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史記》記載,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一般的馬,每天跑150公裡是體能極限,最多也不過200多公裡。而汗血馬能日行千裡,等於一天跑500多公裡,今天的私家車一般也就跑這麼遠。
這種馬的汗液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顏色像血一樣,故稱「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為,84天跑完4300公裡。
汗血寶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特別適合長途跋涉。
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裡、賽期60天的比賽中,只有54匹參賽的汗血馬堅持到了終點。
歷史上,漢武帝為了獲取汗血寶馬,發動了對大宛國的侵略戰爭。
最開始,有個人在敦煌附近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 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裡,今安匹兮龍為友。」
漢武帝希望藉此馬種改良國內馬,但僅有一匹是不夠的,為獲得大量「汗血馬」,漢朝派出了使團,攜帶千金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換汗血馬。
然而,大宛國王竟然拒絕以汗血寶馬換漢朝的金馬。
與此同時,在歸國途中,漢朝使團的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
漢武帝大怒, 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公元前102年,漢武帝展開全國戰爭動員,派出大將軍李廣利圍攻大宛四十餘日。大宛貴族畏懼漢朝實力,殺死國王向漢軍求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汗血馬。
贏得戰爭的漢軍在大宛選了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它見證了漢民族曾經的血性與強悍。
長春市農安縣是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土地肥沃,農牧畜業發達,自古就是御貢的皇家馬場。一年一度的馬文化旅遊節,讓傳說中的汗血寶馬,生龍活虎地展現在遊客面前。
如果能騎著如此名貴的馬在街上走一圈,遠比瑪莎拉蒂,勞斯萊斯、賓利更拉風。那麼汗血寶馬多少錢一匹呢?
目前中國擁有的純正汗血馬僅有11匹,其中3匹為土庫曼斯坦總統作為「國禮」贈與中國。
那3匹是無法估價的,市場上流通的汗血馬,最有名也是最貴的一匹名為「騅風」,是山東的楊武慶先生花費巨資從土庫曼斯坦購回,是目前中國身價最高的一匹汗血寶馬。「騅風」的父親「梅林蘇」,則身價過億。
血統尊貴的「騅風」形態如龍,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
如今,騅風在國際市場的估價在人民幣4000萬元以上。
如果是一般的純種汗血馬,市場價格在500萬元左右。
在長春農安縣劍鵬國際馬城溫泉旅遊度假區,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汗血寶馬的英姿。這裡承辦了最近一次,即2019年8月23日的長春農安馬文化旅遊節。
農安縣的劍鵬馬城有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綜合設備最先進的馬場,國內最大的汗血馬繁育基地之一。所以,在這裡能夠見到真正的汗血寶馬。
這是最近一次農安縣馬文化旅遊節開幕時的場景。
在農安馬文化旅遊節,不僅可以觀賞馬術比賽和表演,還可以觀賞很有特點的地方戲曲。這種被稱為「黃龍戲」的舞臺劇很有地域特色,可謂遼金文化的活化石。東北漢人也性如烈火,很大程度上是遼金文化基因的影響。
由於農安縣推動馬文化與旅遊服務產業融合,開車到農安縣的國際馬城溫泉旅遊度假區度過周末,與傳說中的汗血寶馬來個親密接觸,確實是不一樣的體驗。也許久居城市的人最缺乏在草原大漠信馬由韁的感覺,很難說,現代科技的影響下,人類是進化了,還是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