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包小腸、臭豆腐、雞排、蚵阿煎、大腸包小腸、可麗餅、黃金賊烏賊包飯、芋圓……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臺灣美食來深啦!1月16日至1月25日(十天十夜),人氣最旺、小吃最多的臺灣逢甲夜市來到福田區水圍廣場,數位臺灣師傅專程前來,為深圳市民烹飪幾十種地地道道的臺灣美食,大伙兒不用去臺灣,在家門口就能品嘗到最正宗的臺灣美食!
臺灣逢甲夜市,又稱文華夜市,是目前臺灣規模最大的夜市,品種豐富,號稱「全臺第一」。經典的小吃像:臺灣的麻辣臭豆腐、臺灣蚵仔煎、大腸包小腸、一口腸、花枝丸、培根卷、深根泡菜臭豆腐、原住民烤肉、沙茶魷魚、士林牛排、爆漿魷魚、皮蛋鴨肉卷、深海章魚須、大鵰燒、海鮮卷、轟炸魷魚、蔥肉餅、海螺串、熊掌包(割包)、檸檬秋刀魚、士林大熱狗、花枝燒、黑輪、甜不辣、蜜汁烤翅、擔子面、烤生蠔、芙蓉蝦、芙蓉蟹、章魚小丸子、蝦扯蛋、大蝦棒、榴槤酥、碳烤炸雞排、羊排燒等等。
這次「兩岸情2015臺灣逢甲夜市嘉年華(福田站)」活動現場都有哪些好吃的呢?現在小編就帶您到現場去探一探!
蚵仔煎。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一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蚵肉在鐵板上翻炒,配上雞蛋、青菜,在番薯粉的包裹下香氣四溢,讓人口水直流!雖然取材簡單,但豐盛多汁,一吃就能讓味蕾興奮起來。
現場人氣最旺的蚵仔煎店面就是「吳師傅蚵仔煎」啦!來自臺灣屏東的謝東裕師傅介紹,蚵仔煎的起源是早些時候沿海漁民為生計出海捕魚,由於海上食物缺乏,漁民們就用海蠣肉加上番薯粉和一些青菜混合提前煎好帶上船,是漁民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吳師傅蚵仔煎」的招牌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其製作秘訣是材料均為新鮮食材,保障鮮美度。
大腸包小腸。名字很有意思,是糯米腸、香腸先經過炭烤,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大腸包小腸」。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有原味、辣味(分大、中、小辣)、黑胡椒、哇薩米、蒜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其他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