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爾前,我已了解到,地處朝鮮半島的韓國不僅國際航空業和海運業發展得很快,而且其首都首爾的地下鐵路十分發達,每天的客運量達440萬人次。到了首爾之後,更多感受到的是地鐵作為首爾的地下脈絡,不僅以其覆蓋範圍廣、站點設置密度大、行車速度快、往返班次多而備受當地居民青睞,而且更以其充滿人性化的特徵融入到了當地市民和世界各地遊客的情感之中
去年年末的一天,凌晨6時多,我便與幾位人文工作者拎著箱子,奔赴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出境。兩小時之後,飛機緩緩降落在首爾的仁川國際機場。此時,窗外陽光明媚,走過長長的到達通道後,排隊等候海關的檢查。環視了一下周邊的旅客,絕大部分是韓國人以及日本人,估計很難找到像我們這幾位獨自背包的中國人了。順利地過了海關,正式地踏上韓國的土地。雖然,從仁川機場到首爾市區既可搭乘機場大巴又可搭乘地鐵,但我們為此早已事先商量妥當,一致決定搭乘地鐵。
密集的線路與方便的換乘點
首爾交通卡中最常用的卡種就是T-money卡。在地鐵的售票窗口、標有T-money的便利店或街頭的小鋪上都可以買到。比起使用現金來,要便宜10%。從仁川機場到金浦機場的機場快軌票價為3200韓元(1人民幣大約相當於165韓元),大約35分鐘到達。在金浦機場站,我們換乘了地鐵5號線,直接到達了預定的酒店所在地「鍾路三街」站。此時我從地鐵售票處上方的地鐵路線圖看到,首爾地鐵運行高度密集,密密麻麻修建了十幾二十條地鐵線,換乘點非常繁多。而且每個站的出口多達十幾個。後來幾天我又進一步發現,幾乎首爾市區的每個主要路口都能找到地鐵口。
首爾地鐵出入口除少量的漢字外,大多用韓文和英文標出,而且圖上還有700/800等數字,這是從該站出發到圖上所在地的費用。6歲以下的乘客免費,乘坐距離在10~40Km範圍內時,每5Km加收100韓元;乘坐距離超過40Km時,每10Km加收100韓元。首爾地鐵站臺設計得非常大且很醒目,換乘車站的連接通道都用立體圖來表示,非常容易辨別和尋找。
敞開的閘機與人文精神
首爾地鐵裡的乘客較少,車廂也比較寬,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地鐵座位上方竟然有行李架,這給我們這樣的外國遊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由於是冬天,所有地鐵裡的座位都是自動發熱的。車廂內的報站用韓語和英文兩種,第一次到韓國的人很難聽得懂韓國人的英文發音,我們幾位都不懂韓文,只能參考韓英版的地鐵運行圖對照每一站的韓文字母,的確比較累。後來幾天,對英文較精通的同事比較習慣了韓式英文後就好多了。
首爾地鐵站臺的電子屏幕上一臺卡通的地鐵在兩個站點間慢慢的移動,當移動到本站的時候,列車特別準點地進入站臺,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韓國的電子技術以及人性化的設計。首爾的地鐵站裡基本看不到工作人員,就連售票窗口也都只有一個人。不像在北京從地鐵的入口到站臺到出站,到處都是繁忙的工作人員在指揮。
首爾地鐵出站口的設計也和我國國內不同,其出站閘機是敞開的,當人走進的時候,自動感應器控制閘門關閉,當投入地鐵卡後,閘門隨即開放。由此可見,首爾地鐵確實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是在經營上的「以人為本」,更顯出細膩的東方人文精神。
體貼的選址和出口設計
尤為讓我感慨的是,首爾地鐵車站的選址和出口設計,讓人感覺到親切和體貼。首爾地鐵全程共有270多個車站。幾乎所有的地鐵站周邊都是社區的中心點,出了檢票口不遠即可抵達你所辦公的地點、購物的場所、休閒的去處、就醫的地點、讀書的課堂……近50個換乘站規模宏偉,上下多層,時尚商家、著名小吃、便民商店、報刊書攤比比皆是,熱情的服務,真是溫暖人心。
為方便殘疾人出行,首爾地鐵站都設有殘疾人專用自動升降機,候車的站臺上標有老弱病殘專用的候車位置。用黃銅製成的標誌,十分醒目。首爾地鐵站的出口設計,最優先考慮的是乘客的方便。每個出口都以數字標明,數字出口下端標有地面各大機構、商場、醫院的名稱,使乘客一目了然。與朋友約會或參加某一活動,只要說到某某號出口就可以了。走出地鐵,在地鐵站你可以在醒目的位置輕易地找到指示牌,上面不僅標有你目前所處的位置,而且每個電梯、出口方向、附近公共機關、學校、商場、道路名稱以及距離等都寫得一清二楚。為了方便外國人,不少重點車站均設有英文和中文指示牌,至於更詳細的指南則因都是韓文,外國人只好搖頭了。路線用顏色區分,車站以數字標號。
辨認簡單的線路標識
首爾地鐵另一值得稱道的是線路標識。為使每一條地鐵線都能夠讓乘客一眼就能辨認出來,設計者採用了最簡易的辦法———顏色區別法。例如,地鐵1號線為紅色,2號線為綠色,3號線為橘黃色等。1號線地鐵不僅車廂的裝飾線是紅色的,其他如站臺指示牌、站臺踢角線、地鐵路線圖等所有與1號線有關的標識都冠以紅色。首爾地鐵車站的站名最醒目的是號碼,其次才是韓文、中文和英文站名。例如,201號車站,這表示它是2號線第一站,即首爾市政廳站。世界盃體育場站為619號,即表示6號線第十九站。
首爾地鐵站除用數字進行標識外,還標出上一站及下一站的數字代號,並用箭頭標明方向。這樣一來,想坐錯車都難。阿拉伯數字人人都懂,既好記又不易忘記,不懂韓文的外國人只要查一下英文或中文首爾地鐵指南就可放心地乘地鐵出行了。
文明的乘客與人性化管理
而乘客文明禮讓,是我對首爾地鐵人性化特徵的又一感慨。首爾地鐵車廂每節都有4排老弱病殘和孕婦專座,上下班高峰時,車廂裡擠滿了人,即使專座空著,年輕人寧可站在旁邊也不搶座。
一次,我們乘地鐵去購物,那天車裡人特別多,一位看起來60歲左右的先生,主動給一位有孕在身的年約四十歲左右的婦女讓座,這位婦女感謝後執意不肯。待地鐵乘客稀少空出座位後,他們倆才同時就座。
首爾地鐵車站出入處都設有電梯,人們乘電梯時總是規規矩矩地站在一側,而留出另一側,沒看見有並排乘電梯的。一打聽,原來這另一側是專門留給那些有急事要辦的人的,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一通道搶奪一些寶貴的時間。在首爾我還聽說這樣一件事:早在一年多前,隨著地鐵乘客的增加,首爾地鐵公司為方便市民和世界各地遊客,決定把地鐵的運營時間從午夜12時延長到凌晨1時。對此,地鐵職工與公司鬧起糾紛,要求增加工資,不然就罷工。勞資雙方通過談判和協商,最終滿足了地鐵職工加工資的要求。此亦可謂算得上是首爾地鐵人性化管理的一個範例吧!
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