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九陽、蘇泊爾三分天下,小家電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

2021-01-20 騰訊網

疫情黑天鵝給2020年的家電市場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不過,危機中總是孕育著新機,宅經濟下,卻讓小家電意外「走紅」。

2020年上半年,在我國家電市場同比下降14.13%的情況下,小家電行業卻以線上780億元的零售額,同比上漲12.4%,實現了逆勢擴張。

近日,隨著部分海外國家產能受限,越來越多海外訂單轉移至中國,小家電出口也呈現「爆單」的狀態,不少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下半年。

「全球疫情暴發後,中國成為全球範圍內少有的能夠提供可靠產能的國家,這為一部分企業帶來了新的出口訂單。」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執行副主任吳海濤說。

不過,對於行業來講,在享受著市場火熱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在思考未來行業能否延續火爆態勢?企業應如何抓住機遇修煉內功,提升市場競爭力?

緣何逆勢上漲

作為家電新興品類,小家電在2020年可謂賺足了眼球。

根據奧維雲網(AVC)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線上渠道零售量同比增長25.4%,零售額同比增長12.4%。

站在風口上,也推動著股市不斷高漲。從A股市場小家電企業發布的半年報來看,新寶股份(002705)2020年中報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79.19%;小熊電器(002959)2020年中報淨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98.93%;愛仕達(002403)2020年中報淨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79.05%;奧佳華(002614)2020年中報淨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42.09%。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的火熱與疫情分不開,一方面,長時間居家的環境使消費者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休閒生活上來,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小家電市場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健康類小家電產品因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在疫情暴發初期,便受到消費者青睞,需求量迅速擴大。

「從更深層次來講,便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機遇。」一位家電分析師表示,隨著單身經濟、懶人經濟的蔓延,消費者更偏好能彰顯個性,提升生活品質的商品,而這些都與小家電本身品類豐富、外觀精美,更新迭代快的屬性相契合。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小家電市場的火熱與國內市場的低滲透率也分不開,目前不少小家電品類在我國的市場滲透率不超過30%,仍處於導入階段,即便在小家電市場大熱的2020年,其滲透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綜合來看,小家電逆勢上漲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但最為根本的是我國製造、智能等技術水平的提高。「企業要珍惜這次機會,通過訂單交付將中國製造的品牌擦亮。」上述家電分析師表示。

淘汰賽加劇

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經過多年的發展,小家電領域已經基本演化為美的(000333)、九陽(002242)、蘇泊爾(002032)三分天下的格局,隨著越來越多新廠商的入局,競爭也日漸白熱化。開源證券可選消費首席分析師呂明認為,小家電行業進入門檻不是特別高,未來有可能面臨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而從消費者本身來講,不少消費者購買小家電或許只是「一時興起」,短暫使用後便擱置,復購率相對較低。

此外,隨著網絡銷售渠道的興起,消費者購買渠道更為廣泛,新入局的企業會加速與傳統品牌爭奪賽道。

不過,大量湧入的入局者也使得市場產品良莠不齊,造成了市場亂象。近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對電水壺、電飯鍋、電吹風、電餅鐺等家用小電器的抽檢結果,半球電飯鍋等10批次小家電抽樣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包括標誌和說明、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接地措施,洩露電流和電氣強度、端子騷擾電壓等。

產品力不足,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行業專家表示,作為一個重體驗重口碑的行業,小家電行業 「經不起折騰」。2021年疫情必然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如何延續市場競爭力,如何賦能產品力,對小家電企業來說也充滿了挑戰。

走差異化之路

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必須要計深慮遠。2020年突發的疫情只是一個偶然事件,對於企業來講,不能因為一時的產品暢銷而沾沾自喜,而應該抓住市場機遇,找準用戶需求,關注產品質量和創新。

「對於大多數中國小家電企業來說,必須儘快拋棄過去多年堅持的低質、低價策略,向高技術、高品質、品牌化方向轉型。」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說道。

作為小家電中的佼佼者,小熊電器在2020上半年,推出絞肉機、空氣炸鍋、空氣循環扇等多款新品並進行營銷,打造出多款爆品。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奎表示,作為一個企業,要不斷保持領先,需要不斷地快速推出新品。

中信證券分析,小熊電器緊抓年輕化消費趨勢,發展創意長尾小家電品類,產品設計萌系特點鮮明,且性價比高,深受年輕群體歡迎。

頭部企業美的也不落其後。2020年,美的先後發布了「搗蛋鬼系列」「西遊電飯煲系列」等聯名IP套系產品,通過將產品設計理念與 IP結合,打通生活家電和年輕消費群體之間的連接。

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首席產品經理李照營在2020中國廚衛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從市面上來看,小家電產品同質化過於嚴重,如果要想贏得消費者,或者贏得未來的市場,其實最核心是差異化,不管是工業設計差異化,還是品牌的細分,或者說從功能定義上面的差異化。」

