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人生一場夢,《教父》系列裡麥克犯下的三個致命錯誤

2020-12-13 熊掰掰愛電影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了太多無奈,平庸與寂寞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在電影中尋找浪漫、激情和遠方。看過千百部電影,品過萬千種角色,總喜歡的還是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之中,去嘗試著了解戲中人的人生,去體會戲中人的百態。每當我們談論電影對人生的影響時,總會想起《教父》裡的「麥克·科裡昂」。這個站在黑幫制高點上的男人,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最後卻獨自一人倒在了夕陽的斜暉之中。

在很多人的眼中,麥克是一個偉大成功男人的代表,他剛柔兼備,對家人溫柔與對敵人兇狠,成為了許多人人生奮鬥的榜樣與目標。但儘管如此,麥克的一生很難用完美來形容,他的一生都活在他父親的影子之下。麥克一生之中都在做兩件事:第一,不要讓父親建立起來的家業毀在自己的手裡;第二,維持整個家族的親情的和睦與團結。第一件事情,麥克做得比他父親還要好,但代價卻是完全犧牲了第二件事情。站在事業巔峰上的麥克失去了家庭的溫暖,而最開始的他卻只是想做一個自由、平等的普通人。從普通青年到黑幫教父,麥克扛起了整個家族的命運,但卻做錯了三件小事,最後導致了整個「科裡昂」家族的親情崩塌:

錯誤一:《教父》裡娶了一個美國女人

《教父》第一部對於麥克來說是最完美的一部,他從一個文弱書生轉變為新一代教父,無聲之中滅掉了其他「四大家族」走上了人生的巔峰。然而如此完美的故事下卻埋下了一顆不安定的種子,那就是娶了美國人「凱」為妻。凱與麥克相親相愛並沒有錯,但錯就錯在麥克最終還是接受了家族的事務。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女人,自我、獨立、追求存在感,放在普通的美國家庭會是一個很好的妻子,但在重視家族血統的義大利家庭,凱顯然不是一名合格的女性。參考第一二部裡麥克的母親以及第三部裡麥克的姐姐「康妮」。「科裡昂」家族的女性個個都是放下了自我的追求與尊嚴,一切以家庭為重。這一點顯然是凱無法做到的。在麥克腹背受敵最需要她的時候,她選擇墮胎離開;在麥克年邁無依無靠的時候,她依然不願意放下成見回到他身邊。在麥克的整個事業生涯中,她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作用,反而一直精神上拖累著麥克。少了身邊愛人的支持,麥克的一生都在獨自作戰,這就是麥克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錯誤二:《教父2》裡殺了一個義大利男人

《教父2》裡凱已經徹底地與麥克決裂,但對於當時年輕氣盛的麥克並未造成太大的打擊,真正對「科裡昂」家族有著傷筋動骨的影響的是麥克最後殺死了哥哥弗雷多。弗雷多的確該死,他聯手敵人海門·羅斯站在了麥克的對立面,這是最重視家族親情的義大利人永遠都無法原諒的事;但弗雷多是不是一定得死?當時的麥克已經摧毀了海門·羅斯,再一次團滅了所有競爭對手,愚笨的弗雷多已經改邪歸正對麥克再無任何威脅可言。即使弗雷多該死也不應該被麥克殺死,道理同樣是因為義大利人對親情的重視。麥克殺死弗雷多是他犯下的第二個不可原諒的錯誤,在他後面整個的人生中,無論是親人還是對手都在不斷地用這件事來拷問著麥克的靈魂。而如果弗雷多不死,「科裡昂」家族會不會更溫暖,兒子「安東尼」會不會離他更親近,麥克最後會不會不那麼的獨孤?麥克對弗雷多的懺悔最後全部體現在了《教父3》裡那場打雷夜晚的咆哮聲中:「弗雷多」。

