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006年5月8日,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Saudi Arabian Airlines)HZ-ANA號麥道11F型貨機從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25L號跑道起飛後,正在爬升。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jerrypang」
麥道MD-11
民航資源網2009年11月28日消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D-11(McDonnell Douglas MD-11)是一款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所生產、配置有3具發動機的廣體客機,其設計源自DC-10客機,但其機身、翼展則比DC-10長,機翼的兩端也加裝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設計也得以改良。MD-11提供了新引擎供買家選擇,在物料上使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駕駛艙的設備也全面數碼化。現時不少MD-11被用在貨運服務上,而退役的MD-11客機也被悉數改裝為貨機。
歷史
MD-11計劃於1986年12月30日首度亮相。世襲自DC-10型客機,MD-11也是三發動機設計。開始時共從12家航空及租賃公司中接到92架訂單。首批MD-11於1988年3月9日起開始組裝,並於1990年1月10日以一架MD-11F貨機作首度試飛,至同年11月8日取得FAA的認證。首架MD-11客機於1990年12月7日交付予芬蘭航空,並於12月20日首度載客,該航班從赫爾辛基出發,前往加那利群島的特內裡費島。但在不久,MD-11的問題開始出現,包括其續航距離、耗油量等方面的表現均未如理想。雖然麥道公司針對以上問題改良,但仍然使MD-11聲譽受到影響。當中包括新加坡航空取消20架MD-11的訂單,改為購買空中巴士A340。
圖2:2007年8月,中國臺灣長榮航空公司(EVA Airways)B-16108號麥道11F型貨機即將降落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Xtreme」
在麥道於1997年被波音收購後,MD-11客機也在不久後停產。根據波音的說法,當時的市場並不足於保證MD-11能繼續生產,同時在不少同廠及其他同類產品的競爭下,諸如波音777及A330/A340,以及雙引擎客機的營運成本比三引擎的低,使得MD-11的銷售量大減。可是,波音並沒有即時關閉MD-11的生產線,因為當時波音欠缺像MD-11般級數的貨機產品。因此,波音仍然以加州長灣(Long Beach)廠房生產MD-11貨機。最後一架出廠的MD-11貨機於2001年2月22日交付予德國漢莎航空。
麥道原先預計可銷售300多架MD-11,但最後只建造了200架。在產品於2001年2月停產前,全數MD-11均在波音位於長灣的產品廠房組裝。
圖3:2006年10月22日,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China Cargo Airlines Ltd.)B-2173號MD11F型貨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跑道滑行。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shark」
營運商
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的洲際航班曾於1990年代使用MD-11,其後把它們售予聯邦快遞。現時使用MD-11飛機的航空公司,計有聯邦快遞、義大利航空、長榮航空、芬蘭航空、雙子空運、荷蘭皇家航空、漢莎空運、馬丁航空、納米比亞航空、巴西航空、世界航空、聯合包裹服務、中國貨運航空及上海航空。
事故
1998年9月2日,瑞士航空一架航班編號111號(機身編號HB-IWF)的MD-11客機,因頭等艙加裝的一套高級娛樂系統電路過熱造成短路,引起的火花點燃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隔熱層,再由PET隔熱層點燃了其它東西。在火勢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機上的電子元件僅個別幾個設備可正常運轉,導致飛機失控衝入大西洋後粉碎性解體,全機229人無一生還。此次事件被拍攝成《空中浩劫》第一季第四輯「Fire on Board」(Fire in the Sky)。
1998年9月11日,中國東方航空一架航班編號MU586的MD-11客機(機身編號B-2173),由上海飛往北京,於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後因起落架失效被迫折返,事件中無人受傷。其後該事件被製作成一出名為《緊急迫降》的電影。
1999年8月22日,香港懸掛八號風球,當晚一架中華航空航班編號CI642的MD-11客機(機身編號B-150),於香港國際機場降落時,因機身過度傾斜而使機翼觸及地面並折斷,繼而全機翻轉,機輪朝天,事件導致3人死亡,210多人受傷,也是該機場啟用之後第一起空難意外。
圖4:2009年3月23日,日本當地時間早上6:50,一架由廣州飛抵日本的聯邦快遞公司(FedEx)FX80航班在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Tokyo Nar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NRT,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RJAA)著陸失敗,機身斷裂並起火燃燒,機上兩名駕駛員已經死亡。圖為飛機墜毀後的現場,該墜毀飛機機型為MD-11型。
2009年3月23日,航班編號聯邦快遞80號、由廣州飛往日本東京的一架MD-11F貨機(機身編號N526FE),於成田國際機場降落時因強風導致降落失敗,左邊機翼觸及地面後起火,機翼折斷,全機翻覆在跑道旁。事件中機師和副機師死亡。
產品規格
MD-11共出產了四個版本,計有客機、全貨機、可改裝貨機、及客貨兩用機,當中在客貨兩用機中,上層分為客艙及貨艙,而下層則為全貨艙。
MD-11可載285至410人,視乎其編排而定。一架滿載的MD-11客機(285人)可續航7,630海裡(12,270公裡)。
MD-11(客機) | MD-11-F(貨機) | MD-11-C(客貨機) | MD-11-ER(長距) | |
---|---|---|---|---|
載客量 (一級客艙) | 410 | . | . | . |
載客 (二級客艙) | 323 | . | 204 | . |
最高起飛重量 | 602,555磅(273,314公斤) | 602,555磅(273,314公斤) | 620,350磅(283,700公斤) | 630,500磅(285,990公斤) |
最高續航距離 | 6,821海裡(12,633公裡) | 3,910海裡(7,242公裡) | 6,691海裡(12,392公裡) | 7,240海裡(13,408公裡) |
最高巡航速度 | 945 km/h(510海裡) | |||
長度 | 61.21米(200呎10吋) | |||
翼展 | 51.66米(169呎6吋) | |||
高度 | 17.60米(57呎9吋) | |||
動力 | 三臺267千牛頓(60,000磅)的 P&W PW4460 引擎、或 276千牛頓 (62,000磅)的 P&W PW4462 引擎、或274千牛頓(61,500磅)的通用 CF6-80C2D1F 渦輪扇引擎。 |
9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