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著名得到人造景觀中,埃及吉薩金字塔被列為古代西方世界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吉薩金字塔並非一座單獨的金字塔,而是一個群體的總稱。它們位於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之中,是古埃及時期最高的建築成就。吉薩金字塔中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是建於公元前2600~公元前2500年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統稱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是最為壯觀的一座。
迄今為止,在埃及共發現金字塔80座。這些大大小小的雄奇建築分布於尼羅河兩岸,其中最高大最著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它修建於4500年之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個人工建築物。胡夫金字塔聳立於開羅以西10千米外的吉薩高原。那兒風沙遍地、碎石裸露。設計者在這樣的地方修建一座並非出於實用目的的建築究竟是為什麼麼?據研究,這座金字塔可以在風沙瀰漫中繼續存在10萬年而不會損壞。
20世紀20年代以來,大批科學工作者來到埃及。他們以詫異的眼光,望著這座龐然大物。古埃及人把巨大的石塊雕鑿並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墓室的布局宛如這宮。陵墓的通風道傾斜深入多層地下,石壁光滑,雕刻著精美華麗的浮雕。古埃及人是如何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及雕刻技巧,又運用了怎樣精良的加工工具呢?要知道4400年前的人類尚未掌握鐵器。如果要建造金字塔,那麼當時埃及的居民必須達到5000萬,否則難以維持工程所需的糧食和勞動力,但在公元前3000年全世界的人口都只有兩千萬左右。
胡夫金字塔是由260萬塊方形石塊堆砌而成的,每塊大石重約10噸。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歷經4500年的風風雨雨,其縫隙迄今仍相當緊密,把鋒利的尖刀都難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藝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者奴隸之手,的確叫人難以置信。而認為金字塔僅僅是埃及法老陵墓的看法也同樣讓人難以接受。那麼埃及法老們又為什麼要建造如此精密的金字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