錯誤三:《教父3》裡傳位給了一個年輕人

《教父3》裡的麥克已經銳氣大減沒有了以往的殺氣,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積極推動家族生意的合法化,但此時蹦出來了一個比麥克年輕時還囂張的文森·科裡昂。文森是麥克長兄山尼的遺子,遺傳了山尼的火爆脾氣,同時也具備麥克的學習能力和大局觀,論實力和血緣關係都是「科裡昂」家族最好的繼承人,但麥克傳位給他的時機卻並不對。當時的麥克在西西里島與歐洲的財團和艾圖貝洛陷入了白熱化的鬥爭,加上湯馬西諾閣下的遇害,讓麥克徹底地失去了耐心。他放棄了家族生意合法化的念頭傳位給文森,展開了最後的決戰,而女兒瑪麗的意外則成為了壓倒麥克的最後一根稻草。瑪麗的死不能算到文森的頭上,但當時複雜的形勢下麥克讓位給文森,自己放鬆了警惕確實欠妥。但無奈當時的麥克太累了,一生的心血毀於一旦,最後只想安靜地聽一場兒子的歌劇,沒想到卻成了女兒的絕唱。

麥克已經足夠優秀了,但在三部《教父》裡,三個不經意間的錯誤還是毀掉了他的一生,只能說「科裡昂」家族親情的崩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即使麥克當初娶的是一個義大利女人,一直讓弗雷多帶著安東尼釣魚,晚一些的時候傳位給文森,可能也難以擺脫最後的命運。人生就是如此,得到了某方面的滿足,勢必會失去另一方面的期待;電影也總是如此,看似完美的故事也總會留下一些殘缺的結局。一場人生一場夢,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相關焦點

