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考體育佔分逐漸有向100分靠攏的趨勢,在體育中考增加遊泳、4分鐘跳繩、桌球、羽毛球,網球等項目以供學生自由選擇的同時,各色培訓機構和健身機構也如火如荼地開辦了各種應試體育班,有的機構還推出「3個月中考體育提分計劃」。拜體育中考改革所賜,上海的網球場等場所也成了黃牛風行、家長們擠破頭要給孩子預約的場地,費用即使原價也要150元/小時。(12月21日中青網)
隨著「全民體育」號召得到群眾積極響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近幾年來逐步將體育主動拉入學生和家長的視野——不是單純提升中考體育的分值,也加入了遊泳、網球等多種項目,意義就是讓體育運動「百花齊放」,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或特長,在完成學習任務之餘主動融入全民體育的活動中。興趣不能強求,更不是能拿錢堆出來的;寄予孩子們熱愛運動的美好期許,最終每一項都被家長和培訓機構拿來指點分析「每0.1分之間差距是幾個/幾秒」「選哪項項目性價比最高」,並最終促成各色體育培訓機構搖著「迅速提升體育分數」大旗數著錢樂開花的新壟斷行業,給人留下「報班(交錢)越多越利於應試」的印象,這真的合情合理嗎?
面對這場略顯瘋狂的貴族化報班佔場競爭,應當譴責的也並非愛子心切的家長,但確實該給家長提個醒:開展多項體育運動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的健康人。不必一邊瞅著應試一邊因其他家長砸資源給孩子而激發「這是必要的」的心理,也不必拿出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支出去強行加入這場浪潮。
體育鍛鍊要講究方法,過於頻繁的應試訓練還容易受傷;另一方面,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項目供學生選擇,其實也是對緊張的場地資源的均衡。在網球場和遊泳館訓練是一種方式,在小區樓下立定跳遠、跳跳繩,打打籃球又何嘗不是呢?我們必須警惕「在體育應試環節中使『網球場、遊泳館』成為被資金神化的追求」的不正風氣,而應該真正關心學生的興趣點和鍛鍊的實際效果才是。
要想真正解決體育中考唯應試化的風潮,不僅需要家長和學生擺正心態,也需要學校和相關部門的持續跟進建設。許多有關人士已經在發聲「體育不能以分數論英雄」,部分學校也已經針對體育課進行改革,提升了對學生每節體育課的運動密度與強度要求,想要徹底改變「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體育課形式,還有的學校利用學校資源訂購許多桌球、羽毛球自動發球器給學生使用,這些舉措都意在引導學生和家長把目光收回承擔體育教育主要職責的學校一方。
要解決報價值不菲的班、搶價值不菲的場等令人擔憂的「貴族體育」風潮,還得從其本質目的出發:既然是要讓孩子們達到體育鍛鍊且適度鍛鍊的目的,在日後體育中考改革上嚴謹對待分數區分,破除「唯標準定分數」的論調,將重心更多地放在學生們運動的頻率和量上,使每一個認真上課、積極鍛鍊的孩子都能取得滿分。既達成了鼓勵鍛鍊的目的,也利於消除部分積極運動卻難以突破的孩子對體育的恐懼心,更是能讓被迫加入「貴族化」體育應試準備之風潮的家長們鬆一口氣,從根本上化解「貴族體育」趨勢,更有效地推進全民體育建設。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