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2019年日本動畫在全球存在感提升

2020-12-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日媒稱,藉助奈飛等視頻平臺推動,2019年是日本動畫在世界上存在感進一步提高的一年。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2日報導,2019年春季,奈飛與日本大型動畫製作企業Anima宣布了一系列合作。另外,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旗下的華納媒體也決定自2020年5月起發行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

《攻殼機動隊》新作由奈飛獨家發行

「(我們)將在日本和全球發行觀眾沒看過的作品。」2019年10月下旬,在東京都內舉行的奈飛動畫發布會上,該公司的動畫總製片人櫻井大樹幹勁十足地說。

報導稱,與奈飛展開業務合作的動畫企業近兩年製作的作品到2020年將不斷上映。奈飛之所以積極爭取日本原創動畫,是因為日本動畫在世界範圍內的需求正在提高。

把目光瞄準日本動畫的不僅是奈飛。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旗下的華納媒體也決定,作為2020年5月啟動的視頻服務「HBO Max」的重頭戲,將在美國發行《龍貓》等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21部作品。

《天氣之子》票房收入突破140億日元

《天氣之子》劇照(資料圖)

2019年除了海外的在線視頻之外,從日本國內電影來看,熱門動畫作品也不斷誕生。新海誠導演的作品《天氣之子》票房收入超過140億日元(1人民幣約合15.6日元——本網注)。

電影製作商東寶在2019年12月12日的記者會上透露,2019年日本國產影片和海外影片加起來票房總收入預計達到2550億日元左右,創歷史新高已成定局。

京阿尼縱火案震驚世界

另一方面,因《涼宮春日的憂鬱》等作品而聞名的京都動畫(京阿尼)2019年7月遭遇縱火事件。事件發生後,美國、中國、法國的駐日大使館都通過推特表達了追悼之意。

在海外銷售京阿尼作品的美國動畫銷售企業Sentai Filmworks也開展眾籌,使支援京阿尼的行動在海內外擴大。

報導稱,日本動畫的存在感在海內外提高,市場規模也在擴大。日本動畫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動畫產業的市場規模2017年同比增加8%,達到2.1527萬億日元,首次突破2萬億日元大關,比10年前增加6成,在海外的人氣成為原動力。2018年、2019年保持了同樣的趨勢。

動畫師的地位有待提高

報導稱,今後的課題是改善動畫製作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員工的就業環境。調查公司帝國徵信做的「動畫製作行業動向調查」顯示,2018年虧損的動畫製作公司的比例為過去10年裡最高。