  • 深度《教父》:麥克為什麼做卡洛孩子的教父,又決定殺死他?
    所以麥克為什麼要做卡洛的教父,要我說,這是劇作上的需要。編導需要在一場戲裡,讓「教父」的綜合身份,全部落實到麥克的身上。作為影視最為經典一段平行剪輯,也恰恰完成了這個艱難的劇作任務。這場教堂+刺殺戲的精彩,是劇作上,我們能意識到麥克作為新任教父,其身份的複雜和分裂,這也就產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 《教父》:麥克告訴你,教父是怎樣煉成的
    老教父柯裡昂因為堅守一個「生意人」的底線,不肯把自己的關係網用於某種被嚴厲禁止的生意,和仇家發生嫌隙,遭人暗算身中5彈,生命垂危之際,麥克很快表現出了過人的敏銳和機智,在無人陪護的醫院裡,赤手空拳擺了一出空城計,幫助父親柯裡昂擺脫了仇家精心設計的追殺。
  • 阿爾帕西諾——永遠的教父
    但是筆者之所以篤定的認為阿爾帕西諾是永遠的教父,重要的原因是他以毫不遜色於以上兩位的演技對整個《教父》系列電影的貫穿,並且在整個系列對二代教父的演繹中,一直保持著極高的水準。這個水準是可以拿到整個電影史上來評說的。
  • 聊聊《教父》裡的愛情,如果你是麥克你會選擇誰?
    《教父》雖然是經典的hei幫題材,但其中的愛情線也很吸引人,麥克生命中的兩個女人:凱和阿波羅妮婭,一個是美國新女性,讀過大學且有獨立的工作,父母支持她的自由戀愛;一個是傳統的西西里少女,沒受過太多教育,父母對她的貞操要求嚴格,與男人接觸鬚有家人陪同。
  • 淺析三毛之死:是父母在教育上犯下的三個致命錯誤造成的
    前言:三毛是個傳奇女子,她的《滾滾紅塵》、《橄欖樹》、《夢裡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曾帶給了一代人的溫暖的記憶,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詩和遠方,令人魂牽夢繞。而三毛天生從小就和一般的孩子有些不一樣。
  • 從性格全方面解析《教父》,麥克為什麼成為繼承人,如何超越父親
    ——《教父1》《教父》三部曲,是全球都極為少數的,整個系列都被封神的存在,三部曲全部進入TOP250之一,而且都入選了美國「百年百佳電影之一」不得不佩服導演弗朗西斯的實力,而在《教父》系列之中,最為著名與經典的,還是《教父1》,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多·柯裡昂深入人心。
  • 《教父》影評: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教父」
    這是一本黑幫書,卻充滿了家庭的溫情、人生的隱忍,難怪會帶來一部男人必看的經典影片。《教父1》——男人的榜樣在電影《教父1》裡,前三十分鐘通過一場婚禮交代這個家族內部的人物關係,從側面描述了教父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 《教父》裡的反派分析,麥克面前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當我們談論起「教父」二字的時候,很少有人第一時間意識到這是源於西方宗教禮儀裡的一種稱呼,而更多人想起了《教父》裡的麥克·科裡昂,這就是偉大電影的魅力。《教父》是美國黑幫電影裡的教科書,三部電影跨度18年講述的美國黑手黨「科裡昂家族」二代人的榮辱興衰。電影最大的成功在於塑造了維多和麥克兩代完全不同的教父形象,陰謀、背叛、權力是電影裡四處可見的黑幫鬥爭,而鬥爭的背後則是家庭、責任、親情等人物的成長。人物的成長,尤其是麥克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教誨與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他對手們的反襯。
  • 《教父》中被麥克殺死的人,他被稱活該,而他成為麥克永遠的痛
    《教父》中被麥克殺死的人,他被稱活該,而他成為麥克永遠的痛《教父》這部經典的影片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心目中的男人聖經,這部電影不僅講述了黑道的快意恩仇,還向人們講述了許多道理,比如:不陪伴家人的男人就不是個男人。
  • 美國電影《教父》短評:麥可犯下的2個致命錯誤,讓其後悔終生
    教父小兒子麥可為了保護父親,槍殺了毒梟索羅佐和毒梟的保護傘警長,逃到西西里避難。教父大兒子山提諾被敵對黑幫勢力謀殺。這一系列的刺激,讓教父唐柯裡昂傷心欲絕,他為了小兒子麥可的安全,在紐約與五大家族組長進行了談判,以犧牲自己的政治資本為代價,同意為其他家族的毒品生意提供政治保護,以此來換取小兒子麥可的絕對安全。麥可終於回到了美國。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一場遊戲一場夢的人生
    電影講述了一個開發商老闆意外墜樓身亡牽引出一系列謀殺案事件背後的秘密。劇中所有人物都仿佛置身一場追逐遊戲之中,快節奏的搖晃鏡頭催促著每個人盡力的奔跑和逃亡。迷茫、彷徨、恐懼包裹著嘈雜擁擠的人群,他們都不安的活在夢裡。連阿雲是電影主要的描些對象,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最終反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謀殺而結束生命。以她的人生經歷反映了一個女子一生的悲劇命運。
