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崇文門堂證道:聖餐的意義

2020-12-16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在基督教崇拜生活裡,有兩大聖禮,一個是聖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禮。2月26日崇文門教堂主日崇拜上,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以「聖餐的意義」為主題證道,教導信徒聖餐的來歷、意義,以及我們領受聖餐應有的姿態。

高牧師指出,按照教會的傳統,我們現在進入了預苦期,就是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日子。在這段時間裡,教會無論是主日證道,還是平時所安排的活動,大都是圍繞耶穌基督為我們受難的主題。預苦期的最後一周是受難周,教會一般會組織弟兄姐妹在周四的晚上紀念最後的晚餐,一起思想耶穌基督為我們設立最後晚餐的屬靈意義。

高牧師表示,聖餐禮是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聖經》中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天,正是猶太人過逾越節的日子。逾越節是所有猶太人都要過節日,是紀念耶和華拯救以色列民離開埃及,脫離法老王的壓迫的日子。在這一天,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守逾越節的晚宴,而晚宴上的每一種食物,都有宗教象徵意義。

逾越節的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也按著猶太人的傳統紀念這個日子。然而耶穌知道第二天將要臨到自己的事情,所以就在當天晚上設立了聖餐。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候,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太26:26-29節)

因此,高牧師指出,猶太人逾越節所吃的那個羔羊,就是預表著耶穌基督的代贖;聚餐上所吃的無酵餅就是預表耶穌基督的身體;所喝的酒則預表耶穌基督受難時所流出來的血。

猶太人一直把逾越節紀念為神拯救他們出埃及的日子,但是從耶穌基督設立聖餐之後,逾越節的性質就變了。從此,人們不用宰殺羔羊獻給上帝,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的罪而死,成為所獻上的羔羊。因此我們把逾越節的晚餐稱為主的晚餐,這就是聖餐的來歷。

高牧師還指出,我們領受聖餐,祝禱時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都是按著福音書上所寫的去做的,目的是模仿耶穌所做的,紀念耶穌基督,表明神與我們立定了新約。

新約是與舊約不同的。她強調,舊約是從前神與我們在律法關係上的約定,而新約則表示,我們現在站在神的愛的對象的地位上,而領受主的聖餐,正是表達了神與我們建立了愛的關係。

什麼樣的人可以領聖餐呢?高牧師指出首先是認罪悔改的人。因此每次領受聖餐,我們都應當做悔改的禱告。如果還沒有認清自己的罪,她認為最好暫停領受,等認清自己的罪之後再領聖餐。其次,就是受洗的基督徒。受洗,表明我們決心持守和主建立新約關係,聖餐則可以堅固我們和主的關係。

高牧師還指出,世界各地的教會領受聖餐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在我國,大多數教會是在每月第一個主日舉辦聖餐禮,也有教會是一個季度或半年一次。而具體採用什麼方式舉辦,各地也不盡相同。例如,有的是跪著領聖餐,有的是站著領受;有的是教會同工分送到信徒手中,有的則是信徒到特定的位置輪流領取;有的是同領一個餅、一個杯,有的是把餅和杯拿到手中後一起領受。

儘管形式不盡相同,高牧師表示,各種方式都有神聖的功效。她認為禮儀是外在的、象徵性的,而目的都是為了紀念耶穌為我們受死。真正的洗禮是從內心開始的,是神的工作,不是通過律法。領聖餐不在乎用什麼方式,而是在乎裡面有沒有聖靈的工作,在乎是不是憑著信心領受,是不是得到耶穌基督屬靈的生命,是不是真正悔改的基督徒。

她希望眾信徒懷著一顆虛空、感恩的心,謙卑自己,領受主的恩典。在預苦期,共同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捨命,紀念耶穌基督藉著聖餐賜給我們的新生命。

在基督教崇拜生活裡,有兩大聖禮,一個是聖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禮。2月26日崇文門教堂主日崇拜上,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以「聖餐的意義」為主題證道,教導信徒聖餐的來歷、意義,以及我們領受聖餐應有的姿態。

