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藍天保衛戰」全面告捷 優良天數比例84.4%

2021-01-20 中國江蘇網

蘇報記者 惠玉蘭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2020年,蘇州「藍天保衛戰」全面告捷: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4.4%,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降塵量為1.9噸/月·平方公裡(1月至11月),均達到省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要求;喜獲309個「藍天」,全年空氣品質保持連續52天無汙染,創下了有記錄以來連續優良天數的最好成績,實現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互促並進。降塵量、PM2.5濃度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三項指標在全省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二,圓滿收官「十三五」。

靶向施治

建立大氣汙染精準防治大格局

為了天更藍、氣更淨,為了讓市民擁有更多的藍天幸福感和獲得感,5年來,在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支持下,蘇州全市上下把「藍天保衛戰」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科學、系統、精準、協同、依法」為根本立足點,控源頭、壓總量、抓提升、共聯防,向「最難處」攻堅,朝「最好處」努力,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確保全面實現總體目標。針對影響空氣品質的PM2.5、臭氧等主要汙染因子,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優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實施完成2712項大氣治理重點工程項目,科學治汙、精準治汙,蘇州空氣品質大幅改善,高顏值、「好氣質」逐漸成為常態。

2019年10月,我市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籤署大氣環境質量優化提升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政策措施創新、大氣汙染治理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進一步提升蘇州大氣汙染治理的系統性、科學性、精準性,並探索創新大氣環境改善與經濟協同發展模式。此後,我市建立了市政府、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為主導,地區、部門為成員,中國環科院、北大、清華、上海環科院等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的工作專班,邀請全行業60餘位國內頂級專家成立戰略合作專家庫,全方位科學指導、支持我市大氣環境治理工作,切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難點問題。

「蘇州在大氣治理方面已有很多成熟的創新方法。」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寧淼研究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根據掌握的汙染傳輸路徑分析,蘇州明確了北部常熟、南部吳江兩大重點管控區域,分別籤訂戰略合作子協議,實現「1+N」專項指導。同時,蘇州積極探索大氣汙染治理新方法,率先採用高解析度衛星定位各類涉氣汙染源,實施精準整治;創新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自主減排,實施管控差別化管理;專項制定工業爐窯等廢氣治理推薦技術,指導幫扶企業提高治理成效。

扭住「牛鼻子」

控煤控車控塵和調結構全面實施

PM2.5濃度是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降低PM2.5濃度成為牽住「藍天保衛戰」攻堅的「牛鼻子」,控煤、控車、控塵、調結構等一系列戰役在蘇州接連打響。

開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評估,全市3家全流程鋼鐵公司已籤訂評估合同,正在抓緊有序開展;加大工業爐窯整治。我市去年印發《蘇州市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明確工業爐窯整治要求和推薦工業爐窯治理技術指南;指導幫扶企業採取最佳工業路線,提升治理水平;組織專家對重點地區工業爐窯汙染治理情況開展幫扶指導,督促各地整改問題,全市2020年共完成617臺工業爐窯整治任務。

同時,我市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控,建立完善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定期開展柴油貨車聯合路檢專項整治行動,2020年共開展聯合路檢151次,抽測柴油貨車3082輛;強化入戶監督抽測,定期對物流園區、運輸企業、貨物集散地等開展監督抽測,全年共開展入戶抽測85次,檢測柴油車1058輛。

2020年,我市印發《鄉鎮(街道)空氣品質補償指導意見》,運用經濟政策手段,實施鄉鎮(街道)空氣品質排名後位補償前位;嚴格落實省點位長履職規定要求,對空氣品質排名靠後鄉鎮(街道)點位長開展警示、約談,推動治氣責任落實。去年,蘇州高新區實施3輪補償機制:4月,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補給科技城(東渚街道)60萬元;5月,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補給科技城(東渚街道)60萬元;6月,獅山橫塘街道補給科技城(東渚街道)60萬元。「獎懲機制促進了我們整個大氣汙染防治以及設備運維體系的完善。」蘇州高新區生態環境局管理處負責人祝妍華表示,排名發布之前,各鄉鎮(街道)點位長都會收到預警信息,各鄉鎮大氣汙染防治的自覺性、主動性空前高漲,燃煤鍋爐淘汰、工業窯爐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堆場揚塵防治,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開啟新徵程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升級版」

5年來,我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逐漸深入,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實現全流程改造,超低排放監測評估完成率達到90%以上。全市累計排定實施VOCs治理項目超5000個,累計整治淘汰燃煤鍋爐4300餘臺,其中淘汰10至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超400臺,大幅降低了燃煤汙染貢獻,秋冬季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5年連續開展三輪「散亂汙」整治,累計整治「散亂汙」企業5.35萬家,關停涉氣小散企業上萬家。

5年時間,1800多天鍥而不捨的努力,讓蘇州收穫了越來越多的藍天。未來五年,蘇州將持續打好升級版汙染防治攻堅戰,結合當前治氣過程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儘快啟動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計劃編制工作,推進VOCs「夏病冬治」,強化機動車協同管理,深化大氣戰略合作,提前謀劃「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碳排放達峰工作,讓「蘇州藍」的「好氣質」、高顏值繼續陪伴蘇城百姓,揚鞭躍馬,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相關焦點