  • 《教父》三部影片一個系列,鑄就了一個時代
    電影《教父》三部影片一個系列,鑄就了一個時代。這是影史的一段傳奇,它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作為一個影迷不得不抹去它上面的塵灰,重新回顧它。有時候,我們會感嘆:電影終究只是電影,但有看完它後我們也許會說電影,原來不只是電影。它就是《教父》,一個三部曲的系列電影。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馬裡奧·普佐創作的一長篇同名小說。
  • 《教父2》父親去世後麥克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
    影片採用倒敘、順敘相結合的敘述手法,使用雙主線,交叉敘述一代教父維多和二代教父麥克的成長史,對於前者,主要講述他的出生、童年、青年時期,對於後者,主要講述父親去世後麥克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家族長老變節搞單幹,想擺脫柯裡昂家族的統治,否定家族曾經給予其的幫助,甚至製造槍擊事件威脅到麥克一家人的安危;與父親有過合作的老一輩前輩,設局想置麥克於死地;哥哥弗雷多利慾薰心,加之對於麥克優於自己的嫉妒,引發的對於家族的背叛;一次次陷入絕境,但麥克卻又總能絕處逢生,甚至來一場漂亮的反擊。先後處決了對手,長老,甚至於自己的哥哥。
  • 《教父Ⅱ》一部承上啟下的黑幫電影力作
    《教父Ⅱ》其實講的是第二代教父——麥克的歷練路程,稱之為「麥克正傳」都不為過。《教父Ⅱ》是影史上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大獎的續集影片,堪稱奇蹟。《教父》三部曲嚴格地講是渾然一體,儘管坊間對科波拉的後面這兩部《教父Ⅱ》和《教父Ⅲ》頗有評議,但我個人認為三部都非常優秀,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特色。
  • 《冰與火之歌》小指頭犯下的3大錯誤,太重感情,事業難成
    《冰與火之歌》小指頭犯下的3大錯誤,太重感情,事業難成!大家好,歡迎來到火花說劇情,在這裡有深度的影視分析,跟著火花走,帶你體驗不一樣的影視體驗。我感覺他在陰謀詭計這一方面上沒有人能比得過他,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後期卻是犯了3個大錯誤,我感覺最致命的就是太重感情了。下面就和大家說說他在《冰與火之歌》中犯下的三大錯誤吧。首先要說的就是他太重視感情這件事,我感覺在這方面的他一點都不如小剝皮。
  • 據說,能看懂《教父》的都是狠人之《教父3》
    通過《教父》1和2,我們見證了麥克從青年時的精明到中年時的榮耀之路。時光不會對任何人寬容,《教父3》帶我們走進麥克的暮年生活。繼承影片以往的藝術風格,《教父3》依然是由一場盛典儀式展開:麥克被大教主頒發勳章儀式。
  • 《教父》裡面為什麼麥克要帶領家族搬離紐約?
    在《教父》系列第二部裡面,我們可以看見麥克他們家族已經不在紐約了,而是搬到了內華達。而家族裡面的生意已經交給了自己曾經的手下的家族搭理,而他開始專心地從事在新地盤上的生意,這是什麼原因?這樣的情況之下,麥克想要將自己的生意合法化無疑是非常之艱難的。但是一旦到了內華達,周邊的敵人減少了,也就避免了很多的麻煩,所以可以更好地將自己的資金用於合法事業的投資。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二部麥克和海門羅斯謀劃要在古巴投資旅遊業。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完全看見羅斯的真面目,他的行動其實都是為了之後能夠在正經產業的發展鋪路。
  • 《教父3》是系列最差?製作環境早已決定了成片上限
    負債纍纍、無可奈何的科波拉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教父」這塊金字招牌的身上,如果失敗,他的電影人生可能就會就此完結。這時他的目標已經不是超越系列前兩部作品了,資方派拉蒙所給到的時間和資源註定了《教父3》的上限。
  • 人生好似一場夢,好夢需要好心情
    是夢總會醒,醒了還有夢,夢完再次醒。無論甜夢香夢,順夢逆夢,吉夢惡夢,只要心態好,只要人從容,都會將它視為人生的風景。 人生不過一場夢,過去了萬事皆空;人生好似一場夢,好夢需要好心情。對過往不必再糾結,無需再心煩,只需再開始下一段的行程,再賞下一程的風景。 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有回憶可追,都有音信痕跡可尋。
  • 教父:時代已經變了
    這時候因為殺人而躲在西西里的麥克卻因為遇到了美麗的阿波羅妮婭而演繹出一場浪漫的愛情故事,美麗的可可西裡自然風光和美麗的姑娘,這場愛情故事為影片緊張的氣氛增添了一絲輕鬆浪漫。可惜好景不長,因為保鏢法布裡吉奧的背叛,麥克的妻子被炸死,之後康妮被家暴,而教父維多的長子也因為妹夫的背叛而死於亂槍之下。