高牧師指出,按照教會的傳統,我們現在進入了預苦期,就是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日子。在這段時間裡,教會無論是主日證道,還是平時所安排的活動,大都是圍繞耶穌基督為我們受難的主題。預苦期的最後一周是受難周,教會一般會組織弟兄姐妹在周四的晚上紀念最後的晚餐,一起思想耶穌基督為我們設立最後晚餐的屬靈意義。

高牧師表示,聖餐禮是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聖經》中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天,正是猶太人過逾越節的日子。逾越節是所有猶太人都要過節日,是紀念耶和華拯救以色列民離開埃及,脫離法老王的壓迫的日子。在這一天,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守逾越節的晚宴,而晚宴上的每一種食物,都有宗教象徵意義。

逾越節的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也按著猶太人的傳統紀念這個日子。然而耶穌知道第二天將要臨到自己的事情,所以就在當天晚上設立了聖餐。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候,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太26:26-29節)

因此,高牧師指出,猶太人逾越節所吃的那個羔羊,就是預表著耶穌基督的代贖;聚餐上所吃的無酵餅就是預表耶穌基督的身體;所喝的酒則預表耶穌基督受難時所流出來的血。

猶太人一直把逾越節紀念為神拯救他們出埃及的日子,但是從耶穌基督設立聖餐之後,逾越節的性質就變了。從此,人們不用宰殺羔羊獻給上帝,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的罪而死,成為所獻上的羔羊。因此我們把逾越節的晚餐稱為主的晚餐,這就是聖餐的來歷。

高牧師還指出,我們領受聖餐,祝禱時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都是按著福音書上所寫的去做的,目的是模仿耶穌所做的,紀念耶穌基督,表明神與我們立定了新約。

新約是與舊約不同的。她強調,舊約是從前神與我們在律法關係上的約定,而新約則表示,我們現在站在神的愛的對象的地位上,而領受主的聖餐,正是表達了神與我們建立了愛的關係。

什麼樣的人可以領聖餐呢?高牧師指出首先是認罪悔改的人。因此每次領受聖餐,我們都應當做悔改的禱告。如果還沒有認清自己的罪,她認為最好暫停領受,等認清自己的罪之後再領聖餐。其次,就是受洗的基督徒。受洗,表明我們決心持守和主建立新約關係,聖餐則可以堅固我們和主的關係。

高牧師還指出,世界各地的教會領受聖餐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在我國,大多數教會是在每月第一個主日舉辦聖餐禮,也有教會是一個季度或半年一次。而具體採用什麼方式舉辦,各地也不盡相同。例如,有的是跪著領聖餐,有的是站著領受;有的是教會同工分送到信徒手中,有的則是信徒到特定的位置輪流領取;有的是同領一個餅、一個杯,有的是把餅和杯拿到手中後一起領受。

儘管形式不盡相同,高牧師表示,各種方式都有神聖的功效。她認為禮儀是外在的、象徵性的,而目的都是為了紀念耶穌為我們受死。真正的洗禮是從內心開始的,是神的工作,不是通過律法。領聖餐不在乎用什麼方式,而是在乎裡面有沒有聖靈的工作,在乎是不是憑著信心領受,是不是得到耶穌基督屬靈的生命,是不是真正悔改的基督徒。

她希望眾信徒懷著一顆虛空、感恩的心,謙卑自己,領受主的恩典。在預苦期,共同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捨命,紀念耶穌基督藉著聖餐賜給我們的新生命。