「只有獨闢蹊徑,以差異化打法搶佔細分市場、以精品策略攻佔年輕用戶心智,才是小家電企業的破局之策。」業內人士說道。

編輯:左宗鑫

支持我們請分享或使用點讚功能

相關焦點

  • 小家電新銳品牌線上崛起 美的、九陽、蘇泊爾三強「蛋糕」被蠶食
    「三分天下」格局有所鬆動小家電發展至今已超40年,在傳統小家電領域,近年基本形成由美的、九陽、蘇泊爾這三大品牌主導的較穩定格局,但隨著電商的發展,湧現出一些新銳品牌。從一季度品牌市佔率來看,一些小品牌利用新的流量途徑和品牌營銷,在原本美的、九陽和蘇泊爾三分天下的家電市場撬開了一些空間。記者注意到,美的集團(000333.SZ)雖然沒有在半年報中單獨披露小家電業務的具體營收情況,但根據該公司中報數據,按零售額計算,美的在線下份額排名第一的小家電產品有電飯煲、電壓力鍋、料理機、電暖器。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簡析
    蘇泊爾創立於1994年,第一款產品是「蘇泊爾安全壓力鍋」,後來隨著企業的發展,業務板塊從炊具逐步擴展到廚房小家電、廚衛電器、家居生活電器等領域。蘇泊爾於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首家炊具行業的上市公司。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分析報告
    十二.年度股息率不足2%,且呈下降趨勢,與美的、九陽相比有一定差距。 十三.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為185億,同比下降7%,淨利潤為16.5億,EPS為2.01,對應市盈率為36倍,市銷率為3.3倍。以30倍市盈率為基準,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對應股價為60.41元、70.43元、81.70元。
  • 中國小家電巨頭:一天賣1萬臺豆漿機,月賺6億,打敗美的逆襲冠軍
    中國小家電巨頭:一天賣1萬臺豆漿機,月賺6億,打敗美的逆襲冠軍在中國家電行業,基本形成了以格力、美的等企業為首的寡頭格局。這些企業的營收都在千億元以上,佔據了冰箱、空調、洗衣機等領域的大部分市場。不過,在一些小家電領域,它們的業務遠沒有一些公司成功。比如說,在微波爐領域,格蘭仕長期佔據了第一名的位置。還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家企業,它一天能夠賣出1.1萬臺豆漿機!低調的它打敗了行業大佬美的和蘇泊爾等企業,成功逆襲為銷量冠軍!沒錯,它就是知名的豆漿機品牌——九陽。
  • 10年淨利僅增16%,負債上百億赴美買小家電龍頭!九陽港股「再上市...
    從業績看,九陽股份2008-2017年的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僅5.3%,而同行的蘇泊爾則為12.68%。九陽股份淨利潤更是十年僅增長14.53%,蘇泊爾則相應增長458.19%(圖1)。另一方面,小家電企業大致分化出兩條不同的發展路徑,一種是憑藉供應鏈、資金、技術實力,在王牌產品佔領絕對優勢的同時不斷拓展品類,以品牌為新產品賦能,實現小家電的全品類覆蓋的路線,例如美的集團,其不同品類的小家電產品2018年市場銷量均排名前四;另一種是憑藉單品類爆款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建立品牌知名度,繼而不斷進行產品迭代,從而保持市場競爭力的路線,例如上市遇阻的小狗電器
  • 營收、利潤雙雙下跌,「小家電之王」蘇泊爾怎麼了?
    導語:蘇泊爾一直是業績穩健增長的小家電霸主,其在炊具領域的領先地位更是被世人稱之為「中國最大的一口鍋」,但在2020年開始遭遇近些年來的首次業績下跌。
  • 扛著價值投資大旗的小家電之王蘇泊爾怎麼了
    導語:蘇泊爾一直是業績穩健增長的小家電霸主,其在炊具領域的領先地位更是被世人稱之為「中國最大的一口鍋」,但在2020年開始遭遇近些年來的首次業績下跌。 一直以來業績穩健增長的蘇泊爾,今年銷售額忽然出現下滑,這與同行們靚麗的財報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面臨資本市場的諸多質疑。
  • 中國小家電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小家電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截至**的市場現狀是,行業進入門檻低、品牌集中度低,看上去品牌很少、產品價格差異大,但實際上消費者還是認大品牌、重產品質量,美的、格蘭仕等大品牌的進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和行業的兩極分化。
  • 背靠SEB高枝 蘇泊爾(002032.SZ)的「冰與火之歌」
    公司2020年一季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達35.81億元,同比下降34.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7億元,同比下降40.44%。從最新的業績數據來看,蘇泊爾可謂馬失前蹄。同行業美的(000333.SZ)和九陽(002242.SZ)的營收僅下滑22.71%、5.37%;淨利潤僅下滑21.51%、 9.91%。業績下滑原因有二:一是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武漢安在廚具有限公司,迫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停工停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材料供應的蘇泊爾,無法生產。
