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太匆匆,將過去捨棄,將未來帶進。
在這個歲月似神偷的時代,陋習被帶走了,傳統也被帶走了,記憶也被帶走了。而香港作為現代化都市,似乎更沒辦法逃脫這樣的命運。惠風帶你走就「老香港」
當你還只把這裡當做是暫時停留的中轉站,當你只把這裡當做是免稅的購物天堂,當你還只是走馬觀花,怕高樓大廈、匆匆行人、冷漠面孔太倉促壓抑……
香港,卻不只是你印象中的那個模樣。歷經過半個世紀的江湖風雨的茶室、吸引過張家輝等明星的老膠片影室、斑駁陸離的唐樓故事館、年輕人執著下的手作工坊、私藏著不少情懷的獨立書店,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的「香港故事」。
就像下面這首歌唱的,塵封的回憶,溫馨的光景,再惋惜,都無法阻止時代的步伐。
今天,就跟著「惠風」走吧,在香港的老古董中尋覓往昔。
喜帖街 謝安琪 - Binary
如果到香港只知道去尋覓翠華餐廳或者是深井燒鵝的話,那一定不能透徹地吃出香港的老味道。不如就到老牌的茶室或冰室,坐在老式茶餐廳的環境之中,「飲啖茶食個包」,繁華鬧市中品味香港的經典味道~
註:「啖」指「一口」的意思
|| 陸羽茶室 - 三十年代至今的冷暖自知
這家創辦於1933年的陸羽茶室,幾乎每個老港都知道,從開業之時就是商業大佬談「大茶飯」之地,而後在這兒還發生過槍擊事件,反倒添了不少江湖氣息,讓它更加火爆。
走進茶室,時間仿佛凝結在了三十年代,老式電風扇、古樸字畫、酸枝木的桌椅,甚至連茶點卡都是幾十年未曾換過的樣式。服務員都是大叔大嬸,穿著電視劇裡豪門家傭人的那種白色褂子,卻一直板著臉,一副冷漠的樣子,身前垮著送餐的鐵盤,將一籠籠茶點送到桌上。
這裡的食物跟不上潮流,沒有創新的菜式,只有傳統的蝦餃、腸粉、荷葉飯等等,而最有名的菜是不會寫在菜單上的,比如豬肺杏仁湯,只有熟客知道。口味也並不驚喜,都是老派的味道,但也正是這種老舊保守的味道,也使得太多的老街坊十年如一日地守候在這兒,守候著陸羽茶室的冷暖自知。
地址:香港中環士丹行街24-26號地下
時間:7:00-22:00
|| 美都餐室 - 一家歷史見證者的餐室
如果說最能體現香港市井生活的地方是廟街,那最能體現廟街美食味道的就是美都餐室。這家在TVB的劇中總是能看到的熟悉餐廳,風雨中飄揚了半個多世紀,倒也成了一座景點。
兩層的餐室,底樓堂食,沿街敞開的柵欄,頂上老式電扇飛馳,送來的溼潤暖風也瀰漫著懷舊的味道。而二樓則是雅座,透過抹茶色的百葉窗,墨綠色的復古窗框上停留著和煦的陽光。桌上擺放的調味罐和茶匙與刀叉井然有序,閃著幸福的光,一切都是溫暖的模樣。
而對於這種多年不變的餐廳來說,食物的味道似乎不能太過苛刻。簡單的焗豬扒飯、炒菜心、招牌紅豆冰,就這樣品味香港工薪階層的尋常味道。
地址:香港九龍油麻地廟街63號
時間:8:30-21:45
|| 都爹利街星巴克 - 冰室與咖啡館的完美結合
現代新潮的西式咖啡館,過時復古的港式冰室,這兩個似乎怎樣都扯不上關係的東西在繁華的中環卻碰撞出了火花。借著2009年的復古風大行其道,星巴克在都爹利街開了全球首創的星巴克冰室。
中環作為香港最繁華的商區,卻未曾料及會有如此復古的小店拔地而起。初進店門,就發現內裡全是老式裝潢。從「內有雅座」的招牌,到老式風扇、古舊的簡易桌椅、地上牆上的瓷磚,還有掛著的餐牌,分布在店內的老電視、搪瓷杯、火柴盒,每一處細節都讓人穿越至七十年代的老冰室。
如果說這裡的裝潢已經足夠特別,那這裡的食物也是別出心裁。這是全球唯一一家賣「冰室三寶」的星巴克——厚切牛油菠蘿包、咖啡蛋撻和榛子咖啡蛋糕卷。每一口都吃出「冰室」的味道,懷舊又美味爆燈!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13號樂成行地庫中層