相關焦點

  • 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崇文門堂證道:聖餐的意義
    在基督教崇拜生活裡,有兩大聖禮,一個是聖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禮。2月26日崇文門教堂主日崇拜上,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以「聖餐的意義」為主題證道,教導信徒聖餐的來歷、意義,以及我們領受聖餐應有的姿態。 高牧師指出,按照教會的傳統,我們現在進入了預苦期,就是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日子。
  • 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聖餐的三大意義
    北京崇文門教堂聚會(福音時報資料圖)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個禮拜四的晚上,看似寧靜,其實卻醞釀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風暴』,」4月2日,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上孫牧師認為,「這是逾越節屬靈意義上的最終實現。」舊約逾越節的設立,最終就是指向耶穌基督,預表那將要來到世上的羔羊——耶穌基督的犧牲。耶穌在逾越節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禮,達到了逾越節的最高峰,詮釋了逾越節的最高代價——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完全破碎犧牲。那麼,聖餐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孫麗華牧師認為有三個意義。
  • 燕京神學院紀念棕枝主日 開啟受難周崇拜
    2018年3月25日上午8時和10時,燕京神學院禮拜堂分別舉行了兩場崇拜。上午09:40左右,才走進神學院,就看到特別的一幕:信徒們胸前都戴著由棕枝製作的十字架,在禮拜堂門口還專門有同工為來往的信徒佩戴。據禮拜堂的同工介紹,這是為了提醒信徒們今天是紀念主耶穌基督榮入耶路撒冷的日子,也稱為棕枝主日,這一天揭開了2018年受難周的紀念崇拜活動。
  • 北京崇文門堂145人受洗 中青年及高學歷者居多
    7月26日,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舉行洗禮,145人受洗(圖:崇文門堂網站;福音時報編輯) 7月26日崇文門堂第三堂禮拜洗禮現場(圖:福音時報)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於7月26日舉行洗禮,145人受洗。
  • 神學院裡的聖誕夜
    在距離市中心15公裡、位於北郊清河鎮的燕京神學院--中國北方地區唯一的一所神學教育高等學府,記者卻感受到了「學院派」所特有的樸實、清新的聖誕氛圍。 燕京神學院副院長齊鐵英牧師告訴《北京周報》記者,平安夜演出將從下午六點半開始,持續約兩小時,許多內蒙古、陝西、山西、甘肅等地的教友也將趕來觀看演出,甚至還有從俄羅斯和美國遠道而來的基督徒。考慮到與會群眾對宗教認知程度不同,因此將活動分為宗教儀式和文藝演出兩部分。學院的87名註冊在讀生將是這次活動的主力軍。
  • 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舉行年末聖洗禮聖餐禮
    在2019年12月1日、本月的第一天、也是一周開始的禮拜日,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分早晚兩場舉行了年末聖洗禮和聖餐禮兩大聖事。禮拜日的綠化街教會上午,從一樓到四樓、從主堂到副堂,前來參加聖事的會眾匯聚一堂,讚美、讀經、禱告。
  • 收藏:領聖餐的六大意義
    (哥林多前書11:23-29) 每一次聖餐,我們都會誦讀哥林多前書11章的經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門徒遵行了耶穌關於聖餐的吩咐。今天的我們如果接受了耶穌基督,那麼我們就應當繼承教會傳承的耶穌基督的教導。這是耶穌的教導,又是教會的傳統,我們理所當然應該謹守聖餐。耶穌吩咐我們「應當如此行」,也有著更加豐富和深刻的屬靈意義。
  • 受難日唐崇榮牧師印尼證道重溫神恩典
    唐崇榮牧師證道:《耶穌基督的死》,4000多座位座無虛席,不少人只能站著參加崇拜。據悉:崇拜氣勢恢宏,證道清晰有力。詩班近百人,歌聲婉轉,奉獻前有馬來西亞女高音歌唱家獻唱,威斯特敏斯特神學院院長Lillback做聖餐禮禱告和最後祝福禱告。 唐牧師在證道中也回顧了自己的一生,3歲喪父,9歲隨母移居印度尼西亞泗水,12歲時,在計志文牧師的奮興會中把自己獻給神。
  • 大連豐收堂金秋聖洗、聖餐謝主恩
