範圍依然是三個城區,即老城區、江北和江東。
  • 蕭山「三江口」,未來杭州的「新外灘」?
    早在2006年的蕭山區「兩會」上,義橋鎮黨委書記倪國平就起草了一份關於「浦陽江兩岸應聯動開發與保護」的議案,受到與會人員的關注。2010年年初,蕭山浦陽江生態經濟區的戰略規劃上升為全市戰略。  作為浦陽江的起點,義橋提出了打造「大都市南翼的新外灘」的發展口號。旅遊產業、文創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將成為義橋今後發展的「主線」。
  • 寧波的橋(我與一座城)
    原標題:寧波的橋(我與一座城)寧波三江口風光。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天天往來三江口,寧波三條大河就在我身邊奔流,在我腳下翻滾。寧波作為一座古老的江南水城、濱海港城,枕山面海,與水密不可分,大江小河絲絲縷縷遍布城鄉。多水,自然多橋。千百年來,先人為寧波留存了大量的橋,光海曙、江北、鄞州三區,就有諸如望春、大卿、月湖、萬安等數不勝數的古橋,郊外的更多。這些橋不是石質拱橋、平橋,就是石墩梁柱的廊橋。歲月就像長流水,從橋洞梁柱間悠忽而過。六十年前仲春的一天,一位少年忐忑地在東門口張望。
  • 三江口路網建設加速度!區域內這些樓盤獲益
    三江口路網  樟嵐南片區道路二期獲批!三江口路網建設加速度  福州市樟嵐南片區道路工程(二期)項目包括2條道路,壁頭路北起樟嵐南片區道路工程壁頭路修建邊界,向東南延伸止於螺城路東段,長600米,寬34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幹路,設計行車速度為40公裡/小時。
  • 人口是福州三江口板塊致命短板:集福建全省之力也建不成陸家嘴
    反觀福州高新區,福州高新區海西園和管委會緊靠福州上街大學城,而且福州一中也在旁邊。要知道目前福州已建好的就這一所大學城,這些人才都是現成的,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都為福州高新區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資源。三、醫療。三江口目前有什麼大型醫院、三甲醫院嗎?未來的規劃未來再說。再看看福州高新區有什麼。
  • 寧波的靈魂在哪裡?這兒的江是六面的
    上海、杭州的江是兩面的風光,寧波的江是六面的風光,它是姚江、奉化江匯合成甬江流入東海的交叉口。這裡是寧波城的源生地,公元821年,三江口建城,成為寧波平原開拓基本完成的標誌。作為中國對外開埠的三大港口之一,寧波人在哪裡,都會忖起輪船汽笛聲。
  • 寧波聖教堂即將迎來建堂120周年 徵集文章物品和LOGO
    聖教堂內景(圖:寧波聖教堂網站) 6月11日,浙江寧波聖教堂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透露,省教堂即將於2017年迎來建堂120周年,預備明年會舉辦系列慶典聚會和活動,慶典LOGO方面,聖教堂表示,慶典將以「繼承屬靈傳統,弘揚基督聖愛」為主旨,並要求LOGO能體現120周年的意義和聖教堂在時代中的更新和突破精神。寧波聖教堂由英人人華以利沙伯於1897年在江東原東郊路50號建堂,定名為「基督聖教堂」,曾是英國宗派「基督教公會」的總堂。2000年,重建後的聖教堂交付使用。
  • 我與一座城丨寧波的橋
    天天往來三江口,寧波三條大河就在我身邊奔流,在我腳下翻滾。寧波作為一座古老的江南水城、濱海港城,枕山面海,與水密不可分,大江小河絲絲縷縷遍布城鄉。多水,自然多橋。千百年來,先人為寧波留存了大量的橋,光海曙、江北、鄞州三區,就有諸如望春、大卿、月湖、萬安等數不勝數的古橋,郊外的更多。這些橋不是石質拱橋、平橋,就是石墩梁柱的廊橋。歲月就像長流水,從橋洞梁柱間悠忽而過。六十年前仲春的一天,一位少年忐忑地在東門口張望。
  •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慶祝建城475周年組圖
    當天,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舉行燈光焰火表演,慶祝建城475周年。2月14日,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一名男子參加慶祝活動。 當天,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舉行燈光焰火表演,慶祝建城475周年。2月14日,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焰火在慶祝活動中綻放。 當天,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舉行燈光焰火表演,慶祝建城475周年。
  • 為什麼寧波三江口到奉化江的船很多
    隔幾分鐘就有一條船往江口方向,奉化江到江口就是盡頭也沒什麼大碼頭
  • 寧波新外灘!超級綜合體江匯城登場,沸騰的豈止是大海曙!
    在全城矚目的五江口地塊,被譽為「寧波新外灘,城市新驕傲」的江匯城已經登場!示意圖。在五江口這塊寶地,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綜合體登場:城西第一高樓地標、漁人碼頭、層層退臺的濱水商業、一線江景餐廳、俯瞰姚江的五星酒店、乘風破浪造型的5A甲級寫字樓建築群、高端住宅……正在展現江匯城的瑰麗與雄奇。
  • 日本三大水城之一,第一座建在海邊的城——高松城
    高松城就在高松港邊上,離高松JR站也很近。整個玉藻城就是以高松城為中心成立的一個公園。高松城由豐臣秀吉在1587年和當時的大名生駒親正一同創建,作為藩主生駒家四代加上松平家十一代的居住地將近三百年。高松城在形式上屬於輪郭式平城,三面被引進了瀨戶內海海水的護城河圍繞,400年前這座城堡受海洋保護。
  • 新中國城就70周年V訪談之寧波朗詩清澄
    回首新中國成立70年來社會與行業的變遷史,鳳凰網房產特別推出《城就·禮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活動,全國70座城市聯動,採訪新中國曆程中的傑出參與者與見證者,講述自己與城市、與行業、與時代的故事。日前,朗詩清澄營銷負責人茅佩佩受邀鳳凰網房產寧波事業部線上系列主題訪談欄目「城就V訪談」,講述朗詩在寧波的成長故事。
  • 【光影全州】大美三江口
    三江口水面最寬處300米,最窄處40米,水深處6米,平均水深4米,整個水域面積43.6萬平方米。由於地理位置不同,三江的風姿獨具,儀表各異。由東向西而來的灌江,水流曲宛而急。自西向東沿城邊而至的萬鄉河落差細微,水流曲宛而柔。而由南向北的湘江在距離三江口1.5公裡的董家底便一分為二,使本來急流險灘的湘江變得曲宛和緩,在三江口上遊的五百米處形成一個面積4.36平方米的鯨魚洲,全州人稱它為月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