時間:周一至周四7:00-21:00,周五7:00-22:00,周六8:00-22:00,周日9:00-20:00
在這個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舊式膠片影樓、傳統皮匠手藝、帶有復古風情的青旅、訴說香港老故事的唐樓,這些似乎都是異類,但卻永遠讓人念念不忘。尋尋覓覓之中,就在這些地方拍拍照,消磨一個午後的時光也不為過~
註:「hea」作動詞時意指「消磨時光、浪費時間」
|| 善美影室 - 香港最後一家膠片照相館
數碼單反遍地而行的時代,有人說膠片攝影早已過時,而還在使用的人則是太過固執。但就是在油麻地的善美影室裡,就有一個固執倔強的老頭兒,仍在堅持著這件事。
安靜的街道,古樸的藍色招牌,旁邊還有褪色的絳紅色旗子,老樓裡就能窺見時間流逝的強烈歷史感。一路上行,便看到櫥窗裡貼著很多照片,學生的畢業照、新婚夫婦的結婚照、正兒八經的證件照,仔細尋覓,還能看見幾個熟悉明星的面孔,照片都有點泛黃,年代感就在這裡蔓延暈開。
店裡擺滿了老古董相機,照片除了用膠片拍攝,在黑房子裡曬照片,還要用鉛筆修底片,用毛筆修照片,從「影相」到「曬相」、「執相」,都是流傳多年的傳統手藝。而這裡的珍貴回憶,哪怕是歲月神偷都無法盜去。
|| 兄弟皮藝 - 皮革裡的獨特人情味
在這個幾乎所有東西都信手可得的時代,似乎越來越少的人會自己動手製作小玩意兒,而位於熙熙攘攘的鴨寮街邊上的兄弟皮藝,卻是將這種皮匠手藝發展得爐火純青,備受文青與手作藝人青睞。
門面不大,主人是一對兄弟,在小試牛刀製作了一批皮革工藝品在網上開賣後,便開闢了屬於自己的實體皮革店。店內陳設簡單,卻無處不擺放著待銷售的成品、未完成的半成品、深淺不一的皮料,而最顯眼的莫過於位於入口右手邊的工作檯,各式各樣叫不出名字的工具讓進來的客人都好奇不已。
平常的時候,來來往往的客人總會駐足在工作檯前,或安靜地看著老闆演示,或捲起袖子進行嘗試。有時候,在大南街街區還會定期舉辦免費的市集活動,與過路遊客寒暄,演示著手藝,展示著老香港獨特的人情味。
地址:深水埗大南街208-222號
時間:周一至周六 10:30-19:30,周日11:30-17:00
|| WONTONMEEN HOSTEL - 充滿故事的短租青旅
WONTONMEEN,初看這個單詞不免疑惑,但懂粵語的小夥伴一看就知道是經典港食「雲吞麵」的音譯。而這個只有1000多呎(約90平方米)的青年旅社,在到港背包客的圈子裡名氣卻不小。
不像其他的YHA那樣過分整潔,WONTONMEEN有一種雜亂的復古感,四處尋來的古董家具、老式的招牌、早被摒棄的電燈膽,還有被掛起來的單車、麻織的紅白藍袋子、廢舊的收音機,都是經過細心琢磨後的堆放,讓人想起舊時香港的街頭文化。
這裡空間雖小,只有十張床鋪,但主人卻不願再多放床鋪來吸引客人,而且這裡最短租約為一個月,更是能讓來這裡的設計師、攝影師、樂隊樂手、紋身師、調酒師等等能深入交流。每個遊客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就如這家WONTONMEEN一樣,特立獨行。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135號
開放參觀時間:周一至周四12:00-16:00
|| 藍屋 - 民居下的香港印記
羅大佑把《皇后大道東》唱火了一遍,也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唱出了水平。而站在皇后大道東,很容易就能注意到如彩虹般多彩的藍屋唐樓建築群。