  • 河南:到2020年全年優良天數比例力爭達到70%
    近日,省政府正式公布了《河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指明了我省生態環境改善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以及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的具體措施。
  • 雲南迪慶州:全面完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終期目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新時代新迪慶。為保持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打贏藍天保衛戰,迪慶州嚴格落實2018年《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迪慶藏族自治州藍天專項行動計劃》(即「藍天行動」)。藍天行動明確了全州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 2020年河北前十個月優良天數比例高達68.9%
    付兆颯攝人民網石家莊11月25日電 (付兆颯)「1-10月,河北省優良天數比率為68.9%,同比增加8.4個百分點;全省重汙染天數9天,同比減少5天。」25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立濤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1-10月,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未達標天數由去年的70天下降到今年的56天,同比減少14天,扭轉了過去連續4年臭氧汙染逐年惡化的趨勢。
  • 安徽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年12月22日 17:47 來源:新華網 編輯:洪妦源 新華社合肥12月22日電(記者程士華)記者從21日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安徽省近年來全面打響藍天
  • 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同時報導我省藍天保衛戰成效
    1月14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分別以《2020年山西「好天氣」增加31天 優良天比例達到71.9%》《2020年山西持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好天氣」增加》為題,同時報導了山西圓滿打贏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的可喜成績。現將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的全文內容刊發。
  • 收穫297個藍天!讓藍天保衛戰顯成效,蘇州這裡有妙招
    我們常說,希望藍天白雲常伴左右,那麼,大家知道到底這一年,藍天白雲到底陪伴了我們多久呢?蘇州這個地方有答案啦,據統計截至12月17日,崑山市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97天。提前兩周完成蘇州市政府對崑山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年度考核指標,優良天數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
  • 黑河:優良天數百分百 全國空氣最好16城有我一個
    黑河:優良天數百分百 全國空氣最好16城有我一個 2020-09-05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汝陽2020年度優良天數增加84天,增長率排洛陽市九縣(市)第一
    解難題、求實效,用實際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監測數據顯示,汝陽縣城區優良天數達316天,比2019年增加84天,增長率排洛陽市九縣(市)第一。汝陽縣PM2.5年均濃度為34μg/m"3,PM10年均濃度為59μg/m"3,空氣品質已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面完成省市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總目標任務,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圓滿成功。
  • 前11月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5.4%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南通提前完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度考核指標
    南通提前完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度考核指標 發布日期:2020-12-10 10:32 來源:南通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截至12月9日,南通市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7天,提前22天完成省政府對南通市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年度考核指標,優良天數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暫居全省第一。
  • 2019年1-6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62.4%
    1-6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1%,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142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同比增加20個;PM2.5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O3濃度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NO2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濃度為1.5
  • 優良天數首次超九成!佛山大氣環境質量取得歷史性突破
    :36 來源: 南方都市報 舉報   據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日前消息,佛山2018年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以來
  • 2018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佔比近八成
    經濟日報北京1月7日訊 記者曹紅豔報導:2018年藍天保衛戰「成績單」7日出爐。生態環境部當日通報的2018年空氣品質狀況顯示,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 去年武隆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53天
    碧水藍天映襯下的武隆城區。(代君君/攝)本報訊 (記者 李薇薇 吳春花)1月8日,記者從區生態環保局獲悉,2020年,我區按照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不斷強化環境綜合整治,全區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全年優良天數達353天。
  • 打贏藍天保衛戰預警機制不可缺
    原標題:打贏藍天保衛戰預警機制不可缺   【光明時評】   據報導,近期,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預警座談會,對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同比惡化、年度目標完成情況嚴重滯後的城市進行預警提醒,並表示:「今年以來,部分城市大氣汙染嚴重反彈,尤其是非重點區域問題凸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 1-11月,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2.0%、優良天數比例為87.9%
    11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9.4%;1月-11月,PM2.5濃度同比下降8.8%  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9.4%,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PM10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O3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濃度為12微克
  • 各地空氣品質狀況出爐:上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100%,這個城市排名...
    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市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升19.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6%。當月,在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廈門市排名第一,烏魯木齊市居倒數第一。
  • 今年「藍繁」天數已達295天 青島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初戰告捷
    今年以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好高效青島建設攻勢,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初戰告捷,全市生態環保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藍天、碧水、淨土,依然是今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
  • 11月江西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7%
    通報顯示,11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同比下降20.9%,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個百分點。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優,主要河流水質均為優。空氣環境質量狀況方面,2020年11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6個百分點,11個城市中,景德鎮市、上饒市、新餘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持平,其餘8個城市上升。
  • 廣元市去年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為 97%
    1月7日下午,廣元市召開2021春季藍天保衛戰攻堅會議,結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和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精神,對全市2021年春季藍天保衛戰攻堅工作再強調、再動員、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