    金風起,雲飛揚,秋高氣爽的2018年9月23日主日,基督教遼寧大連豐收堂的會眾迎來了金秋聖洗禮和聖餐禮兩大聖事。王聰牧師以耶穌基督的寶血救贖和愛的重要意義為主證道,並主持聖洗禮和聖餐禮。在眾人禱告中,二十多位弟兄姊妹接受洗禮,成為主的羔羊。
  • 燕京神學院教堂在京落成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電 北京市基督教兩會和燕京神學院日前舉行了燕京神學院教堂落成典禮。  捐贈者燕京大學美國校友黃光普、孫琦瑛夫婦的家屬、一直熱心於捐款事宜的燕京大學校友會校友等海內外朋友,以及北京市基督教兩會、燕京神學院有關領導參加了落成典禮。
  • 江蘇神學院舉辦成立20周年慶典暨感恩崇拜
    10月16日為院慶慶典和感恩聖餐崇拜,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繆文軍,金陵協和神學院、東北神學院、安徽神學院、江西聖經學校等基督教神學院校代表,江蘇神學院全體師生及江蘇省內部分地區基督教「兩會」代表及基督教界特邀嘉賓等共300餘人參加了慶典。
  • 東山堂感恩入堂典禮
    在這個美好的時候,春城基督教會東山堂於2018年10月5日至2018年10月7日迎來了為期三天的感恩入堂典禮。典禮很榮幸的邀請到了市兩會的牧長同工,以及長春市、四平市等周邊弟兄教會二十多所兄弟教會。整個禮拜堂的上下兩層座無空席,信眾在神的話語中大得聖靈充滿,並立志過喜樂得勝的生活。典禮的第三天是全體春城基督教會的聖餐禮拜,這是進入新堂的第一次聖餐禮拜聚會。
  • 《愛的詩歌》讚美詩歌集近日由金陵協和神學院出版
    吳安娜牧師是改革開放後金陵協和神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她出生於音樂世家,上神學期間就擔任金陵協和神學院聖詩班的琴師、指揮、領唱等。金陵協和神學院畢業後,在燕京神學院任聖樂教師近三十年,期間服務於北京缸瓦市、崇文門等幾個基督教堂,默默奉獻,有時擔任琴師,有時擔任唱詩班指揮;同時進行基督教聖詩的研究與創作。
  • 福建福州花巷堂舉行管風琴揭幕儀式
    法國國寶級演奏家--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演奏家、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教授——奧利維耶·拉特利受邀演奏了巴赫、舒曼等近十首經典名曲,讓大家充分體會到了管風琴氣勢恢宏、極具震撼力的音樂效果。海內外嘉賓,黨政領導、各地牧者、弟兄姐妹共2000多人參加了揭幕儀式。中國基督教協會副總幹事、北京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主席吳巍牧師為揭幕儀式獻上禱告,花巷堂青年詩班獻唱《春夏秋冬》。
  • 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年中感恩聖餐禮
    2019年6月16日禮拜日,基督教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了年中的聖餐禮拜。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既是禮拜日又是父親節、聖餐禮拜。信徒們滿懷熱忱崇拜的心,來到上帝的聖所,思念在天上永遠父的恩典,感恩聖子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贖,在聖餐禮拜前,會眾就開始讀經靈修、禱告、讚美敬拜,聚會現場被聖靈充滿,洋溢著神的大愛、肢體互相之間的大愛。
  • 福州基督教花巷堂於受難日舉行洗禮和聖餐禮
    4月14日至4月21日,每天早上七點至八點安排晨禱默想聚會,並按照受難周中的各個事件證道,分別與廣大信徒分享不同內容的經文,以靈修默想崇拜感懷耶穌的犧牲。4月19日是主耶穌受難日,上午陳立福主任牧師在新堂帶領會眾「主為我死 我為主活」的默想禱告,並以《警醒禱告 免入迷惑》為題講道,之後舉行了隆重的洗禮和聖餐禮儀式。
  • 河南新密周樓基督教會舉辦主日崇拜暨聖餐禮
    圖:yibianyixie微信 8月14日,yibianyixie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中介紹了河南新密周樓教會的主日禮拜暨聖餐禮拜概況
  • 大連豐收堂迎來五月聖餐禮 感恩成一體
    趙永剛牧師證道 2019年5月19日在細雨霏霏的五月中旬最後一天,基督教大連豐收堂迎來了本月的聖餐禮拜,會眾帶著感恩的心情領受聖餐,弟兄姊妹同分一個餅、同飲一祝福的杯,同為主內一體。大連豐收堂在堂的牧師、教師、執事和各團契負責人參加了聖餐禮拜。
  • 依舊不明白的聖餐
    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 神的國裡喝新的那日子。」而它的後果之一,就是許許多多的基督徒,在連續幾個月的時間裡,都沒有領受聖餐。問題是,對於基督徒們而言,他們是否真的會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呢?他們又是否真的認為,聖餐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