  • 中國豆漿機之王:他靠賣豆漿機賺來百億身家,品牌力壓美的排第一
    眾所周知,九陽的銷售量是非常好的,僅僅在2018年雙十一當天九陽豆漿機就賣出了1.1萬臺,電飯煲還賣出了2.1萬臺,果汁機的銷量更好,達到了3.3萬,全天的營收額達到了5億元,在小家電領域創造新的銷售記錄。說到九陽的成功,就不得不一個人,他就是王旭寧。
  • 營收增速降至11% 蘇泊爾新品線發展潛力受考
    財聯社(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據蘇泊爾(002032.SZ)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198.53億元,同比增長11.22%,其中扣非後淨利潤為17.34億元,較上年增長14.65%。整體看,蘇泊爾業績表現穩定。
  • 小家電市場出現新玩家:韓國保溫杯大王跨界布局,挑戰美的九陽?
    在「宅經濟」、「懶人經濟」的刺激下,小家電迎來爆發式增長。受益於自身在線上渠道的優勢,更是成為2020年家電行業最大的贏家。根據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小家電市場全渠道零售額為278.2億元,同比下降12.5%;全渠道零售量13016萬臺,同比增長6.5%,相對其他大家電品類表現較好。 小家電企業註冊量也出現了井噴。光是3月份就增加了4874家,較上月環比上升了546%,4月份較3月份則環比上升了20%。
  • 2018小家電品牌銷量前十名,美的登榜首
    家電一直是人們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其中小家電的更新換代尤其快,今年天貓的雙十一活動中有許多中國品牌不出意外的成為熱銷榜的前十,一些國外產品也憑藉自身的優勢進入了熱銷榜,分別都是哪些品牌呢,一起來看看吧。
  • 12款電熱飯盒口碑對比:蘇泊爾、九陽評價一般
    電熱飯盒是一種通過發熱體通電,使飯盒內部產生高溫蒸汽來達到加熱保溫目的的生活小家電。2020年4月,《消費者報導》匯總了京東、天貓、蘇寧上熱銷的12款電熱飯盒的評價情況,對約2萬條消費者評價數據進行了分析和評分。
  • 蘇泊爾破壁機和九陽破壁機哪款好_談談看法
    導語:破壁機對於家庭來說,還是蠻需要的,因為它功能十分的強大,不僅能榨蔬菜果汁,煮豆漿,營養粥,破壁機更是一臺多功能的料理機,研磨機,這麼多的功能,的確是家庭的小幫手,618快到來了,很多朋友都想入手一臺較為不錯的破壁機,而網絡上破壁機品牌較多,今天就給大家聊聊,蘇泊爾破壁機和九陽破壁機哪款好
  • 雙十一小家電預售排行榜:科沃斯智慧機器人霸屏榜單
    在這個崇尚體驗感的生活圈裡,智能為王、速度為王、舒適為王,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家電,便是這一趨勢的最好體現。在今年蘇寧雙十一小家電預售榜單中,美的、九陽、蘇泊爾這些小家電中的頭部品牌不出意外的霸屏,代表了蘇寧家電第一主場。此外,智能品牌科沃斯也榜上有名,將雙十一預售帶出了「科技感」的節奏。
  • 最可惜的小家電品牌:曾是行業老大勝過美的,只因仿品太多而掉隊
    小家電是每個家庭和生活中必備的,據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小家電的市場份額以13.5%的平均增長率連年增長,2017年,已經達到3155億元。而目前佔據這個市場大份額的則有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在這些小家電中,電飯煲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小電器。
  • 小家電的美好,既是生活,亦是『印鈔機』
    以廚房小家電等偏剛需型成熟單品為例,是最早走入中國家庭的小家電產品,市場規模穩定成長,且已催生美的、蘇泊爾和九陽三大國民級品牌。得渠道者得小家電品牌,這也即傳統家電品牌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先發優勢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看,通過生產製造和渠道網壟斷獲取產業價值,小家電只有渠道品牌,未有消費者品牌。 大規模進駐第三方渠道需要一大筆固定投入,包括進場費、裝修費等,還需要足夠毛利空間支撐渠道運營。
  • 家電行業:618美的空調第一 小米小熊居小家電前列
    根據蘇寧 618小家電悟空榜:( 1) 白電: 美的空調逆襲,冰箱洗衣機海爾位居榜首。 空調美的第一,冰箱海爾最受歡迎。無論在掛機還是櫃機,美的在蘇寧 618第一周的成績都位於榜首,而格力奧克斯位居二三,一改在線下渠道格力獨大的局面; 冰箱方面,海爾依舊位居第一, 緊隨其後的仍然是美的。 洗衣機方面,海爾位居第一,美的和小天鵝分別位居第三。
  • 「雙十一」前夕 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家電大牌屢遭消費者投訴
    來源:和訊網 作者:夏添   再過不到10個小時,「雙十一」搶購大戰就將正式開啟,作為近幾年消費者雙十一網購品種裡的主力軍,各大品牌家電在節日期間的活動和消費體驗一直受到網友的重點關注,而在雙十一開始前夕,卻曝出了不少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投訴,其中不乏美的,蘇泊爾,九陽等知名品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