此外,日本動畫製作者演出協會的調查顯示,2019年動畫師的平均年收入為4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14萬元)。1個月的休息日為平均5.4天,如果維持現狀,將出現人才不足,還有可能導致作品質量下降。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行業迎來改變契機 日媒:奈飛為其吹來新風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日媒稱,奈飛公司為日本動畫行業帶來新機遇。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5日報導,美國最大在線視頻服務商奈飛公司一直在日本的動畫產業提高存在感,2018年至2019年奈飛與日本5家動畫製作公司展開合作,確立了原創動畫的製作體制。日本製作公司將長期提供作品,能確保穩定收入。
  • 日媒:日本動畫電影打開全球旅遊業一扇門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動畫電影正在為觀光交流發揮積極作用。海外成為日本動畫故事的舞臺,令人聯想到作品中場景的地點和插圖在社交網絡上被分享,日本國內外的粉絲造訪當地的「聖地巡禮」現象日趨火熱。
  • 2019年全球動畫電影前瞻
    年全球動畫電影前瞻 "冰雪奇緣2"萬眾期待 新海誠再推新作 你最期待那幾部?處於第二梯隊的日本動畫,票房尚可的仍是一些內地觀眾熟悉的老IP,《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等;以及宮崎駿復映的經典作品《龍貓》。而另一些觀眾不那麼熟悉的IP,《哥斯拉:怪獸行星》《黑子的籃球:終極一戰》《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2019年初引進)等,票房就非常慘澹。
  • 日媒評選的2018年最佳的四部動畫,遊戲三人娘和超能力女兒上榜
    2018年已經過去,過去裡一年同樣有許多優秀的動漫作品,隨著2018年的逝去,這些優秀的動漫也將成為美好的回憶而永遠為動漫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最近,日本著名的媒體網站animeanime的編輯部以連載的形式陸續評選出了四部他們認為的2018年並列NO.1動畫番劇。
  • 日媒:京都動畫縱火案嫌犯終被捕
    原標題:日媒:京都動畫縱火案嫌犯終被捕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日本《京都新聞》網站5月27日刊載題為《京都動畫縱火案嫌疑人被正式逮捕》的報導稱,京都市伏見區京都動畫製作公司(京阿尼)第一工作室縱火案的嫌疑人、42歲的青葉真司
  • Netflix要幫日本動畫"徵服"全球?
    日本動畫在全球影視文化中又是什麼地位?從全球範圍來講,或許僅次於好萊塢能排"天字第二號"。單從動畫劇集來看,某些方面比美國還強勢。好萊塢幾大工作室主要精力在大銀幕作品,流媒體和電視上的動畫劇集,尤其是青少年冒險、科幻、動作這些類型上,日本作品佔據主流。
  • 首部Hello Kitty動畫電影預計2019年全球公映
    人民網東京7月5日電(趙松)據《朝日新聞》報導,三麗鷗公司已於6月下旬在美國設立動畫電影製作公司,拍攝以人氣卡通形象Hello Kitty(凱蒂貓)為主角的動畫電影。該電影預計於2019年開始在全球上映。
  • 日媒:日本旅遊業嚴重依賴中國遊客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大陸遊客在訪日外國遊客中的存在感日益提高。2019年中國大陸赴日遊客數達959萬人次,佔訪日外國遊客總人次的30%,消費額所佔比例接近40%。消費意願強烈的中國大陸遊客增加,給日本經濟帶來很大好處,不過從消費內容來看,主要是年輕女性購物。
  • 日媒:日本盯上東協「智慧城市」市場
    日本財務省將在會上根據對方國家的要求提出供應日元的貨幣協定方案。截至2016年下半年度,日本企業在面向亞洲的出口交易中使用日元的比例為46%,與美元的48%基本為同一水平,存在感不斷升高。難以接受匯率變動風險的中小企業在交易中用日元結算的比例更高。中國正在推進利用人民幣的雙邊協定,日本此舉也有與中國抗衡的意圖。
  • 辛苦打拼13年,為何中國手機依然在日本沒有存在感?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 國產手機在日本市場集體表現一般,和初來乍到有一定關係。2018年1月31日,OPPO宣布進軍日本市場,目標是日本的年輕人,投放的第一款機型是R11S。OPPO行動近兩年後,2019年12月19日,小米也宣布進入日本市場。
  • 這是19年的補番名單,日媒公開2019年最喜歡TV動畫排行榜
    2019年已經過去,去年又多出了數百部新番動畫,需要上班的漫迷自然是來不及全部看完了,這裡就需要別人來推薦幾部不錯的作品給大家補番。近日,日媒「アニメ!アニメ!」按照年末慣例給今年的作品來個總選舉,針對「今年最喜歡的TV動畫是?」
  • 日媒:日本作家爭相以舊上海為背景創作長篇小說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文壇相繼出現描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長篇小說,這些作品以設有租界、生活著各國人士的「魔都」上海為舞臺,講述了規模宏大的故事。松浦壽輝在其2014年出版的《明治的表象空間》中橫向解讀了明治時期的政治、文學等相關論說。他表示,「從中可以看到日本開始向近代化的民族國家發展的過程。之後日本加入帝國主義戰爭,1945年戰敗。」  此外,作家上田早夕裡將目光投向了過去真實存在於上海租界的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1931年成立,由日方控制),近期剛剛出版了以其中的研究員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破滅之王》。
  • 日媒:以後有中文導遊帶你巡遊日本動漫聖地了!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導日媒稱,向訪日遊客提供服務的日本新興企業otomo將與一般社團法人動漫旅行協會攜手,開發正式的「聖地巡禮」旅遊產品,由導遊帶領訪日外國遊客巡遊作為動漫作品舞臺的地點和建築。計劃從10月下旬開始接受預約。
  • 日媒:2019年日本273名教師因猥褻學生被處分
    日媒:2019年日本273名教師因猥褻學生被處分 日本時事通訊社12月22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表示2019年有273名公立中小學教師因猥褻和性騷擾學生被處分。
  • 遭縱火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完成拆除,僅留空地!遺址用途不明
    據日媒4月28日報導,遭人惡意縱火的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於當日完成拆除工程。同一日,京都動畫回應稱,「雖然第一工作室沒有了,卻存在於公司全體員工心中。我們會珍惜這份思念,繼續向前。」當前,第一工作室遺址的用途尚未確定。
  • 日媒:中國品牌化妝品正逐步進入日本市場
    資料圖中國網6月8日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化妝品品牌正在日本市場逐漸提高存在感。雖然中國產化妝品目前在日本尚不容易買到,不過進口在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報導稱,近年來,不少日本美妝網紅開始熱衷在社交媒體上模仿中國化妝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日本Istyle公司運營的網站「@cosme」在2019年底也推出了中國彩妝特輯。中國品牌正在逐步進入日本市場。日本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中國的化妝品進口額為300億日元,其中包括日本廠商在中國生產的化妝品,金額較5年前增加60%。
  • 日本網絡動畫市場:年規模685億日元,美國與本土巨頭競逐
    最初動畫只有電影這一種媒體,後來到了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有了電視,80年代又有了碟片,從21世紀開始又出現了網絡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市場規模還為「0」的日本動畫網絡市場到2019年已增長至685億日元(43.2億元人民幣),2000年還是192億日元的電影市場已漲到692億日元(43.6億元人民幣)。
  • NTT斥資644億日元參股NEC,日媒:打造對抗華為的聯盟
    公告稱,此次兩者合作旨在通過技術合作提高產品銷量以提升企業價值,同時也將有助於提高日本工業的競爭力,進一步確保日本基礎通信設施的安全、可靠。聯盟協議籤署日期為2020年6月25日。新股發行以及配售日期預計為7月10日。
  • 日媒:日本的手機通信費在全球處於何種水準?
    原標題:日媒:日本的手機通信費在全球處於何種水準? 據RecordJapan援引日媒8月3日報導,如今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具,而每個月的手機通信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日本為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月均至少需要花費7,000日元(基礎套餐費+數據通信費,約人民幣
  • 日媒:2019年日本總人口約為1.26億 連續9年減少
    (原標題:日媒:2019年日本總人口約為1.26億 連續9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