就如馬六甲的紅屋廣場,這座磚木混合的騎樓式唐樓建築,就代表了香港一個時代的印記,曾經居住了許多人的普通民居,在時代的演變下,藍屋地下的一部分成為了「香港故事館」。這裡保留了唐樓的建築特色,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最平常不過的漱口杯、臉盆、晾衣架,還有木椅、燈罩、鍋碗瓢盆,全都講香港人舊時的日常生活展現在眼前。
而這裡其實仍有十戶家庭住在這裡,但是並不方便,沒有衛生間,沒有無線網絡,但為了交通的便利和相對便宜的租金,也只能在這兒屈就。這裡就是最平常的香港印記。
地址:香港島石水渠街72號地下
時間:10:00-18:00,周三休息
香港這座城市,節奏太過匆忙,大街上似乎很難看見慢悠悠走路的人,不如就選個街邊轉角,尋一個舒適的位子,坐下來喝杯咖啡,看看書,就在「另類」的慢時光中享香港的西洋風情。
|| 牧羊少年咖啡·茶·酒館 - 夢想的奇幻之旅
深水埗這個地方,可謂算是香港臥虎藏龍的地方,老樓林立,卻不乏創意人的工坊遍地開花。就如「牧羊少年」這一家,以旅遊、體驗、感受為主軸的咖啡館,甚至還出版了一本《牧羊少年的世界地圖》,就在這兒,開始尋夢的奇幻之旅。
門面不起眼,若無人指點估計需耗費些許時間;店鋪不大,卻別有洞天,錯落有致的桌椅擺設,別具一格的旅行主題配飾,琳琅滿目的旅遊類書籍,端上的餐食也是經過用心擺盤,舉起相機,小小的店面卻怎樣都拍不夠。
約上三五好友來此,配上咖啡美食,聽聽老顧客的旅行經歷,還能碰巧遇上故事分享會或常規音樂會,會有從繁忙工作中出逃奔向遠方的衝動,讓啟程在這裡輕易實現。
地址:深水埗太子白楊街27-29號嘉安大廈地下1號鋪
時間:周一至周四12:00-凌晨2:00,周五12:00-凌晨3:00,周六11:00-凌晨3:00,周日及公眾假期11:00-凌晨2:00
Tips:上海也有分店哦,地址為黃浦區六合路98號港陸黃浦中心104號
|| Books& Co. - 音樂、咖啡與書本的閒暇時光
復古的紅磚外牆,舊式格子窗門塗上墨綠油漆,高掛起來的黑色鐵皮小招牌寫著「Books & Co.」,簡潔而又低調。這裡是傳統半山區,附近都是住宅和學校,沒有遊客和旅行團,這家書店就這樣融進這個安靜的環境之中。
推門而進,首先是聽到輕鬆舒服的民謠音樂,而後是夾雜著書香氣的咖啡香味。店員微笑著招呼著,天花板上掛著古典的吊扇,書本整齊地堆放在走廊間,幾個西式的咖啡座椅,環顧四周,也是沒幾個客人,連竊竊私語都不忍心,怕是打擾了這裡的安寧。
除了書,這裡售賣的只有自家製作的簡易食品,伴隨著不算精緻的咖啡,就在溫暖的午後,選一個位置,翻上許久未碰的紙質書籍,在音樂與咖啡香氣中,讓閒暇時光靜靜流轉。
地址:香港島半山柏道10號地下
時間:11:00-19:00
|| TOOLSS - 轉角遇見喝咖啡的你
穿梭在石硤尾狹窄的街道上,兩旁高聳的大廈拔地而起,就如一座座大山壓在這個繁忙的都市中,而在一個不起眼的轉角處,有一個小小的咖啡店,卻讓人忍不住駐足。
簡易的吧檯風,似小小的酒吧,但飄來的咖啡香卻讓人清醒過來。走進去,會發現這裡不僅賣咖啡和輕食,還是一家小小的文具店,售賣著各種創意的文具和雜誌。麻雀般大小的店裡,匯集了能讓人耗上一晌午的獨特魅力。
京都的SOUSOU,大阪的西東,再熟悉不過的mt膠帶,還有TOOLSS自己與香港本土插畫品牌MARSMARY合作推出的別注系列,無論是筆記本、明信片還是手提袋,都讓人愛不釋手!
地址:石硤尾偉智街38號福田大廈地下2號
時間:12:00-20:00
「階磚不會拒絕磨蝕,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歲月不會因為懷念而停止腳步,改造不會因為惋惜而放慢節奏。就在有限的時光裡,把握無限的風光。——惠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